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文化建设研究: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高职院校校园精神的重要体现,能够彰显高职院校办学软实力。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进行分析,需要首先厘清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含义,以此深入理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面的共同体,既包含学校景观、生活场所等物质文化,又包含校徽、校训、校风、学风等精神文化,还包含学校党建、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制度文化。在理解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含义的基础上,需要把握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同时从继承性、职业性、地域性、创新性出发,厘清其特点,从人才培养、价值导向、创新凝聚、社会服务出发,分析其功能。总之,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需要结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进行统筹谋划。

1.2.1 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理解是一个递进式过程,需要在理解好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因此,笔者以“文化”为切入点,逐步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为全方位把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1.2.1.1 文化的含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4-10.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外壳”,那么文化则可以说是其“灵魂”。国家的存在和个人一样,必须有其主心骨,否则,就会“失魂落魄”。新的历史时期,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崛起、军事的强大,更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觉醒,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复兴,核心是文化、价值观的复兴。包括古代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在起起落落的背后,都摆脱不了价值观与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说苑·指武》中,指的是“教化”的含义。就目前关于“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而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的一切活动所造就的现象或结果的总和,文化即人化。广义的文化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性的“器”“物”,又包括无形的、精神性的、虚拟性的“思想”“道义”等,还包括以遗传密码方式传承下来的人类各种社会生活习俗、礼仪、节庆等行为方式。狭义的文化,特指通常意义上的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即科学、技术、艺术等。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展,文化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与发展。如与农业经济相一致的手工艺文化,与商品经济相一致的工业制造文化,与虚拟经济相一致的数字智造文化等。“文化”还是一种社会学范畴,由于不同地域所处的自然环境等的不同,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比如地域性的文化按照全球地理视角可以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还可以按照不同国家视角划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等;此外,按照中国不同的地理方位也可以进行划分,比如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长江文化等。总之,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在人类长期从事活动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产物,包括物质、精神及社会生活条件等,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统一的有机体。

文化具有思想引领、增强认同、凝聚共识的作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资源”和“教材”的补充,有助于人们优化认知、固化信念、活化行为,以此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是以思想引领优化认知。文化本身就包含众多资源,不同的文化资源本身就内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文化可以帮助人们从价值认知层面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不同的文化最终折射的都是不同的价值取向,学习了解不同文化就是不同价值取向的优化,可以实现正确的价值认知。另一方面,文化可以帮助人们从历史认知层面强化认知。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实则是透过文化发展的历史去认知文化。通过对文化发展的理解,可以进一步强化历史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二是以增强认同固化信念。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先进文化,这些先进文化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助于帮助人们保持定力、笃信真理,真正实现文化自信,以此坚定理想信念。三是以凝聚共识活化行为。不同的文化都有相应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等,比如红色文化中有革命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透过不同文化,可以凝聚共识,使人们实现情感共鸣。可以通过故事场景激活人们的情感,以此增强认同感;还可以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选取模范代表,激活人们对模范榜样精神内核的践行。

1.2.1.2 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学者华勒提出的“学校文化”,中国最早提出“校园文化”可以从1956年中国高等教育的编年史中找到印记。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自此,学界开始了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分支中的一种亚文化,受全球化、网络化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校园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校园里的折射和反映,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根植并发展于校园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产生,并随着学校的演变而逐渐发展。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按照其构成的要素划分,包括二要素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多要素说。二要素说主要是从文化的概念中延伸过来的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即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以校园为主要发展空间,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将学校精神与价值观念相融合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三要素说主要是在二要素说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即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说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衍化。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智能文化。”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37.也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郭瑞鹏,李良,张鹏鹏.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1(11):49-51.。广义的校园文化五要素说包括“物质文化、智能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李高南,熊柱.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87-89,98.。多要素说则倾向于以校园为地理文化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校园生活、人际关系、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舆论风气为主要内容,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基本形态。多要素说认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有课外活动说、校园精神说、校园环境说等,单指课外活动、校园精神、校园环境等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显然,校园文化在构成上既包括校园建筑、自然景观、花草植被等物质形式,也包括学校在办学进程中积淀与形成的特有办学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班级氛围以及校风校纪、行为准则、师生关系等。因此,校园文化可以理解为以学校为基本场域,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园物质和精神共同体。

校园文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释。第一,主体论。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校园文化是师生生活依托的环境,需要学校师生的普遍认同和践行。因此,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高度总结。比如校风体现的是学校的精神风貌,校纪体现的是学校的纪律要求,校规体现的是学校的规则要求。第二,层次论。校园文化是一个包含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反映的是学校的文化氛围。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范畴,是对学校理念的集中诠释。物质文化是学校师生可以直接感知的现实文化,比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制度文化体现的是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行为文化是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等的直接体现,反映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总之,从主体论和层次论两个方面深入理解校园文化本质,是对校园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从更深层次阐析校园文化的含义。

1.2.1.3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内延,是围绕高职院校这一切入点研究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属于高校范畴,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具体包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大学、职业大学。需要说明的是,职业技术大学尽管实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仍保留专科教育,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等;部分职业大学尽管实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同时开展专科招生,如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南昌职业大学;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也纳入高职院校管理范畴,如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目前全国有4所学校以“大学”命名但只举办专科教育,也属于高职院校管理范畴,如开封大学、焦作大学、牡丹江大学、淮南联合大学。以上提及的所有学校均属于高职院校范畴,这是对高职院校概念的基本明晰。结合上文关于“校园文化”的分析,形成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含义。高职院校即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立足自身长期办学实践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指引下,由全校师生员工直接参与和创造、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从文化的视角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围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层次、组织形式等方面展开。高职院校作为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转化、传承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中心,其主体是“人”,目标指向也是“人”。结合高职院校具体实际,在内容方面,不同高职院校的不同学科专业创造出了各具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层次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覆盖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课余活动等多个方面;在组织形式上,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200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EB/OL].(2004-12-13)[2024-01-20].http://www.moe.gov.cn/s78/A13/s7061/201410/t20141021_180396.html.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是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造就人才的专门化社会机构,天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学校也是确立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专业化教育基地,必然具有极其鲜明的文化特性。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高职院校推进校园文化,是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技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职院校校园的特定范围内,由学校师生在与教育和被教育有关的一切过程中创造形成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

1.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具有继承性、职业性、地域性、创新性的特点,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职业院校属性、引领社会文化和培育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包含人才培养、价值导向、凝聚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具有丰富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

1.2.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所谓特点,可以简单理解为特别之处、特殊之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就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自身的特别之处和特殊之处。这种特别之处和特殊之处集中体现在继承性、职业性、地域性、创新性四个方面,是深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性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继承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是独立产生的,而是有特定的文化继承,这种文化继承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关切,即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同时又积极吸收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继承的过程中,主要是要让师生以文化的认知为基础,加强对民族发展、国家发展和区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文化形成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同时,还需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要用开放的视角来审视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取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文化。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更需要学会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需要以继承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实际进行拓新,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更具活力、更符合本校实际。

第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是针对高职院校这一主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最本质属性就是其职业性,主要是服务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主要围绕学校办学类型、学校设置专业展开。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办学类型基本可以划分为综合类高职院校(如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类高职院校(如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高职院校(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医药类高职院校(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类高职院校(如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言类高职院校(如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财经类高职院校(如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政法类高职院校(如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体育类高职院校(如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艺术类高职院校(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民族类高职院校(如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类高职院校(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水利类高职院校(如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的职业性与学校设置专业有紧密联系,如医药类高职院校紧扣医药文化,体育类高职院校紧扣体育文化。不同高职院校职业性的凸显,是服务国家发展和地方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现实体现。

第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地域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地域基本是相对固定的,部分高职院校因校区多可能存在多地区办学的情况,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在某一个校区集中办学或2~3个校区跨校区办学。当前,不少高职院校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衡量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指标。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管理部分研究出台了关于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并探索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工作指标。从宏观上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地域性是落实国家对地方发展相关要求的实际需要。调研发现,不少高职院校都是沿袭中职到高职的发展道路,其中不少中职院校在升格为高职院校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将同地域类的相近专业院校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从而形成了高职院校办学格局。从微观上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地域性还体现在对所处地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比如由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邓小平同志故里广安市,作为广安市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凸显了广安地域特色。所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地域性,能够增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底蕴,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第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性。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推动了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积极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弘扬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上,需要融合创新元素来推动校园文化工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赋予新内涵。一方面,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搭建企校联动平台、数字赋能平台、多媒体推广平台,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一是搭建企校联动平台。由政府牵头,联动行业、企业,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搭建数字赋能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抓手,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推进高职院校各专业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建设的实效性。三是搭建多媒体推广平台。由高职院校宣传部门负责,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媒体平台,形成学校多媒体宣传矩阵,创造相关文化作品并积极在平台上推广宣传,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另一方面,创新制度建设。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着力从党群工作、行政工作、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着力,通过制度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作落地落实。同时,要注重科学评价考核,对校园文化工作要进行系统性建构,设置相应考核指标,探索形成相应考核机制。还要加强激励和保障,对于考核结果有效运用,纳入相关评优评先工作,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效用。

1.2.2.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所谓功能,简而言之就是指作用、效用、效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就是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能够产生、发挥的作用、效用、效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核是文化育人,通过文化来引导人、培育人。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价值导向、凝聚创新、社会服务。

第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人才培养功能。校园文化工作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学校,其本职工作就是育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文化人,发挥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以此回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形成人才培养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人才培养功能主要体现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方面。其一,德育。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突出的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高职院校的德育要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加强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使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成为思想素质过硬、具有良好技术的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二,智育。高职院校的智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展开。而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本身就属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范畴,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方式,学生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学以致用。其三,体育。高职院校的体育主要通过体育活动展开,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师生调节心理,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活动还具有娱乐效用。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开展一定的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增强体质,进而帮助师生提高工作实效性。其四,美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本身就具有美育因素,比如学校的广场、操场、教学楼、图书馆等,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美,进而培养和提高审美。其五,劳育。高职院校的劳育主要通过不同的文体活动展开,也贯穿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育是一个有机体。

第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高职院校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职院校有其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文化氛围和环境本身就对学校师生有相应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知识的功能。传播的知识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比如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延伸知识、思政课相关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劳动教育知识、体育知识、军事知识、创新创业知识、职业规划相关知识、美育相关知识。教师通过专业课、公共课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以上知识进行系统拓展,以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服务于校园文化工作,能够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以此帮助学生由知识积累逐步转向素养提升。二是道德规范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学校校风、校纪、校规反映学校的精神面貌、纪律要求和规则意识,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纪律和规则的引导和教育。再比如专业课、各类通识性公共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其目的是提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成效。

第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创新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作,需要按照守正的原则进行创新,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断推陈出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凝聚创新功能是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基础上,围绕创新主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各高职院校按要求开好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落实相应学分和学时,探索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同时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自主创业、取得发明专利等成果纳入课程考核指标。通过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国家对创新创业工作重视的时代背景,高职院校每年都围绕创新创业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和举办一系列比赛。对高职院校而言,每年除了有机会和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同台竞技创新创业大赛,还有机会参加面向所有职业学院的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这凸显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机遇。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无论是创新创业课程学习还是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都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创新功能。

第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社会是推动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具有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也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指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为载体的社会服务总和所产生的具体效用。高职院校要实现自身发展,必须要服务社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目标指向就是服务社会。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等形式推进社会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推进社会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重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学识和技能,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本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以科技转化和服务推进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偏重于应用,注重科研工作转化。比如教师将自己的科技研发成果进行转让,通过协议定价的方式,将成果转让给相关公司应用于生产以发挥实际效用。从1997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就发文鼓励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许多高职院校也积极落实该项活动,特别是不少高职院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前往农村,通过义务家电维修、直播带货等方式,让技能赋能乡村振兴。总之,通过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科技服务等方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