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铸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民生艰苦

武永怀听到朱由校让他详细讲讲辽东的情况,再度叹息一声说道。

“我虽没有到过辽东,但是在蓟州镇游历时,也见过不少从山海关偷偷跑回关内的辽人。还算了解一些情况,既然公子想听我便叙述一番。”

“辽东贫苦,又多军镇,既要负责和蓟州配合进攻北虏,又要时刻盯防鞑奴。”

“援朝之役开始时,辽东全力支援朝鲜前线。战役结束时,民力粮食已有枯竭之象。”

朱由校点点头这些他都是知道的,随即认真地问。

“先生能否讲些深入之事,尖锐些也无妨。”

武永怀往楼下街上看了一眼,环顾二楼只有他们一行人,才放心的说。

“辽人皆言其有四恨。一是援辽军士欺凌辽民,使辽东无安宁,此为一恨。”

“二是军户悲苦,其卖田卖儿以助军需,此为二恨。”

“三是辽东大户趁着兵灾,大肆兼并土地,尤以张、刘、田三大族最为可恨,此为三恨。”

“最后一点是辽东军官好养夷丁,这些夷丁与民杂居,奸淫辽民妻女夺其衣食,此为四恨。”

“有此四恨,辽人皆言,何冀其为我守乎?”

朱由校听完这辽民四恨后,沉默良久。

他一直认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总有一些蛀虫为一己私利不把人当人。任意践踏人的尊严,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力逼得最后大众揭竿而起。

看着窗外人来人往,不知这天下还有多少恨。

武永怀接着补充说。

“我言辽东败坏,不是没有道理的。有辽东有识之士言,现在辽东的少壮强勇之夫,逃亡入建奴者十之四五。”

“而建州老奴,这些年吞并女真部族,招兵买马收我辽民,收入公社给予农具。此是老奴之阳谋。”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心中想辽民着实悲苦民生多艰,开口说。

“看来朝廷治理辽东是要花不少精力了,老奴阳谋辽民之心,朝廷不能无所作为啊。”

武永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轻轻叹气说。

“辽东得失恐怕就是这几年间的事情了。”

朱由校听完这一番言说,对辽东局势有了更多的了解。

看来这亲自到民间出访,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随后朱由校问起了四川和湖广的情况,摆手示意黄实锦命人多上些点心。

“川地富庶,古称天府之国不过如此。蜀地田亩一年两收,一家五口有20亩可以满足温饱。但在这么多年的土地兼并下,一家能有20亩地的人家越来越少了。”

“川人皆言,四川虽只有一王却犹如一虎。初代蜀王虽以贤著称,然财易传而德难续。”

“世人言诸藩中蜀王传二百年最久是为最富。即便如此,历代蜀王还在大肆兼并土地扩充财富。”

“蜀中最肥沃的土地莫过于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最肥沃的土地莫过于都江堰的土地,而现在都江堰的土地有七成都属于蜀王府。”

朱由校心中暗想,他开始打定主意先拿蜀王开刀的决定实在是太对了。

“故川人言蜀地之财,多藏于蜀王府。”

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都快忍不住笑了,这么富也不知道能够他用多久的。

黄实锦看着朱由校的表情很是微妙,心里觉得奇怪。

朱由校可怜蜀地的百姓,还是叹息一声接着问。

“武先生,那说说湖广的情况吧。”

“世人言湖广熟天下足,楚地多丰田但也多豪强藩王,天下间独湖广产粮最多。可湖广的藩王也是最多的有八王在楚。”

“这些藩王除了有朝廷赐予的土地之外,还要每年给予俸禄,而这些俸禄由地方从每年的税收中拨付。”

“地方每年起运中央的银粮都有定额,而这些藩王的俸禄也要从百姓的赋税中抽取,致使百姓不堪重负。”

“相比之下蜀地百姓反而过得比产粮最多的湖广百姓过得好,可见藩王之害。”

一旁的黄实锦对这个穷秀才频频爆出的大逆言论,已经感到麻木了。

这要让其他君主听到估计要被押到昭狱里大刑伺候,不过现在这位新天子反而听的津津有味。

朱由校也挺疑惑武永怀为何一直讲藩王有关的事,不过讲这些他也爱听,毕竟以后要用。

看武永怀都讲了这么多了,朱由校也附和着他的观点讲。

“先生重视藩王之弊,看来朝廷是该狠狠整治藩王肆意兼并土地为害百姓的乱象了。”

“唉,遥想张江陵首辅在时,国朝重回正轨蒸蒸日上之际,谁会想到三十年后会是这般景象。”

武永怀讲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叹息道。

“考成法一废,贪官污吏群起。至今也有三十年了,积弊之深恐怕已经深入骨髓了。”

朱由校看窗外太阳渐落,喃喃自语道。

武永怀看着太色渐暗,也有告辞的意思。但看着桌子上还有那么多没动的点心,不由心动。

“老夫与公子相谈甚欢,今日便到此为止。只是桌子上这么多点心公子是不会带回去的吧,不如留给老夫,如何?那些孩子们还等着我带给他们干粮回去呢。”

“当然可以,先生近日还会待在京师吧。”朱由校指挥守卫的锦衣卫帮忙打包收拾。

武永怀见朱由校同意也不再端着,赶忙将点心打包起来,回答说。

“等新天子即位,老夫再观察一阵施政情况再做打算吧,我虽然年老但还是有去辽东看看的打算。”

朱由校得到回答后,向一旁的黄实锦低语几句,黄实锦从怀里拿出些银两。

“这二十两银子,先生便拿着吧,算作你在京的盘缠。”

朱由校说着就将银两塞到武永怀的手里。

武永怀连忙推辞,二十两银子都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一年了。

“公子,这钱实在太多了,老夫无功而得,受之有愧。”

朱由校笑着将银两塞到武永怀的包裹里面,安慰道。

“吾过些日子还回来叨扰先生的,这些银两算作雇佣你预付的佣金,如何?”

武永怀见朱由校这样说,也只能带着一些愧疚的受下了。

他忽然想起来还没问过,这公子是哪家的人,对着朱由校作揖问道。

“公子方便告知老夫姓名及家世吗?”

朱由校想了想回答说。

“吾名为朱天启,朱家的人。”

武永怀听到这个回答以为朱由校不愿意抬高身份,不由得感叹这家教真好。

随后武永怀再度作揖告辞,起身离去。

朱由校在楼上看着武永怀急急忙忙的走回去,

在路口一群穿着满是布丁衣服的孩子在等着他,看到他回来连忙迎了上去。

武永怀看到他们也很是开心,拿出刚才的点心给他们,带着他们向着一处饭馆走去。

朱由校看着这一幕,心中暖暖地,这是在他帮助下的人们开心的样子。

黄实锦看时间差不多了,提醒到该回宫了。

朱由校摇摇头起身向楼下走去,边走边说。

“大伴,去城外看看吧,城内城外的景象肯定不同。”

黄实锦急得一下就脸红了,追上去不断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