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与坚守
——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摄影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进军号角。在这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审视新传播环境下的中国摄影,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总体表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在繁华的背后隐藏忧患;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摄影人担当起历史使命,显现出一种文化自觉。
一、狂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摄影展现了前所未有、精彩纷呈的景象。摄影器材普及,发烧友剧增;摄影团体发展,爱好者云集;摄影比赛频繁,奖金额攀升;摄影教育登堂入室,从专题培训直到博士学位。当今中国摄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狂欢”。“审美化狂欢是当今最活跃、最有特色、最有潜力的卖点,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的复归和身体的快感。”透过这壮观而又热闹的表象,将其置于世界文化大潮的背景,以多维视野观之,狂欢的中国摄影明显表现出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是一个具有20世纪特定文化背景的概念。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范畴最早起源于西方,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西方后现代语境下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范式。大众文化是一种与精英文化相对的、以商品性作为前提、以技术性作为媒介、以娱乐性作为中心的文化类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众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终于跻身于文化领域,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文化现象。“大众艺术的问世,意味着人类艺术审美观念本身的边界的极大拓展(艺术的生活化),也意味着商品、技术、娱乐本身的文化含量、美学含量的极大提升(生活的艺术化)。”摄影与电影、电视、广播、音像制品、广告、印刷媒介、通俗小说和流行音乐等一起,构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景观。
1. 大众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精英性与学术性为内容取向、以权威性与社会性为价值取向的精英文化面对着大众文化的冲击。摄影也加入了这场冲击的浪潮。
摄影的大众化主要表现在摄影的普及、内容的拓展和作品的传播。首先,摄影器材不再是奢侈品,使用相机也不必经过专门训练。华人摄影家李元认为:“摄影艺术的特点在于它的普及性、即时性和写实性。从普及性来说,摄影可以说是当前最大众化的艺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相机的使用根本不受年龄和教育程度或者个人资历上的限制。不用暗房技术来增加摄影表现力的所谓‘直接摄影’是三岁小孩和白发老翁都可以干的,这使摄影成了‘全民艺术’。”其次,大众的参与,极大地拓展了摄影的内容。专业摄影师的生活毕竟有限,而普通大众的生活在摄影中更大程度的得到反映。《都市快报》举办的“快拍快拍”征稿及展览,提高了读者的拍摄兴趣,扩大了摄影的内容。这也是上文所说的“人类艺术审美观念本身的边界的极大拓展”。再次,作品的展示,不再局限于展览馆和专业报刊,大众打造了一个广阔的“自媒体”平台,在互联网站上贴图或通过博客、微博发表,直接进入现实生活。利用这一平台,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视角。
2. 商业性
大众文化背后彰显的是一种鲜明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则是它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当今中国摄影就明显表现出消费文化的特征。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世界摄影各大品牌器材商纷纷注视着中国市场,不仅通过媒体不断更新着广告,而且资助了许多摄影活动,推动着摄影市场的繁荣。既给中国摄影界带来最新的摄影器材,也吊足了中国摄影人的胃口。摄影人相聚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摄影的内涵、价值与创意,往往是“你用的什么相机”;观赏大师的作品,注意点也在大师所使用的器材及曝光数据;新款高档器材的信息刚刚发布,发烧友们就焦虑地等待着上市的时间。中国摄影人拥有世界上最高档的摄影器材,中国俨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器材消费市场。
摄影家吴家林有一段话,值得摄影人思考。他说:“摄影不是器材的问题,摄影家的良知、眼光、素养才决定照片的质量。相机仅仅是一个工具,就像画家的笔,关键在于人。”
3. 技术性
技术性是大众文化的载体。摄影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紧密相联。记录影像材料的演进,经历了从玻璃感光介质到胶片感光材料,再到数字存储卡的阶段。再从传播技术来看,人类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传统文化以文字媒介为载体(极少数以语言媒介为载体,如史诗),精英文化往往以印刷媒介为载体,而大众文化主要以电子媒介为载体。
新传播环境下,呈现出“3C融合”(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ics)的趋势,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信息关联应用来方便自己的生活。“数字化为公众提供了文化平等和广泛的信息获得平台,人们随时都拥有摄影图像拍摄与传播的权利,特别是照相机与手机网络通讯的一体化,更让普通公众有了拍摄和发布影像作品的机会。”“当下大众真正具备了影像传播者与受众的双重身份,网络传播形成大众互动形态。”就在2011年6月23日,北京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个名叫杨迪的留美学生正值回国休假期间遭遇了这场暴雨。于是他用手机拍摄了一幅“地铁4号线陶然亭站成瀑布”的照片传上网络,100多家媒体迅速予以转载。这是在新传播环境下,非专业人士迅捷发布摄影作品的案例。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得以迅速流传。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是借助于现代文化日臻完美的传播技术和复制手段,为人们所提供的是一种消遣性的‘原始魔术’。它通过对观众无意识欲望的调用,为大众制造出一个快乐原则的狂欢节。”摄影恰恰是一项很好的娱乐形式。从发现拍摄对象开始,取景,构图,凝固瞬间,直到回看,每个环节无不充满快乐的感觉。摄影爱好者外出采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还顺便锻炼了身体。图像处理软件丰富了摄影的表达方式,可以使摄影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甚至可以进行恶搞,颠覆传统。由于摄影器材的自动化程度高,摄影的门槛比较低,当书法爱好者还在描红,器乐爱好者还在练指法,摄影爱好者或许已在影赛中获了奖,还有人甚至出了画册,办了影展。于是,玩器材,玩创作,玩后期,其乐无穷。当前摄影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过度的娱乐化,以娱乐取代理性思考和价值追问。
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中国摄影,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摄影事业、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然而,为使中国摄影健康发展,还应克服大众文化的弱点。这些弱点主要表现在:重表现形式、轻作品内涵;缺乏原创精神,模仿、雷同的作品太多;媚俗和滥情;人文理想缺失。尹鸿教授的一段话值得摄影人深思。他说:“我们提倡一种具有精英意识的大众文化,反对以媚俗为荣的大众文化;我们提倡一种具有高雅品味的大众文化,反对以庸俗自诩的大众文化。从根本上说,我们希望的是一种以人文理想为终极价值的大众文化,而反对的则是一种以商业利润为最高标准的大众文化。”
二、坚守
应当看到,在大众文化的汹涌大潮中,仍然有一些摄影人,坚守自己的理想追求,坚守职业精神,自觉地肩负起特殊历史使命,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值得人们尊重。
1. 人道情怀
中国摄影人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波澜壮阔巨变的记录者。他们秉承“不能让历史留下空白”的理念,用敏锐的、深刻的、丰富的镜头记录了当代中国的演变和发展,见证了历史变迁中的细节,揭示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存状态。每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灾难来临,许多新闻记者和摄影家立即赶赴事发现场,第一时间报道真相。他们以人文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的人的价值和意义,深入地思考了中国当代社会问题。摄影理论家鲍昆认为:“纪实摄影仍是中国摄影的希望所在。一批具有人道情怀的摄影家走入民间,将镜头对准仍在为生存挣扎的弱势群体,体现了社会对公正的关怀。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有一批走进自然的摄影家,他们不是带着掠夺占有心态去拍摄那些俗艳的沙龙风光作品,而是到荒芜的草原和险峻的深山去拍那些倍受人类蹂躏迫害的濒危种群,呼唤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代表着21世纪人类应有的良知。”李晓斌、安哥的作品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解海龙的作品扩大了希望工程的影响,王久良、卢广的环保作品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民间性纪实摄影奖项“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设立,其精神理念正在于推动纪实摄影对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关注,充分理解人性,呼唤人类良知与社会公正,同时拓展纪实视野,鼓励纪实的个性化表达。当今,摄影已成为进步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利器。
2. 艺术精神
一些从事艺术创作的中国摄影人,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用心灵去发现美,用相机捕捉精彩的瞬间。人物摄影、风光摄影、广告摄影、观念摄影、生活摄影,等等,争奇斗妍,佳作频传。还有一些摄影家突破传统摄影的束缚,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探索,创作出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现在有一些地理名胜跟一个摄影家的作品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提起袁廉民,想起黄山;提到秦玉海,想到云台山。还有李焕生同苍山,秦红宇同王莽岭,张柳松同尧山,这些人与山都联在一起。袁廉民的黄山雄奇瑰丽,秦玉海的云台山清幽灵动,李焕生的苍山幽深秀美,秦红宇的王莽岭博大深邃,张柳松的尧山清新淡雅。他们把心灵交给了这座山,把情感融进了这座山,他们是自然的守护者和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他们用艰辛、汗水和毅力,用艺术作品的形式引发人们对这座山和这个地区的关注,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
3. 专业研究
摄影同科学研究结合可以结出硕果。“还有一些摄影家在另外的领域提高丰富了摄影的品格,他们以摄影的方式进入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以强有力的文献式摄影丰富拓展了该类学科的生命力。”摄影家盖明生钻研人类学,以半残之躯和坚强的毅力,研究和考察摩梭族人生活、中国境内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的独龙族生活,以及纳西族迁徙路线,他还打算对环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岛屿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他已出版了两本影像人类学专著《在路上——一个摄影人在横断山脉的日记》和《灵魂居住的地方》,最终完成了从单一型摄影家向学者型摄影人的转变。在长江三峡有一家两代三位摄影家,父亲陈池春携儿子陈健、陈文,四十年来拍摄了三峡丰富多姿的民间生活与四季风光,包括三峡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城镇迁徙与百姓移民等场景,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三峡影像图志”。他们怀着诚恳品读心态,学习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知识,研究三峡的自然地理、历史变迁、民俗文化、社会环境,自觉运用视觉人类学知识进行拍摄,已举办三峡原创摄影展,出版多部图文著作,其中《三峡影像记录》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三、未来走向
当我们探究新传播环境中的中国摄影的未来走向,正逢中央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也是中国摄影事业发展的机遇。
1. 确立价值坐标
理想价值的缺失是大众文化的弱点,目前急需建立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因此,中国摄影界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摄影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摄影工作者都应让灵魂保持这个时代的温度,响应时代召唤,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实践者。
2. 弘扬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一个优秀的摄影工作者,必然具备出众的艺术才华和艺术素养,必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文精神和良好的艺术品格,也必然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手中的相机,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摄影人还要提高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格调,从而提升大众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
3. 整合多元文化
当今摄影是多元的,是开放的。既有大众文化,又有精英文化,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传统文化的积淀。既要吸纳西方摄影文化成果,又要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既保持包容胸怀,又坚守文化自信,构建当代中国摄影文化,锻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在国际摄影交流中争得话语权,在世界摄影史上留下与我们的国家和伟大的时代相称的地位。
4. 培养人才队伍
众多的摄影爱好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对于摄影的爱好、需求也不同。各级摄影组织要提高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品味。要发现和培养富有潜质的人才,造就一批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满足时代和人民需求的优秀摄影家。
5. 奉献艺术成果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各领域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中国摄影人应履行神圣的文化使命和庄严的文化责任,开阔创作视野,提高洞察社会和适应时代能力,增强对艺术的感悟和表现能力,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作者为江苏省南通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