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1.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则为信息技术进入企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空间。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带来信息产业巨大的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
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用于信息技术的投资达1万亿美元。到1994年,美国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计算机已接近1亿台,所有公司都已建立自己的内部计算机网络,并都接入了互联网。据统计,1997年使用信息技术最多的500家美国公司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平均开支达23亿美元。IDC报告显示,受软件投资的拉动,2006年全球IT投资增长6.3%,略低于2005年6.9%的增长速度。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我国更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更是加速了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建设进程。
2004年我国大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投入总额为681.9亿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15.3%。计世资讯(CCWReseareh)预测:2005—2009年大型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投入将继续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在经历了系统建设和系统整合两个阶段后,大型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将向成熟阶段发展。大型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以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系统建设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建设重点。
2006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所作的《中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5)》正式对外公布。调查显示,在网络建设方面,几乎所有的企业(占98.8%)都已经接入了互联网,比2003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已建企业局域网的比例也达到93.80%,如果加上在建的,合计为94.6%。企业网站建成率已达94%,比2003年的85.9%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多数企业网站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和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方面,网上购销等涉及交易的应用尚不足四分之一,这说明企业的网络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事实上,世界500强企业也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20年前,世界500强企业就纷纷开始启动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目前,他们已具备了很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举例来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过应用网络技术,使完成一个票据审核流程的时间由原来的2周缩短到了现在的2小时,专门负责票据处理的人员也由原来的500人减少到了150人;而福特投资800万美元开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运行后的第一年为公司节约的运营成本就达到2.4亿美元;零售巨头沃尔玛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等先进管理系统,利用专用卫星进行定位及联络,公司可以随时查阅全球4000多个店铺的销售、订货和库存情况。
国际数据中心(IDC)2004年研究报告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15倍。然而,信息技术应用投资的回报不能简单地归功于技术。正如美国商务部《数字经济白皮书2003》所指出的那样,“单纯地购买IT并不必然产生利润,其他投资,如重组工作流程和对于劳动力的再培训也同样不可或缺。”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在技术与效益之间转换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所以我们反对片面追求信息技术应用投资的速度和数量的做法,也反对单纯技术的观点。事实上,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信息技术应用投入与行业发展阶段和业务特点的匹配,以及软硬件、服务、环境和人才等一系列的匹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普遍真理”,是企业产生效益的关键。
2.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呈显著上升趋势,企业管理者基于对信息技术作用的高度期望,普遍认为信息技术会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绩效。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和一些企业管理者却发现,大量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并没有带来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反而出现很多由于IT投资黑洞导致企业步入困境的案例。人们对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信念开始动摇起来。由此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的IT投资额年均增加25%,1995年已达到销售额的2.5%,到1995年年底,美国企业已经累计投资超过了4万亿美元。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调查显示:1965年时,企业资本支出用于信息科技的比重还不到20%,随着个人计算机在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这个数字跃升到30%;到90年代末已激增到近50%。同时,经济学家也注意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公布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数字远远低于此前的水平。1949—1973年间,美国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为2.9%,全要素生产率为1.9%。但是1973—1997年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1%和0.2%,而这段时间正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应用迅猛发展的时期。1960—1990年,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投资最多的产业是银行、保险和证券商等金融服务业,但是这些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得到增长。
经济学家对IT投资的美好预期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给予了普遍重视。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Roach在1987年4月发表的《美国的技术困境:信息经济的概况》一文中,认为计算机使用数量的巨大增加并没有对经济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随后,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着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8月的《纽约时事书刊评论》中,对这一个问题的评论为“除了在生产率统计方面之外,计算机无处不在”(We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1]。经济学家Griliches在1996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年会的主席演讲中更把寻找信息技术的价值比喻为“大海捞针”。
由此,美国学术界对信息技术的经济价值产生了怀疑,把对信息技术投资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预期与实际作用之间不一致的现象称为IT“生产率悖论”(Productivity Paradox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或 “索洛生产率悖论”(Solow Productivity Paradox)。
3.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现状
1987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提出以后,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持续争论。
1995年之后,美国开始出现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的“新经济”迹象,生产率的增长强劲反弹,人们又就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否过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2000年之后,IT产业投资增速趋缓,人们又将视野转向IT产业与生产率长期趋势的关系上,从长的时间序列上讨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存在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将研究范围从美国拓展到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问题的提出,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大多是,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表现为不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Paul,1990;Roach,1991)[3,4],从而加重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失望。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实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生产率之间不仅不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甚至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具有极大的替代作用,从而对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提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5~7]。这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生产性有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和组织及管理的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