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曾仕强说修己安人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统社会齐、治、平都是立业的外在表现

人生就是从不能独立走向不了了之的历程。从这一角度来看,人人都一样,并无不同。

人要活下去,样样都需要学习,而且学习的范围十分广泛,学习的时期也扩大到终生。学习什么呢?学习好好生活,活得体面,而且活得有情。

活得体面而且有情,就应该修身,也就是修治自己。

修治自己,要表现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项目上,以求安人,才能够确保修己的效果,使自己得以心安理得地死去,不致心有悔恨而死不瞑目。

那么,立业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难道职业生活并不重要?事业的奋斗与志业的追求,也都无关紧要?

古代农业社会,人们但求自给自足,并没有什么就业、创业的念头。所谓事业,应该是治国、平天下的某些表现。这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修治自己。不过是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来完成自我修治罢了。

所以《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不能够修身而乱掉根本,还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链 接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主旨:说明无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解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该先把自己修治成为一个不肯为恶的人,然后以不肯为恶的心态来管理他人或者接受管理,这样才可能修己安人,达到修、齐、治、平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