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你没听明白”还是“我没说清楚”(2)
普通话是交际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它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让对方感觉到尊重,普通话说不好可以加强练习,话说不清楚,自己的整个形象都会受影响。在正式的场合说普通话特别能凸显一个人的素质,和别人交流起来也比较便捷,更能把话说清楚。因此,在适当的场合说好普通话是准确传情达意的关键。
这样才能说清楚
普通话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清楚,让对方容易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它是一座人与人相互沟通交流的桥梁。普通话基础薄弱的人要先学会自信,然后纠正发音,与周围的人用普通话交流,不需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练好普通话,清楚地传情达意,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自己。
3.三人成虎的信息传递规律
在我们的耳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国家大事,有邻里琐事,有好事,有坏事。这些信息由人们口中传播出来,一传十、十传百,经过一系列的演绎之后进入我们的大脑中,其真实性也就很难考证了。《战国策》中写道: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大家自然不会相信,但当周围有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时,人们就会考虑,也许街上真的有老虎了。这就是三人成虎的信息传递规律。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以讹传讹”,很形象地描述了“三人成虎”这一信息传递规律的特点。一个人传播了错误的信息,又有很多人跟着传播,结果这个错误的信息便越传越广,最终难辨真假。显然,如果我们不对听到的消息从根源上加以考察,很容易传递错误的消息,等到最后出现了大错就该后悔——如果自己当初弄清事件始末,把话说清楚就好了。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笑话。
宋国一户姓丁的人家没有水,每天需要一个人出门打水,后来丁家的院子开了一口井,丁氏告诉外人说:“我打井就如同得到了一个人。”这句话在外人之间相互流传,最后传成了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来。开井挖出人的事一时在民间传开了,最后传到了国君耳朵里,国君派人去打听这件事。丁氏解释道:“我说打井如同得了一个人,意思是以后不用再派一个人专门去外面打水,这样好比得到了一个劳动力,不是真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
这个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轻信流言蜚语,盲目从众,要以事实为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为什么还会出现三人成虎、“挖井得一人”这样的现象?从根源上来讲,这是人类的一种从众心理——将大多数人的想法同化成为自己的想法,从而跟随大家做一些错误的判断。
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之后,便有谣言称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辐射。一时间,引起一些人疯狂地抢购含碘食用盐,从北京到内蒙古,从河北到陕西,从广东到河南,从天津到宁夏,迷信盲从风靡一时。结果,抢购大潮一时间横扫南北,一时间盐价上涨,甚至连榨菜等相关联的食物都遭到哄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最后还是由政府出来辟谣,才逐渐平息了这场抢盐风潮。
也许你去超市买零食,听说了大家疯狂抢盐的事情,便给家中所有的亲人一一致电,告诉他们赶快买盐,再晚一步就没有了。你在传递这个信息时,有没有理性地从各个角度考虑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有没有考虑事件的真实性?我们为什么要买盐,盐是不是真的能抗辐射,中国的盐产量是不是真的供给不足,人们需要去抢吗?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而不是思考。当把事情弄清楚之后,我们才会感受到当初自己的这种行为有多可笑!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件,接收到不同的信息。面对如此之多的信息,如何才能够避免三人成虎这种信息传递规律呢?
第一,不轻易传播谣言。
有些消息也许只是你随口说说而已,并没有想到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但往往都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你的随口一说,会被他人拿来交流、传播,最后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对于那些自己并没有亲眼见到,并且无法验证真实性的消息,最好不要轻易传播,待事情有了定论,再拿来讨论。
第二,不轻易听信谣言。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哪个是可以听信的,哪个只是说着玩的,必须具备相应的判断力,不去听信一些莫须有的言论,否则只会让你的精神增加负担。所以,听到任何言论,都要先在心中想想它的可信度有多大,然后再对这件事情下结论,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话语。
莉莉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一天早上她下楼时一不小心滑下楼梯,将胳膊摔骨折了,于是向公司请假休养。同事小王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便对小李说:“我听说莉莉今天从台阶上摔下来摔骨折了呢!”在茶水间休息的时候,有人问起了莉莉,小李说:“莉莉今天早上下楼梯的时候摔断了腿,挺严重呢!”莉莉摔伤胳膊的情况就被这样放大了。下午,小吴上班时看到一群人在聊什么,就过去凑热闹,只听到众人说:“莉莉那么年轻,下个楼梯就给摔死了,真可惜啊!”三天后,莉莉打着石膏回公司上班,在楼梯口遇上了小吴,小吴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看着莉莉说:“你不是摔死了吗!”仅仅三天,大家对莉莉摔伤这件事情传出了如此大的谣言。
可见,一句话在不同人口中不停地传递,最终结果将和事实相差甚远,可这确实是人们很难避免的一个问题。
人们在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会加入自己大脑中想象的部分,从而导致信息偏离了原来的意思,失去了本来的真实性。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没有将信息表述清楚,也是导致信息传播失真的主要原因。
小王向小李描述事件时只是说骨折了,并没有说哪里骨折。而小李潜意识中将骨折理解为腿骨折,所以在向他人传递信息时就传递了错误的消息,这个消息经过很多人的传播、添加之后就变成了莉莉已经去世,使得很多人不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本质,被信息所误导。
在这个信息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把话说清楚、正确地传递信息是每个人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面对领导的指示、同事的请求,如何才能避免传递出现岔路口,减少三人成虎的现象发生呢?在传递信息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1)按照原话复述,不改变其含义。
很多时候,我们在转述别人话语时喜欢加入个人情感,掺杂个人观点。这就使得很多信息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与情感,可能因为别人增加了一个字,整句话的含义便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转述别人话语时,一定要保持其原来的语言思路,之后再对其发表个人意见。
(2)保持与传话者一致的情感。
一句话中不仅有说话者想表达的内容,也有说话者想表达的情感。如果一句悲伤的话我们大笑着说出来,这显然就不是一个准确的信息了,甚至会被别人误以为是笑话。所以,合适的情感氛围也是信息传递中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在传递信息内容的同时,也需要巧妙地将信息情感传递给大家。
把话说清楚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语言本身就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没有必要当做一种负担,只要你保持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在传递消息时,注意该注意的地方就可以减少错误的产生。
这样才能说清楚
三人成虎的规律警示大家要把话说清楚,在传递消息的时候不要主观臆造,听话的人也不要盲目从众,散播错误消息,以避免造成大的危害。由此可见,把话说清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一定的社会责任。当现实因为没有说清楚而被传得面目全非时,势必会对当事人造成生活上的影响,所以,在事情没弄清楚前,不要主观臆造,说不清楚,保持一点沉默也是很有必要的。
4.不要光顾着自我陶醉于“演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很外向,总是滔滔不绝地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讲述自己的大道理。但是,看看现场的听众,大家似乎并不买账,有的人呵欠连连,有的人似听非听,有的人面无表情,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出于礼貌不会走开,但是也绝对不会被这位“演说家”的语言所吸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无非就是只顾自己说话,听众没听明白。
小马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然而家里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影响到了他备课。结果,在第一天的讲课中小马就慌乱不堪,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讲到后半部分发现前面还有一个知识点遗漏了,又反过头来继续讲。显然,同学们对这一跳跃的讲法一时难以接受。一节课下来,小马满头大汗,同学们显得很是迷茫。学生没有听懂老师授课,并非理解有困难,而是老师先前没有准备好,结果讲课的时候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说话是双方的事,我们自己滔滔不绝的时候,对方没有听懂,那话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把话说清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话本来就是人的一种本能,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在国际交流中,它承担着与世界交流的责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倪健有一篇文章《与世界对话,先让对方听明白》发表于《环球时报》,其中明确提出:“如何提升中国在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中的话语权,不断改进中国在对外交往尤其在外宣工作中的话语表达,更加有效地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我国民间对外交往的一项紧迫任务。”文章还提到,“我们有些人在国内似乎说惯了‘大话’、‘官话’和‘套话’,在对外交往中也难以改变。动不动就拿人口数量和GDP增长说事,有的还一连串说出十几个大数据来显示我们的伟大成就,还有的甚至用一套诸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之类的话语表达来介绍情况,听得对方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实,所谓对方‘听得懂’的话语就是要讲大白话、家常话。在对外交往中,语言表达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让听者明白,而不在于语言表达的过程”。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即使外国的专家学者对此理解也未必是非常透彻的,如果一次性将中国的所有历史文化、科学研究、社会现象面面俱到地说与外国友人听,对方肯定会听不明白,难以理解。此外,中国人好打官腔,就像文中提到的一样,喜欢拿GDP、人口数量说事,动不动就晒出一大串数据,外国人根本就听不懂。此外,如果内容的信息量大,想说也说不清楚,倒不如从对方感兴趣的角度说,这样对方也容易理解。
沟通的关键是能让对方听明白,而不是自己一共说了多少话。注重表达的效果,尤其是追求特定的信息传达目标,是演说者必须牢记的一个方向。比如在公司培训中,培训师能否清晰、准确地传递培训内容,进而让受训者在理念、思想上达到特定水准,关系到众人能否高效地完成后继工作任务。事实上,每次培训学员都是一次新的旅程,能否让学员看清这旅途中的每一道风景,并且在旅途中收获更多于长久发展有益的东西,确实考验培训者的能力。一个公司的培训资料内容变化并不大,但对一个经常负责新员工培训的人来说,每次培训都会对内容有新的认识和理解,看事物的角度也会发生改变,况且,员工的素质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为了让大家学有所成,培训师就要注意迎合众人的关注点。
总之,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说明白不容易,面对不同的受众,还真要动动脑筋!只一味跟随自己的风格走,底下人全不明白,你的演说就起不了多大的用处,所以不能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话。调好一个“频道”,克服自身性格中不健全的一面,在了解他人性格的基础上找到打动他人的切入点,才能开始真正的沟通。
我们常常接触到商务谈判,这的确考验当事人的说话能力。高水准的演说者不仅口才出众,更能时刻观察听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演说的技巧、策略。比如,看到客户一头雾水,这个时候不要着急,要发现谈判中哪里出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明的演说者懂得调整自己的状态,说不清楚的时候会改变策略。普通人对语言的理解都是逐字逐句进行的,很多人都认为在同一个时间或者同一顺序出现的东西在逻辑上肯定会存在某种关系。所以,即便你说话的时候事先有说明,也不能扰乱人们对重要信息的过滤。当然,具体过滤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喜欢关注开头和结尾,一般这样的人注意力会比较涣散。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是并不妨害他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原因在于,老师一般将问题放到话语的最后,注意力涣散的学生照样能抓住最后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有的人善于捕捉关键词,比如律师会根据对方的关键词找出漏洞和破绽,抓住案件的关键点。此外,女性常常注重对方音调高低和语气,比如演说者音调过高,语气夸张,女性会觉得对方矫情、小家子气。
人们在所获的重要信息中寻找、总结共同点,提炼语言的逻辑关系,捕捉出他们认为重要或者关键的信息。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理解力和信息系统千差万别,因此很少有人能够对你的表达做出完全正确的解读。于是问题出来了,我们想表达的意图,在对方听来,可能被理解成其他意思。所以,当对方听不明白的时候,就换个方式去表达,这样才方便对方理解你、认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