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原来超有趣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代隋立唐,从唐公到唐皇

杨花谢了李花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隋末这个群雄四起,英雄辈出的年代,多少人匆匆地来又匆匆去,甚至没能来得及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就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从隋炀帝登基实施他的暴政,农民大起义揭开序幕开始,隋朝末年的这段历史就犹如一团乱麻。拨开历史的迷雾,透过历史的尘埃,或许可以在这段混乱的历史中理出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两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一个是大隋皇室杨氏家族,一个是后来的大唐皇室李氏家族。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当这首《桃李章》在东都广为流传的时候,隋炀帝杨广还在兴致勃勃地在全国各地游兴,为他一手创造的“盛世宏图”而沾沾自喜。

大业十一年的三月五日,隋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明公李穆一家被满门抄斩。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一句在当时流传甚广的谶语——“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这句谶语的来源是一个梦,相传早在隋文帝时期,杨坚就曾在梦中梦到都城被洪水淹没,随后便决定在原来的长安城旁另选新址营造都城。后来解梦之人认为梦中的洪水对现实有象征意义,于是名字里带水的人便开始被怀疑是后来要夺取杨家天下之人。

也有一说是这场梦是隋炀帝所做,但梦的内容却不尽相同。传说在隋炀帝的这个梦中,也是大水以滔天之势冲向了都城。当整个长安都陷入汪洋大海之时,只有栽种在城头的三棵李树安然无恙,并且树上果实累累,生机盎然。隋炀帝惊醒之后,马上召术士进宫为他解梦。术士安伽陀向隋炀帝分析道,可能是李姓之人将祸乱天下,于是“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便传了出来。

虽然这些传说或许都有后世附会之嫌,但这句谶语在当时流传甚广,不少人,比如李密和李渊都在这上面做过文章,向天下人暗示自己是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真命天子。

一句流言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句流言也可以使一个人死无葬身之地,这就是流言的威力。无论这个梦是谁做的,在这个梦中都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李姓之人,二是人名之中有水的人。如今回过头来去看那段历史,当时可以被怀疑的李姓人士除了李穆、李浑更有李密;名字带水的除了李浑、李敏(乳名洪儿),更有李渊,为什么隋炀帝偏偏灭了李穆一族呢?这就要从李穆的儿子李浑和当时的权臣宇文述两人间的纠葛开始说起。

说起明公李穆,可谓是隋朝的开国功臣。当年李穆助隋文帝建国,富贵荣华集于一身,为世人所钦羡。李穆更是被隋文帝封为司徒,一门上下都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几乎达到了人人为官的地步。明公之后,李家虽说大不如前,但也还算得上是朝中的大族。

本来一切相安无事,杨广继续做他的皇帝,李家人继续做杨家的臣子,但事情出就出在明公李穆的那个爵位上,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个曾经让人羡慕的爵位毁了李浑一家。

李穆死后,他的爵位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嫡孙李筠。李筠继承了祖父的爵位之后便有些得意忘形,这让身为叔父的李浑十分不满。然而李浑的爵位不如侄子李筠,于是他在表面上忍气吞声,但暗中却与另一个侄子李善衡联手杀了李筠并嫁祸给了别人。

然而李穆的子嗣众多,李筠死了,爵位的继承者也不一定是李浑。急于想获得爵位的李浑想到了隋炀帝身边的红人,自己的妹夫——宇文述,希望他能帮助自己顺利地继承父亲的爵位。为了得到宇文述的支持,李浑许诺:一旦自己继承了爵位,他将把李家每年田赋的一半作为报答送给宇文述。一向贪图享乐的宇文述见钱眼开,便答应李浑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几句。

事情发展得很顺利,李浑在隋炀帝的支持下如愿以偿获得了爵位,也如约每年都将许诺给宇文述的钱财送到他府上。但几年之后,李浑却突然违反了自己的诺言,再也没有给宇文述送过任何东西。此时李浑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宇文述虽然对他的举动怒火中烧,但却敢怒不敢言。虽说他跟李浑是亲戚,但此时对金钱的欲望和遭到背叛的愤怒已经战胜了一切,宇文述决定暗中报复李浑,将李家欠自己的都拿回来。

而在此时,由于“李氏将兴”的流言,隋炀帝已经对身为右骁卫大将军的李浑逐渐产生了猜忌之心。于是,宇文述趁机对皇帝暗示,李浑的名字中带水,而且李家的孙子李敏小名叫做洪儿,也带有水字。现在民间又流传“李姓的人将当皇帝”,李浑如今担任着右骁卫大将军之职,位高权重,一旦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本来就猜忌心重的隋炀帝此时坐不住了,再加上有杨玄感谋反的前车之鉴,更加重了他对李浑一家的怀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李浑一家就以“意欲谋反”之罪被抓了起来。但“谋反”之罪没有证人证词便成立不了,为了满足自己的复仇之心,宇文述决定将李浑一家赶尽杀绝。

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宇文述的目光投向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便是李敏的妻子——宇文娥英。提起宇文娥英也可说的上是血统纯正,身份高贵。她的父亲是北周皇帝宇文赟,母亲是隋文帝的女儿,也就是当时北周的皇后杨丽华。然而,这位身份显贵的公主这次也没能逃脱“谋反”的罪名,和李家人一起被抓进了监狱。

诡计多端的宇文述决定让李家人自己“承认”自己的谋反之罪,他对宇文娥英说:“李家一门谋反之事已经查实,当今皇上是你的亲舅舅,只要你肯如实地交待出事情的始末,他肯定会念在血肉至亲的份上放你们一条生路的。倘若不然,李家一旦被灭,你也逃不过一死。”

这位公主可能是远离政治战场太久,居然听信了宇文述的一派胡言,她不知道,李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就掌握在她的一念之间。在宇文述的“好言劝说”下,原本不知所措的宇文娥英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按照宇文述的指示,宇文娥英承认了李浑和李敏曾经谋划过叛乱,并商量废掉杨广、拥立李敏登上帝位。

拿到宇文娥英亲手写下的证言之后,隋炀帝大怒不止,当即下令灭了李氏一族。主动坦白的宇文娥英也没有逃过一劫,几个月后便被毒酒赐死。李氏一族覆灭后,这件血案的始作俑者宇文述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虽然隋炀帝因为此事而被宇文述的“忠心不二”深深感动,但不久之后宇文述就死在了宇文家族之人的手中。

曾经煊赫一时的李穆一族就这样被灭了门,这件事也让天下人震动不已。这场灾难让李浑一家命丧黄泉,却让天下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了隋炀帝的昏庸无道。此时,身在外地的李渊身为李姓之人,也在“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流言中感觉到了不安,对隋炀帝的警惕心也提高了不少。

“半仙”的力量

和隋炀帝杨广一样,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是北周贵族出身。他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出生于长安,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八柱国之一。当年李虎和宇文泰等人一手创建了北周的天下,后被追封为唐国公,可谓是荣宠集于一身,为世人所钦羡。

这一支李氏到了唐高宗时期超越了原来所认定的祖先汉朝名将李广,而直接追溯到了老子李耳的身上,这显然是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给自己寻求一个更加高贵的出身,刻意附会而来。事实上,在李渊的身上流淌着鲜卑族的血液,这股少数民族血液来自他的母亲,也就是北周贵族独孤信的女儿独孤氏。

李渊幼年丧父,七岁时,他便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爵位。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年幼的李渊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较为独立的性格,和其他的贵族子弟相比,他为人“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更没有沾染上贵族子弟的恶习。当时有个叫史世良的人,十分善于摸骨相面。他曾在给李渊相面之后,对他说道:“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李渊听了之后大喜过望,从此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杨家的地位在北周时期原本不如李家,但如今杨家成了帝王之家,再加上李渊父亲早逝,李家的地位就逐渐衰落了下来。隋文帝代周建隋之后,年轻的李渊得以进入宫廷担任皇帝的近侍,即当时所说的千牛备身,任务是保护隋文帝的安全。

隋文帝为人十分勤勉,常常为了朝政耽误了休息的时间。作为他的侍卫,李渊的工作看似轻松,其实却十分辛苦。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与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因此她对这个外甥十分喜爱。李渊虽然幼年丧父,但姨妈独孤皇后对他关怀备至,因此李渊和杨氏家族的感情很深。凭借着和隋朝皇室的深厚关系和自身拥有的才华,李渊的仕途一直都走得比较顺利,并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器重。

在担任千牛备身的几年时间内,李渊的表现不错,于是隋文帝决定派他到地方上去历练历练,以便增长自己的才干,更好地为国家效力。离开了京城的李渊先后担任过谯州刺史、陇州刺史和岐州刺史等官职。李渊性格豁达,对人也十分和善,他为官所到之处,百姓都交口称赞。他又喜欢广交朋友,结纳豪杰,因此朝野上下都对他赞叹不已。

在李渊外放为官的期间内,晋王杨广凭借他的狼子野心顺利地排挤掉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杨勇,继承了隋文帝的帝位。隋炀帝即位之初,李渊正在楼烦郡担任太守,后又被隋炀帝召回朝中任殿内少监一职。在这段时间内,隋炀帝可以说对李渊还是比较信任的。

隋炀帝在出征辽东之时,还将督运粮草的重担交给了时任卫尉少卿的李渊。隋炀帝二征辽东时,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叛乱,李渊遂奉命在弘化郡担任留守并掌管着关右诸军,此时的他也开始逐渐掌握了一些兵权。

连年的暴政使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天下大乱,隋炀帝对自己的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再加上年龄的增长和四起的流言,他的猜忌心越来越重。李浑一家被灭之后,隋炀帝的目光便转移到了其他的李姓贵族身上,这中间,当然包括了在外地做官的李渊。

隋炀帝对于李渊的猜忌甚至一度达到了希望除之而后快的程度。据说有一次,隋炀帝急召李渊去他的行在觐见,李渊惧怕隋炀帝,因此称病没有前去。隋炀帝对于李渊的推脱十分不满,马上召来在宫中为嫔的李渊的外甥女王氏前来询问。隋炀帝问王氏道:“你舅舅为何迟迟不肯入宫呢?”王氏低头回答道:“舅舅因为得了病所以没能前来。”隋炀帝听言,说道:“病了怎么还没有死?”

其实,李渊也逐渐感觉到了隋炀帝对自己的猜忌。为了打消隋炀帝心中的怀疑,他开始纵情声色,酗酒、受贿、游荡于青楼楚馆之间,竭力地掩盖自己的真实行为。不仅如此,李渊还收集了众多的钱财和珍贵的玩物,不停地向隋炀帝进献。自秽这一保命的招数在历朝历代已经屡见不鲜,但隋炀帝还是被眼前的景象迷惑了。他开始认为李渊不过就是个酒色之徒,根本不会对自己造成多大的威胁,不必太过担心。

顺利逃过一劫的李渊从此迎来了他的春天,因为隋炀帝对他的怀疑慢慢减淡,他的官运更加亨通。大业十一年,李渊奉朝廷之命前往山西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隋朝的平叛大军在李渊的率领下抵达龙门之时,受到了农民起义军首领毋端儿的猛烈攻击。李渊当即率兵迎战,将毋端儿打得落荒而逃,他也因此官至右骁卫大将军并太原道抚慰大使。

李渊在隋朝末年为稳定河东的局势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时在山西境内聚集着一群人数多达十万的农民起义军,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名叫魏刀儿,又有个名号叫做历山飞。来到山西的李渊马上率军前去征讨,但隋军只有区区五六千人,如何与历山飞庞大的起义部队相抗衡呢?

两军在河西雀鼠谷口相遇了,为了以少胜多,李渊心生一计。他下令隋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精锐的骑兵,由李渊本人亲自率领,埋伏在部队两侧;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的将士,由他们举着旗帜,负责运送粮草和辎重在中间缓缓前行。农民起义军毕竟不是正规军队,看见中间部队旌旗飘扬,马上就中计了,遂对其发起进攻。

一切都在李渊的掌握之中。老弱部队不敌强横的农民军,纷纷败下阵来,农民军见隋军丢下辎重,顿时蜂拥而上,相互争夺,局势一片混乱。时机已经成熟,李渊即率精锐部队从左右两翼围攻上去,大败历山飞的农民军。面对强大的李渊,历山飞再无力抗争,数万人被收编。这一战,以少胜多,从此也可以看出李渊卓越的军事才能。

河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受到突厥威胁较为严重的地区,而且突厥的骑兵勇猛善战、居无定所,实在不好对付。通过多次观察,根据突厥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战特点,李渊也逐步制订了属于自己的作战方案。他在自己的部队中挑选出了许多长于骑射的士兵,模仿突厥骑兵在边境巡视。这些骑兵在李渊的授意下只在边境策马游猎,遇到突厥的骑兵也不主动出击。突厥骑兵见到如此情况,反而不敢轻举妄动。

李渊本人的武功也十分了得,尤以骑射为世人所称赞。他曾因为高超的箭法得以“雀屏中选”,娶到了定州总管窦毅的女儿,为他后来政治生涯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除了用“掩人耳目”的办法威慑突厥军队之外,为了解除隋朝将士对突厥骑兵的畏惧心理,李渊还曾亲自率军主动攻击突厥人,斩杀敌军千余人,还缴获了大批的物资,这样的胜利对于稳定军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这一年可以说是李家和杨家命运开始逐渐发生逆转的年份。就是在这一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此时,农民起义的战火已经在各地点燃,各地的有识之士都纷纷举起大旗反抗隋炀帝的暴虐统治,隋朝的统治已经是日薄西山。而李渊,也即将在隋末的历史上翻开属于自己的一页,在这乱世风云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用结婚来复仇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吸引人目光的不仅是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英雄豪杰。随着时光的流转,不少女性都以这样或是那样的姿态深深定格在那些让人熟悉的画面里,让后人对她们发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赞叹。

唐高祖李渊的妻子——窦氏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女性。如果说,没有独孤皇后就没有隋文帝的一统天下。那么,回望隋末唐初的那段历史,没有窦氏,或许就没有后来李渊的乱世崛起,也就没有大唐王朝的开国盛世。

窦氏和李渊的姻缘来自于那场历史上著名的“雀屏中选”。

当年定州总管窦毅在城中为自己的爱女择婿,他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对前来参选的人言道,倘若谁能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便将女儿许配给他。这场招亲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前来应选。后来,择婿许婚被称为“雀屏中选”,也是出于这个典故。那么,为什么窦毅要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女儿选择丈夫呢?这就要从窦氏自身的传奇色彩说起。

窦氏的父亲是隋朝定州总管、神武公,母亲则是北周皇帝宇文泰的女儿襄阳长公主,出身十分高贵。史书记载窦氏出生之时,头发就垂及颈项,三岁之后,更是发长及地,因此人人称奇。再加上窦氏从小就聪明伶俐,读《女诫》《周礼》等经书甚至可以过目不忘。所以,当时她的舅舅,也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对她非常疼爱,从小就将她像公主一样养在皇宫之中,并且常常让她伴随左右。

更让人惊叹的是,窦氏小小年纪,就对政治有着极强的敏感度和独到的见解。当时北周想收复江南和北齐,一统天下,所以和突厥的关系比较微妙。为了获得突厥的支持,武帝宇文邕便以“和亲”为由,迎娶了突厥的公主做自己的皇后。但这场婚姻是以政治做基础的,毫无感情可言,所以宇文邕并不十分宠爱这位突厥公主,经常冷淡她。

年幼的窦氏眼见了这一切,她对舅舅言道:“如今国家尚未稳定,突厥的支持对我们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您一定要善待突厥来的皇后,这样,统一大业就指日可待了。不然,日后大乱,民不聊生,请舅舅为天下苍生设想!”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高的政治智慧,宇文邕听见窦氏的话大吃一惊,认定她不同于其他的女子,以后必有她的作为,于是对窦毅说:“此女才貌不凡,不可妄以许人。”

窦氏不仅有颇高的政治智慧,还非常地有胆有识。后来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窦氏闻讯大哭,怒道:“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他这一言让窦毅震惊不已,但后来的确是她的丈夫和儿子夺得了杨家的江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窦氏的这句“妄言”也是一语成真了吧。

因为女儿非同一般,所以窦毅从小就对她宠爱有加。时间慢慢过去,窦氏也终于长成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但窦毅听从宇文邕的话,并不肯将她轻易嫁人。在窦毅的心中,这个女儿一定会给她未来的夫家带来莫大的光荣。为了给女儿寻找一个可以与之相配的夫婿,窦毅只得设了雀屏选婿,但前来参选的公子数十人,竟无一人能够射中。

这时,还只是个宫廷侍卫的李渊闻讯赶来,搭箭拉弦,一下便射中了两只孔雀的眼睛。窦毅见状大喜过望,随后又得知他是前朝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前途不可限量,更是喜不自禁,便将女儿许配给了李渊。婚后的李渊和窦氏十分恩爱,窦氏从小长在皇宫之中,非常喜爱读书,而且对于书法也十分擅长。她模仿李渊的笔迹,几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因此她常常帮丈夫处理公文,可以说是开了唐朝女性协助丈夫处理政事的先河。

窦氏虽然身份高贵,但却贤良淑德,成婚之后对长辈十分恭顺。李渊早年丧父,母亲独孤氏便承担起一切的家事。因为多年的辛苦操劳,年老之时,独孤氏便落下了一身的病。窦氏过门后,主动承担了照顾母亲的责任,经常是衣不解带,日夜陪伴在左右,这让独孤氏和李渊都十分感动。除此之外,窦氏对丈夫李渊也可谓是关怀备至,后来也帮助丈夫度过了不少的难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窦氏,李渊可能无法在那段被嘲笑、被怀疑、被猜忌的时光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如果没有母亲窦氏从小潜移默化的影响,李世民或许也无法从小就养成了较高的政治素养,最后成为千古一帝。

史书记载,高祖李渊“高颜面皱”,长相奇特。一次朝会,隋炀帝看到李渊就当众笑话他是“阿婆面”,意思是说他长得像老太太。李渊听后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心中十分气恼,回到家中便独自垂泪。窦氏见状,便询问他为何神伤。

李渊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她,并说:“皇上如此奚落我,肯定是轻视我,前程定将不保了。这该如何是好呢?”见丈夫如此难过,窦氏便劝他:“这是好事,应当庆贺,又何必悲伤呢?”李渊不解,窦氏又言:“你的封号是‘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那你就是唐国之主了。”

这个解释虽说有些牵强附会,但却给当时心情极度失落的李渊带来了重新振作的信心。但窦氏的这句话在后来又得以实现,可见她的政治智慧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李渊,这或许也和她从小长在深宫,因而熟谙政治的经历有关。以她的观察力,似乎预见了杨家的天下即将不保,所以才用这样的话来劝说丈夫。在她内心之中,当年为舅家报仇的怒火也许一直都没有熄灭。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窦氏就一直这样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李渊的身边,照顾李渊,安慰李渊,还以她高超的智慧充当着丈夫的政治顾问。因为有了窦氏的帮助,李渊才一次又一次地逃出险境。

李渊为人豁达,又爱结交各类的英雄豪杰,窦氏唯恐他锋芒过露,便劝他说:“当今皇上无道,而且猜忌成性,度量狭小。如今相公你羽翼尚未丰满,不宜太过招摇,以免给自己招来灾祸。”

李渊爱好武功,骑射功夫更是了得。他在扶风担任太守之时,有人向他进献了几匹骏马,李渊自是爱不释手。窦氏见状便对他说:“当今皇上也喜爱良马猎鹰,现在正在四方征求。你何不将这几匹马进献给皇上?倘若不献,留着为人所知也是个祸害。”李渊因为舍不得,没有听窦氏的话。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李渊便受到了皇帝的责难。

然而天不假年,窦氏不久就得了疾病,后死于涿郡,年仅四十五岁,就这样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窦氏与李渊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女儿则是后来的平阳公主。窦氏早年就偏爱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和母亲的感情颇深,后来他曾对臣下感言道:“朕今生所后悔之事,就是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然而,窦氏此时已经离开了人世,再也无法看到李家父子建立不朽盛世的那一天了。李渊称帝之后,追封窦氏为太穆皇后,史称“太穆窦皇后”。李渊后来虽拥有三宫六院,但因为怀念妻子,一直都没有再立过皇后。

起兵,只是时间问题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升任太原留守。太原,是隋朝西北的边防重镇,此处“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不仅如此,隋朝在这里储备了充足的军用物资,军事地位十分险要。就是在这里,李渊将要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天下,将要在李家人的手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关于晋阳起兵,历史上一直都是疑雾重重,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真是“李渊只是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儿子李世民的努力当上了皇帝”吗?李渊和李世民在晋阳起兵中究竟各自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可以说,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之君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是很低的,《资治通鉴》中甚至有言:“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所有的功劳都是李世民的。至今很多人都认为李渊才华平平,甚至李建成、李元吉等人都是这场惊天动地的起义中的配角,只有秦王李世民才是真正的王者。所谓“成者王,败者寇”,虽然李渊拉开了唐朝盛世的帷幕,但还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输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所以夹在千古暴君隋炀帝和古今一帝唐太宗之间的李渊在历史上得到这样低的评价也就不奇怪了。

但掩饰终究改变不了事实,根据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基本上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李渊,一个胸怀大志却善于隐忍,勇武干练又足智多谋的李渊。李渊的政治和军事才华,在前面的叙述中已经可见一斑。以李渊多年的政治经历,可以说是对朝局,对天下都了然于心。

事实上,在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时候,就有人劝过李渊,让他趁此机会夺取天下。李渊来到太原之后,当时的鹰扬府司马许世绪也曾经对李渊说:“天下盛言‘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唐公你手握太原郡、马邑郡、楼烦郡等五郡的兵马,如果起兵,定能成就大业!”

据说,早在大业十一年李浑一家被灭门之后,李渊的好友,当时的河东抚慰副使夏侯端就对他说过:“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主上晓察,情多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金才(即李浑)既死,明公岂非其次?”意思是李浑已死,下一个被怀疑的对象或许就是李渊,因此让他早做准备。

对于这一点,李渊心里也是十分赞同的,但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迟迟都没有起兵。夏侯端还对他说过,经过他的观察,如今帝星不稳,晋阳上空却有异像,对应的就是李渊。听了夏侯端的话,李渊虽然十分心动,但起兵毕竟是件大事,一旦失败,杨玄感一家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再加上自己的一切都是隋朝的皇室所给予的,所以说,李渊对隋室,对杨家的感情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这或许也是他一直都没下定决心的原因之一。

认清局势后的李渊在接下来的几年内,一直都韬光养晦,甚至用自秽的方法掩藏自己的行为,以此来获得隋炀帝的信任,为起兵争取时间。他也曾经对雄心勃勃的李世民说:“依我看来,杨家的气数已尽,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我之所以一直没有起兵,是因为你们兄弟都未齐,而且时机也尚未成熟。”

所以说,李渊对于起兵反隋一直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不如《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所记载的“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是被李世民和裴寂所逼迫的。然而,晋阳起兵李渊虽是总领全局者,刘文静、裴寂、李世民、李建成等人也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其中李世民起到的作用尤为大,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

晋阳起兵开始于一次在大牢中的深夜密谈,谈话双方分别是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和当时的晋阳令刘文静。

刘文静,字肇仁,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做过刺史,父亲因为为隋朝作战而死于沙场,后被追授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父亲死后,刘文静便袭了父亲的职位,但直到五十岁才当上晋阳令。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时为晋阳令的刘文静也因为被李密在瓦岗造反的事所牵连被捕入狱。

刘文静虽然官职不高,但却颇有见识。他曾对他的朋友、晋阳宫监裴寂说:“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忧贫贱!”认为他与裴寂在乱世之中必然会有一番作为。通过好友裴寂的引荐,刘文静结识了唐国公的次子李世民,并认定他以后必定成就非凡。刘文静不俗的谈吐和非凡的见识也吸引了年轻气盛的李世民,他被捕入狱之后,李世民便亲自到牢中来看望他,两人就当今天下之事进行了一番长谈。

当时,李世民看着刘文静叹息道:“如今天下大乱,我们该如何是好呢?”刘文静言道:“天下大乱,只有拥有刘邦、刘秀这样才能的人才能平息战乱,救天下苍生于水火。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当今皇上远在江都,东都洛阳又被李密包围,义军四起。倘若有一人能够振臂一呼,天下之人必将听从他的号令。天下乱民收归己用,只要善于经营,取代杨家,夺取天下也并非难事。”李世民点头赞叹,刘文静接着说:“在下在晋阳为官多年,据我所知,太原的乱民中有不少就是英雄豪杰,倘若有人能够领兵起事,加上唐公手下的数万大军,便可以号令天下,直捣长安,成就大业。”

刘文静的看法和李世民不谋而合,但他又怕父亲不答应起兵。于是,李世民找到了晋阳宫监裴寂。裴寂和李渊交情很深,在李世民的劝说下答应帮他劝李渊起兵反隋。就在此时,李渊因为在马邑郡战败,就要被隋炀帝押赴江都问罪,生死悬于一线。李世民趁机向父亲进言道:“当今皇上无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如今在晋阳四处都是流民,您不要拘于小节,起兵才是转危为安的唯一途径。如若不然,我们全家都要性命不保。”

李渊听李世民所言,大惊亦大怒,呵斥道:“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沉思片刻又说:“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第二天,李渊和李世民又进行了一次长谈,听了李世民的恳切之言,最后李渊道:“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勉强答应起兵。

《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对晋阳起兵之前的记载也是:“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如此一来就将李渊的功劳全部抹去,在这里,他只是一个被逼迫的傀儡而已。如前所述,身处乱世的李渊不可能对自己家族的未来没有考虑也不可能毫无准备,李世民是晋阳起兵的主谋这一说可以说是十分武断的。

此时的李世民年仅二十岁,年纪轻轻,阅历尚浅,既无官职也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而此时的李渊已经五十二岁,他历经世事多年,又有唐国公的爵位且手握重兵。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李世民都不可能直接越过他的父亲直接一手策划晋阳起兵的所有事宜。只是李渊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才一直犹豫不决罢了。

所谓“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持之固,养之深,为能顺天之理,契人之情,放道以行,有以折群雄之躁妄,绥民志于未苏,故能折棰以御袅尤,而系国于苞桑之固,非秦王之所可及也。”王夫之这段话可以说是终于给了李渊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李渊就如同《易经》中所说的“潜龙”一样,在深“渊”之中蓄积着力量,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造反与等死,请自由选择

如前所述,晋阳兵变是以李渊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一手策划并执行的一场反对隋朝暴虐统治的军事政变。在这次兵变中,核心人物毫无疑问是当时的唐国公李渊,而李世民等其他人则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从李渊前期用自秽的方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积极地和各方的英雄豪杰结交等行为来看,这场兵变可谓是“蓄谋已久”。但事实上,这场兵变真正的导火索却是因为在马邑郡的一次兵败,正是经历了这场兵败,李渊才感到危机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反隋。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盘踞在晋阳北边的突厥突然来犯,不久之后便围攻了马邑郡。听到消息后的李渊即刻命部下高君雅和王仁恭率军前去抵抗。但不幸的是,高君雅和王仁恭因为违背了李渊的作战方案,被突厥军打得惨败。马邑郡战败的消息传到江都,隋炀帝闻讯后大怒,立刻下令逮捕李渊和王仁恭,要将其押送江都问罪。

听到隋炀帝要缉拿自己,李渊一时间惊慌失措。按照隋朝的律例,将领一旦打了败仗是要受到处罚的,但李渊担心的是隋炀帝会不会借这个机会处死自己。隋炀帝杨广的疑心病本就很重,再加上时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谶语广为流传,不久前李浑一家的惨死就是前车之鉴。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与其被处死还不如乘此机会高举义旗,这样才有可能转危为安,获得一线生机。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和裴寂等人都力劝李渊起兵反隋。当时众人都劝李渊道:“今主昏国乱,尽忠无益。偏裨失律,而罪及明公。事已迫矣,宜早定计。且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兹举事,何患无成!代王幼冲,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公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奈何受单使之囚,坐取夷灭乎!”

李渊深以为然,于是决定起兵。历史往往是由许多个巧合组成的,事实上,马邑郡的战败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事件,但在当时看来却是一件可以决定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王朝生死的大事。或许也是上天的旨意,催促正在犹豫不决的李渊早作决定。正当李渊决定起兵,开始着手准备一切的时候,隋炀帝的使者又来到了晋阳。让人诧异的是,凶残成性的隋炀帝这次却下令赦免了李渊,并将其官复原职,继续主持太原的军政事宜。隋炀帝对李渊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或许他也意识到李渊是稳定河东地区的关键,倘若杀了他,河东必将大乱。

隋炀帝这次虽然放过了李渊,但李渊却没有打消心中起兵反隋的念想。隋炀帝一直对李渊就心存疑虑,这次是因为自己还有利用价值才逃过一劫,那么下次呢?谁又能揣摩暴虐成性、反复无常的隋炀帝的心思呢?再者,众人都已知道李渊同意起兵,一旦机密泄露出去,这可是谋反大罪,说不定整个李家都要遭受灭顶之灾。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时的情况对于李渊来说,就是无论他当时愿不愿意,起兵都是必然之举了。

然而,想要起兵必须要有周全的计划和足够的人力支持,最重要的是要获得百姓的拥护。事不宜迟,出狱之后,李渊立即找到了刘文静商量对策。为了笼络民心,为后来的招兵买马建立基础,李渊授意刘文静伪造了一份诏书。这份诏书的内容是:隋炀帝为了收回在前三次东征中失去的颜面,决定第四次征讨辽东,他下令太原、西河、马邑、雁门这四郡的年轻男子(20岁到50岁)全部都应诏入伍,并且年底之前必须赶到涿郡参加东征,违令者杀无赦。

这道伪造的诏书让整个晋阳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所有的百姓都相信这是反复无常的隋炀帝的意思。一时间,谣言四起,李渊等人想在兵变之前制造混乱的目的达到了,但此时横亘在李渊面前的还有两个人,那就是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这两个人与其说是李渊的部下,不如说是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两个间谍,如果起兵大计被他二人知道,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让李渊苦恼的是,凭借自己手下的兵力想要起兵反隋是远远不够的,但想要在王威和高君雅眼皮底下公开征兵等于是直接宣布了自己要谋反。正在李渊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个叫刘武周的人出现在了李渊的视线之中。如果说马邑郡的兵败是一个突发事件,那么这次的刘武周事件或许又是上天给李渊的一个机会。

刘武周,生卒年不详。他本是河间人,后随父亲刘匡举家迁徙到了马邑郡。他曾在洛阳跟随太仆杨义臣,后又参加了征辽东的战争。刘武周骁勇善战,在东征时立下战功因而被升为建节校尉,后回到了马邑郡,在郡长王仁恭的府上担任鹰扬府校尉。

刘武周出生在富贵之家,又喜与英雄豪杰相交,时逢乱世,天下有识之士都希望借此机会成就一番事业,刘武周当然也不例外。他先是在百姓之中散布“皇帝无道,贪官横行,当群起而攻之”的流言,随后又以生病为由召集了不少英雄豪杰前来助他起事。

大业十三年二月八日,为了给自己的起义军准备充足的粮食,刘武周斩杀了自己的上司王仁恭,带人洗劫了马邑郡的粮仓。随后刘武周又下令广开粮仓,救济马邑郡的穷苦百姓。在乱世之中,能有一口饭吃就是不少百姓的唯一愿望,由于刘武周手中有粮,不少百姓都主动投靠了他。不久之后,刘武周手下的兵马就发展到了一万多人。起兵之后的刘武周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马上投靠了突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始毕可汗见刘武周率兵来投,大喜过望,遂封他为定杨天子。

就在李渊为如何征兵绞尽脑汁的时候,刘武周“适时”地攻占了汾阳宫,这下李渊征兵就有了理由。得知汾阳宫被占领的消息之后,李渊马上找来了王威和高君雅商量对策。李渊对王威和高君雅说:“如今刘武周攻占了汾阳宫,皇上一旦怪罪下来我们都脱不了关系,这下该如何是好?”事情紧急,王威、高君雅都表示愿意听从李渊的吩咐,于是李渊说:“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即刻发兵平定刘武周的军队,但江都路途遥远,等圣上批复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我们先平复叛乱再报皇上,二位意下如何?”

因为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又是朝廷重臣,再加上此时情况危急,王威、高君雅一时也想不出别的更好的办法,只得点头同意。见他二人松了口,李渊又言道:“此时我手中的兵马不够充足,要平息这场大乱,恐怕还要招募些兵马。”王威、高君雅不知是计,便都欣然同意了李渊征兵的意见。

经过了王、高二人的同意,李渊马上派出李世民和刘文静等人到各地征兵。因为李渊素来爱民,在当地的声望颇高,十几天内,就有数万人前来应征。李渊将召来的这些将士驻扎在太原的兴国寺内,并命自己的亲信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统领这支部队。

对于李渊的种种行为,王威和高君雅渐渐产生了怀疑。高君雅认为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是征辽战争的逃兵,按律当斩,根本没有资格统领军队,遂下令将这二人扣押。此时,武士彟劝他道:“刘弘基和长孙顺德都是唐国公的贵客,大人您扣押他们一定会惹怒唐公,到时候局面可就没法收拾了。”听了武士彟的话,高君雅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就收回了命令。

此时的李渊也知道纸包不住火,起兵大计迟早有一天会被高君雅和王威发现,到时候后果无法想象。因此,除了加快准备起兵之外,李渊还马不停蹄地催回了在河东郡的李建成兄弟和在大兴的女婿柴绍帮助自己成就大业。

杀人不必用自己的刀

经过李渊、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的不懈努力,到了这一年的五月份,起义兵马的召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事情顺利的背后也有着很大的隐忧,虽然王威和高君雅方面有武士彟来掩饰,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王、高二人也渐渐看清了李渊等人的真实意图。

王威和高君雅来晋阳之前就担负了为隋炀帝监视李渊行动的重要使命,一般来说,皇帝派出的钦差都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如今,王、高二人觉察到了李渊等人的“不轨”行为,经过商讨,他们决定在晋阳祠祈雨的时候将李渊等人抓捕起来。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二人的计划被一个名字叫做刘世龙的乡长发现了。这个刘世龙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乡长,但曾经却在拜见太原的最高长官的时候受到了留守李渊热情的款待,因此他一直对李渊怀有感激之心,不知道该如何报答。所以,这次他得知王威和高君雅要谋害李渊之后,便火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李渊。

得知消息后的李渊决定先下手为强,略加思索,一个计划便在他脑海中诞生了。五月十五日的上午,李渊等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在太原府的衙门里办公,一切都十分平静。就在此时,刘文静和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慌慌张张地走进了衙门,声称有要事要向李渊禀报。李渊故作镇定,让王威去接状纸,但刘正会却说这份状纸只能让李渊一人看。李渊假装诧异地接过状纸,打开一看,却是举报王威和高君雅暗中勾结突厥。历朝历代,勾结外敌都是不赦的死罪,李渊看过状纸后大怒,下令将他二人马上逮捕起来,投入监狱等待判决。

高君雅此刻才得知自己的计划被暴露,于是大喊起来:“我们没有通敌!分明是你这个奸贼找借口要害死我们!”但此时,无论高君雅和王威做什么都是于事无补,因为四周环绕的都是李渊的人。逮捕了王威和高君雅之后,李渊马上下令告知晋阳城中的百姓,说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通敌叛国,突厥人不日就要来攻打晋阳城。李渊还命李世民率兵封锁了晋阳城内的所有街道,一时间,整个晋阳都沉浸在一种恐怖而又肃杀的氛围之中。

虽然,城中的百姓都对李渊信任备至,相信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但李渊等人自己心里明白,“通敌”只不过为了除掉王威和高君雅两人的一个计谋,一旦突厥人没有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来攻打晋阳,那么一切的事情都会败露。到时候在百姓之中会掀起怎样的波澜,晋阳的百姓还会不会再信任李渊,这些都不得而知。

但是在这个万分凶险的时刻,上天又给了李渊一个机会,或许李渊是命中注定要担负起推翻隋朝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的重要使命。两天之后,数万突厥部队像预料好的一样冲向了太原。

这一刻,所有人都相信是王威和高君雅投敌叛国,而留守李渊,只是履行了一个朝廷命官应有的职责。突厥兵一来,李渊就立刻下令将“叛贼”王威和高君雅斩首示众。一切都是那么地巧合,似乎连老天都在帮助李渊,这一招“借刀杀人”用的是毫无破绽,而隋炀帝的亲信王威和高君雅却成了李渊起兵刀下的祭品。

王威和高君雅这两个障碍除去了,李渊便腾出手来对付前来攻打晋阳城的突厥人。通过这次战争,可以再一次清楚地感受到李渊出众的军事才华和领导才能。早在三国时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便利用了“空城计”使兵力不足的蜀军不战而胜。到了隋末,李渊也如法炮制,他下令将晋阳城所有的城门都打开,静静地等待着突厥兵的到来。不出李渊所料,突厥的军队看到晋阳城城门大开,便怀疑城中是否有诈,都不肯轻易进城。虽然突厥军队不敢进城,但也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驻扎在城外并且不时地派骑兵前来巡视。

“空城计”虽然唬住了突厥人,但时间一久,必然会被识破。为了先发制人,李渊即刻派部下王康达率领一千人主动向突厥人挑战。但不幸的是,王康达的部队根本抵抗不了强大的突厥骑兵,双方交战不久,隋军就被打得大败,几乎是全军覆没。

见硬拼不起作用,李渊便下令全军在夜间秘密地离开晋阳城,到了第二天,晋阳城的军队都高举战旗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城中。不知情的突厥人还以为是隋朝派来的援军到了,便无可奈何地退兵了。危机解除了,不到半个月,李建成、柴绍等人也火速赶到了晋阳,而李渊的另一个庶出的儿子李智云却因为没有得到传唤,在起兵之后便被当地的官员杀害了。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但此时李渊还要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盘踞在附近的东突厥。如果现在起兵,李渊必然在抵抗隋朝军队的同时还要顾及到突厥势力,这样两面作战对于起义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安抚突厥,经过起义军内部领导阶层的商议,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结盟。从这个决策来看,李渊等人对当时的利害关系看的是十分清楚的。

李渊所说的结盟和前面提到的刘武周投靠突厥是不一样的,结盟只是双方借助彼此的势力彼此依靠,而不是互相领导,并没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李渊当时作这个决定是十分理智的,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后方不受袭击,又可以借助突厥的声势,增加自己的兵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决定和东突厥结盟之后,李渊马上给始毕可汗送去了一封亲笔书写的信函。这封信函语言十分恭敬。李渊在信中称愿意和对方结为姻亲,并将给始毕可汗献上大批金银珠宝,条件是始毕可汗同意他起兵去江都迎隋炀帝回大兴。

看到李渊的来函,始毕可汗大喜过望,并且非常支持李渊自己称帝,而不是按李渊的说法将隋炀帝从江都接回大兴。因为对于隋炀帝其人,始毕可汗也是十分了解的,一旦李渊起兵将隋炀帝从江都迎回,隋炀帝一定会立刻将李渊处死,那么下一个遭殃的肯定就是支持李渊起兵的自己。与其日后遭受隋炀帝的反攻,还不如索性支持李渊称帝,但条件是李渊必须向刘武周一样向自己称臣。

面对这样的态度和答复,李渊等人都在心中默默欣喜,李建成、刘文静等人都劝李渊听从始毕可汗的建议,一来不用再受杨家的束缚,二来恐怕违反了突厥的意思,支持就会转变为对抗了。此时此刻,李渊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他并非不想称帝,起兵不就是为了建立李家的王朝吗?但是一旦过早称帝,便要向突厥称臣,这必然会受到天下人的责难。而且历史上不少起义军首领就是因为过早地称帝,从此便走向了末路,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接下来,李渊便和始毕可汗商议,放弃迎回隋炀帝的计划,但是自己不称帝,而是决定拥立皇孙杨侑为皇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虽然和预期的不尽相同,但面对李渊主动求和的态度和献上的大批财富,始毕可汗也同意了李渊的建议。盟约达成之后,李渊便派出刘文静出使,向始毕可汗借兵。

兵马已经准备齐全,李渊定下了“尊隋”的旗号,并制定了几条基本策略。首先,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遥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其次,起义军采用红白两色旗帜,一是为了自己行军便利,二是为了讨始毕可汗的欢心(白色是突厥旗帜的颜色)。到此为止,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晋阳起兵已经缓缓地拉开了它的帷幕。

晋阳兵变:大业的开端

大业十三年,起兵诸事都已经准备妥当。六月五日,李渊宣布在晋阳起兵,并向太原各个郡县发布了公告,号召各郡县听从他的指令,一起拯救天下苍生。在起兵前的誓师大会上,李渊历数了隋炀帝的诸多罪状,并声称自己要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自此,晋阳起兵正式开始,李家父子也即将踏上建立千古伟业的历史征程。

虽然打的是“尊隋”的旗帜,但是对于李渊起兵的真实目的,天下大部分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尽管如此,面对隋炀帝的暴虐统治,很多人还是赞同了李渊的做法。再加上李渊起兵之后,便下令打开太原的官仓,救济了许多当地的穷苦百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前来都加入李渊的起义大军,起义军的声势便逐渐壮大了起来。

有支持的当然就有反对的,西河郡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西河郡是太原的大郡,也是太原通往长安的重要通道,可以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对西河郡的公然反抗,李渊决定杀鸡儆猴。他马上下令,命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率兵攻打西河郡。可贵的是,李家的军队一路上对百姓都十分尊重,甚至可以说是秋毫无犯。如此一来,李家的军队在山西就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不少人都称他们为仁义之师。

虽然西河郡公然反抗李渊起兵,但在仅仅五天的时间内就被气势高昂的李家军攻破了,郡丞高德儒也被李世民扣押。城池一被攻破,整个西河郡就陷入了恐慌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隋末乱世,抵抗失败后惨遭屠城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西河郡的百姓十分担心李家军也会沿用此惯例进行屠城。但为了稳定民心,李世民只下令处斩了西河郡郡丞高德儒,并没有伤害到西河郡其他无辜的百姓。

西河郡一役,李家军向天下展现了自己的风范,他们是“清君侧”的仁义之师,绝不会不守信用,滥杀无辜。西河郡大胜的消息传来,李渊本人也十分赞赏李世民的做法,一项沉稳谨慎的他也无比兴奋地言道:“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六月十四日,李渊宣布在太原成立大将军府,自己任大将军,封刘文静为司马,裴寂为长史。随后又下令成立三军,封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统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统军;剩下的中军则由自己亲自领导。随后又封李元吉为太原郡守,命他留守太原,稳定后方。至此,李唐王朝的政治军事机构可以说是初步形成了。

六月十八日,始毕可汗的使者康鞘利给李渊带来了一千匹战马,还表示如果李渊需要,始毕可汗愿意出兵助李家军一臂之力。面对始毕可汗的主动示好,老谋深算的李渊马上冷静了自己的头脑。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摆脱日后不必要的麻烦,李渊决定打发掉这个康鞘利。

李渊极其谦卑地对康鞘利说,如今大事未成,自己囊中也十分羞涩,只能先留下五百匹战马,剩下的是否可以以后再付钱。手下人对李渊的做法都十分不解,李渊在突厥使者走后对他们解释道:“突厥人这次来只是为了试探我们的实力,倘若我们爽快地买下了这批战马,他们必然会认为我们财力雄厚,便会让我们买下他们更多的战马。到时候,所有的钱都买了战马,打仗的军需粮草都会成为问题。”听了他的解释,众人都心下暗服。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晋阳起兵已经打下了非常稳固的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步步向长安挺进了。七月,李渊亲自率领了三万大军向霍邑进发。在霍邑,他遭遇了隋朝将领宋老生的部队。听闻李渊率兵来攻,宋老生带了两万精兵前来抵抗,但终不敌李渊。攻下了霍邑之后,李家军又马不停蹄地占领了临汾和绛郡等城池,一路势如破竹,最终抵达了龙门。

到达龙门之后,李渊下令将手下的军队分为两部分,由主力部队渡过黄河夺取关中,另一支军队由此向河东进发,阻击驻扎在那里的隋朝大将屈突通的部队。兵分两路后,李渊马上率主力部队向河东进发,并在这里顺利地渡过了黄河。与此同时,王长谐和刘弘基的部队也夺下了韩城,并南下切断了蒲津桥。渡过黄河之后,李渊率部占领了永丰仓等官仓,而此时万年、醴泉等地的官员都表示愿意归降于他。不仅如此,听闻唐国公兵至,不少豪强子弟、江湖英雄都纷纷来投,李家军一时间又壮大了不少。

旗开得胜的李渊决定一鼓作气,直捣长安。他下令,命世子李建成率军驻扎在永丰仓,守住潼关这个咽喉。李世民等人则率大军由高陵、泾阳、武功、鄂县等地一路向长安进发。更为喜人的是,在行军的过程中,前来投奔的官民数不胜数,到了泾阳,部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九万人。在这之后,李世民等人的军队又和李神通和后来的平阳公主的“娘子军”汇合,声势更加浩大。

十月,李家二十万大军顺利地在长安城外汇合,准备攻城。而此时,留守长安的正是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辅佐的大臣则是刑部尚书卫玄和左翊卫将军阴世师等人。李家大军的到来让驻守在长安城里的人慌了手脚,卫玄见大事不妙,又没有办法解决,竟然一病不起,最后死在了家里。卫玄一死,阴世师等人只好勉为其难,督军守城。

十一月,万事已然具备,李渊于是下令大军攻城。自从隋炀帝离开长安后,城中本来就守备不足,再加上李家诸军士气勃勃,不日就拿下了长安城,阴世师、骨仪等人被杀。此时,镇守在河东的屈突通闻得长安城破,即刻下令驻扎在河东的隋军向洛阳撤退。然而这一切都在李渊的预料之中,屈突通部在撤退的过程中遭到了刘文静所率领部队的围追堵截,一时间溃不成军。最后,大将屈突通被刘文静所俘,押解长安。到达长安之后,李渊认为他是个将才,所以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任命为兵部尚书。

夺取长安之后,十二月,李渊又派人去巴蜀之地招降。按照起义一开始制定的“尊隋”的旗号,李渊在取得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大片疆土后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拥立了当时的代王杨侑为帝,并遥尊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傀儡皇帝杨侑在李渊的扶持下登基后,改大业十三年为义宁元年,而关中,从此就掌控在了李渊手中。

皇帝旅游遭事故

就在李渊率军在中原驰骋并一举攻下了长安之时,隋炀帝杨广还在江都过着他那风花雪月的日子。

大业十二年,经历了三次东征的失败和惨痛的雁门之围,原来野心勃勃的隋炀帝逐渐对自己、对朝政都失去了信心。七月,江都为皇帝巡游新打造的龙舟运达了洛阳,面对混乱萎靡的朝政,隋炀帝不顾后果地下令离开东都洛阳,第三次巡游江都。

面对隋炀帝的荒唐举动,大臣宇文述只是一味奉承,但当时的左侯卫大将军赵才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认为如今民变四起,皇帝应速回大兴主持天下大事。除赵才之外,奉信郎崔民象更是在洛阳城的城门阻止隋炀帝的南行,并因此惨遭杀害。可以说,当时许多人心里都非常清楚,大兴是隋朝的政治中心,隋炀帝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放弃了大兴,就等于是直接放弃了整个天下。尽管如此,已经身心俱疲的隋炀帝又怎么听得进这些劝告?

在离开洛阳之前,隋炀帝命年仅十二岁的皇孙杨侑留守大兴,十三岁的皇孙杨侗留守洛阳。在离开之时,隋炀帝曾留诗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如果说前两次的游兴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奢欲,这一次的巡游江都可谓是避难之举,颇带些仓皇的意味。大兴和洛阳已经不属于他,而他即将要去的江都,也将要成为他的葬身之所。

大业十三年中原大乱,隋炀帝面对这样的状况,迟迟不敢北归。就在这一年,李渊占领了长安并拥立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而隋炀帝则被遥尊为太上皇。长安城被攻破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江都,一时间整个江都人心惶惶。

隋炀帝在江都的一年多时间内,惶惶不可终日,生活更加荒淫无度。他在江都为自己营造了极为奢华的宫殿,终日与皇后萧氏和众妃嫔游宴于此。除此之外,为了麻痹自己,隋炀帝每天喝得酩酊大醉,退朝之后更是因为心中恐慌就戴着头巾,穿着短衣,策杖而行,直到天黑才回到寝宫。

自知时日不多的隋炀帝曾对皇后萧氏说道:“外间大有人图侬,然侬不失为长城公(陈后主陈叔宝降隋后的封号),卿不失为沈后(陈叔宝的皇后),且共乐饮耳!”一次,隋炀帝对着镜子自娱,向萧后言道:“好头颅,谁来砍之?”萧后听后大惊,问他何出此言。隋炀帝笑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可见他也自知时日将近,只能无奈地享受着这最后的欢愉。

为了能在江都长久地生活下去,隋炀帝下令在丹阳(今江苏南京)修建宫殿,以图在江东建立据点,偏安一方,继续做他的末日皇帝。江都可以说是隋炀帝的发迹之地,他对这个地方也有相当深刻的感情,但隋炀帝的随从和将士们多为关中人士,对家乡甚是思念,对于隋炀帝留在江东的决定,他们十分不满,逐渐心生怨恨,更有不少将士悄悄地逃离了江都。

眼看着天下大乱,皇帝还整日享乐无度,隋炀帝的爱将司马德戡与直阁裴虔、舍人元敏、虎贲郎将元礼等人也都密谋逃离江都。但他们在夜间商议出逃之事的时候,无意间被萧后的宫女听见。宫女将司马德戡等人将欲谋反的消息告诉了萧皇后,而萧皇后为了使消息不外露,竟下令将宫女处死。之后,不止一人向萧后告诉此事,萧后叹道:“你们告诉我又有何用呢?事已至此,谁也无法力挽狂澜,救陛下于水火,如今再说这些也只是徒增伤悲和烦恼罢了。”

参与密谋叛乱的赵行枢、杨士览和当时的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交情甚笃,遂将此事告知了他。但宇文智及并不十分赞同他们的做法,他认为当今皇帝虽然无道,但擅自逃走也不是上策,在如今的混乱局面下,只有将欲叛逃者召集起来,起兵建立帝王之业才是长久之计。赵行枢、司马德戡等人也十分赞同他的看法,并推举宇文智及和宇文化及两兄弟为首,带领他们起事。

随后,令人熟悉的场景上演了,在起事之前制造舆论,这一招在历朝历代已经屡见不鲜,不少人都用过。这一次,司马德戡等人在军中散布消息,说隋炀帝已得知众将士预谋叛逃,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毒酒,要将他们全部赐死。听了这个消息,无论是参与叛逃计划的还是没有参与此事的人都非常恐慌,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与其牺牲自己给隋炀帝陪葬,还不如将昏君杀死,共建伟业。

争取人心的目的达到了,司马德戡立即将众将士召集起来,宣布了兵变的始末,大家都表示一定听从号令,唯他马首是瞻。这天夜里,司马德戡将几万兵马都召集起来,在东城放了一把火,大火熊熊燃起,整个城里都被火光照亮。三更时分,隋炀帝被一片喧哗声惊醒,又看到城中的火光,马上找来近卫裴虔通,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已经加入兵变行动的裴虔通谎称是草房失火,已经派人去救了,想必没有什么大事。此时的隋炀帝还是比较信任裴虔通的,听他如此说,便又回到寝宫休息去了。

隋炀帝不知道,这场大火是分布在四处的叛军开始行动的信号。眼见大火烧起,各路叛军纷纷行动起来,江都的大街小巷都被他们控制了起来。到了五更,天快亮了。司马德戡率兵进入了行宫,直接冲向了隋炀帝的寝殿。隋炀帝闻讯,大惊失色,马上换了衣服逃到了西阁,但最后还是被叛军们搜了出来。

将士们将狼狈不堪的隋炀帝押回了寝宫,面对眼前的场景,隋炀帝叹息道:“朕有何罪?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一个将士答道:“陛下即位以来,外勤征讨,内极奢淫,老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如今天下大乱,难道不是你的罪过吗?”隋炀帝又问叛军的头领是何人,司马德戡答道:“普天同怨,又何止一人!我等平日虽受你宠幸,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也是有负于陛下。如今天下大乱,我们更是身不由己,只得拿陛下的头颅来告慰天下苦难的百姓了。”

这时年仅十岁的皇子杨杲被吓得当场哭了出来,被裴虔通一刀杀死。眼见叛军向自己一步步逼来,隋炀帝说道:“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何由你等动手,拿鸩酒来吧!”见众人不听,隋炀帝便解下了自己的白练巾,一代帝王,就这样被一条白巾缢死在了叛将的手中。

隋炀帝死后,萧皇后和宫人将他的尸体装入用床板做的棺材里,草草地埋葬了,后来他的灵柩又被迁至多处。相传,因为隋炀帝生前倒行逆施,作恶太多,他的棺木所葬之处,必是电闪雷鸣之地。而且因为无人打理,隋炀帝的墓地也渐渐被荒草掩盖,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才在雷塘附近被发现。

隋炀帝一死,历时三十八年的隋朝统治就宣告结束了,而对于此时身在长安的李渊来说,机会却到来了。原来李渊迟迟不肯称帝,一是因为自己打的是“尊隋”的旗号,再者,隋炀帝虽然身在江都,但一直都没有死,此时贸然称帝,便会成为那些仍然忠于隋朝的势力的攻击对象,同时也给予其他军事势力以攻打自己的借口。

其实,早在杨侑当上傀儡皇帝的那天开始,李渊就在为自己代隋立唐做准备。他先是在长安城宣布废除隋炀帝的苛政酷法,使得民心归于李氏。他虽尊杨侑为皇帝,但长安城的一切大权都由他掌控,他的长子李建成也被封为唐王世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则也分别被封为秦国公和齐国公。

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二月,李渊又“加九锡,赐殊物,加殊礼焉”,一度成为相国,已经是有实无名的皇帝了。三月,江都发生兵变,隋炀帝被杀,宇文化及等人拥立杨浩为帝,王世充也在洛阳拥立杨侗为帝,如此一来,李渊改朝换代就有了合理的借口。

同年四月,杨侑下诏退位,将帝位禅让给李渊,但李渊以“要慎重考虑”为由拒绝了这次的禅位。后来,又有“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的谶语传出,暗示李渊才是天下真正的主人。再加上裴寂等人的再三劝谏,李渊觉得在天下人面前做足了样子,终于答应“顺应天命”,登基称帝。

义宁二年五月二十日,李渊在太极殿称帝建国,国号为唐,改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氏家族就这样在隋末的乱世风云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而等待着李渊和他的唐朝的,将会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