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力:传统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原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万物互联(2)

红包在2014年的春节绝对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人们除了拜年使用微信代替短信群发,要个红包、发个红包占据了春节大部分人的时间,无数人在春晚电视节目前紧握手机,抢红包成了最有意思的过年一景。从而,腾讯充分实现社交红利的资金变现和数据沉淀,综合运用关系网络、时间、场景等多种维度,成功对第三方支付大佬地位的支付宝发起逆袭,完成了一次成功的闪电战,其产生的能量影响到后续理财、转账等一系列移动互联金融领域,短短一个春节攻城略地,打破了支付宝几年积累起来的垄断地位。高效、有趣、方便是红包的主要特点,利用朋友圈群分享提供了多对一(AA收款)和一对多(派发红包)这样的支付场景,不同于传统点对点支付,更符合社交群集性传播和扩散。同时,基于腾讯社交下的熟人关系链的病毒式传播,塑造极强的生态壁垒,将支付与商品剥离,利用腾讯系的产品让支付工具广泛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慈善资助、朋友借款、父母给子女生活费,甚至工资奖金发放等都有可能通过微信红包进行,其功能更像银行,而之前支付宝更像信用卡或钱包,前者的金融扩展能力更大。微信红包不支持信用卡,也就避免了与银行争利,力促延迟一日提现,可以构建庞大的资金池。社交的乐趣第一次在支付领域欢乐并沸腾起来。

微信,让生活智慧起来

微信不再大步跑了,从5.2到5.4用了8个月。2014年8月14日5.4版本上线,在这段时间里微信利用之前布好的基础,进一步增强用户黏度,从微信搜索和微信支付两个角度发力。一方面继5.0扫一扫,5.2将聊天记录纳入搜索对象,5.4支持搜索公众账号、公众账号文章、收藏等微信功能;另一方面,从5.0开始,腾讯加速布局微信支付,不断升级完善“我的银行卡”,各种电子商务入口服务层出不穷,5.2加入理财通、红包、AA收款,5.4支持面对面收钱,通过二维码直接给身边人转账。微信逐渐形成了一艘集合了移动社交、移动游戏、移动金融、移动搜索、移动商务、社交媒体等众多设施于一身的豪华巨轮。微信平台突出四大关键维度包括:“娱乐”(游戏、视频)、“资讯”(新闻、公众号)、“通信”(交流、朋友圈)、“商务”(购物、金融)。

然而仅仅过了2个月,10月14日微信6.0又横空出世,卡包功能与小视频惊艳亮相。一方面继续完善稳固自身商业属性布局,打造用户的专属手机钱包,提升卡券使用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新一代视频社交板块,凭借微视频,每个微信用户将成为生活的导演,拍摄的作品无关于侧重技巧的光影大片,而是平凡用心的日常生活,1MB流量=9张微朋友圈照片=3段微信小视频。从文字到图片、表情,再到微视频,微信在功能多元化的同时,在社交功能上也不断强化用户的体验。

2014年8月29日,万达集团、百度、腾讯在深圳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腾百万”横空出世。微信正式公布“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微信改造世界的勃勃野心再度彰显。

根据腾讯公开发布的方案,“微信智慧生活”就是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帮助传统行业将原有商业模式“移植”到微信平台,通过腾讯生态提供的移动电商入口、用户识别、数据分析、支付结算、客户关系维护、售后服务和维权、社交推广等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实现移动互联网业务服务的传统行业包括:微信打车、微信充值话费、微信购物、微信理财、微信电影票、微信机票等,腾讯计划为医疗、酒店、零售、百货、餐饮、票务、快递、景区、高校、电商、民生等数十个行业提供标准解决方案。

为突破传统行业成本升高而利润走低的困境,“微信智慧生活”希望凭借三大能力帮助传统行业整合资源,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能力一:移动互联网化。以公众账号为入口,通过多样的开放接口功能及微信支付,实现商户原有商业模式信息化。在线下行业中,通过微信支付撬动商业闭环中的关键节点,帮助商户沉淀可持续维护的客户资源,实现离店触达。比如现在爆炒的可穿戴设备,都可以借助微信积攒的大量用户,通过厂家的微信公众号聚合目标群体,予以进行配套硬件开发、健康指标监控及其他健康数据分析。

智慧能力二:数据化。用户订单、产品销售量、备货库存量、供货补货、物流配送、会员信息、账户资金、付款金额等数据可以帮助商户减少人力投入,并通过系统化的收集用户消费习惯和偏好、客户满意度等数据,生成商业动态趋势,帮助商户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大数据可以有效减少前端成本投入,发挥后台集中分析等优势,从整体予以把控企业的信息化进程,适合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业务不成熟、人力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合理有效运营企业。但是对于大型企业,企业内部对数据安全其背后蕴含的客户、供应商等数据资料有更严格的要求,这种依托腾讯云运营的形式还有待于完善。

智慧能力三:社交化。公众号可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梳理,为特定的用户群推送其需要的商品信息、服务内容、信息反馈,实现精准营销,优化客户服务。用户在朋友圈上对于商品或服务的分享,直接形成“口碑营销”模式,带来新的客户增长点,提升客户忠诚度。微信在2015年年初,6.1版本上线前后悄然推出广告众推模式,这对于习惯了没有广告的微信朋友圈激起了一波涟漪,网络上顿时引起各种声音,但是并非是对广告推送的一片声讨,更多的是充满戏谑的分析,比如根据用户不同消费能力而收到的广告不同之说:“年收入100万元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6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广告;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乐广告……”这样一个段子在朋友圈内火速传播,又是对微信广告的一次再消费。这三大能力,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商户进行客户资源有效沉淀,运行成本合理控制,市场营销精准定位,客户服务提升体验,把传统行业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瓶颈进行智慧梳理,推动传统行业商业模式的更新蝶变。

自此,微信已然完成了由一款简单工具,到社区,再到商业,最后向一种生活方式的完美蜕变,微信已然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神话。智慧生活依托链接的多元化和便捷性,随着移动支付人群和支付规模的逐年高速增长而成为一种时代发展趋势,传统行业是否将因微信插上智慧的翅膀?生活,是否将因为微信智慧起来?微信震惊世界的神话仍在继续。

小位置中的大未来

《向左走,向右走》是台湾漫画家几米在1999年发布的一部都市爱情“童话”,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居住在同一所公寓,仅一墙之隔,但每天她习惯向左走,他习惯向右走。一次在公园的喷水池前的偶然相遇,他们感觉对方有如多年失散的恋人,瞬时擦出火花。然而,突来的一场大雨将他们分开,雨中记下电话的纸条一片模糊,他们不得不失散于茫茫人海中互相寻找,但故事的继续仍然是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2003年,由杜琪峰、韦家辉两位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中,两名主角在经过漫长的苦苦寻找之后,终于在一次偶然事故中发现对方就在自己的隔壁,才给了这对情侣一个圆满的结局。

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10年之后,他们就算没有用Foursquare签到,没有用“陌陌”去寻找,也很早就能在微信“附近的人”中发现对方了。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描述都市男女缘分得失的故事,不如说这是一个没有LBS手机应用时代的写照。

LBS在路上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它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增值业务,也就是对PC或手持终端进行定位并提供位置服务。LBS在手机应用中深度嵌入,不仅用它来“找人”很方便,在“找事儿”方面更是大放异彩。

每天早晨,墨迹天气会根据你所在的地区播报天气预报,并为你的着装提供参考。出门之前,掏出手机打开打车软件,App自动识别你的位置,只需说出目的地,而根本不需要输入起始地就会有司机赶来接你。到达目的地之后,“大众点评”就会告诉你附近有什么美食以及休闲娱乐场所,还会根据与你的距离和受欢迎程度进行排序帮你决定去哪里用餐,到达商户进行签到还能拿到优惠券。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开携程摇一摇就能知道哪家酒店离你最近、评价最好,蚂蜂窝、百度旅游也争相为你提供路线规划。想宅在家里,订餐软件也会告诉你附近有什么好餐馆,最近又推出了哪些新菜系。一直刷淘宝也没什么意思,可以查看你周围的人都买了些什么,最近的消费是给邻居们拖后腿了,还是再一次长脸了。

给大众的感觉,LBS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的生活,但LBS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颁布的“911服务规范”中就有体现了:该规范要求移动和固定通信运营商实施一种关系国家和生命安全的紧急处理业务,在紧急情况下,可根据用户拨打时发出的信号,通过卫星跟踪用户无线呼叫设备所在位置,显示呼叫“911”号码的电话所在地。最初的LBS服务仅限于定位、导航、查询和呼救。

国内对于个人用户的位置服务提供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中国移动推出的“我在哪儿”“找朋友”等业务。2003年,中国联通推出“定位之星”业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同时启动在小灵通平台的位置服务。由于当时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较弱,带宽窄、GPS配置率低、手机功能单一以及用户消费水平较低和对运营商增值服务认识不足等因素,早期的位置服务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LBS的再次启航是Google在2005年推出的Google地图,一举成为地图服务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服务的里程碑。但是在PC互联的时代,用户对地图的使用方式相对简单,就是在网站上查询地址或是做出路线规划,继而推出的Google地球、月球、火星和街景服务也只是依靠趣味性来吸引用户在线进行浏览。同样,国内的百度地图也扮演同样的角色,就在几年前,出门先在网上找到目的地,再将路线打印出来带在身上前往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然而,因为PC端无法自由移动并且不具备GPS的定位功能,此刻的网络地图,还作为一个虚拟的图景被钉在PC端的电脑上,无法在真实空间中灵活应用。

与百度地图在同一舞台上赛跑的高德地图,也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高德地图拥有甲级地图测绘资质和专业的地面数据采集队伍,有自己的地理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高德地图在行载导航业起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手机导航应用上做得风生水起,高德地图是苹果应用商场第一款中英文导航,并连续3年居苹果应用商店“付费应用排行榜”导航类榜首。高德地图的互联网化走在了其他同时代的导航公司的前面,并于2013年5月投入了阿里生态圈的大怀抱,也进一步引发了百度的主动突击。

2013年8月28日,百度宣布百度导航业务永久免费并为之前购买过百度导航的用户全部退款,尽管当时高德地图的官方回应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也没有掩饰其作为互联网企业大军的决心,高德地图紧随其后发布公告宣布高德地图使用免费。

从1.0时代的硬件导航,到2.0时代的软件导航,再到3.0时代的免费互联网导航,导航应用的4.0时代,呈现出智能导航、生活导航、无人驾驭、“导航+”的发展趋势。

智能导航:传统导航是看地图,仍旧会需要占用驾驶者的眼球和精力,除了体验不够简单,还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因此下一代导航将向“秘书”式的智能导航发展。AR现实增强技术、语音识别技术、3D导航、街景导航模式都将获得应用。

生活导航:导航一度局限于路线导航,后期发展为更丰富的路况导航例如支持红绿灯提醒、监控仪提醒、拥堵提醒等。现在的趋势则是与本地数据结合的生活导航,例如周边餐饮、景点导航。人们的车里只需要一个秘书——导航,接下来它将与移动搜索结合,与语音助手结合,与智能拨号工具等结合,成为汽车空间里面的信息枢纽。

无人驾驶: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除了可以解放司机双手外,另外一大想象空间是最大化利用交通资源。不论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智能调度,都离不开路网数据、路况信息收集、GPS、路径规划算法等技术。这些正是导航在做的事情。当导航的对象从司机变为汽车时,司机这一职业将不复存在,汽车里面的数字生活完全又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导航+”:从2011年发布到现在,高德地图依靠免费策略俘获了1.37亿用户,高德地图在丰富位置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查看好友地点、分享地点、餐馆点评等功能,使自身能适应与日俱增的社交与本地服务需求。

LBS的导航路还有很远,反观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化特征,LBS也是一种自我服务的实现方式。诞生于以色列的免费导航应用Waze,就利用了用户的位置信息,收集路面交通流量信息,学习群体行车路线与偏好,反过来再向单个汽车驾驶员提供更好的行车路线规划。这款由人、车、手机三位一体而成的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库软件,很好地展示了LBS服务于LBS的突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