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与“世界茶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

南糯山在勐海县格朗和区。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驾车沿昆洛公路行驶,在距离勐海县城10千米处有一条新修的岔道公路,再行20多分钟即到栽培型大茶树所在地——南糯山。山上有一片片古茶园,多达万亩。1953年,原云南省茶科所周鹏举等在南糯山半坡寨发现了现在所称的“茶树王”。科技工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大茶树有两株,其中一株已枯死,从锯下来的树干年轮和化学分析结果推断,该茶树已有800年历史。另一株存活的茶树高5.5米,主干围4.34米,主干径1.38米。1954年,周先生陪同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再次考察,推断此茶树树龄在800年以上,当时生长旺盛。同年,周先生又在布朗山森林发现一片大叶茶树,其叶片最长者33厘米。南糯山哈尼族老人说,他们从墨江迁此定居已56代人了,当时山上已有茶树,为蒲满人(今布朗人)所栽。在哈尼人搬到南糯山前,已有了满山茶园,以每代20年计算,南糯山的万亩茶园至少存在1000多年了。这说明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蒲满人已在南糯山种植了茶树。南糯山大茶树是国内外公认的栽培型“茶树王”,勐海茶厂用南糯山茶叶制作的名茶“南糯白毫”享誉中外。可以说,今天世界上的茶都是云南大叶茶的后裔,普洱茶是世界茶的正宗祖先。随着南糯山“茶树王”的声誉大增,此地成了中外专家学者考察和游客参观的著名景点。由于旅游景点开放,大茶树周围的生态遭到了破坏,古老大茶树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被打破,“茶树王”枝体被攀缘折断受到严重损伤。鉴于这种情况,原云南省茶科所副所长李远烈于1993年4月在思茅举行的“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宣讲的《南糯山栽培型茶树王保护实践》中提出了保护的行政措施、农艺技术措施、辅助工程及今后的设想,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践。曾经帮助治理南糯山古茶树病虫害的日本德岛小川造园有限公司的专家小川正之先生,也在这次研讨会上交流了他的实践论文《南糯山古茶树病虫害的治理》,提出了治理起缘、“茶树王”的现状诊断、对策及结果。小川正之先生在会上发言:“去年在日本德岛县相生町和中国云南勐海南糯山村缔结为友好村之后,我们曾将南糯山衰弱古茶树复生之事,与相生町共同做过研讨,将复生古茶树遗产保护列入了治理项目。听说数年前树势旺盛,但现在观察到‘茶树王’的确已成病态,树枝叶已减少,树势衰弱,就此原因仔细观察、诊断有如下几点:一是大概有些部位被害虫啃吃,这些部位开始逐渐变质腐朽,并已看到再生害虫的繁殖;二是树周围的土壤也开始塌陷变硬凝固,再加氧气不足便形成根细衰弱,还有的根部已窒息死去。”日本专家曾给予对症治理,勐海县茶办及有关部门也尽力保护,使之得以存活。但这株具有800多年树龄的“茶树王”,终因年老体弱多病,于1994年12月初冬枯倒而死。这株大茶树虽已寿终,但它作为我国栽培型“古茶树王”的典型经历,将被永载茶史。

1994年濒临枯死的南糯山栽培型大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