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万物互联(3)
LBS+
LBS地理位置服务在导航软件上的发展上可谓物尽其用,在各大导航软件竞相PK的同时,LBS在非导航领域的发展也如鱼得水。
美国最大的LBS手机服务网站Foursquare成立于2009年3月,上线6个月即完成了第一轮天使融资。网站成立一年半后,其注册用户已突破300万,Foursquare呈现的发展曲线甚至超过了当年的Twitter。Foursquare最疯狂的一个案例源自与宝马的合作:宝马公布了一个车展的位置信息,宣布在规定时间内谁用Foursquare在该展厅签到次数最多,这辆车就送给谁。凭借这一大手笔的动作,Foursquare让“签到”游戏不仅在硅谷风靡,在全球也引发了一番签到狂潮。
2010年的中国也随着Foursquare的兴起,出现了一波LBS的创业热潮,以街旁为代表,一系列以签到为核心的产品应运而生。这一阶段的LBS应用都以签到为应用场景,单纯的签到模式对于商家而言是一种品牌曝光和营销,能够为商家引来新顾客。然而,“签到”这一行为从来不是用户自主发起的需求,用户往往在到达这一位置才会去签到获得优惠,很少会为了签到而去某个商家。基于精准营销的签到应用,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为商家带来新顾客,并且引起老顾客再次消费这两个痛点。在社交平台日益兴起之时,简单的签到行为的应用,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2011年,Foursquare的光环开始褪色,Foursquare的用户每日签到次数一直在下滑,简单的签到游戏已经开始被人们厌倦。Gowalla作为一个基于LBS的社交平台在被Facebook收购之后,很早就被关闭,其签到功能从一个独立应用变为了Facebook的一个功能。具有相同功能的Google Latitude,即使背后有Google地图这样在互联网地图领域拥有几乎统治级地位的应用支持,也未能逃脱被Google关闭的命运。
LBS模式的签到热潮因Foursquare开始,也因Foursquare结束。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渐渐褪去的只是签到这一场景化应用,LBS这一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服务,却在移动互联搭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LBS将是在PC互联网原本固化的网络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即位置信息。PC互联是一张已经成形的二维网,各个节点联入其中,触网的先决条件是嵌入其中的节点,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上网,就需要走到电脑前,打开电脑网络才能联网。
移动互联与之不同,拥有终端的每个人都是移动的节点,移动互联网,是一张立体的、动态的网。只要你的手机开机,你就身处在网络之中,随着自身的移动接入网络的位置信息也不同,并且这一位置信息作为这一立体网络的新维度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信息。
PC互联时代是以物体为中心,而移动互联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用户的被动签到变成了用户的主动签到,随着LBS即地理维度信息进入互联网,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都进入了新的变革。
2011年,陌陌率先打出了地理位置牌,让手机App的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与附近的人联结。以陌陌为代表的,微信跟进的“附近的人”这类LBS+SNS的应用开始出现,将LBS带入一个“LBS+”的状态。一些企业纷纷打起“组合拳”,比如“LBS+社交”的微信、陌陌,“LBS+电商”的大众点评,Google Latitude签到这一个独立应用也变为了“Google+”应用中的一个功能,进而演化为“LBS+营销”的模式。
对于互联网大佬来说,LBS已从一个外部的新鲜事物融入自己的体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说“签到网站”模式的陨落代表着LBS模式的第一次死亡,而随后“LBS+”却意味着这种基础互联网功能的重生。
到了今天,一切App几乎都需要读取用户位置信息:新闻客户端需要根据用户位置推送本地新闻;酒店App需要根据用户位置搜索附近酒店;团购App需要告诉用户附近优惠;打车App需要知道所在的位置;手机游戏需要结合定位做一些线下交互。LBS早已不是地图和导航App的专利,而是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项基本能力,就连微信的公众号都开始读取位置信息了,现在打开任何一个用户的手机,没有位置权限的App已经基本找不到了。
LBS与云计算、大数据一起,悄悄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角落,移动互联的一切服务都在基于位置。就像前文所描述的场景一样,LBS已渗透至各大移动领域:逛街购物、娱乐游戏、工作学习、旅游出行、健康医疗、教育学习,均与地理位置紧密结合。
LBS与大数据的联姻已然进入水乳交融的状态,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BAT早在2010年就开始纷纷强占LBS的布局。
移动互联将网络变成真实世界的一部分,智能手机的充分使用使网络不再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虚拟世界”,而是真实世界的一种数字化表达方式,这个万物相连的时代,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投射,LBS就承载着对真实空间的投射使命。
2014年春节,百度迁徙利用对其拥有的LBS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采用可视化呈现方式,实现了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中央电视台与百度联合播报了国内春节人口迁徙情况,直观展示了人流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大规模迁徙到广袤内陆的情景,效果十分震撼。此后不久,东莞事件爆发,百度迁徙地图又呈现了东莞流出人口的变化情况,也耐人寻味。
“百度迁徙”重点展示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情况,通过百度的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群体实时的出行轨迹变化,生成的人流迁徙地图,给新闻媒体、交通规划、社会科学提供宏观、直观和实时的参考。新闻媒体报道可以看到事件全貌,春运部门可以做好运力调度和规划。譬如发现南京到宜昌的迁徙特别明显,便可增加运力,社会科学研究可据此研究不同省份的蓝领工人情况,富士康甚至可能在发现深圳向重庆迁徙的人口太多进而在西南设厂。
百度迁徙之后,采用与之相似的“云端大数据+App端LBS服务”模式的预测产品已被陆续推出:百度城市预测、百度景点预测、百度热力图,它们可以分别展示不同城市、不同景点和不同商圈当前的人流情况和未来的变化趋势。一方面是空间维度的客观反馈,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时间纬度的历史数据规律做出的预测。
普通用户可以据此规划自己的出游出行、旅行景点规划、逛街目标选择;城市管理者可以根据城市预测做好交通规划、人流疏导和旅游宣传;景区管理部门根据景点预测做好客流控制、物资准备、交通疏导和高峰预警,避免再出现客流超负荷的现状;商家商圈则可以根据热力图做好户外营销、商品备货。如果未来百度基于车联网数据推出“车流预测”之类的产品,则可以给交通部门、汽车厂商、租车厂商提供重要参考,也可以帮助用户做好路径规划。
LBS加载大数据能力,就相当于给了人们一双新的眼睛观看这个世界。卫星帮助我们获取卫星云图进而可以做好天气预报;再往下则是静态的城市、农村、山川、河流、建筑、道路;但遇到更细粒度的、动态的车流、人流、街道,卫星就无能为力了。“LBS+云计算”就相当于给了人们一个将人流车流投射到互联网的能力。
LBS的广泛应用正在逐渐将真实世界的空间信息完全投射至网络,移动互联网比PC互联网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也就是地理位置信息,LBS把原来扁平的、二维的PC互联网拉成了一张立体的、动态的三维网络。LBS作为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信息,不仅为移动互联时代生活的人带来很多便利,也为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打开了一扇“大未来”的任意门。
从电器到网器再到脑器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提供了理论基础。众多的科学家们依据这个重大发现,开始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造出了发电机,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盏真正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随后,电视机、电脑等电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如今,各式各样的电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0世纪末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器具备了接入互联网的功能,实现了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自此电器进化为“网器”,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协同工作。根据市场调研公司正在推动整个信息产业进入更加令人兴奋的时代,网络高速路越来越宽广,处理器性能和存储容量的提升更加提高了智能终端的性能,光线、声音、重力、距离、温度等各类感应器的加入,将让这些终端具有听觉、视觉、触觉,从而使网器呈现高度智能化,向人们提供的服务将超乎想象。
电器智能化
201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上,智能家居设备公司大放异彩,被谷歌收购的Nest Labs(以下简称“Nest”)也在其中。
2010年Nest由苹果公司的托尼·法戴尔(Tony Fadell)和马特·罗杰斯(Matt Rogers)创立,2011年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恒温器Learning Thermostat,这款轻巧的设备外观设计优美,配件简单,且功能相当丰富,其内置了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以不间断地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线以及自身周围的环境变化,除此之外,Learning Thermostat还有WiFi功能,可以用来连接互联网监控天气类型。
在实际功能上,Nest恒温器还能够学习人们的使用习惯。它会记录并上传日常用户设定的温度数据,云端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就能让恒温器按照用户习惯自动设定温度。同时,可以与家中的平板或智能手机结合,让用户随时知道家中情况,当监测到房间里没有人的时候,它也能调节室温来节能。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在下班的路上,已经记录了用户习惯的恒温器会提前开启家中的空调,当用户踏入家门时,家里就已经调节到舒适温度。如果有特殊的需求,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控制恒温器随时随地调节家中的温度。
Nest经过对恒温器更新换代和推出了一款烟雾探测器产品后,2014年1月被谷歌用32亿美元现金收购,一个只生产两个产品的公司怎么值得了这么多钱?Nest产品外观具备与iPod一样的美感,可以调节中央空调等家电来节能,不过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别人花这么多钱收购,真正吸引谷歌的是Nest的智能家居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满足人与设备间链接的需求。在被收购几个月后,Nest开放了其API接口给所有开发者,让开发者可以利用Nest的硬件及算法,将其他智能家电产品和Nest的产品使用网络连接在一起,Nest成了一个智能家庭的入口,实现对空调、电视机、冰箱、台灯等各式各样产品的智能化控制。
在国内,小米公司直言不讳地要将旗下的路由器打造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与Nest的产品相比,小米路由器本身就是一个家庭网络的出入口,它不仅具有高速的网络传输性能和大容量存储硬盘,还可以让家里电器都智能起来,并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定制智能场景。即使你不在家也可以通过手机遥控家里的电器设备。早晨智能电灯定时点亮,灯光模拟日出光芒组件亮起,将你从深度睡眠中唤起;电视将自动开启,调至你每日观看的新闻资讯频道;在公司上班时,你可以远程遥控路由器下载你喜欢的电影,智能网络摄像头检测入侵者并报警,家中用电量及网络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你可以随时将不需要的设备断电或待机;在下班的路上提前打开智能插座,热水器将烧至合适温度,进入家门时,灯光将根据你的喜好颜色自动亮起。这一切将不再是天方夜谭,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已经实现了这样的生活场景。
Nest和小米盒子等一系列网器的出现,带动了整个智能家居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网器并不是单纯电器和互联网连接的设备,与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产品一样,网器也需要贴近客户的需求。就如炒得火热的互联网思维,说到底还是围绕客户需求的思维,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却非常有利于构造链接,也为建立链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途径。互联网本身是中立的,它本身没有好恶的立场,本质是提供链接。如果客户的体验做不好,再高科技的产品也不会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