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吾家江水绿如蓝》:双亲家世
苏轼,字子瞻,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四川眉州眉山县。苏轼出生时,北宋已建立七十六年,正处于国富民安、经济繁荣的时代。
四川崇山峻岭,地势险固,盆地内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眉山,古称眉州,始建于南齐建武三年(公元496年),距离四川的经济文化中心成都,大约五十公里,是一座宁静质朴、温婉祥和的小城。眉山小城风景秀丽,树木葱郁,一条清澈小河从小镇东郊蜿蜒穿过,河岸上杨柳依依,桃花灼灼,春分时节,一片青翠绚烂,宛若世外桃源。
小城里,无论是乡绅之家还是书香门第,无论是豪宅深院还是小门小户,都有个或大或小的庭院,院里家家养竹,户户垂桃。小城更是水源丰足、莲花满塘,娉婷袅袅,清香雅致。
苏轼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青翠秀美、与世无争的小镇。说与世无争,是指苏轼出生的年代。事实上,在苏轼出生之前,自宋太祖一统天下,收复蜀地,四川经历了持续数十年抢掠烧杀的动荡。尽管“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这块风水宝地依然未能幸免战争和掠夺的涂炭。直到一波波的兵乱和农民反抗彻底被平定,蜀人经历了长达三十六年的战争纷乱。
苏轼出生时,四川的战乱已经平息稳定了三十余年,小城眉山经过一段休养生息,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温煦。读书风气也日渐浓厚,很多有名的诗人都曾来到四川,在这里居住、生活过。
苏轼是幸运的,他不但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还有一个非常幸福快乐的童年。他的童年浸染在一个山明水秀的诗书之城。
苏轼的父亲名叫苏洵(1009—1066),字明允。苏轼出生这一年,苏洵二十八岁,这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又不小的年龄。在当时的年代,作为一个男人,这样的年纪若是在书香门第或大户人家,早已读完圣贤书,正是功成名就、一展宏图的好时候。若是生在普通耕农小户,则是务农耕作,勤劳持家,扛起家庭的全部责任和重担。
苏洵却在二十五岁之前既不读书也不耕作,依仗家有祖田,父亲健在,家境还算殷实,终日在外面游玩。
在古代,不读书却四处游荡,似乎显得有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苏洵的父亲,也就是苏轼的祖父,是一个非常开明的老头儿。他从不强迫儿子读书,反而任由他四处游玩。老爷子性情十分乐观,他一点也不担心苏洵的不学上进,似乎他相信,天生其才必有用。
苏轼从小就开始读书,在学堂时就已展露出非凡的天分。这一点不像父亲,事实上,苏轼的性格也不像苏洵,倒似乎秉承他的祖父多一些。
苏轼的祖父名叫苏序(973—1047),四川眉山人,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苏轼出生时,祖父六十三岁,身体依然强壮,性格豪爽幽默,好喝酒,不怎么识字,却好作诗。
据说,苏序曾写了上千首诗歌。他的诗简单通俗,浅显易懂。诗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朝野大事到乡村生活,从山水风景到人间烟火,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用诗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苏序作诗很快,信手拈来,只是,他的诗一首也没流传下来,他的子孙三苏,也从未在诗文中提起过苏序的诗。
可见,苏老爷子写的诗应该没什么惊艳之处。他作诗也并非为了取悦他人,只是自娱自乐,有感而发罢了。苏序虽没怎么读过书,却有着诗人的浪漫、天真和热情。或许,苏轼血液里流淌的旷达和乐观,一部分正秉承于他的祖父。比较之下,父亲苏洵倒是个沉默谨慎的人,这一点,苏轼的弟弟苏辙倒更像父亲。
此外,苏轼的祖父喜欢喝酒,苏轼长大后也喜欢喝酒。西凤酒、荔枝酒、黄柑酒等,苏轼都喜欢,只是,苏轼的酒量或许远远不如祖父。
苏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苏澹、苏涣、苏洵,苏洵最小。长子苏澹和次子苏涣从小饱读诗书,只是,苏澹自幼身体不好,后来早逝了。
迁到蜀地的苏家,五代人之内并没有人考取过功名,因此苏家也并非士族之家。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天下纷乱,四川这个地方,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遗世独立,相对保持了一个平稳的时世。百姓悠然自得,民风质朴敦厚。蜀人的思想也很独立,只要生活富足安定,人们不愿背井离乡,到混乱的官场谋职。没有做官的欲望,也就缺少一定的读书动力,因此,蜀人的读书风气也不浓厚,尽管很多蜀人非常聪明,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品德。
直到宋太祖建立大宋后,崇文抑武,风气大变,出仕为官的人都能得到极其丰厚的待遇。有一首著名的诗,天下人耳熟能详,“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赵恒为广招天下贤士,写了这首《劝学诗》,提倡读书的风气,鼓励读书人通过读书科举出仕,参政治国。
来自京城的这股读书之风,从京都汴梁越过高山峻岭,穿过迢遥山水,传到了偏安一隅的蜀地,也传到了连续五世都不曾出仕的眉山苏家。苏序的二儿子苏涣,备受鼓舞,因此努力读书,参加了科举。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的一天,苏序正在街上像往常一样骑着毛驴闲逛,远远地传来人群的喧哗欢闹声。仔细一看,是乡里来了一个官差,后面跟着一大群乡里的族人。乡人兴高采烈,议论纷纷。等苏序走近,乡人纷纷向苏老爷子表示祝贺,原来是苏涣考中了进士,差人送来了告示和官袍。
这一年,苏涣(1000—1062)二十四岁。苏涣考中进士,轰动全蜀,他这一中,打破了苏家“三代皆不显”的局面,从此,苏家从平民人家成了官宦家族。
这一年,眉山还有一户人家考中,出仕受封的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儿子。程家是个大户,得知儿子考中,早早准备了宴席庆祝。
苏序之前也听儿子苏涣写信说了中举一事,却不像程家提前备好酒宴,而是依旧像往常一样,在街上和邻里聊天喝酒。此时,老爷子手里拎着一块牛肉,满脸红润,喝得有些微醉。等他终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高兴地接过官文,把官帽官袍连同告示一股脑儿塞进了包袱里,哼着小曲儿骑驴进城了。
乡人虽然觉得苏老爷子有点怪,但却都非常喜欢他。苏老爷子人缘很好,因为他豪迈正直,年轻时好打抱不平,很有侠义精神。
苏序年轻时,身材魁梧,气量宽宏,又勇敢无畏。眉山小城有一个茅将军庙,由于乡人比较迷信,庙祝(庙里管香火的人)便借助茅将军像欺骗乡人钱财。一天,苏序喝得有点多,趁着酒意,带领了二十几个村仆,不但砸碎了神像,连庙也一同拆毁。从此,庙祝再也不敢欺诈百姓了。
此外,苏序还临危不乱,气度从容。在苏序二十一岁那年,四川正逢兵乱,眉山被围。苏序毫不犹豫地参与了守卫家乡的战斗。不巧的是,苏序的父亲在那一年病亡了,他一边孝顺地宽慰伤心的母亲,一边在兵荒马乱中从容有序地操办了父亲的丧事。
苏序最大的优点是勤俭质朴、为人平和、乐善好施。他家里种植粟米,收割后并不去壳,而是修建一个大仓库把稻谷全部储存起来,另外还不停地以米换谷,积攒了好几年。乡人都很好奇,攒那么多稻谷做什么,苏序却笑笑并不多言。乡人觉得他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怪老头,也就不再多问。直到有一年赶上荒年,乡里族人很多家都断了粮,只有苏序囤积了大量的稻谷,足有四千担之多。
苏序虽粮食富足,却没有借机发财,而是开仓放谷,救济族人、亲戚和村里的佃户以及穷苦百姓。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苏老爷子之所以只囤稻谷,是因为米容易受潮霉烂,稻谷比米更耐藏久存。大家不但佩服苏老头儿的远见卓识、聪明智慧,更是非常感激和敬佩他的慷慨良善。那一年的饥荒,乡里的很多人家都受到了苏序的帮助。
苏序身上的豁达乐观、侠义热心,全部传给了他的子孙。我们会在苏轼的身上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正直善良的品质。
毫无疑问,苏序的侠义热心使他在乡里树立了一定的名望。说起名望,眉山还有一人,比苏序更有名气,此人就是大理寺丞程文应。
程家是北方世家,也是真正的豪门望族。881年,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到四川成都,程家祖辈跟随唐僖宗来到四川,之后便一直定居在眉州。
程家家境殷实,算得上眉山的首富。程文应的父亲是摄录参军程仁霸,程文应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朝为官。程家和苏家虽然都是眉山的大户人家,但和程家相比,苏家就显得家资平平了。
程文应和苏序是少年的玩伴,两家世代交好,彼此都很了解。苏洵十八岁时,一天,程文应派人到苏家来说亲,想把女儿嫁给苏洵。
苏序以为程文应是在说笑。小儿子苏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程家是完全了解的,怎会答应把女儿嫁给苏洵。程文应却是认真的,他愿意把女儿嫁给苏洵,自有他的道理。在他看来,苏家并不富足,却能把余粮接济给乡邻,其父品德高尚,其子必定贤良。程文应不但不认为苏洵是游手好闲,反而认为他行万里路,见识广阔,一定是个有大志向的人。
苏序觉得程文应宦海多年,见多识广,看人一定很准,既然他都如此高看自己的儿子,苏洵将来必成大器,苏序非常高兴。
程文应决定把女儿嫁给苏洵,却遭到儿子程浚的极力反对。程浚,是北宋天圣年间眉山县的上榜进士。对于功名富贵都不缺的程浚,平日接触的都是官宦子弟,他认为妹妹嫁给苏洵那样游手好闲之人,简直是给程家丢脸。他甚至说,如果妹妹嫁给那个浪荡子,就和妹妹断绝来往。
程文应却不顾儿子的反对,坚决促成了婚事。作为一位父亲,程文英没想那么多,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认为苏家对非亲非故的乡邻都能慷慨相助,日后必能善待自己的女儿。有时候,父亲的逻辑或选择,看似简单直接,却蕴含着最真挚深厚的父爱。
父亲不听劝阻,与苏家结成亲家,程浚为此大为不满,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态度为日后两家的交往埋下了祸根。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苏洵迎娶了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那一年,苏洵十九岁,程氏十八岁。
程夫人家境优渥,自幼饱读诗书,不但知书达理,没有富家小姐的脾气和架子,还温婉贤良,善于女红。当时,苏洵的祖母宋氏健在,宋氏脾气有些怪,她不喜欢嘈杂,不喜欢别人大声说话,就连家人走路鞋子发出的声音大了,她都不高兴,宋氏对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有些不满,却唯独对程夫人另眼相待。仅此一点,足以说明程夫人对宋氏十分孝顺恭敬,悉心伺候,非常周到。
程夫人孝敬公婆,谦和恭顺,勤勉持家,生活简朴,不但赢得了老人的喜欢,也得到了族人的尊重和赞扬。
无论出身、学识还是相貌、品行,程夫人样样不差,有妻如此,苏洵应是幸福满足的。程氏嫁到苏家后,苏洵却依旧不思进取,到处游山玩水。
也许,在外人看来,苏洵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苏洵也是有烦恼的。上天总是先给你一份看似美满的生活,之后再不偏不倚地给你一些遗憾。苏洵的遗憾就是,婚后没多久,程夫人就生了个女儿,却不幸夭折了,这让苏洵郁郁寡欢。
天圣庚午(1030)年的一天,二十二岁的苏洵在外游玩时偶然逛到玉局观道院,在卜师无碍子占卜算卦的摊位上,看到一副张仙的画像。张仙,原名张远霄,是一位道士,擅长弹弓绝技,传说张仙曾师从南北朝时道教上清派宗师陆修静,后来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
卜师无碍子告诉苏洵,诚心供奉张仙的画像,祈福生子,有求必应。苏洵信以为真,立刻用随身携带的玉环换取了这幅画像,带回家后,每日恭恭敬敬地供奉上香,虔心祷告,以求得子。
三四年间,程夫人果然又添一儿一女。苏洵大喜,想不到张仙的画像竟如此灵验。
明道元年壬申(1032),苏洵的母亲史氏离世,苏洵的哥哥苏涣辞官离职,回家丁忧。
或许是来自做官的哥哥苏涣的激励,或许是母亲的离世让苏洵幡然醒悟,苏洵突然决定好好读书了。这一年,苏洵已经二十五岁,虽然时间有点晚,但他觉得读书并不是什么难事,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为了妻子失望的眼神,也为了他自己,他必须开始用功了。
是的,妻子程夫人这些年失望和委屈的眼神,苏洵完全心知肚明,尽管她从未说出来。凡事就怕比较,有比较就会有失落。
苏洵的哥哥苏涣早已中了进士,程夫人的两个兄长也都在朝为官。嫁到苏家六年了,丈夫却依旧整日贪玩不知上进,作为一个妻子,程夫人心里应该是有一些不快的。但程夫人却从未表现出不满,正是因为她不抱怨,依旧任劳任怨,辛苦持家,让苏洵心里反而增添了更深的内疚。
就在苏洵打算用功读书时,又有一件事让他伤心不已。儿子景先体弱多病,郎中说,这个孩子恐怕养不大,苏洵听了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和天下所有的男人一样,苏洵盼着能有子嗣传承。二十五岁的年龄,在古代其他人家,早已子女成群。而他好不容易盼来一子一女,儿子却又长不大。想想自己一无所成,连个儿子都不能保住,他已失去了一个长女,如今,这个孩子也将失去,这对苏洵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苏洵充满了沮丧和悲伤。他站在画像前,凝望着画中的张仙,心中不免有些埋怨。但是,第二天起床后,他又继续在张仙画像前敬重地上香祷告。
一年后,程氏再生一女,名为八娘。苏洵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但他依然期盼能再有个健康的儿子。他继续坚持每日上香,虔诚敬拜,没多久,程氏再次有了身孕。
乡里的老妇人说,这次看起来又是个男孩。苏洵再次充满了欣喜和期待。对温婉贤惠的妻子也充满了感激。他开始闭门不出,更加发愤读书了。那一年,苏洵已经二十七岁。
终于,妻子临盆,苏洵盼来了新婴儿健康有力的第一声啼哭,果然是个男孩!终于又有了一个儿子,苏洵高兴得热泪盈眶。
看着襁褓里的儿子,粉嫩的皮肤,黑黑的大眼睛,高耸的颧骨,苏洵的心里百感交集,又喜又忧。喜的当然是儿子的出生,这是他期盼了很久的事。忧的是,他想到之前夭折了的长女和体弱多病的长子。
为了慎重起见,虽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使唤丫鬟,苏洵还是为新出生的儿子请了一个心慈面善的奶娘,专门照顾他和他的姐姐八娘,这个奶娘名叫采莲。后来苏轼长大后,采莲一直跟随着苏轼,照顾他和他家人的起居日常,一直和苏轼生活在一起。
苏洵疼爱地注视着新出生的儿子,心里无限欢喜和憧憬。任凭他对这个儿子寄予多高的厚望,他都难以料到,这个儿子长大后能名震古今,才华盖世。当然,他也预料不到他一生的坎坷崎岖,颠沛流离。他当时心里唯一想到的,只是希望儿子能够健康平安地长大,如果再奢望一些,就是希望儿子能像他的伯父苏涣一样,考中进士,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苏涣是苏家五代内唯一中举、在朝为官的人。虽然在后世,苏涣的声名不如弟弟苏洵,更不如侄子苏轼,但苏涣却开了个好头,打破了苏家三代皆不显的局面,使苏家从此成了官宦之家,也给弟弟苏洵及子侄树立了一个目标和方向。
或许是来自兄长苏涣的鞭策,或许是儿子苏轼懵懂纯真的眼神,或许是为了妻子默默的付出,或许是自己心有不甘,也或许这些原因都有,激起了苏洵内心深处强烈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他有些羡慕兄长,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书,浪费了大好的时光。他决定要做一个好父亲,成为儿子的榜样。于是,苏洵更加发奋读书,并且准备也去参加进士的资格考试,像兄长一样,考取功名。
苏洵终于要立志读书了,程夫人感到很欣慰。可是,生存压力却横亘眼前。如果苏洵只管读书,维持生计就只能落在程夫人一人身上。程夫人对丈夫说,只管努力读书,生活上她会想办法。
让丈夫不用担心,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这不但需要能力,还需要持久的毅力,日复一日地打理家庭琐事,并承担全部责任。程夫人体谅地承担了一切,不仅说的令人舒心暖心,做的更是勤勤恳恳。于是,苏洵不管一切家务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也就是苏轼出生的第二年,苏洵第一次参加乡试,可惜,他写的论文由于不合时宜,不幸落选。
苏洵回到家开始自我检讨,仔细研究古人名篇,把他以前写的几百篇旧作和古人名篇对比,感叹之后,一把火把自己的文章全部烧毁。之后潜心修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著作,尤其是《论语》《孟子》和韩愈的文章,苏洵花费大量时间潜心研思,百般揣摩。他就这样每天坐在书斋,闭门苦读了五六年,这期间,他收起笔砚纸墨,发誓不读熟,不写一字一句。
几年时间内,苏洵的学业突飞猛进,不仅熟读经史,还能顷刻间写出数千字的好文章。他的作品言而有物,雄健有力,文字恣意奔放,落笔惊人。且每一篇都是有为而作的经世致用之文,而非以往那种空洞无用的应试文章。直到三十二三岁,苏洵终于自学成功。
看来,苏洵的丈人程文应的确是眼光独到。他没看错,苏洵果非泛泛之辈。其实,苏洵年少时也并非完全的不好学,更不是愚笨无知,他只是觉得读书不是什么难事,相比枯燥的四书五经,他更喜欢通过远游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走出眉山这个封闭的小城,了解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从春秋战国时起,就有很多著名的文臣谋士、思想家走出闭塞的家乡,通过游学获得知识和信息,增长智慧,同时了解其他诸国的状况。远的不说,离宋代较近的,如唐朝的李白、杜甫曾云游四方,两位大才也都曾来过四川,在四川居住过一段时间,留下了不朽的诗文。或许苏洵就是受到他们游历的启示和诗篇的鼓舞,也想像先贤那样游历四方,开阔眼界。
事实证明,苏洵那些年的游历的确收获巨大,他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宋朝。不但自己增长了见识,他每次游历回来,还会把旅途见闻讲给儿子们,从山川风物到民间百态,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名士大儒到寻常布衣,这让苏轼很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后来,苏洵通过游历,还了解到时代的趋势和变革,朝野的动态和风向,学术思潮的发展和流向。他每到一处,都与当地文人才子切磋文章,不但自己更加热衷思索,还引导儿子们追求实用,深入思考,写出言而有物的文章。苏洵积累的学问和见识让两个儿子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通过游历,苏洵不但开阔了眼界,还结交了天下朋友,包括北宋政坛非常有名气的几个大人物。那些年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影响和改变了苏洵,也大大开阔了儿子的眼界。这些知名人士为他和儿子们后来进入京城,初露头角,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有些人,终其一生未能开悟,直至老死平庸无华、寂寂无闻;有些人,少年时或许并不出类拔萃,经历了一些事,遭遇过一些坎坷和伤痛,之后幡然醒悟,励志图强,终能大器晚成。苏洵就属于后者。
苏轼生逢盛世,家境小资,母慈父爱,父亲又文采非凡,卓尔不群,这对于一个少年,就已经很幸福了。更幸福的是,苏轼三岁那年,1039年三月十八日,母亲程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苏辙。
从此,苏轼的童年,不但有了一个手足之亲、形影不离的玩伴,还多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学友。兄弟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后来又一起赴京赶考,同中进士。在苏轼仕途起伏、一生坎坷的命运中,弟弟苏辙始终和他一起,在政坛上同进退,共患难,弟弟成了苏轼生命中最大的精神支柱。
关于苏轼的出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苏轼出生那年,四川眉山县境内的彭老山忽然树木凋零,花草枯萎,一座原本秀丽青翠之山突然一片萧瑟。直到六十多年后,苏轼去世,山林才恢复以往的青翠繁茂。眉州百姓当时不解,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一年天降奇才,山河的灵秀之气独钟于他一身,因此寸草不生。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自古有关这种英雄豪杰的祥瑞之说,往往都铺陈在帝王身上,苏轼作为一个文人,也能得此殊荣,足以说明苏轼深受百姓的喜爱和赞美,因此,人们愿意给他的出生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苏轼有一个生机蓬勃的童年,是在山清水秀的眉山度过的。不但山上花草树木没有枯萎,而且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苏轼小时候经常爬到树上采摘橘子柚子,有时也会登山采些松果,还会悠闲地坐在牛背上,边读书边放牧,牛儿则低头吃着翠绿的青草。
苏轼小时候,家里有个美丽的庭院,竹柏丛生,杂花满园。暮春时节,美丽的鸟儿三三两两栖集于桐花上,竹引清风,鸟雀鸣叫,花香满庭,绿荫如画;屋内翰墨书香,书声琅琅,兄弟俩不负青春,埋头苦读。这一番情景,后来在苏轼的诗里尽显:“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苏轼的伯父苏涣已经做了官,朝廷偶尔有官员经过眉山,都会到苏家拜访。每次有官员来,家里就会很热闹,使女光着脚到院子里采摘青菜,家里准备酒肉宴席待客,那种热闹的气氛在苏轼的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苏轼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他身体健康,无忧无虑,拥有着一个非常快乐的童年。
除了弟弟苏辙,苏轼也常和堂兄弟、表兄弟一起在乡野里玩耍。无论是泥土、石块还是水沟、土墩,自然界的任何东西,小苏轼都能玩得不亦乐乎。在苏轼一生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写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诗篇。如《戏作种松》《送表弟程六知楚州》等。
少年苏轼在故里快乐地嬉戏,眉州的山光水色赐予他无穷的乐趣和滋养,蜀地的风土人情也给予了他丰富的灵感和诗情,许多人文故事,启迪着苏轼的思想。他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东湖》一诗中,深情地歌颂他的家乡:“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如果说,眉州的山水有情,孕奇毓秀,孕育了苏轼,给予他成长的沃土,苏轼的性格一部分秉承了祖父,文学造诣的启蒙来自父亲;那么,苏轼生命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人,他的母亲,苏轼高尚无私的品格,一部分就来自母亲的教育。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生于1009年,眉州青神人(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十八岁时,奉父母之命,嫁给苏洵。程夫人从小笃信佛教,宅心仁厚,心地良善。
苏轼年少时,每逢父亲在外游历,教他和弟弟读书习字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的头上。可以说,程夫人是苏轼和弟弟苏辙的启蒙老师。程夫人教育孩子,非常注重品格的培养。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程夫人还经常在生活中,用自身的言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几件事,给苏轼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令他终生难忘,苏轼后来在诗文中都有记叙。
其中之一,是《记先夫人不残鸟雀》。苏轼小时候,自家的院子里,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竹柏茂盛,绿意盎然,引来不少鸟雀,在他家的院子建窝筑巢。苏轼和弟弟苏辙年少顽皮,在院子里追逐嬉闹,偶尔会爬到树上。程夫人严厉地告诉儿子们,要爱惜一切有生命之物,并立下家规,家中任何人不许捕鸟,更不许毁坏鸟巢。
苏轼和苏辙看着母亲严肃的表情,面面相觑,连连称是。苏家上上下下善待弱小,久而久之,飞到苏家的鸟类越来越多,树上的鸟巢也跟着多了起来。鸟儿不怕生了,胆子也大了,鸟巢越建越低,有的就建在低矮的树杈上,兄弟俩低头就能看到,有时,他们还会找些吃食喂喂小鸟。
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因为程夫人善良慈悲,苏轼长大后也一心系民,关爱百姓。日后为官,无论走到哪里,都把百姓生计放在第一,一生充满仁爱。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苏家刚搬进纱縠行新居不久。苏洵经常外出游玩,程夫人带着孩子和公婆住在一起。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苏家的经济状况日渐衰落。
苏洵未能入仕做官,又整日游手好闲,程夫人不愿一直靠公婆维生,更不愿接受娘家的接济,让乡村邻里对她的丈夫指指点点。于是,苏洵外出求官时,程夫人就从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搬了出来,在眉山城南纱縠行街租了一栋宅子,自住兼经营布帛生意。
一天,仆人在新居屋内一块地板下,发现前人窑藏的一个坛子,从重量上看,应该是一坛金银。大家都十分高兴,有了这笔钱,一家人的生活就能好过多了。程夫人却不等开启,让人立刻重新埋好。她教育儿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人要堂堂正正,绝不贪图意外之财。程夫人对两个儿子的教导,让苏轼兄弟从小树立了高尚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程夫人不但正直良善,还有着普通女人难以企及的气度。苏轼十岁时,母亲给苏轼读《后汉书》,读到《范滂传》。
范滂(137—169),字孟博,汝南征羌县人(今河南),东汉时期的大臣和名士。他敦厚质朴,谦逊节俭,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东汉末年,宦官当道,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范滂为百姓疾苦呼吁,敢于伸张正义,鞭挞贪官污吏,受到百姓的尊敬,却受到奸党宦官的诬陷和追捕。
奉旨缉捕的官差知道范滂是一个正人君子而不忍去捉拿,抱着诏书痛哭,范滂听说了这件事,为了不使官差为难,主动到县府投案。县令郭揖深为范滂的义勇而感动,立刻解下官印绶带,决定弃官与范滂一起逃跑。范滂不愿连累县令,宁死不屈。
范滂临刑前,母亲赶来与范滂诀别。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很孝顺,可以赡养母亲,儿子不孝,要离开您了,请您不要过分悲伤。”范母听了回答说:“儿子能与李膺、杜密这样的贤人齐名,死有何憾!儿既然得了好名誉,又想要长寿,怎能两样占全?”范滂跪拜,接受母亲教诲。
范母对儿子虽义正词严,却免不了内心的哀伤,一边垂泪一边喃喃对范滂说:“我不让你做坏事,让你做好事,可我却落得如此下场。”周围的邻里听了这句话都伤心不已。范滂慨然赴死,年仅三十三岁。
程夫人讲到这里,放下书卷,慨然喟叹。她敬重为官清正、为民请命的范滂,更深深佩服深明大义的范母。
苏轼和母亲两个人同时静默了许久。过了一会儿,苏轼抬起头,认真地问母亲:“如果我长大,也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母亲会允许吗?”
身为人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程夫人当然也希望儿子无忧无虑、健康成长,但她的回答却令人意想不到。程夫人深沉地凝视着儿子,朗声回答:“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母亲的智慧对孩子的价值观起着决定和引导的作用。正是因为程夫人的教育,一颗一心为民、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矢志不渝的种子早早地埋在了苏轼的心中,为苏轼立下了安邦济世的雄心壮志。后来,无论苏轼是在文坛上被万人追捧,还是在官场上遭小人迫害,无论身居高位,还是流放万里,他始终乐观豁达,秉持高洁的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程夫人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苏轼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