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涉酒诗文辑录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饮中八仙歌

【解题】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历来有天宝五年、六年、十三年之说。今据《年谱》定在天宝三年(744),即杜甫三十三岁时作。八仙,诗中指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先后在长安生活过,《杜诗详注》引黄鹤注云:“按史:汝阳王天宝九载已薨,贺知章天宝三载、李适之天宝五载、苏晋开元二十二年,并已殁。此诗当是天宝间追忆旧事而赋之。”《杜诗镜铨》引朱鹤龄注也说“《八仙歌》当是综括前后言之,非一时俱在长安也”。此说可信。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1]!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2]。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3]。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4]。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5]。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6]

【注释】

[1]汝阳:唐玄宗的侄子汝阳王李琎。曲车:酒车。酒泉:唐代酒泉郡(今甘肃酒泉县),传说城下有泉,其味如酒。

[2]左相:李适之。衔杯句:李适之罢相后曾作诗云:“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圣:指清酒。

[3]宗之:开元时期的侍御史崔宗之,与李白交厚。

[4]苏晋:苏珦之子,先后任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和太子左庶子。逃禅:逃,背离,逃禅是指苏晋不守佛教戒律。此两句写苏晋信佛持斋,但又好酒贪杯。

[5]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草书,当时就有“草圣”之名。《旧唐书·贺知章传》说他“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云烟:形容张旭书法生动传神。

[6]焦遂:生平事迹不详。卓然:酒后精神振奋。

【集评】

胡震亨《杜诗通》:此诗押韵,重二“天”字、二“眠”字、三“前”字。蔡绦云:“古无此体。”刘辰翁亦云:“不伦不理,各极其平生醉趣,古无此体,无此妙。”愚谓:柏梁诗亦重叠用韵,但柏梁人赋一语,此则以一二语各赋其人,稍异耳。此诗与柏梁,正借音之重叠,见错杂之趣,元似有意犯重者。辰翁“不伦不理”之评甚得,至云“古无此体”,则失于不详考耳。

王嗣奭《杜臆》:此创格,前无所因,后人不能学。描写八公都带仙气,而或两句、三句、四句,如云在晴空,卷舒自如,亦诗中之仙也。

刘濬《杜诗集评》:李因笃:此诗别是一格,似赞似颂,只一二语,可得其人生平。大家之作,妙是叙述,一语不涉议论,而八公身分自见。

吴瞻泰《杜诗提要》:篇中醉者八人,人各一章,或一句一醉态,或数句合一醉态,彼此无一同,而天真烂漫,各成奇趣。若宾筵所谓号呶侧弁者,摹写极工,然是醉后之舆隸,非饮中之神仙也。通篇只李白点一“仙”字,而又从对天子口中说出,明于八仙中推尊李白,是又公用意所在。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前不用起,后不用收,中间参差历落,似八章仍似一章,格法古未曾有。每人各有赠几语,故有重韵而不妨碍。

夏力怒《杜诗增注》:此篇为少陵创格。题以八仙而首知章者,知章者请度为道士,则有仙意,饮而落井以眠,入水不濡,果仙术欤?于是内举之:若郡王,若宰相,若少年,若禅客,白之诗,旭之书,遂之谈,皆因酒而得仙意。盖谚谣之别体,乐府之遗音,故有重韵。

施补华《岘佣说诗》:《饮中八仙歌》,题目纤小,章法离奇,不足效法。后人津津称之,可谓瞽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