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历时10天的202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已于5月初在北京顺义落下帷幕,这场间隔4年之久的行业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展会以“新时代-新汽车”为主题,凸显了新兴力量和自主品牌的崛起,也从多维视角反映了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和格局重塑。

1931年,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出中国首辆载货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起步;1956年,长春生产出首辆解放牌卡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实现初步发展。此后,以1984年首个汽车合资企业的成立为契机,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仿到创新、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并对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两浪叠加:汽车产业的进化之路

在研究汽车产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创作团队发现在“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出现之前,传统汽车产业在从手工制造到高度自动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明显的转变和发展阶段。我们将汽车产业的这些发展阶段总结为“经典四化”(标准化、规模化、精益化、全球化)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不仅定义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脉络,还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结构和市场策略的演变。

(1)标准化阶段。弗雷德里克·泰勒(F.Taylor)的早期科学管理理论将效率置于最重要的位置,福特工厂的制造流水线是其理论的典型成功案例。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汽车从奢侈品变为大众可负担的商品。

(2)规模化阶段。规模经济带来边际成本的持续下降,按照阿罗-德布鲁模型(Arrow-Debreu model),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成本效率的最大化。汽车产业通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更低的单位成本和更高的产量。例如,大众汽车的量产模式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推动了制造技术和设施的现代化,同时也确保了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3)精益化阶段。詹姆斯·沃麦克在《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一书中指出,与规模化不同,精益生产是指在投入更少资源的情况下,在确保高质量的同时,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在20世纪末期,全球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使得欧美汽车厂商主导的规模化生产方式面临挑战,例如过剩生产和高库存成本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日本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减少浪费和持续改善,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

(4)全球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是基于全球产业分工和比较优势。通用汽车和其他大型汽车制造商通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与销售网络,能够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劳动力、材料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优化生产效率和成本结构。这种全球化布局策略不仅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求,还提升了汽车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有效地规避了单一市场的经济和政治风险。

20世纪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50年,由美国汽车产业发展主导,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总产量的比例超过90%,到1930年前后,美国在五大洲已建有66个整车组装厂,其中仅在欧洲就有超过30个。之后的50年,德国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和出口国,1967年日本汽车产业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并于1979年在美国市场销售超过240万辆。在这期间,欧洲和日本车企加强海外扩张和兼并与重组,在美国建厂并实施全球扩张战略,到21世纪初,日本丰田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车企。

“经典四化”推动了汽车产业工业化的极大发展,使生产力得到了大幅提高,效率提高和管理成本降低最直接的结果是将汽车从奢侈品变为大众可负担的商品。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这样生动描绘他对汽车产业的愿景:“我将为大众制造一种汽车……它价格低廉,任何薪水不错的人都能拥有一辆,驾驶着它与家人在广阔天地中享受美好时光……当我实现这一目标时,每个人都会买得起一辆这样的汽车,每个人都会拥有一辆。马匹将从我们的公路上消失,汽车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交通工具……(而且我们还会)为许许多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获得不错的报酬。”

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燃油车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交网络和车联网技术的兴起,汽车产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底层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根本变化。“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就是在这些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电动化[1]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了汽车尾气排放;智能化和网联化通过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了汽车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共享化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效率和资源优化的需求,汽车正在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提供多样化服务和体验的综合移动平台。

“新四化”与“经典四化”的两浪叠加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动力。这种叠加效应不仅延续了“经典四化”在生产效率和规模效应上的优势,同时,还融入了现代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数智化方向转型升级。正如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2024年初出版的《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一书中所写:“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也面临着百年一遇的‘换道赛车’的历史机遇。”的确,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快速发展,不断迭代进化,已成为今天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四轮驱动:价值之轮推动汽车产业的未来

在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传统汽车制造商、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巨头的三方博弈,它们之间的博弈主要集中在三个关键战场:软件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软件研发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商、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巨头都在争夺技术领先地位,努力通过软件定义汽车来提升用户体验和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这些参与者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例如订阅服务和直销模型,以更好地挖掘和实现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在品牌建设方面,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传统品牌,都在竞相塑造各自的市场定位和品牌价值,以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同时,随着产业从单一制造向综合服务提供者的转变,汽车产业的生态系统日益复杂。这种复杂性不仅加剧了三方之间的竞争,还深刻影响了战略决策和竞争结果。

这种激烈博弈的现状反映出汽车产业底层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也迫使管理者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

汽车产业被誉为“工业中的工业”,对推动管理学和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许多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模型,如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理论和詹姆斯·穆尔(James Moore)的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都受到了汽车产业巨头如福特和丰田的业务模式与创新实践的启发。这些汽车企业不仅推动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进步,也为管理学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丰富材料。汽车产业核心价值的变化,促使学术界重新审视和丰富其价值创造的理论体系。

在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的复杂变革中,学术界和产业界都迫切需要迭代价值创造理论体系,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产业实践。这一需求正是我们创作团队写作本书的初衷。本书创作团队汇聚了来自产业、学术和研究机构的顶尖专家,大家致力于以实战问题为导向,以新的价值理论框架为研究基础,深入探索并尝试解答产业界面临的各种难题。

我们的研究过程包括对中国汽车产业中数十家领先企业的现场走访、多个针对性案例的研讨和系统开发,以及利用工作坊多方共创模式激发群体智慧。这些方法不仅帮助我们提炼萃取出行业的“真问题”,而且推动了有效且可落地的解决方案的产生。此外,我们的学术团队也深入研究了汽车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创造活动,并探讨了其他行业价值创造的演变路径。这一理论研究与汽车产业的实战问题相结合,促成了一套适合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理论框架的产生。

与此同时,整个汽车产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然而,无论市场参与者如何变化,无论战场如何转移,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竞争背后更根本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基于研究价值创造的框架,全面考虑客户、产品、运营及生态这四个关键维度。

在客户方面,普拉哈拉德(Prahalad)在《自由竞争的未来:从用户参与价值共创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跃迁》一书中强调,市场正在从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体验和参与为中心,价值的创造不仅是企业内部活动的结果,还是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在互动过程中创造的。

在产品方面,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颠覆性创新》一书中提出,单纯以生产为导向的思维模式限制了企业的视野,企业应以客户价值需求为起点,借助技术进步,不断迭代和创新产品与服务,以满足未被当前产品满足的新客户需求。

在运营方面,理论的演变也体现在对流程效率和灵活性的强调,最终推进全链路的数字化转型。杰弗里·戴尔(Jeffrey H.Dyer)在其著作Collaborative Advantage: Winning through Extended Enterprise Supplier Networks中提出,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依赖于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企业应通过与供应商及商业伙伴的合作优化运营流程,并采用类似于“精益创业”的迭代试验方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以提升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市场竞争力。

在生态方面,价值创造理论已从最初关注供应链管理和合作伙伴网络,演变为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创新。詹姆斯·穆尔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强调,企业成功依赖于其在互动网络中的角色。随后,亨利·切萨布鲁夫(Henry Chesbrough)进一步提出开放生态系统理论,主张通过跨界合作和知识共享加速创新。这标志着企业从封闭的供应链管理向开放的、协同的生态系统管理的转变,企业不仅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还需要与广泛商业网络中的不同参与者共享资源,共同创造价值。

四轮驱动价值模型

上述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思维框架,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产业价值创造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并帮助我们构建了“四轮驱动价值模型”(以下简称4WDV模型)—一个专为适应和引领汽车产业的未来而设计的思考和理论分析框架。

作为本书的思考和理论分析框架,4WDV模型提出了四个关键的价值驱动维度,即客户价值、产品价值、运营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四个维度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各自不同的战略贡献,并在相互协同中放大这些贡献,如图P-1所示。

图P-1 四轮驱动价值模型

客户价值驱动:企业在客户维度着眼于提升客户体验和品牌影响力,它如同汽车的方向盘,直接决定企业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满意度,指引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和偏好调整策略,确保企业能够精准定位并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产品价值驱动:企业在产品维度通过利用前沿的软件和AI技术,不断革新产品设计和功能,它如同汽车的发动机,提供动力和动能,推动企业产品的持续迭代,增强市场竞争力。

运营价值驱动:企业在运营维度专注于提升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它如同汽车的传动系统,保证企业运营的流畅性和成本效率,支撑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

生态价值驱动:企业在生态维度强调构建开放合作的商业生态系统,促进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它如同汽车的智能网络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连接外部合作伙伴,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当这四个价值维度相互协同时,就如同汽车的四个轮子协同转动,使整车能够平稳、高效地前进。这种协同不仅加强了各单一价值维度的效果,还创造了一个动态的、互补的系统,使汽车产业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并持续推进创新边界的拓展。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内卷”现象,众多企业发现传统的扩张策略和低价竞争越来越难以为继,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突围而出,企业必须转向深化内部改革和提升核心能力,修炼内功。

本书的创作初衷是希望4WDV模型的思考和理论分析框架能够给管理者提供启发和行动指南,帮助管理者从纷乱的伪问题中辨明核心真问题,走出“内卷”陷阱,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同时,也是抛砖引玉,期待能够激发更多产业界和学术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汽车产业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未来滚滚向前。

本书框架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由17章内容以及后记等构成。

上篇“产学融合:汽车产业价值创造演变的探索”,共2章,是本书的开篇部分。

在第1章中,通过对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结构化提炼,创作团队共创并总结出了4WDV模型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智化创新之路。

第2章回顾全球汽车产业从工业化到数智化的历程,分析四轮价值驱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和演变,以及它对汽车产业核心价值创造的影响。

中篇“四轮驱动:从传统价值链到数智生态链”,共13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

中篇共分为四部分,按4WDV模型中客户价值、产品价值、运营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四个价值驱动的框架逐层展开。

第一部分由第3~5章组成,主要聚焦于体验与品牌升级,探讨客户价值驱动的核心。

其中,第3章聚焦于汽车品牌和营销的最新变革趋势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第4章分析汽车企业DTC模式的核心驱动因素、决策挑战及其最佳实践;第5章讨论内容营销变革如何重塑汽车品牌传播策略,以及它在品牌运营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由第6~8章组成,主要聚焦于软件与AI定义汽车,探讨产品价值驱动的核心。

其中,第6章探讨软件定义汽车(SDV)带来的产品数智化价值与挑战,并提出传统汽车企业迎接未来的策略;第7章分析数智化汽车中硬件部分面临的挑战,探讨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整车产品定义和设计方法论;第8章提出数智化汽车非硬件部分的五新模型,驱动软件与AI为汽车带来全新产品体验。

第三部分由第9~12章组成,主要聚焦于生产智造与数智化供应链,探讨运营价值驱动的核心。

其中,第9章探讨从消费者到生产者(C2M)模式的概念及其如何通过数智化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并通过上汽大通、吉利汽车的案例对C2M模式进行了解析;第10章介绍智能制造在汽车产业中的必要性和实践,通过中国一汽和理想汽车的案例,展示智能制造“超级大脑”的重要性;第11章讨论传统汽车供应链的痛点及数智化供应链的重塑方向,通过上汽大通、一汽红旗和吉利汽车的案例展示新的探索;第12章分析数智化运营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并介绍理想汽车、中国一汽和比亚迪的数智化运营实践。

第四部分由第13~15章组成,主要聚焦于开放式创新与生态数智化,探讨生态价值驱动的核心。

其中,第13章探讨ESG和汽车出海新问题带来的数字化挑战及开放式数智生态的应对策略;第14章讨论以人为本的生态构建在商用车后市场的应用和重要性;第15章关注数智化进一步跨界延伸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所带来的全新生态挑战。

下篇“中国汽车:面向世界,开往未来”,共2章,是对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展望。

第16章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从早期面临各种挑战到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历程,探讨其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产业快速成长和出口飞跃的关键阶段,以及它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第17章探讨未来汽车行业在全域化、智能体化这两个核心趋势下的革命性变革,以及它对中国汽车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影响。

后记:在后记部分我们提供了成书历程回顾,以及创作团队的介绍和每位作者对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书特点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一群经验丰富的汽车行业“老兵”和顶尖学者联手撰写,创作团队结合丰富的实战经验与深厚的学术背景,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交织下,提炼出两浪叠加下汽车产业面临的“真问题”,为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一方面,本书记录了自2023年起,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汽车校友协会发起的一系列行业探访和工作坊活动中所积累的产业洞察与思考。通过这些活动,创作团队不仅回顾和反思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还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参与者的深度交流与碰撞,汲取了一线最新的实战经验和教训。

另一方面,本书通过共创解题工作坊,展示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教授、行业专家和一线从业人员的紧密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的界限逐渐模糊,他们共同寻找并解决中国车企面临的数智化转型核心问题。希望这种跨界合作可以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化,并为企业实践带来新的策略视角。

以下我们精练阐述本书的六大特点,以帮助读者快速把握本书的核心亮点及所能获得的价值。

管理理论与实战结合:本书以4WDV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高层管理者需求出发,不仅探讨产业趋势,更侧重于如何将这些趋势转化为可落地的管理行动,旨在为中国汽车企业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思考和共创框架,帮助读者提升数智化领导力。

实战案例的深度剖析:不同于抽象理论的堆砌,本书每一章均围绕真实的汽车产业挑战,通过深入挖掘国内外典型企业的实战案例,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之道。无论是历史悠久的老牌车企还是新兴势力,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希望都能够为读者所在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操作策略与灵感触发。

迭代优化的共创解题:我们采取五步法定义“真问题”,与企业共创解题,通过对“真问题”的层层追问,不断深化提炼、动态迭代企业所面临的关键痛点,并快速反馈给企业,为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跨界智慧的火花碰撞:本书凝聚了行业资深实践者与顶尖学者的集体智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界与业界合作模式。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深化了对产业问题的理解,更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和创新的管理策略,助力读者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破局之策。

共创知识的生态系统: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开放的共创文化,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共创与进化中来。无论是通过书中的互动环节,还是加入我们的产学研社区,读者都有机会与其他行业精英共同探索,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体系。

全球视野下的本土实践:本书立足于中国汽车产业,希望让全球市场更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发展之路,也希望能够激发全球范围内更多的同频者一起探索全球汽车产业未来的创新之路。

此外,我们在中篇的每一部分的结尾为读者精心设计了共创解题的环节。希望读者不只是阅读,还能在共创解题的指导下,有效梳理自己所在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的关键痛点,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创作团队

(姓名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前言:方跃

上篇:方跃、钱文颖、吴钊、周频

中篇:

第一部分:崔洪波(本部分负责人)、蒋逸明、马玲、王天若

第二部分:樊小莉、蒋逸明、王天若、野边继男、周频(本部分负责人)、竺大炜

第三部分:方跃、高铎、蒋岳、吕星航、钱文颖(本部分负责人)

第四部分:范杰、那莉、彭俊松、杨雷、周频(本部分负责人)

下篇:方跃、钱文颖

后记:创作团队

特别指出,钱文颖女士除作为创作团队的成员之外,还承担了图书创作后期的统稿、优化与编辑等工作。


[1] 本书聚焦于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较快的电动汽车领域,讨论不包括上游相关产业和其他领域,如氢能源。新能源汽车是更广义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