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十七岁的人生(1)
我叫陈恒,一个00后的阳光少年。说起我的家乡啊,那可是位于大西北的甘肃。这里有着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蜿蜒流淌的河流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
我的家庭,充满了不确定性。家中除了亲爱的爸爸妈妈外,还有几位温柔善良的姐姐。她们就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美丽动人,又似冬日里的暖阳那般给予我无尽的关怀和呵护。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共同度过每一个平凡而又幸福的日子。
家中氛围总是显得有些不太融洽。我的母亲,这位未曾接受过太多教育、来自农村的女性,性格可谓是典型的无理取闹。平日里,她常常会在家中毫无缘由地对他人破口大骂,那尖锐刺耳的声音仿佛能穿透墙壁一般。然而,严格来说,将其定义为纯粹的无理取闹或许并不准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苦衷。而于我而言,虽然心中有时难免会感到些许无奈与烦躁,但却始终觉得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资格去指责她。毕竟,是她含辛茹苦地生下并养育了我。想来世间大多数人也大抵如此吧,面对父母的种种行为,即便有所不满,也难以真正狠下心来加以斥责。
而且,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她便会莫名其妙地开启一场说教之旅。往往一开口便是那句“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之类的话语,翻来覆去,周而复始。起初,我还会耐着性子聆听一番,可时间久了,这些话早已耳熟能详,甚至到了让人感到厌烦的地步。但无论如何,我知道她终究还是出于对我的关心才会这般喋喋不休,尽管方式可能并不那么令人愉悦。
实际上,这一切的责任都在于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太过无能了。就拿我来说吧,身为家中唯一的儿子,本应肩负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和期望,但我却选择了辍学这条路。若是换成其他人家的父母,恐怕也会对自己孩子如此不争气的行为感到无比失望和痛心疾首吧。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学有所成、出人头地呢?而我如今这般模样,实在是辜负了他们多年来的养育之恩和殷切期盼啊!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那可是标准的全能型人才。无论是耕田种地、养殖家禽家畜,还是修理农具、搭建房屋,甚至一些简单的木工活儿和电工活,他似乎样样都行。相比之下,像我这样的人就显得太过无能了,简直可以说是典型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每天按部就班地吃饭、睡觉、上学之外,其他事情几乎一窍不通。
或许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吧,对孩子的学习总是格外关注和重视。而我的父亲自然也不例外,他尤其在意我的学业情况。说起父亲的家庭背景,还真是有些复杂呢。他有五个姐姐。照理说,家里有这么多姐妹,作为弟弟的他应该备受宠爱才对呀。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时候的父亲居然是最常受到欺负的那个。这让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明明有五个姐姐,按常理她们应该最为呵护和疼爱这个小弟弟的呀,怎么反倒联合起来欺负他呢?
后来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困,没有足够的钱供他读书。于是,年纪轻轻的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打工挣钱。也许正是由于自己曾经吃过没文化的亏,深知知识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如今的父亲才会如此坚决地反对我辍学,希望我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的几位姐姐,皆为常人,并无特别出众之辈,皆是循规蹈矩之人。大姐于四年前出嫁,二姐及其他几位姐姐皆在求学,说来也是奇怪,家中独养我一人,最终未能读书有成的,却是我。
我呀,宛如万千繁星中的一颗,平凡无奇。其一,相貌普通,若能再白皙些许,或许就能称得上是个小帅哥了。其二,毫无才华可言,不过是个高中辍学生罢了。其三,身高一米七五,普普通通,恰如常人。其四,毫无家庭背景,可谓是八代贫民。我这般一无所有,前途渺茫,即便读书至大学,也不过是过着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生活。在外打工,月工资四五千,房贷车贷还完后便所剩无几。父母还要催促结婚,待到四十岁时,孩子也已十来岁,又得操心孩子的事。到了五十岁,还得为孩子娶妻,继续劳作,紧接着又要照看孙子,直至终老。
因此,即便父母苦口婆心地说教,我依然毅然决然地辍学了。我深知外出打螺丝不过是一条绝路,但我还是做出了这样的抉择,无关是非对错,亦无关锦绣前程。即便选择失误又何妨?反正我这条烂命不值钱,不过,我仍然傻傻地幻想自己能够飞黄腾达。罢了,还是早点洗洗睡吧。
我回首这十七载的悠悠岁月,自我有记忆开始,约莫是五岁之际,他人皆言三岁便记事,瞧,我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脑海中却如被橡皮擦过一般,十岁之前的诸多事情,我仅能忆起寥寥几件印象颇为深刻之事,还需苦思冥想一番。
从上学开始,我呢,上的是学前班,不是幼儿园,只上一年就升一年级了。但我上了两年,因为我考的差,啥也不会,语文数学加起来不到一百分,所以我七岁才开始读一年级,其实正常,家里本打算早上一年,但我考的不理想,怪谁呢,于是乎,我也就和同龄孩子一起上了一年级。
其实吧,从我看来,我家里的人都很聪明,我在没上学前班之前就在我妈的教导下就已经可以读拼音,拼拼音,会认字,会写字,会背唐诗,虽没有现在电视上那些动不动就是四岁,五岁的孩子背唐诗三四千首,但我认为我和几个姐姐都还不错,远超同龄孩子,但我慢慢的长大,才渐渐发现差距太大了,希望渺茫。
在我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中,我记得我语文考了84.5分,数学考了100分,我记得很清楚,下午放学时,我妈给我买了一袋方便面,虽然已经忘了味道,但我仍然记得我几个姐姐羡慕的眼神。
我还记得那时候语文考试卷子上的一道题:“同学们的生日是在哪一天?”考完了之后,我的语文老师问“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都知道吗?”
我记得全部同学都举起了手,但其实那时我很慌,没错,非常心慌,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生日是哪天,但我看别人都举起了手,我也就举起来了。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还真是天真无邪啊!
接下来老师又问“都知道你自己的生日日期,那你们都知道你妈的生日日期吗?”有几人举没举手我已经记不清了,好像是几个,好像是一个也没有,其实我那时也不知道我妈的生日,是回到家里问了后才知道。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全校学生加起来不过一百多个,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量少则十六七个,多则二三十个。人数虽不多,但也算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日子就这般平平淡淡地流淌着,不知不觉间,期末考试的脚步已然临近。我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激动万分,怀揣着一颗如小鹿乱撞般的激动之心,手也微微颤抖着。巧合的是,我和两位同班同学被分到了一起,于是我们便商议着“互帮互助”。我记其中有一道数学题,好像是什么红苹果什么的,我和其中一个女生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我依然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答案,就这样,考试结束了。
考试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七天后才抵达学校这个终点,去领取那沉甸甸的成绩和寒假作业。就这样,七天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然而,当我踏入学校的那一刻,心碎成了无数片,仿佛被狂风肆虐过的花朵,手也仿佛折断般无力。
语文成绩如一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穿了我的心,仅仅只有 61.5分;数学成绩96分。我在全班的排名如那摇摇欲坠的倒数第二,而那个与我对答案的女生,数学考了满分,语文成绩我忘了,但记得她是倒数第三。那时的我,还一个劲地算着分数,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自己的名次,回到家中一个劲地说着名次,述说着谁谁谁明明是第几,却还不认,非要说他是第几。
就这样到了四年级,我已经长高到了一米四五,虽说还是有点矮,但在同学一起中还是正常的身高。
记得在中午午休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出去去做午操,做完之后,我就和同学一起去上厕所去了,在去的途中,和几个男同学一起打石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出事了,打到了一个学生的身体上,我是不小心打的,只见下一刻,那男学生就抱着头哭嚎着,声音直刺天际,吵的我耳膜疼,我愣在了原地,站在原地懵了。
直到有一个男同学嬉笑着对我说“陈恒,你完了,你把‘朴孚’的娃打了,”说完之后才发觉场景不对,才一副忧心忡忡的说“完了,这家人特别不讲道理,专讹诈其他人”,我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跑过去看,那朴孚家的娃没完没了的号天哭地,其声震耳发聩,我说好着尼吗?他不答,继续哭号,我要看伤的严重程度,他不给看,没办法,最后有一个学生叫来了老师,是一个一米五高的男老师,留着中分发型,皮肤稍微有点黑,好像是嗓子不舒服,说话总咳,说两句咳两句,他说起他的他的都上课去,你俩个跟你走,于是我就和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