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左宗棠因祸得福
咸丰皇帝接连收到骆秉章、胡林翼和富阿吉的奏折,都是同一个声音,说左宗棠的好话,说左宗棠如何对付长毛有功,如何治理湖南有功,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
皇帝又问曾国藩,左宗棠这人到底怎么样?
曾国藩又上一奏折:“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当此需才孔亟之时,或饬令办理湖南团防,或简用藩、臬等官,予以地方,俾得安心任事,必能感激图报,有裨时局。”
加上潘祖荫、郭嵩焘,这些人都在为左宗棠说好话,皇帝就觉得这事奇怪了,按理,有举报多多少少总会有点坏事什么的,可怎么左宗棠没有一点坏事落到这些人手里,除了官文说他如何如何坏再没有听到任何不好的评价,分歧怎么会这么大?左宗棠到底是个好人还是个坏人?皇帝也被弄糊涂了。
还是问问肃顺吧,每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咸丰皇帝总是要听听肃顺的意见,尤其牵涉到满官和汉官的纠纷,皇帝尤其想听听肃顺的意见,在对待汉官的态度上,皇帝觉得肃顺还是能够客观对待汉官的,虽然所有的满官在心里都歧视汉官,包括皇帝自己在内,但大清又绝对离不开汉官,没有汉官和他们一起统治这个国家,满人要把这个泱泱大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是不可能的,现在一个左宗棠遭到满官的弹劾,他还不是正式的朝廷命官,却兴起了如此波澜,皇帝也不敢轻易就把左宗棠杀了。
肃顺终于等到了自己出面的时候了。事实上这一天他早就掐算好了,甚至这一切都是他早就设计好了,事情的发展完全是顺着他精心设计的路径往前走的,下面转了一大圈,最终落到他这里来了。
肃顺现在说话就水到渠成了。他首先肯定了左宗棠这几年在湖南担任幕僚为打击长毛、稳定湖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张亮基也好,骆秉章也好,他们所有的功劳实际上都是左宗棠的功劳,可左宗棠并没有得到半点奖赏,反倒被官文举报,实在冤枉;左宗棠这人事实上是很有能力的,对朝廷一片忠心,真是人才难得,值此朝廷正当用人之际,臣以为应予以重用:“(左宗棠)赞画军谋,迭著成效,人才难得,自当爱惜!”
皇帝听了肃顺一番话自然心里就有底了,左宗棠这个人是肯定不能杀的,也肯定是要重用的,可皇帝心里还是纳闷,为什么这么多人出来保举区区一个举人左宗棠?左宗棠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让那么多人异口同声为他讲好话?皇帝决定问问身边的郭嵩焘,他不是左宗棠的同乡吗,他应该是对左宗棠最了解的人了。
“汝可识左宗棠?”皇帝问郭嵩焘。
“自小相识。”郭嵩焘答曰。
“自然有书信往来?”
“有信来往。”
“左宗棠才干是怎样?”
“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为端正。”
“左宗棠多少岁了?”
“四十七岁。”
“再过两年,五十岁,精力衰矣。趁此年力尚强,可以一出任事也。莫自己糟蹋,须得汝劝劝他。”
……
至此,皇上心里已经决定启用左宗棠。随后不久,咸丰皇帝采纳了肃顺的建议,下诏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左宗棠终于因祸得福,一跃成了朝廷四品官员,名正言顺协助曾国藩襄办军务。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左宗棠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湘官集团的胜利。在这场湘官集团与满官集团的或明或暗的殊死较量中,湘官集团不约而同地团结起来,集体对抗满官集团,为了保一个左宗棠整体显示了他们协同作战的能力,显示了他们在中国官场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