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的乏味
涉及鲁迅
据说鲁迅惯于以笔伐人,是因为早年的婚姻不如意,把他的脾气弄坏了的缘故。
据说徐志摩身上除了“浪漫主义层面”,还有“鲁迅层面”。
据说中国当代有个女的与另一个男的合写了一本书,外国的一个男的“汉学家”评价那女的为“鲁迅之后第一人”。
据说……
够了。即此三则涉及鲁迅的新闻,已够把鲁迅弄得面目不清。
持此新鲜论调者,因为自己曾在鲁迅笔下现过原形的,心里明白此“原形”。
昔在今在永在,无法用辩论来消除。而且,倘若旧事全面重提,就要闹得沸沸扬扬,本来不知其详的人,倒要一清二楚了。于是眼看行将盖棺,自己作定论,一切的一切都推在“脾气”上,鲁迅脾气不好,很坏,怎么办呢?应得原谅鲁迅哟,而且坏脾气的根源在于所婚非爱,所以尤其值得同情。在这样的“原谅”“同情”之后,清论自然是鲁迅的话、的文章都不能算数,不可当真的,所以“原形”就烟消云散。烟一消,云一散,自然就光风霁月。以此推论,便可反证凡是那些好脾气,即那些善于“原谅”“同情”论敌的人,总不外乎婚姻美满的缘故,可见婚姻是多么重要,好婚姻决定好文学家,好文学家决定好政府,等等——但除了人有脾气,历史有历史的脾气。历史可没有好历史、坏历史,历史不过是按实记载的一本老账,谁想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花招,那就在原来已经上定的账下又添了一笔。这样的回马枪【 】[1]。呜呼,临去秋波,实在“乏”得乏味。这次第,又岂一个“乏”字了得。
这种糖棍鞭尸的看客,糊涂的看客,只觉得其甜,不觉其恶。
将自己写好的文章读出声来听,可以听出问题来,即佳则留,劣则改——是个方法,在从前是算极高明的,但已经过去了,衰老不堪再用了——现代的文章不再要求【 】[2],如果投地作金石声,那无疑是一篇戆作。测试现代的文章的好坏,只能在心里默念。
[1]编者注:漫漶难辨的文字。
[2]编者注:漫漶难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