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温热论 : 三元及一思维下的伤寒温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阴阳关系

(一)阴阳对立

我多年前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今的第十版教材已有很大的不同,记得那时书中记载阴阳关系主要有4种,即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相互转化。第十版教材中的阴阳关系主要是: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看得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学科的发展变化还是挺大的。我一直主张所有的阴阳关系都是在系统框架下成立的,下面我们就在天地人的系统之下论述这些阴阳关系吧!《易经》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把中医的理论放在活生生的生命世界里,在生命系统内论述阴阳,我觉得这样的学问才实在,才有根底。中医理论不是玄学,不是空谈,中医是唯物的。

阴阳交感的话题已谈,现在从阴阳对立说起。阴阳对立,即是指阴阳的差异性、相反性,这个很容易理解。差异产生不平衡,不平衡产生运动,生命是恒动的,在于生命体不断地制造差异。阴阳气的对冲,阴阳气的交感都损耗能量,如果系统内不能及时制造出差异,则“动”将熄矣。人吃饭吸收能量是为了制造差异,植物晒太阳吸收能量也是为了制造差异,可见阴阳的对立与差异是“动”之源,故经云“生之本,本于阴阳”。

下面引用第十版《中医基础理论》的文字,诸位读者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的思想与主流观点有何异同。“阴阳对立的形式,通过阴阳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阴可制约阳,阳能制约阴。”阴阳之间的相互斗争,用“斗争”一词形容阴阳,就好似阴阳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我觉得阴阳的关系更似协作协同的关系,大家都在一个系统内,和而不同,更多的应该是合作,好似天仙配般,你在家,我在外,你织衣,我耕田。阴阳之间确实有拮抗制约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够只看到拮抗制约,还要看到阴阳之间拮抗制约是为了什么?阴阳之间的拮抗制约是为了平衡,阴阳平衡则阴阳运动不会失衡,生命环的运动不会失中和,可见阴阳间的拮抗制约也是为了系统内的运动服务。

再看第十版《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一段话:“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阴阳相互制约是自然界四时寒暑往复变化的根源。”我看这段话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如果都像这样解说中医的话,很多人会认为中医是玄学。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接收更多的太阳光辐射,接收了更多的能量,夏天才热。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太阳光的斜射,被照射之处吸纳不了更多的热。四时季节变化是因为天地的运行变化,这与阴阳对立制约有什么关系?下级系统应上级系统的变化而变化,在这里天地运动是大的,是主要的原因,是上级系统;而地球温度变化,四时变化,是地球小生命圈的变化,是下级的系统。所谓阴阳对立制约主要表现为阴阳气对冲以及阴阳经脉的对冲拮抗调谐人体稳态中心,阴阳对立制约可以使系统整体不至于产生太大的偏移。

(二)阴阳互根

在第十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互根的含义有两层,一是阴阳互藏,二是阴阳互根。我查阅过《黄帝内经》原文,并没有发现关于阴阳互藏互根的原文,至于为什么出现阴阳互藏互根的观点,这个不清楚,倒是《类经·运气类》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诸如《类经》之类,皆为注释《黄帝内经》之书,不足信矣。阴阳的互藏互根其实表达的意思也是阴阳的相似性。阴阳本出一体,系出同门,用阴阳的互藏互根这个词语,仿佛就是两家人一般。春夏之时,生命圈的事物得到了更多的太阳光能量,便成了阳;秋冬之时,得不到更多的太阳光能量,便成了阴。这阴阳之间的差异主要在能量信息方面,在于能量的显与隐。能量和信息能够传递和转移,所以这天地间才有了这般阴阳变幻的现象。

阴阳相似性的概念远比阴阳互根互藏的概念内涵丰富。比如说阴阳相似程度愈高,愈容易产生阴阳交感变化,所以在中药应用上,有形似而入药的理论,通过形似而预判中药的作用,再通过临床实践而验证。以脏补脏,以形补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发源于西方的顺势医学也指出:相似即有效。中西方医学观点如此雷同,诸君可思之。用阴阳互藏互根的观点去解释形似即有效的药学理论是解释不通的。阴阳互藏互根的理念是站在“两家人”的角度上看问题,阴阳本为一家,系出一门,所以只有在系统框架下看阴阳才得真。

(三)阴阳消长

第十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阴阳消长的内容有阴阳互为消长和阴阳同消同长。具体引文如下:“阴阳消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与互藏互根关系的变化。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双方互为消长,即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阴阳互藏互根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双方的同消同长,即此长彼长,或此消彼消。”这段话看似很有道理,却经不住推敲。且说说我对阴阳消长的认识吧,先从阴阳的同消同长讲起。

阴阳同消共长的典型例子在《黄帝内经》中是有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夏之时,天气温和,太阳光逐渐直射,地球生命圈的事物接收了更多的能量,阳气渐生渐旺,此为阳生;春夏植物生长,枝繁叶茂,此为阴长。阳生阴长,这是阴阳同时增多。秋冬之时,天气渐凉,太阳光逐渐斜射,地球之上生命圈的事物吸纳不了更多的能量,阳气不得填充是为被杀;秋冬植物萧索,叶落归根,此为阴藏。阳杀阴藏,这时阴阳共同减少。我在论述阴阳顺逆的原理时讲过稳态中心的概念,现在我依然用图1-2-4来解释阴阳同消同长的问题。

图1-2-4 人体稳态中心应四季周行图

春夏太阳光盛,天气渐暖,阳气升,图1-2-4中冬到春到夏这个线路中,地气上升日益强盛,地气上升过程中又有太阳光的照射,所以春夏之时地气上升趋势强劲,此时地气上升大于天气下降幅度。地气上升也是阳气升,阳气升大于阴气降,生命体的稳态中心偏向左,阳的一侧。稳态中心左移,生命体外显强壮,比如植物地上部分枝繁叶茂。到了秋冬时节,天气下降的趋势大于地气上升的趋势,生命体的稳态中心右移,偏向阴的一侧。春夏秋冬,生命体的稳态中心也在进行着左右旋转的圆运动。生命体稳态中心是为生命的“中”,生命体的气机运动围绕着“中”进行。以植物为例,春夏之时,这个“中”将出于地面,阳生阴长,这是阴阳的共同生长。秋冬之时,这个“中”将入于地面之下,气机围绕地面之下的“中”运动,阴阳则藏而不见,故曰“阳杀阴藏”。这是阴阳的消。

人体的稳态中心应四季进行升降旋转的圆运动,年复一年,这圆运动成了周期,故《黄帝内经》认为人以四时之法成。稳态中心的运动不仅有年周期,同理亦有日周期、月周期。生命体稳态中心的运动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环境,从而维持自身系统的稳定性。且看图1-2-3中的小球不在凹槽的中心,人体稳态中心是在进行周期性的圆运动,所以它在凹槽的壁上盘旋着环转前进。我们小时候可能做过这样的游戏,把一颗小球放在碗里,当晃动碗时,小球随即在碗壁上进行着圆运动。小球之所以运动是因为有力在推动它,人体稳态中心之所以进行着圆运动,也是因为天地四时对它产生了推动力。

前面文章谈过阴阳顺逆的原理,人体系统不仅仅是适应大自然,随波逐流,在适应的同时还有对抗。那如何对抗呢?这里就要提到阴阳有对立制约的功能,还是以天地人的生命系统举例说明。春夏之时人体阳气上升趋势强,这是因为外环境的阳气升发强,体内的阳气有了外助,所以表现出强劲的一面,这个强劲势头把人体的稳态中心也冲到阳的一面。春夏的时候,人外部的气血旺盛,颜色红润,皮肤润滑,小孩子生长得也比较快,这些都是阳生阴长的表现。此时,人体也是为了协调平衡,所以也加强了“阴”的力量,加强“阴”的势力可使稳态中心在一个小范围内波动,就像图1-2-3中的小球在小范围内波动,如若“阴”的势力不强,不能协调平衡,小球可能冲出碗里,这样稳态将会破坏,系统失去稳定。在天热的时候,人总是不爱动,因为动作一大就阳气翻腾,这样不利于阴气的“降”,安静下来,人体的气就容易潜藏起来。还有天热的时候,人就爱出汗,水的蒸发带走大量的热,因而皮肤清凉,皮肤清凉有助于阴气的下行。在本书的后面还会讲标本中气的理论,这标本中气的理论就是来源于阴阳顺逆的原理。比如说少阴君火盛时,则太阳寒水亦盛,寒水以制约君火也。除此之外,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拮抗调谐也,阳明燥金与太阴湿土拮抗调谐也。在针灸上我们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穴位,一是从气机运动方向协调制约以达到运动复原,二是从功能上协调制约以达到系统中和。

人体系统总是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当外环境比较平和之时,人体之内阴阳气升降势力大致相等,这就是阴阳的动态平衡。事实上,外环境总是在变化之中,外环境的变化感应人体,使人体之内阴阳产生相应的变化,这样阴阳动态平衡必然会打破。人体系统有自稳功能,所以人体系统必然会去中和外力来稳定自身系统,所以当外环境阳盛之时,人体的阴势力当开足马力以中和阳势力,当外环境阴盛之时,人体的阳势力当行动起来以中和阴势力。这就是阴阳的制约平衡,也是阴阳的消长平衡,其实这2个概念所表达的医理非常相似,可以归为一个概念。

前面我们讲过阴阳对立的话题,这阴阳对立与制约有什么不同呢?阴阳对立主要产生动力,好比开车,内燃机产生动力,推动车的前进,阴阳制约好比转向,施加向左或向右的力,使车的运行更平稳,不走错路,不翻车。相比而言,动力是第一位,调向是第二位。所以阴阳的对立差异是第一,阴阳的制约平衡为第二。

(四)阴阳转化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如寒饮中阻患者本为阴证,但由于某种原因,寒饮可以化热,即为阴证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元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能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但如果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得以恢复,病情又可出现好的转机,可见阴阳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

以上关于阴阳转化的内容来自网络,主要认为阴阳转化是病理状态下的寒热变化。阴阳转化可以表现在病理情况下,但更重要的是阴阳转化是时时刻刻发生在人体之内的正常的生理现象。《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黄帝内经》言:“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所以要明白阴阳转变的道理,就要先观察大自然,大自然存在的道理也适用于人。大气会有对流层、同温层,再上边为逸散层,地下有岩浆、地核。从上到下具有温度、湿度、压力的梯度,愈往上压力愈小,湿度愈小,温度愈低。天地如是,人体亦如是。地气上为云。水在地下受热,密度渐小,化为汽,升浮而上。向上的,热的,弥散的具有阳的属性。再往上,温度愈低,水汽分子碰撞而凝聚,成为小水滴,再聚成为雨,雨落下,这就是天气下为雨的过程。成雨之时,阳气转化成阴气。雨水降于地,再受热成云气。这便是阴阳转变,天地如是,人亦如是。天地有云雨之变,人体亦有云雨之变,阴阳转变,每时每刻,生生不息。《黄帝内经》云:“升己而降,降者谓天,降己而升,升者谓地。”即言其天地升降,云雨之变。

《黄帝内经》云:“重阳必阴,重阴必阳。”何谓“重阳”?九月九重阳节,九为阳数,九与九相逢,是谓重阳。阳气上行,至于肌表,肌表者属于阳,阳气处于阳位,是谓重阳,阳气行于此则渐行渐变化为阴气,阴气下行,故言重阳必阴。阴气下行,至于里,里属阴,阴气处于阴位,是谓重阴,阴气行于此则渐行渐变化为阳气,阳气复上行,故言重阴必阳。

前文已提过阴阳顺逆的道理,今再言之。以空间位置而言,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阳性空间里气的性质却是阴性的,比如地下为阴,气却是热的。天上为阳,气却是寒的。正是因为阴阳空间属性与本身属性相逆,所以造就了循环往复的运动,这便是生命环。阴阳转化是气血运行到一定区间,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用发展的、运动的、变化的眼光看事物,这样才能看得真切。

人体横向来分,可以分为表中里3个层面,表里两端皆为“极”,是为人体的两极,系统的完整性要求表气要内收,里气要外发,是故两极通应。表里气相聚于中,中气氤氲,中气缓和,然缓和之中又要有力,有力阴阳气才得以从中而出。表中里皆为阴阳气交汇相聚环转之重要场地。人体之表,皮毛也;人体之里,胃肠道也。表里是人体两极,阴阳之气运行至此亦将达于“极”也,物极而变,物极而反,是故表里两极是阴阳转化之所也。人体是恒温的,气至于表,外环境之清凉助阳气转阴也,此云化雨也。气至于里,胃肠道有肠道益生菌,水谷一入,有稼穑之用,种与收之间,升清排浊,完成物质交换。清升浊降,阴阳转变。表里之气,相聚于中,五脏是为中。表气里气交感于五脏,五脏对水谷精微进行分解、压缩,气血从中而发,是故中为阴阳消长之主要场所。阴阳转变和阴阳消长虽全身处处皆有,但是阴阳转化的主要场所在于表里两端,阴阳消长的主要场所在于五脏。由上文也可以看出,谈阴阳关系一定要在系统框架下才能说清楚。

(五)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这个理念,从系统的角度去看非常简单。所谓阴阳自和是系统自我稳定的表现。系统法则告诉我们,生命系统都有着自稳的功能,而系统自稳状态的外观表象就是阴阳自和。经云:道可道,非常道。生命系统法则不可知,然而却可以通过阴阳气的运动轨迹去揣度它,因此可以观察阴阳气的运动状态而知系统和与不和。是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张仲景告诉我们观察阴阳气运动状态,当阴阳气运动和谐时,系统将恢复自我稳定的状态,病将愈。

在《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教材中谈到:“阴阳自和是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和’。由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在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自动恢复协调是促使病势向愈的内在机制。”第十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其认为阴阳凌驾于系统整体之上,这生命系统的诸般变化,诸般运动,诸般制衡,皆为阴阳运动的内在机制,皆以“自”为核心。阴阳有着自主运动、自我调控、自我制衡的功能。即使是原始的人类,充满兽性,絮毛饮血的远古人类,也受着天地的制约。阴阳作为系统的要素,服务于整体系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级系统服从上级系统。在天地伟力面前人力渺小,在人体整体系统面前,阴阳也是被支配的,局部不可能大于整体。

(六)阴阳盛衰

所谓阴盛则寒,阳盛则热。主流思想认为:阴阳交战,综合实力对比从而产生热或寒的症状。当然这样认为无可厚非,但总也缺乏几分韵味。当我们提到阴阳时,便要想到上升或下降的物质能量信息流,要动态地、多维度地看阴阳才看得真实。当上升外出物质能量信息流占优势时,此时便是阳盛,人体有可能会发热。当下降内收物质能量信息流占优势时,此时便是阴盛,人体有可能会发寒。这里之所以用了“有可能”一词,是因为阳盛未必热,阴盛也未必寒。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外环境。

人与天地相应,外环境不断变化,所以人体内的阴阳不可能绝对地平衡,人体内阴阳也在时刻变化,人体内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造成人体的寒与热,这种寒与热与外环境的寒与热相互中和,这样就取得了平衡,维护了系统的稳定。比如说夏天时,人体内阴胜于阳产生“寒”,来对抗外环境的“热”,这时候皮肤打开,汗出,蒸腾散热,蒸腾效应会吸热,在人体之中会产生“寒”的气宜。这时人体之内阴的力量大于阳的力量,多余的部分被外环境的“热”中和了,从而系统稳定。再如说冬天时,人体内阳胜于阴产生“热”,来对抗外环境的“寒”,这时候皮肤气孔关闭,排尿减少,散热减慢,肌肉震颤,在人体之中会产生“热”的气宜。这时人体之内阳的力量大于阴的力量,多余的部分被外环境的“寒”中和了,从而系统稳定。彼之有病,换个环境未必有病。彼之正常,换个环境未必正常。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亦是此理,阳盛之时处于寒冷之地未必不适,阴盛之时处于燥热之地也算是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