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宴左氏庄
【解题】
《杜诗详注》引黄鹤云:“公未得乡贡之前,游吴越,下第之后,游齐赵。此诗云:‘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则是游齐赵时作。”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认为“此诗在洛阳时所作”。《年谱》也认为该诗大约是杜甫由齐鲁归洛阳,在河南偃师筑成陆浑庄后作。左氏,庄园主人,左氏庄大约在河南。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1]。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2]。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3]。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4]。
【注释】
[1]衣露:衣上沾露。净琴:琴音清。张:弹琴。
[2]暗水:因月落而看不见花径间的流水,故称暗水。带:映带。
[3]引杯长:把酒杯倒满。
[4]吴咏:用吴音咏诗。扁舟意不忘:因听吴音而想起昔日扁舟游吴越的情形,一说因听吴咏而动扁舟之兴。
【集评】
赵汸《赵子常杜律选注》:寄兴闲远,状景纤悉,写情浓至,而开合参错,不见其冗,乃此诗妙处。
范濂《杜律选注》引张伯复:诗家妙处,只在虚字。古今传子美佳句,“春星带草堂”无不绝赞。然春星、草堂有何妙处,只一“带”字,便点出空中景象,如“玉绳低建章”,“低”字亦然。
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看此诗,鼓琴看剑,检书赋诗,生平乐事无不具。风林初月,夜露春星,以及暗水花径,草堂扁舟,天文地理,重叠铺叙一首中,浑然不见痕迹。却逐联紧接,一气说下,八句如一句,总说得“夜宴”二字。
黄生《杜诗说》: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三、四就无月时写景,语更精切。“暗水流花径”,妙在“暗”字,乃闻其声而知之;“春星带草堂”,妙在“带”字,与“江满带维舟”,一则形容维舟之孤,一则形容春星之密,用意俱各精绝。
俞陛云《诗境浅说》:此少陵《夜宴左氏庄》诗。时当月落,所闻者暗水溅溅,穿流花径;所见者春星历历、映带草堂。皆咏庄中夜游之境。其五、六句云:“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言检书时久,故烛烧渐短;看剑兴豪,古杯引弥长。皆咏庄中夜叙之事。短长对岸,恰和事情。杜诗雄伟,此作独静细,诗随境异,各有所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