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们为什么关心公正感
公正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在1971年的《正义论》(Theory of Justice)中指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实是思想系统的基础。”罗尔斯通过阐述“作为公正的正义”的基本理论而设计了人们相互奉献福祉、公正、和谐、稳定的理想王国。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中“均”是指法律制度设计合理,人民各得其所。由此反映了世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持久兴趣。
1965年Adams提出分配公正的概念。“公正原则”是分配公正的核心,即根据个体贡献大小进行资源分配。1975年Thibaut和Walker提出了“程序公正”概念,认为程序公正主要体现在两项指标上:其一是过程控制,其二是决策控制,即个体在对分配程序获得控制权之后,不论结果如何都能引发公正感。1986年Bies和Moag关注在程序执行时人际互动方式与公正感的关系,并提出了“互动公正”的概念。事实上互动公正主要体现在人际敏感性和信息共享两方面,因此在Greenberg研究中将前者命名为互动公正感,将后者命名为信息公正感。多年来的社会公正研究往往是围绕着上面这些公正概念展开的,其中对于公正感形成机制的探讨是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任务。经典的公正理论提出社会比较是衡量公正感的主要途径,认为人们通过比较自己和他人的投入与获得之比来判断是否受到公正对待。1986年Folger提出了参照认知理论,参照点的选择及评估是公正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当个体认为有另外一种可能存在的途径可以让其获得更好的回报时,个体的不公正感加深了。根据参照认知理论,人们在公正感形成过程中通常展开三种模拟认知:参照源评估,合理性评估,改进可能评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无法计算每种可能的途径,即使想进行参照点的评估,也得不到全面精确的信息。因此人们更多依赖启发或认知捷径来引导自身行为。正如Lind等学者提出公正感受有启动效应,公正判断的形成取决于人们易于掌握的信息,前期信息不仅深刻决定最初的公正感,还提供了一个启发式的框架用以解释和决定未来事件。
公正理论,参照认知理论和公正启发理论各自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公正感发生的机制,但总体而言,这些理论框架中更多强调了公正判断的社会认知基础,而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社会心理过程——情绪在其中的地位。
Adams(1961)在公正理论的论述中指出当个人遭遇不公对待时会表现出生气和愤恨。同年,社会学家Homans也讨论了生气和内疚在分配过程中的作用,此后细分了不同分配状态下对应的情绪表现:过度奖励产生的快乐和内疚,奖励不足产生的生气,公正奖励下的愉悦。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Bies的研究中指出不公正感会使当事人体验到一种难以释怀的强烈情绪, Folger称之为“道德侮辱”。1999年Weiss提出没有开展评估情绪反应的实证研究是公正研究的重大遗漏。在组织管理领域,学者们也认为必须更好地理解不公正感引发的负面情绪,才能全面理解组织公正的概念。从已有的这些观点中,情绪与社会公正之间的联系得到确认。
正如以往的公正理论指出的那样,公正与否是个体判断决策的结果,但决策判断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情绪、直觉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人们对事件是否公正的判断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当前事件的情绪体验,也就是他们通常先体验后判断。甚至有研究者认为人们很少计算公正,而是体验一种和公正相关的情绪,并对此做出反应,有理由相信识别明确社会公正中情绪的作用能帮助我们更了解公正判断主观和直觉的特征。
本书将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途径,详细探讨情绪在社会公正感中的作用机制,尝试将情绪因素纳入社会公正的理论框架体系中,对公正感形成的动力机制给出更全面的解释。
第二节 本书关注的公正主题
本书主要考察社会转型期在收入分配领域、卫生医疗领域、教育及就业领域中社会民众的公正感知,通过实证研究途径,详细探讨情绪在社会公正感中的作用机制,尝试将情绪因素纳入社会公正的理论框架体系中,对公正感形成的动力机制给出更全面的解释。笔者与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按照项目开展计划进行了研究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公正、公正判断、情绪心理等关键内容的前期研究及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有文献研究发现:社会公正的研究非常丰富,集中于制度与政策的层面;对民众的公正判断研究以组织公正为主;而探讨情绪心理与公正判断之间关系的文献以国外研究为主,国内研究较为单薄。
(2)笔者于2008年下半年起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预调查设计了社会公正判断的相关问卷,从四次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考察目前民众一般的社会公正感水平。同时设计了教育公正感的问卷,着重于考察对教育事实存在进行判断时引发的主观体验及影响因素。为完成上述研究活动,课题组于2008—2013年间分别在江苏、上海等地进行了取样,实际获取有效样本达到1032名,包括在校大学生群体及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私营企业的在职员工。
(3)结合前期的社会调查及获取的第一手实证材料,课题组撰写了有关社会公正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发表了相关论文,并于2009年底进行了项目进展情况的检查评估。
(4)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考察情绪在公正判断中的作用,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设计,在对情绪状态和公正判断分类的基础上共设计了14个考察情绪状态与公正判断之间关系的情境,并通过在大学生样本和在职员工样本进行施测的基础上,共获得126个有效的实验对象数据。在此基础上撰写了实验报告。
(5)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公正判断和情绪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具体社会生活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改善并提升社会公正体验。
(6)完成课题各项研究内容,撰写论文及实验报告。
第三节 本书相关研究的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本书所涉及的概念内涵丰富,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公正研究成果丰富,方法多样,而情绪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同样的特征。从本书研究的主要目的以及建立的基本假设出发,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选择社会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并设计相关的研究工具,运用一定的统计手段,获得研究结论。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在广泛查阅社会公正、组织公正、判断与决策、情绪特质、情绪状态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公正判断与情绪关系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主题,提出本书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概念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本研究根据所需测量的各个变量设计调查问卷,并以在校大学生、在职各类组织的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部分问卷借助课堂教学的形式随堂发放并回收,部分问卷依靠组织人力资源或党群部门的工作形式进行发放及回收。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根据本课题研究目的,把与本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引发某种判断,从而建立起控制因素与某种判断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是一种较为严格、客观的研究方法。由于本研究在变量控制上无法达到封闭实验室的环境要求,因此采用准实验的方法,即在被试的原有活动环境中进行有控制的观察。
统计分析法:本研究运用SPSS和AMOS等统计软件,对调查和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构方程建模型、分层回归分析等手段对研究的假设进行了检验。
二、研究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提供了为达到研究目的,科学合理地解决研究中所提出的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框架。本书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技术路线
第四节 公正感研究的价值
本书通过对社会公正感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情绪因素在公正判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文献综述、访谈研究、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方法对情绪与公正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质与量相结合的研究。本书对社会公正判断的情绪影响机制进行的研究为该领域增添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支持研究假设,使研究结果有一定的严谨性。
随着情绪社会学作为一门新的社会学分支慢慢兴起,情绪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伴随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变迁,权力结构的形成,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情绪方面的困惑,情绪对于社会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本书探讨的社会公正感的情绪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发展的趋势,体现其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价值和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