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说清楚就好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遗憾那么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2)

这样才能说清楚

良好的沟通必然是在潜意识层面的,是有感情的,真诚的。我们需要把对方沟通的内容、意思把握全面,然后要肯定对方的内容,不能仅仅说一些敷衍的话。可以通过重复对方沟通中的关键词,甚至能把对方的关键词语经过自己语言的修饰后,回馈给对方,让对方觉得他的沟通得到你的认可与肯定。其次,针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如上司、同事、下属、朋友、亲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沟通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声音和行为,从而减少“暴力”沟通的伤害。

3.虚假信息可引发交流上的混乱

大家或许都做这样一个游戏,一群人坐成一排,第一个人会在第二个人耳边轻轻说一句话,然后第二个人再将这句话只传给第三个人,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人把他听到的话大声说出来。有趣的是,最后的那个人所表述的话和第一个人最初的话往往大相径庭。这就是信息损耗。

通常来说,信息传递的次数越多,信息的损耗也就越大。信息损耗主要体现在质和量上,就量而言,可以是一段很长的话被压缩为很短的话,也可以是一句很短的话被人为刻意加入大量虚构的东西而变成一大段话。至于质上发生改变,就更加严重。它可能会造成信息完全失实。商务谈判中,由质引起的信息失实则构成了欺骗,合作双方极有可能因此关系破裂,终止合作。诚信是合作和交往的前提,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造成的信息失实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在沟通中这种虚假信息极可能引发交流上的混乱。

造成沟通中出现虚假信息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单就主观原因来说,包括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差异、喜好偏见以及意识形态,利益驱动导向。社会上,不同阶级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个人好恶,甚至对待同一件事也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想法,有时连年龄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彼此间的沟通障碍。这就很可能导致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误差,或许这是无意识的行为,可是也将对彼此的沟通造成困扰。

其次就是喜好偏见,例如你在网络中搜蔡依林,可以看到她的个人信息,包括影音作品、广告代言等海量的情报,而且这一切,大多数都是由网友自发编纂的。

至于负面新闻,没有丝毫的相关信息。当然,我们无权评断个体的喜好偏见,可是这样的信息如果被层层放大,尤其是得到主流话语权声音的扩大,就可能造成对信息接受者价值取向的再塑造,而这一结果可能是朝有利的方向,也可能完全相反。因此,大家在分享新闻、日志等信息时,应该自觉考证新闻的真实性,不要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在职场沟通中,虚假信息存在的原因则大多是意识形态、利益驱动导致的。当与金钱利益博弈时,人们往往本能地选择于己最有利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往往过于片面,甚至与真实信息出入很大,存在严重的欺骗。

谎言是商务谈判中的常态。余先生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其发展前景被外界看好。于是,余先生决定引进外资来扩大业务。可是先后拜访了许多客户,都没有筹到资金。有些投资商看企业规模较小而一口回绝,有些虽然收下了项目材料,但之后就没了消息。

就在余先生快失去信心之时,终于遇到一家表示有兴趣的投资公司。余先生通过大致的考查发现,这家公司规模齐全,并且通过谈判得知这家公司是一家大企业。对方甚至询问了许多专业性的问题,与正常的企业没有差别,也没有露出一点破绽。因此,余先生相信了对方,在投资公司提出要考查项目的真实性,并且按惯例由项目方先预付考察费时,他毫无防备之心。可是,钱寄出去之后不久,余先生发现那家投资公司的电话、投资总监的手机号码全都变成了空号。在商务谈判中,如果没有一个辨别真假的大脑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由此看来,准确迅速地识别谎言是每一个谈判者的必备技能。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大多数人都会在谈判桌上说一些谎言。例如,故意美化自身形象,承诺一些根本达不到的条件,隐瞒自身劣势,故意遗漏重要信息,等等。如果你不能及时揭穿对方的谎言,就有可能掉进对方的陷阱,处于合作的劣势。

识别谎言的主要方法有三种:非语言行为识别、语言行为识别和生理反应识别。

第一,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你的眼睛”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他们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瞳孔膨胀。说话者因为害怕别人看透他们心虚,于是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然而,恰恰是因为这一点,他们的眼球会变得很干燥,开始不自觉地眨眼。实际上,这个动作更加充分地暴露了他们的不自然。据研究发现,人们说谎时,眼球会自主地向右上方运动。因为记忆大多储存在人们的左脑,但他们所说的事情真实存在,那么在大脑中搜索时,眼球就会不自觉地向左上方看。这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即使受到专业训练也不容易做到控制自如。

第二,分析对方的语言。美国的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在说谎时会自然地感到不舒服,因此他们会本能地把自己从谎言中剔除出去。”例如你的朋友没有按照约定赴约,于是就找了一个借口说出发前车坏了,就找人送去维修了。这样一听似乎没什么问题,完全感觉不到对方在欺骗自己,可是当我们静下心仔细研究这句话,会发现一个细节——对方没有说我的车坏了,而是用“车坏了”代替“我的车坏了”。这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对方在刻意回避。根据这个现象,你也可以通过不经意一次重述来试探对方,你的重述极可能引起说谎者的紧张。于是撒谎的人会刻意去解释,甚至再次撒谎去圆谎。然而越是临时起意越有遗漏点,这个时候就会引起对方的慌乱。

第三,留心对方的生理反应。说谎的人与常人不一样,比如音量的不自觉升高,音调突变。还有,男性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手放在眉骨附近表是羞愧,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嘴角上扬表示轻蔑,反复翻手腕表示不相信自己的话。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回流到腿部,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假笑时眼角没有皱纹等。

总之,在交谈中留意对方是否在说谎,有助于你判断信息的真伪,从而得到公允的判断,而不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最终避免各种遗憾的发生。

这样才能说清楚

作为信息的发送者,我们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不要因为个人因素而有意或无意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如果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则要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在与对方交流时,看穿对方的意图,获取真实信息,才能避免被虚假信息蒙蔽。

4.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地位差”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统一联系体当中,自然要与他人不断地沟通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各持己见,沟通永远都只是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永远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当我们可以放下心中对自我的坚持和对他人的偏见,与他人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没有歧视,没有阶级,没有偏见,学着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找到双方争执不通的症结所在,便可轻松化解矛盾。

在管理实践中,因为双方地位的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沟通时的心态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如此一来就造成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障碍。

有一些管理者不喜欢与员工沟通,总是把自己与别人隔离开来。一种情况是管理者把自己放在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不与人亲近,让员工翘首仰视,敬而远之;另一种情况就是管理者对员工颐指气使,疾言厉色,一旦员工做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开口教训人,故意摆高姿态,对别人与对自己总是双重标准,严格要求别人的时候,并不能以身作则。

因为地位障碍的原因,导致上下级之间无法畅通地沟通,必然会造成信息无法准确地传递。长期处在一种无法顺畅沟通的工作环境下,员工很可能会失去积极工作的热情,甚至导致消极态度和对抗情绪在员工间迅速上升,那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由此产生的危害是巨大的。试想一下,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如果员工总是怨声载道,没有工作热情,完成工作只为了让领导少责备几句,这样管理者自然无法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应当以朋友身份同员工密切接触,将一部分的训斥转化为激励,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有64%的员工不相信高层主管所讲的话,如果员工认为上级主管是骗子,如何指望他们为公司尽心尽力?还有55%的员工指出,他们每天收到的信息无关紧要。公司提供的资讯若不实际,你怎么去打动员工的心?

造成这种沟通障碍的原因在于沟通的双方。首先是领导的因素,有的上级自以为是,不虚心倾听下属意见,习惯了办事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不让下属多了解情况,甚至将企业的内部信息都视作机密,从不告知员工,让员工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其次是下属的因素,他们习惯上对权威和地位的重视,对上司产生恐惧心理,或者盲目崇拜,没有一点主见,这就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李丽为人热情、坦诚,有什么说什么,习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大学毕业后,她觉得经过四年的学习,自己不但掌握了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较强的人际沟通技能,因此对未来充满期望。做事很有冲劲的她,来到广州求职。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她辗转于多家企业,反复投简历和面试,在考虑了多种因素的情况下,李丽最终选择了一家研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

该公司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处于初创阶段,所以人力资源部还不完善。李丽认为工作很有挑战性,于是应聘到这里开始新的人生旅程。但是真正进入这家企业后,她才发现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家族企业,企业中的关键职位基本上都由老板的亲属担任,其中充满了各种裙带关系。老板安排大儿子做李丽的上级,而这个人主要负责公司研发工作,根本没有管理理念,更不用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了。考虑再三,李丽找到经理说:“王总,我到公司已经快一个星期了,对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我有一些想法想和您谈谈,您有时间吗?”经理笑着说:“是小刘呀,本来早就应该和你谈谈了,但最近很忙就耽误了。”

于是,李丽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认为公司存在一些管理问题,主要是职责界定不清;雇员的自主权力太小,致使员工觉得公司对他们缺乏信任;员工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制定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基础,因此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都较低。”经理听后,脸色微变:“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们公司都清楚,也都正在采取解决措施,你先回去,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等我闲下来,我就开会讨论。”李丽听了,觉得经理很尊重她的想法,就很高兴地回去等消息了。然而这一等就是一年,当真正进入公司工作一年后,她才明白企业里的领导与大学里的同学和导师不同。在研究课题上,她与同学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工作上,她与上级之间是有“地位差”的。不是每个领导都会听取下属的建议,大多时候,他们都只是在发号施令。在这一年里,李丽再也不会像当初那样初出茅庐,什么也不懂,什么都敢向领导提议。她明白了在企业的生存之道,服从为主,对领导的话不要有质疑,这样才可能在公司里生存下去。

在管理沟通中,造成沟通障碍主要的因素就是沟通者之间地位悬殊差别比较大。而且在大多数企业中,上司与下属无法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下属畏惧上司的身份和地位,担心招致训斥而害怕提意见,所以无法进行一次真实、有效的沟通。因为地位悬殊障碍的因素存在,沟通障碍自然避免不了,这无疑会给组织带来严重的危害,出现种种管理上的缺陷。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呢?显然,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特别重要。

首先,管理者要做到敞开办公室的大门,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和下属员工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而且管理者需要经常主动和员工打招呼或者沟通,而不是等待下属来。一个有亲和力的领导,才能能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进而避免沟通障碍的发生。当然,下层员工与上层管理者除了面对面地报告之外,也需要定期召开员工座谈会,相互交流一下想法,将上下的沟通融于制度来执行。在企业管理中,借助于多方面的渠道实现沟通,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沟通渠道的畅通,从而可以减少很多沟通障碍的出现。

在沟通中,上级不要摆官架子,而要正确看待和下属的关系。须知,双方不仅是领导与下属,还是同事关系,更是公司团队中的战友。只有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将公司壮大,个人才能真正受益。一个领导的真正权威,不是在于下属对他的惧怕,而是他的下属对他发自内心的敬畏与信服。

这样才能说清楚

作为领导,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以高姿态示人。我们应该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察纳雅言,不要让下属产生惧怕心理,不敢提出建议。一个人真正的高格调、高姿态不应体现在地位上高人一等,而应该体现在高能力、高修养。只有打破上下级之间的“地位差”,才会让沟通变得和谐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