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假设、行为和结果的文化闭环
思想权和文化权是企业最大的管理权,具体体现为假设权。
只有正确的假设,才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引导正确的行为,最后产生正确的结果。基于此,德石羿团队在华为多年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基于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管理提出了多重假设(见表2-1),以引导员工采取正确的行为,产生正确的结果,目的是营造一种高绩效、高激发的正能量氛围。
表2-1 华为在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管理上的多重假设
1.责任与结果导向vs员工满意
在华为,永远强化的是员工的责任意识,要创新结果,而非员工满意度。
追求员工满意度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只会带来错误的行为与结果。
任正非反对在华为使用360度评估。360度评估有两个对企业来说致命的弊端:一是领导者不敢得罪员工,从而追求一团和气,致使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考核机制、加薪和晋升机制失效;二是因为360度评估是部门之间的相互考核,所以为了得到绩优的考核结果,谁都不愿意指出对方的问题,也就导致出现问题层出不穷,无人指正,组织绩效持续下降的现象。
2.效率vs公平
在心理学中有一条自我认识定律,即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付出也比别人多,但回报比别人少。所以,一个组织(尤其是规模巨大的组织)是无法谈公平的,所谓的公平都是相对的,如果刻意追求100%的公平,那最终将导致对99%的人都不公平。企业的职责不是追求公平,而是追求效率。
1998年,华为的营收直线上升至90亿元。业绩的增长让华为员工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但任正非反而高兴不起来。他认为,尽管公司在高速发展,但背后的管理问题日益暴露,最明显的是工作效率下降,人均效益只有思科的1/6~1/3。
为此,任正非决定引入流程化管理,以提升公司的工作效率。
华为要求员工在开展工作前,要对工作进行大致的了解和分析,对工作按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和分类,将容易解决的环节往前放,作为工作开展的切入点。然后,制订一份呈现工作难易程度的工作计划。在工作的过程中,随着容易的环节逐步得到解决,难度大的环节往往也会被顺势解决,从而加快整个工作的进程,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华为按四象限法则将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在定义事情的重要性时,要遵循两个步骤:第一,衡量工作的价值,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一是预期工作成果的数量,二是完成事项后的个人成就感;第二,专注重要的事,运用二八法则,将80%的时间、精力与资源投入重要的工作中,剩余20%则分配到其他工作上。工作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只有合理地利用时间,才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尽心且尽力vs尽力
任正非说过:“尽力工作与尽心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每个人的能力各不相同,所谓的尽力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尽力实际上是一种自我设限的行为,对不想执行任务或没有达到目标的人来说,尽力是他们的借口和托词,是不愿全力以赴的表现。尽心体现的是积极负责的态度,无论工作有多难、任务有多艰巨,都会用心解决,充分投入每一个环节中。
任正非说过:“华为要培养一批用心的干部,用心的干部,即使技术上差一点,也会赶上来,因为他会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工作。”
因此,华为所需要的干部和人才,是才能卓越、认真负责、管理有效,能够持续交结果的人;而不是少爷兵、太子兵或骄兵悍将,只能打顺风顺水战,或者骄横不讲道理,这样的人是不能持续获得成功的。
4.以奋斗者为本vs以人为本
大部分企业都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华为提倡的是以奋斗者为本。两者提倡的都是一种人本文化,区别在于以奋斗者为本聚焦到员工价值上。企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组织,崇尚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强者”。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华为员工深知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获得回报。
5.自驱vs没有激励就没有激情
到底是先有“激励”后有“激情”,还是先有“激情”后有“激励”?这个问题近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对此,华为给出了明确的假设:激励是自己创造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其得到的物质回报都来源于创造的价值和业绩。简言之,奖金是挣来的,不是必然的。华为轮值CEO胡厚崑也曾说过:“让拉车的人永远比坐车的人拿得多,那么车就会越跑越快,这样华为的发展就有了‘永动机’……让优秀人员都看到华为的分配机制,愿意进来,愿意奋斗。”事实也证明,奖金靠挣的方式让华为的利润增长很快,员工的积极性和干劲也被调动起来了。
企业应重视假设思想的引导作用,充分认识到正确的假设支配下的文化、方向与行为能牵引着企业砥砺前行,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