第7章 信使·筚路蓝缕,开辟山林(6)
这是楚人在与外族不断厮杀搏斗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虎狼之性。或许这是离开中原之后的意外收获。他们手握兵器,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随时准备作战。为了家乡,为了尊严,也为了梦想。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率领楚军,出兵讨伐随国。对于当时两国的国力来说,这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因为随国有丰富的铜资源,也就是说他们有着精良的战斗装备武器。在当时的环境下,谁掌握了铜资源,谁就处于优势。虽然楚国在人数上呈现压倒性的优势,但武器实在太落后。
胜负未可知。可是为了楚国的未来,他必须想方设法啃这块硬骨头!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战竟持续了十几年,直到他死在了战场上才宣告结束。
出征这天,楚武王先是将军队驻扎在随国边境,派人先去随国求和。随国也派出了少师主持和谈。楚国军事斗伯比对楚武王说:我们在汉水东边这个位置,对作战是很不利的。我们如此大规模地整装而来,周边的小国会因惧怕而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而汉水东边最强大的就属随国。随国自认为国力强盛,根本不需要其他小国帮忙就可以击退我们,如果我们隐藏实力,佯装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随国很可能会自投罗网。楚武王同意了斗伯比的想法。随国少师看到楚军这种状态,信心大增,回去立刻建议随侯出兵应战。但是随侯相当谨慎,并没有出兵。就这样,楚国打了个空拳,收兵返回。同时,原本用随国要挟周天子的计划也落了空。
两年后,一直等着周天子对自己加封的熊通,眼见事情没了指望,怒火中烧。他想,周王朝如今国力日益衰败,竟然都不肯给自己加封,不如自称尊号,周王朝也是无可奈何。于是,熊通自称“楚武王”。诸侯自称王,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遭。而周朝天子得知此事,果然没有任何反应。
也是在这一年,楚武王找了个借口,又一次向随国出兵。随国由于战略错误,在这一战中打败。随国派人来讲和。楚武王本来不同意,想继续追打。可是斗伯比说:“此番已经铲除了随国少师,但随国仍无法彻底战胜。”于是楚武王没有心急,而是和随国订立了盟约,从此随国再不敢得罪楚国。
第二年,楚军联合巴国一同打败了邓国军队。公元前701年,出于对楚国强大国力的担忧,随国等四国联合军队出兵攻打楚国。楚军胜。公元前700年,楚军攻打绞国而胜。第二年春,随军攻打楚国,但楚武王这次没有听从斗伯比的建议,导致用兵失误。最后楚军大败,楚武王吸取了教训,同时赦免了等待处罚的将领们。
时间到了公元前690年,在周天子的授意下,随侯逐渐冷落了楚国。这令楚武王十分愤怒。随侯不仅没有为自己争取加封的机会,反而在周天子那里出卖了自己。于是,这一年的三月,楚武王决定再次出兵攻打随国。
此时的楚武王,已经是一位七十岁,须发花白的老人。距离第一次伐随,已经过去了十六年。楚人迫不及待地想灭掉随国这个绊脚石,他们已经等了太久。楚武王不想辜负祖先的期望,也渴望楚国的百姓能够实现他们多年的夙愿。他愿用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再拼一次。
实际上这个年纪的楚武王,已经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在出征之前的几次祭祀仪式上,楚武王自觉体力大不如前,常有心跳加快的情况发生。他心中就有了不详的预感。邓曼是一直在楚武王身边伺候的女人。她不仅在生活中对楚武王悉心照料,在军事方面也常出谋划策。后人认为她“知人,知天道。”其实是由于邓曼机智聪颖,智慧过人。因此楚武王身边能有一位这样的女人辅佐,也是楚国的幸事。
楚武王在出兵攻随之前,向邓曼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楚武王想,自己若真的不久后战死沙场,或在途中不幸离世,现在总要有个交代。邓曼早已看出夫君的顾虑。她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听了此等悲凉的话就哭哭啼啼,哀哀戚戚。在楚武王身边服侍了这么久,她怎么会不为对方的离开而难过?只是她忍着心痛,表情坚毅地说出了楚国史上著名的一段话。
“君王的福禄已尽。满了就会动荡,这是自然的道理。先君大概知道了,所以面临作战,将要发布征伐命令而使君王心跳。如果军队没有什么损失,而君王死在行军途中,这就是国家之福。”
一个小女人,说出的话句句是为了国家考虑,没有委婉规劝夫君莫要多想,没有一点儿女私情,没有一丝哀怨忧伤。因为在邓曼心中,楚国的未来高于一切。他们终将达成愿望,走向强大。邓曼的这种执念,更推动着楚武王勇往直前。死亡不是最可怕的,如果不灭掉随国,那才是死不瞑目!
好吧,我们出发吧!
时隔十六年,楚国在这十六年中一刻都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尚武,他们不服输,他们想要掌控一切。楚武王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向随国方向进发。这第三次的征伐,他们就是要一个结果。可是楚人对随国,乃至对中原的欲望,何止这区区十六年的光阴呢?这一路走来,他们曾经俯首为奴,也尝试过大逆不道。无论战争有多凶险,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楚人都不愿再锁在角落里继续隐忍。他们想知道,自己是否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能量来实现梦想。
不幸的是,楚武王的担忧变成了现实。在行军过程中,楚武王越发察觉出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心脏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同行的将士提议暂时停止行进,以便楚武王恢复体力。但楚武王回绝了,他一刻都不能再等。或许他已经做好了死在路上的准备,他只想多走一步,再多走一步。这样,他就可以距离胜利越来越近。尽管病情日益严重,楚武王还是没有放缓前行的脚步。因他自知背负着祖先的遗愿和楚国百姓的未来,再痛再难,他也必须向前。
楚武王把几位英勇善战的将士叫到身边,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任务布置,以防不测。将士们无一不心痛不已。楚武王是他们的精神指引,是他们奋斗的方向。君王临终之际还在为国家的未来谋划,还在为了征服随国呕心沥血,他们怎能不振作呢?
行走到汉水东岸,楚武王实在支撑不住,心脏病突发,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们无法得知他在临死之前是怎样的心情,也没办法说出他这一生究竟是不是有遗憾。当年年轻气盛弑君夺权的楚武王,一生驰骋战场,谋划国事,如今就这样倒下了。过去的每一天他似乎都在为灭掉随国做打算,可是就在结果到来之前,他却离开了。
命运真的很喜欢开玩笑。
按照楚武王生前的安排,楚军将领严密封锁武王去世的消息。他们强忍泪水,将满心的悲痛化作无穷的动力。他们失去了最敬爱的国君,更誓要征服随国,以告武王在天之灵。
楚军像猛虎出山一样扑向随国。之前两次伐随都无功而返,这一次又在途中痛失国君,所有的失去都会变成一种动力。虽然群龙无首,但楚武王给楚军留下的,是最宝贵的,必胜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让楚军更加势不可挡。面对如此强势的楚军,随国军队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就败下阵来。这一次,随国完全臣服于楚国。
楚军用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告慰了为国捐躯的楚武王。
战争结束后,楚国的军队凯旋而回。这是一幅多么奇怪的画面,胜利而来的将士们,个个神情悲痛,看不出一丝的兴奋。楚国百姓远远地看到了归来的车队,整个车队一片缟素。没等士兵完全入境,楚国上下已哭声一片。他们等到了胜利的消息,也得到了楚武王离世的噩耗。
楚国百姓用滚烫的泪水送别他们敬爱的武王。武王就是他们的神,是他们生活的方向。他为楚国奠定了良好的统治基础,特别是对于随国的征服,将铜绿山纳入了楚国的势力范围,让楚国的强大变成了可能。楚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伟大而传奇的君王,他的精神会一直存活于江汉平原,活在每一个楚国人的心中。
在征服随国后,楚国不仅得到了日夜期盼的铜资源,并且在随国学到了先进的铸剑技术。在这之后的数年间,楚国铸造兵器的水平突飞猛进,战斗力越来越强。
没有比较就没有进步,在楚武王时代,楚国军队在战场上都是步兵居多。楚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作战实力只能和南方一些小部落相较,而在当时,中原已经普遍实行了车战。两次伐随失利,楚武王总结教训,最大的原因在于楚国的武器落后。武器,不仅决定了大小战争的胜败,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从那时开始,楚武王下令改善武器,增加战车,并且在很多细节方面对战车进行改良,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长期以来,楚人一直以“勇猛”著称,他们有着南方少数民族的最大特点——英勇善战。但是在和强国作战中要想取胜,有勇无谋是万万不行的。
智慧,永远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在第三次伐随中,楚军首次使用了战车部队。楚人将战车改装得像一位身穿铠甲的战士,有着铜墙铁壁,所向无敌。为了使战车部队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楚武王还专门设置了在部队前方负责平整道路的工兵。这样虽然多用了一部分资源,但对后方作战的部队绝对起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道路平整,战车前进速度更快,整个队伍士气如虹。
就像楚人从一个落后的南方部落,瞬间发展成政治有序的强国一样。楚人总是能通过一点点提示,就快速掌握要领,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在和中原学习了战车作战技术之后,楚国自己的战车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拥有了铜绿山的矿产资源之后,楚国国力一日千里。
楚武王过世的第二年,他与邓曼的儿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此时的楚文王已经是位沉着稳重的中年人了。他从小受到父王的熏陶,有勇有谋。他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至郢。
关于迁都至郢,有两种说法。清朝人宋翔凤和今人石泉先生都认为楚国迁都至郢是在楚武王时期,并对迁都的时间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宋翔凤甚至更有详细阐述,说楚武王迁都的时间为楚武王三十五年,“然后得志于汉东。”石泉先生根据《左转》有关记载,得出结论为:在楚武王统治的最后十年已经以郢为都城了。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楚文王上位之后才迁都至郢,并且,这个决定很可能是楚武王的遗愿,楚文王只是照办而已。
注释:
[1]丹阳又称曲阿,距南京68公里,因取丹凤朝阳之意命名为丹阳,为古吴文化发源地之一,现属江苏镇江市,楚国建立时为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