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铸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城内城外

朱由校走过东直门,他远远地就看到高大的北京城。

饶是他前世见过几段保存到现代的古北京城墙,也觉得现在看到的这完整的城墙更为直观地高大雄伟。

黄实锦紧紧地跟在朱由校身旁,一幅愁容满面的样子,他身边左右后都锦衣卫护卫着。

不远处两队身着便服的锦衣卫视线不敢离开朱由校的身上,黄实锦无奈下只能派一人去通知宫里他们会晚点回去的消息。

天近黄昏,城内华灯初上,灯火通明。

由于京城对治安的管理会更为严格,白天在城内流动的商贩,很多就推着小板车到了城外继续贩卖。

他们在城内没有店铺住所,只能趁着黄昏的余晖继续贩卖。城外没什么灯火,继续天黑后他们就会散去回到附近的村庄。

朱由校一行东直门外的小街上,这边叫卖声依旧不绝于耳。

此时的蔬菜已经便宜了一些,小吃点心的价格降低的相对少。

这时的跟在朱由校身旁的锦衣卫身上挂满了大包小包,这里里面有,瓜果蔬菜、酱菜点心还甚至从偷偷贩卖的小摊上买到了几斤用作酱菜原料的腊肉。

按照礼法国丧期间百姓七日内禁止食肉,民生不易,这种小事朱由校自然是不会在乎。

他不断对着各个摊位询问着价格,但又不好意思白问价格,顺手就买了一些。

越买越多,直到锦衣卫身上都挂不住了,经过黄实锦提醒他才停手。

走到小街的尽头处,朱由校注意到这里的人就很少了。

朱由校看到一些人穿着绸缎的富家下人,对着几个穿的很破旧的人在争执。

最后好像是价格没谈拢,那仆人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朱由校一行人走进一看,这边是几个壮年人和年长一个的老妇人问一些人要不要招收长工。

当朱由校看到这里所谓要给人做长工的人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时,他明白了。

这那里是找招收长工的人,分明就是在贩卖人口,卖奴隶。

大明律中规定只有皇室、勋贵、以及有功名在身的官员可以蓄奴,庶民不得蓄奴。

对贩卖奴隶的人称为“略人”,对这类人不分首犯、从犯皆处以杖刑、流放、充军。

现在这群人敢在京城下贩卖人口,想必其中必然有隐情。

朱由校走上前问道。

“你们为何要在此贩卖人口,皇城之下难道不知道此是违法之行吗?”

两个壮年人看到朱由校穿着还算富贵又作此发言,以为是来找茬的。

但也不敢惹怒他们只能勉强挤出一幅笑脸回答道。

“公子莫要打趣我等草民了,这女子的母亲就在此处,天子脚下我等哪敢行违法之举。”

说着还提醒一旁的妇人赶忙出来帮忙说话,妇人自是心领神会连忙上前赔笑道。

“对呀公子,奴家哪敢行违法之事,我等一行真是来找工的。”

朱由校知道他们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那个人贩子不会说自己是什么亲戚之类的。

妇人见朱由校还很是不信他们,暗暗戳了一下个子高一些的女子让她说说话。

高个子少女就牵着矮一些的少女随即对着朱由校跪下行礼,其中一名说道。

“公子,这确实是小女子的母亲及亲长。”

朱由校不经意的笑了笑问。

“那你们这长工价钱是怎么样的。”

带头的男子见朱由校不再找他们的麻烦,还问起价格来,笑着回答。

“回公子的话,这两女子既是长工,那价格自是不便宜,而且两女子长相也是不差。”

“您看三十两银子如何?”

朱由校转头问了下黄实锦的正常价格该是多少,得到的回答是这个年纪的价钱应该在十两左右。

那妇人见朱由校似乎不懂具体价格还在与侍者商量价格,推了年长的少女一把。

少女也知道妇人是何用意,怯生生地走到朱由校面前行礼后说。

“求求公子就手下小女子吧,小女定然为公子当牛做马、无所不为。”

那看起来年龄小些的竟然抽泣了起来,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再度叩首道。

“公子大人。小女子家现在家父病重,家中急需银两。小女不愿父逝去后再卖身葬父,还请收下小女与妹吧。”

朱由校见那两名女子真情流露的样子,还有一旁中那一名男子都为之微微动容。看来那名少女说讲述的内容有十之七八是真的。

这般情景下朱由校知道他们在这里等着迟早会被买去,随即命人拿出银两准备买下两名少女。

正好皇宫几天后将会清理一大批人会缺人手,倒不如让她们进宫打工,年长些在放归。

几名男子和妇人见朱由校真打算买下那名女子,自是笑逐颜开连连道谢。

妇人拉着那我两名少女的手嘱咐了几句,年长少女将外衫脱下给了妇人,并且乞求她照顾好她们的父亲。

朱由校一阵无语,天气这么冷还要脱下一件衣服。于是让下人加了几两银子示意别这么干了。

他们一众人互相道别后将该说的说完了之后,两名少女走到朱由校一行的身后。

黄实锦见到黄昏都快要过去了,夜幕已至,更加急切地催促朱由校该回宫了。

朱由校本来还行逛一下京城里面的夜市,但架不住黄实锦不断的催促,只能答应回宫。

听到朱由校肯定的回答后,黄实锦心中大石落地。

随即招呼锦衣卫在前面开路,将藏起来的锦衣卫令牌挂在腰间,另外两队人也凑得更近一些。

入东直门后,恰逢官员们下班。

朱由校在路上看到颇为有趣的的一幕。

顺天府下班的官员中,竟然很多人都城乘坐轿子,连其中明显官位很低的人都坐着二人抬轿。

大明会典中规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许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

可见现在的礼制已经崩坏到什么地步了,朱由校边走边看。

看到两队官轿子相向而过,一对明显等级更高的武勋仪仗竟然要对等级低很多的文官仪仗让出道路。

他心中暗暗感叹,虽然勋贵中有很多垃圾为人所不齿,但是这礼制中的规定低等级给高等级让路的规定竟然都不能执行了。

可见现在的武官、勋贵的地位对文官是有多低了。

朱由校边走边想,这情况下该怎么整治,以及现在大明朝对行政体系还有多少的执行力。

就很快就走到了北安门,值守的守卫见到黄实锦来到,连忙打开宫门将一行人迎了进去。

入门口,朱由校一行人的速度才终于慢下来一些,守候的宫人见到朱由校到了赶忙回去给宫里报信。

这一路上黄实锦不断地催促他,他的速度走也不慢,但还是累得浑身是汗。

看来这具身体四体不勤,之后要找个人陪他多多锻炼了。

他坐上舆轿慢慢悠悠的刚过北中门,王安带着一行人就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