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取各家所长(求推荐)

所幸这个时间点,家家户户都赶着做下午饭。

几乎没几个人来供销社。

偶尔有买东西,顾明按着价签也能勉强应付。

十分钟的功夫。

女售货员就领着大妈进了供销社的门。

后者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小碎布包:“好几天没消息,我以为你是逗弄人玩呢,东西真带来了?”

“我能拿这事逗你玩?东西就在这,您自己看。”

顾明笑了笑,将精工手表摆在柜台上。

大妈摆置半天,开始压价道:“也没个包装盒什么的,卖八百太贵了吧。”

“婶儿,要是有包装盒还不要票,八百你能买到吗?”

顾明把手表往回拿,嘴上道:“也就咱俩提前约好,我才第一个拿给你看,信不信我放街上,分分钟被买走了?”

虽然有些事实后世人恐怕很难接受,但这个时代还真就是洋货比国货高贵。

但凡是个洋牌子,人们都是争相抢购。

“是是是,你这孩子性子忒急,八百就八百。”

大妈连忙压住顾明的手,将碎布包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叠大团结。

她眼中闪过一抹肉疼之色,推过去:“你数数。”

顾明也不客套,就一张张数了起来,没用手指粘唾沫的法子。

以前不懂就算了,后来知道钞票细菌多,自然不能干这蠢事。

“对了,能不能再弄块女表来?侄子的表是有了,侄媳妇要是没有估计还得闹。”大妈问道。

“还是那句话,看缘分,大部分好东西在南方就分完了,能运到咱吉省,还能从我手里到你手里,你侄子算万中无一的幸运儿了。”

顾明不忘给客户增添点心理安慰,“不信你回头打听打听,全省精工手表都没几块,你手里算是市里第一块。”

大妈脸上肉疼的表情顿时消减许多。

花那么多钱买洋表,图的不就是个面儿?

顾明这两句话,正正好好说到她心坎上。

一旁女同事更是满眼羡慕,说道:“那有男表帮我留着,我回头凑凑也得拿下。”

她心里主意打得很正,洋表这东西哪怕她用不上,转手卖也亏不了。

“成,但这事天知地知你们知我知,别有第四个知道,懂我意思吧?”顾明压低声音道。

两人点点头,她们猜测中顾明这些洋玩意儿怕是来路不正。

越是如此,她们反而越乐意跟顾明搭上关系,有把柄才放心嘛。

“钱货两讫啊。”

顾明把碎布包塞到衣服里,接着道:“婶儿,给我拿两本笔记本,再拿根钢笔还有搪瓷碗,对了买糖要票不?我想整几块带给家孩子吃。”

“好,要票,婶给你拿几块不算钱了。”

大妈利索地把东西都给拿了出来,又抓了一把糖。

“多少钱?”

“十块两毛五。”

“多少?”

“130英雄金笔九块,两本塑料皮笔记本一块,搪瓷碗两毛五,没毛病啊。”

顾明和大妈大眼瞪小眼。

一个没想到对方会拿这么贵的,另一个没想到对方会嫌贵。

“钢笔我就不要那么好的了,换个便宜点的。”顾明说道。

说实话,钢笔这年头舍得买的人都不多,更不用说英雄金笔,太扎眼。

“长虹牌铱金钢笔一块五,这可以吧?”

“可以。”

“一共两块七毛五。”

顾明把钱递了过去,大妈还送他个网兜。

钱他目前是不缺了,要做的就是将这笔钱给洗成正当收入,这样才能光明正大花。

而买笔和本,就是为这事做准备。

拎着东西回了大爷那,坐上驴车晃晃悠悠往前营大队走了。

等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院门虚掩着也没关,顾明推着就进去了。

“回来了?”

屋子里透着煤油灯的光亮,黄澄澄的。

“昂,去了趟县城。”

顾明听到母亲的声音,回应道。

说着进了屋,桌上摆着饭捂子,这是怕饭菜凉了放里面保温。

“要不要给你热热?”

顾母从里屋走出来,也没问顾明去县城干啥了。

“不用。”

顾明坐下来,吆喝道:“红妮,小诚,出来。”

两小这会儿还没睡,闻言就从炕上跑到堂屋。

“红妮,给你买的笔记本,上学用得上,还有这几块糖,你俩分去吧。”顾明指指网兜。

两小欢呼着就掏起了,但挺规矩,不是顾明给的,他们不碰一下。

“有俩钱不知道咋糟蹋了,不如整个缝纫机搁家里。”

顾母冒着酸气,俩孩子都有东西,不知道给当妈的买点?

她一把年纪也喜欢吃点甜的。

“咳咳~”

顾父咳嗽两声,买几块糖无所谓,真整缝纫机就招摇了。

“瞧好吧,早晚的事,年底之前我就给你整一台回来,保准队里谁也说不出闲话。”顾明一手馒头,一手夹着菜,嘴里哄着老娘。

“真的?”

顾母眼里生光,缝纫机对于每个农村妇女来说,都是梦中情物。

能给自家缝补、做衣服就罢了,闲暇还能靠这玩意儿赚钱。

而且听儿子的意思是用能见光的钱买回来。

“比真金还真。”

顾明囫囵吃完饭,就拎着布兜回到屋里书桌前。

这还是他上高中的时候,父亲特意找木匠打的,后来自己和妹妹顾红共用。

摆好笔记本,顾明手持钢笔一时犹豫了起来。

别人写文章是没有思路,他是思路太多,反而不好抉择。

首先得符合这个时代的背景,符合他个人的背景,其次最好是个短篇,把名气打响了后面才好要价。

按照这个条件一筛,还留给他的选择就不多了。

良久。

顾明手中的钢笔终于动了起来,在第一行写下两个大字——《棋王》。

这部小说是八四年发表于《魔都文学》,当年发表没多久,顾明就有看过,后来的两部同名电影也都有观看。

国内88年藤纹骥拍了一版,也就是《魔都堡垒》导演的爸爸,相较于原著更注重于下棋的过程。

91年香江徐可也拍了一版,这一版看过的人比较多。

不少人觉得内容比较割裂。

殊不知这部电影是改编两部名为《棋王》的作品,一个是内地作者钟阿成,另一个是弯弯作者张喜国。

顾明站在后来者的角度,自然不可能继续照着原著来写,何况他也做不到一字不差地记下。

于是从三部作品的角度,吸取各自所长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