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井盐
四川井盐生产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煮井卤为盐,而且开始利用火井(天然气)煮盐的记载。宋代四川地区的井盐更是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产区之一。“蜀中官盐,有隆州之仙井,邛州之蒲江,荣州之公井,大宁、富顺之井监,西和州之盐官,长宁军之淯井,皆大井也。若隆、荣等十七州,民间所煎则皆卓筒小井而已。”宋初蜀中井盐产量约为一千万斤,此后经过对老盐井进行改造,开凿新井,产量达四千万斤。仁宗时期,四川盐业开采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盐井——卓筒井,使总产量一跃达到六千万斤以上。
卓筒井也叫筒井,那时人们用一种叫圜刃的特殊工具,将岩石开凿得如碗口大小,“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卤水流入竹筒中后,不停地从竹筒中涌上来。同时,“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一筒致水数斗”。这种创新,自宋仁宗“庆历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谓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后来其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遂与官中略出少月课,乃倚之为奸”。到南宋前期,川峡“四路产盐三十州,见管盐井二千三百七十五井,四百五场……”
井盐业促进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和经营井盐的人,既是商品生产者,又是商品消费者。他们不耕不织,以盐易衣食。特别是专门从事井盐生产的大宁监等地,“民家子弟,壮则逐鱼盐之利,富有余赀,辄以奉祀鬼神,他则不暇知耳”,“田赋不满六百石,藉商贾以为国”,“利走四方,吴蜀之货,咸萃于此”。当地居民吃的、穿的全靠外地贩运而来。这就打破了为需要而生产的自给自足的框框,促进了农副产品以及地区之间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加速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并按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出现了土地、资金和劳力等向商品需求量大、利润高的地方聚集的现象。因而宋代四川的富豪和地主,不仅把财富用于土地和粮食的买卖,也投资于井盐生产。苏轼在《蜀盐说》中就说,邛州蒲江县井,乃祥符中民王鸾所开,利入至厚。
宋代井盐产地往往是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陵州产盐,致“家有盐泉之井”,“郡之盐利,冒于两蜀”,“国家亦殊仰其所利,以赡给诸郡,凡三载郊礼颁赏,军校一切皆于此取之”。富顺监产盐,“掘地及泉,咸源遂涌,熬波出素,邦赋弥崇。人以是聚,国以是富”,“县有盐井,人获厚利。故曰富世”,“剑南盐井,惟此最大,百姓得其富饶。以其出盐最多,商旅辐凑”。大宁监产盐,“一泉之利,足以奔走四方”。因此,地处深山绝壁,乱石环绕,远在夔峡,土地所产不及他郡的夔州,成为川东最富之地。
井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重要物产。四川井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按年产六千万斤,斗米斤盐计算,可折合六百万石米,解决了近百万人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