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思想史的意义
从这种思想的角度来看近代的日本,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
思想的历史与政治、经济的历史最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构想力相互竞争的性质。原本在政治、经济中,也存在围绕发展方向而展开的角逐,并形成构想力的竞争(在构想力这一点上,可以称其为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但还有一种力也备受重视,它不逊于构想力,是一种为实现构想而包含战略战术的力。通常而言,各种力量关系竞相争夺的结果,便是其被政策化、制度化。如此一来,政治和经济的历史,由于因果关系而易成为被浓墨涂抹出的历史。
与此相对,从提倡的意义上说,思想则力图实现普遍化,它是否会转化为政策或制度,并非判断其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反过来说,思想虽然受到现实的束缚,但却使想象力得以放飞,如何放飞想象力,才是衡量思想的价值所在,这是思想所具有的性质。从这一点来看,思想的角度具有一种效用,即人们可以从可能性以及构想力的欠缺和陷阱中重新研究历史。
这些角度的设定,无论是在思考现代日本的思想遗产方面,还是在探索国民的思想历程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不少的线索。实际上,先人们受制于历史条件和不同时期的状况,以及国家选择的道路方向的局限,或许正是因为受制于这些局限,所以,无论是引导国家发展道路的思想,或者是接受它的思想,抑或是批判它的思想,甚至也包括拒绝它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推动了各种构想力相继兴起,并在交锋和碰撞中浮现出争论的焦点。
尽管近代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思想,但我认为在其根底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
一个主题是国与家的问题。或许应该说是国家和家族制度的问题,这样说的话,不免会留下难以捕捉而又无处不在的阴影。谈到国,总是模棱两可地包含着国家和国民,而家也模棱两可地包含着家父长制、家产、家宅、家系、家世,因此得用日常用语来表达。无论哪个观念,都是步入近代以后才形成的,这些观念紧紧地笼罩在所有日本人的头顶上。同时,即便人们想要回避那最难面对的制度,它还是会一步步逼近人们。
这时,国与家具有三重关系。首先是最大单位和最小单位的关系,国被视为最大的单位,家则被视作最小的单位;其次是比拟化的关系,国通过与家类比,或反过来家通过与国类比,国与家呈现出一种比拟化的关系;再次是忠与孝的关系,国被视作忠的观念之源,家则被视作孝的观念之源。在这一点上,国成为衡量政治思想的基准,而家则成为衡量道德思想的基准,与此同时,相反地,那些从正统上来看或多或少具有批判性或是反叛性的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却分别将国、家作为批判和反叛的目标。同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家的问题主要是由文学所担负的。
另一个主题是东与西的问题。这里是指亚洲和欧美。不过,对日本列岛居民而言,他们虽在思想上、制度上长期处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的影响下,但新出现的西方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压倒性的力量,是他们需要不断进行认识的对象。排斥也好,吸收也罢,可以说,近代日本人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以这一问题为中心展开的。
这样剧烈的转换在思想上引起了激烈的纷争和割裂,并催生了人们进行东西调和的尝试。近代化和传统的问题正是如此。这样说也许不严谨,或者说并不准确,由于在近代化过程中受到冲击,传统得以被人们重新认识,甚至被创造出来。由此而形成的欧美观,也与亚洲观、日本观产生了联动。
对近代日本人而言,这两个基础条件成了最严苛的束缚条件,因此,他们从心底对这两个问题怀有一种“执着”,而这两个问题也成为他们思想形成的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