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工匠精神的发展历程
匠人匠术
苏州刺绣
苏州刺绣(以下简称苏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是江苏省苏州市的民间传统艺术,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绣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同时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作品大致可分为零剪、戏衣和挂屏三大类,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
宋朝时期,山水、花鸟、佛像等画作开始成为苏绣的绣稿,此时苏绣技艺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例如,明朝张应文所撰的《清秘藏》中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这句话是说宋朝的刺绣匠人在刺绣时十分细致,其刺绣的山水有远近之分(图1-18),楼阁深邃幽深,人物生动形象,花鸟尽显亲昵的姿态。
图1-18 宋朝的苏绣绣品
明朝时期,受吴门画派的影响,苏绣匠人常把四大名家的画作当作刺绣题材,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成功做到了“以针作画”。自此,苏绣在针法、色彩和图案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朝时期,苏绣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盛况。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清朝的刺绣匠人们无所不能、无所不工,华丽的绣品层出不穷。同时,苏绣还吸收了上海“顾绣”及西洋画的特点,形成了光线明暗强烈、富有立体感的艺术风格。例如,19世纪末,刺绣大师沈寿继承传统,吸收西洋画的精髓,创造了“仿真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苏绣吸收了当代著名国画的精华,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其针法也由18种拓展至40余种。例如,凭借扎实的素描功底和娴熟的“乱针绣”技术,任嘒闲开创了“虚实乱针绣”,并在《齐白石像》(图1-19)、《风景》等众多作品中,同时使用了“虚实乱针绣”和粗细结合、虚实排列、留空等多种刺绣手法,使画面生动丰富、线条轻松活泼、色彩简洁明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苏绣作品呈现出“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其中,“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色彩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
图1-19 《齐白石像》绣品
苏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工匠在传承并创新传统苏绣技艺,用心雕琢自己的作品。
议一议
(1)驰名中外的苏绣技艺具有哪些意义和价值?
(2)苏绣作品制作精良,这需要工匠们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匠工讲堂
我国工匠精神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手工业密切相关。我国手工业,尤其是传统手工业,培育了大批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如“衣被天下”的纺织技术家黄道婆、铸剑鼻祖欧冶子等。因此可以说,手工业发展是我国工匠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国工匠精神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具体而言,工匠精神在历史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1-20所示。
图1-20 工匠精神的四个阶段
一 萌芽阶段
学界通常认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制作与火的使用。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用语言进行沟通,用工具集体狩猎、采集肉食,用火取暖、照明、驱赶野兽。为了适应狩猎生活,减少与野兽搏斗时的伤亡,人类开始发明、制作工具,部分工具如图1-21所示。“石刀技术”在当时应用广泛,指用打制法从石核(一种石制品)上取下薄片,并将其加工成“石刀”,以此制作各种工具,如用骨头和象牙制成的锥子和骨针、用于捕猎的投石器等。
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人类开始种植植物和畜养动物,从此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改进了工具的制作方法,使粗糙、不规则的“打制”石器变成光滑、匀称、形态精致的“磨制”石器,既提高了工具的质量,使其更加锋利、耐用,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工具的种类。同时,他们还会对骨器、象牙和玉石进行切料、细刻及磨光等处理,将它们制作成彰显地位或权威的饰品。例如,氏族部落会制作象征地位的鸟形象牙圆雕(图1-22),还会把石头打磨成发饰,把老虎、野猪等野兽的牙齿打磨成佩饰等。
图1-21 旧石器时代的部分工具
图1-22 鸟形象牙圆雕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也开始出现。制作陶器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物性质的开端,制陶技术也因此成为要经过专门研究和学习才能掌握的技艺。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由火门、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的陶窑。人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制陶经验,熟练掌握了选择陶土、塑坯造型、调节烧制火候等一系列制陶技术和绘画、贴塑装饰工艺,已经能够制作出花纹繁复、图案整齐、外观精美的陶器(图1-23)。可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已成为当时人们制作器物时的追求。
图1-23 新石器时代精美的陶器
夏商时期,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商朝晚期至西周前期,青铜文化达到鼎盛,青铜铸造工艺相当成熟,工匠们制造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武器和工具。例如,这一时期的工匠制作了用于盛酒的鸮尊(图1-24),以表达当时人们对鸮这一神鸟的喜爱和崇拜之情;还制作了人面纹铜鼎(图1-25),来展现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怪的形象。
图1-24 鸮尊
图1-25 人面纹铜鼎
略知一二
在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中,爵、角、壶、觥等为酒器,敦、豆、鼎、簋等为食器,盘、匜、鉴为水器,钟、鼓、铙、钲为乐器,戈、矛、剑等为兵器。
游目骋怀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朝青铜方尊,每边长52.4厘米,高58.3厘米,重达34.5千克。如图1-26所示,四羊方尊颈部高耸,四边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的装饰图案;四角各塑一羊,羊头与羊颈伸出方尊,羊身与羊腿附着在方尊腹部和圈足上,前胸及颈背部以鳞纹作装饰;两头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探出器表,蜿蜒向前。
考古学者分析,工匠们在铸造四羊方尊时,采用了两次分铸技术,即先将羊角与龙头铸好,然后将其分别置于指定位置,再进行整体浇铸。可以说,四羊方尊完美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和圆雕于一体,使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相融合,器皿与动物形状相结合,可谓巧夺天工,它也因此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成为传世国宝。
图1-26 四羊方尊
尽管当时人们的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落后,但工匠们却依然制作出了如此精美且能体现出传统礼仪和文化的器具。当时的工匠们专注于器具的制作,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地对其进行雕琢,工匠精神正是在这一推一敲、一琢一磨中萌芽的。
二 发展阶段
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使其表现出德艺兼修、尊师重教的重要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深刻影响了社会伦理观念。因此,人们不再只用技艺水平的高低来作为判断工匠好坏的标准,还要求工匠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墨子》中也提出了“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等观点,强调了人应当乐于助人、乐于施教,多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这些道德价值观作为古代社会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也得到了工匠们的普遍认同。此外,先秦典籍《左传》中记载:“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其中“正德”指工匠要服从管理和安排,具备良好的品德;“利用”指工匠要努力劳动,改善生活条件;“厚生”则指工匠的所作所为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利。这些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逐渐成为工匠精神内涵中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工匠精神发展。
戴逵:性高洁,与琴书为友
戴逵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匠人,极其擅长绘画与雕刻。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注重以德为先,常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节规范。此外,戴逵坚决反对东晋时期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认为所谓的放达是不走正道,不值得学习。他倡导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自身道德观念,不沉迷于虚名与权力,《晋书》称其“性高洁,常以礼度自处,深以放达为非道”。
寻匠问道
东晋时期,佛教得到推广。当时,戴逵负责为晋孝武帝雕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佛像刻制完成后,观者无不称妙。但戴逵却觉得佛像的神态过于死板,缺乏冲击力和震撼力。然而他深知观者当他的面不敢提具体的修改意见,于是他便躲到屏风之后,把观者对于佛像的各种议论记录下来,反复推敲、琢磨这些议论,总结出改进方向,认真修改佛像。经过三年的时间,一尊体现民族风格、深受世人喜爱的臻美佛像(图1-27)出世了。唐朝释道世整理的《法苑珠林》中记载:“晋世有谯国戴逵,字安道者……机思通赡,巧凝造化,乃所以影响法相,咫尺应身,乃作无量寿挟持菩萨……准度于毫芒,审光色于浓淡,其和墨、点采、刻形、镂法,虽周人尽策之微,宋客象楮之妙,不能逾也。”在戴逵的影响下,人们把外来佛像的形体标准定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和大肚。
图1-27 无量寿佛木像
戴逵在我国艺术史上颇有成就,其精美的绘画、雕刻作品广为人知,谢赫曾大力称赞他:“情韵连绵,风趣巧技。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苟、卫以后,实为领褒。及乎子颙,能继其美。”此外,戴逵低调谦虚、不慕名利的工匠精神也影响了很多人。
在以德为先的思想环境下,工匠们投身生产实践,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实用而精致的器物、工具,并以此推动社会发展。例如,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农具已在各诸侯国中得到普遍使用;秦汉时期,农具已经完全铁器化,农具的发展不断推动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略知一二
《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雕刻需花费四年时间,学习制作马车或乐器需花费三年时间,学习制作刀槊需花费两年时间。
而且在此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逐渐发展成熟。此外,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得到了推广,工匠技艺的传承方式打破了血缘关系的束缚,注重言传身教的师徒制随之出现。在师徒制的教学过程中,徒弟以观察和模仿师父作为学习的基础,师父通过“做”和“教”传授技艺。具体而言,师父往往会先亲身示范,让徒弟认真观察其操作过程并模仿。徒弟在模仿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师父会及时指正,同时传授自己积累的经验,最后让徒弟独自完成制作。
受这种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影响,工匠精神不断发展,呈现出尊师重教的重要特征。《礼记·学记》就有相关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徒弟学习技艺时,必须尊敬师长,重视知识技能,敬畏自己从事的职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俗语也因此产生,并流传至今。
游目骋怀
现代师徒制
现代师徒制借鉴、参考了古代师徒制,努力挖掘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总结古代的经验并将其运用于现代教育模式之中。现代师徒制继承了古代师徒制中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因此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遵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现代师徒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古代师徒制的局限性,扩大了教学规模,丰富了教学模式,更好地弘扬了工匠精神。例如,在古代师徒制中,通常由一位师父单独向徒弟传授技艺,这意味着徒弟掌握技艺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师父个人的专业水平、操作经验等;而在现代师徒制中,除了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师父更注重让徒弟“走出去”,即要求徒弟以多种方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精进技术。
此外,现代师徒制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革新,突破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壁垒,使学校教师和企业师父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形成“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负责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职业岗位的实习操作知识与技能则由企业师父进行“传、帮、带”),有效构建了优质师资队伍,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增进和工匠精神的培育。
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发展,而在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影响下,从事手工业的工匠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例如,在纺织业中,缫车、纺车由手摇单锭式发展到脚踏复锭式,纺织材料由葛变为麻、棉,纺织花色也更加丰富,出现了平纹、斜纹和缎纹等。在这一阶段,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和手工业相辅相成,共同走向兴盛。
寻匠问道
马钧和新式织绫机
马钧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发明家,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颇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他善于动脑,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由于长时间住在乡间,马钧十分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在这一领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当时的织绫机不够简便,工匠在纺织时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生产效率也很低。于是,马钧下定决心要改良织绫机,减轻工匠的负担。为此,他深入生产活动,认真研究了旧式织绫机,并在此基础上简化踏具、改造开口运动机件,设计出一种新式织绫机(图1-28)。新式织绫机不仅更加美观、实用,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织出的提花绫锦具有奇特、多样的花纹,得到了众多丝织工匠的认可。
新式织绫机是马钧的重要成就,它不仅加快了中国古代丝织工业的发展速度,还为中国家庭手工业织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图1-28 新式织绫机
三 遮蔽阶段
这一阶段是相对于发展阶段而言的,在明清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在遮蔽阶段,与工匠精神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仍在稳定地持续发展。因此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工匠精神发展阶段中的遮蔽并不是因为手工业的衰退或没落,而是各方面的限制导致工匠精神缺少发展的动力和机遇,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倒退并不相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遮蔽并不是一种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在这一阶段的某些时期,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也得到了发展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明清时期,“重本抑末”是重要的治国思想之一,统治者们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在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下,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得极其缓慢,许多工匠未能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工匠精神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受这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工匠精神发展得十分曲折。
总而言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工匠精神经历了漫长的遮蔽阶段。但尽管处境艰难、条件艰苦,仍有许多工匠能够不惧磨难、保持初心,不断制作出了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传承与发扬了专心致志、永不言弃的工匠精神,努力为社会、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这些工匠的故事流传百世,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拼搏、奋勇前行。
寻匠问道
明朝著名建筑匠师——蒯祥
蒯祥自幼随父学艺,以高超、精湛的木工技艺和巧妙绝伦的建筑设计而成名。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的工匠大兴土木,其中便包括蒯祥。蒯祥主要负责建造皇宫建筑,在每项工程施工前,他都会先运用几何原理进行精确的计算,竣工之后,建筑的位置、尺寸等都与他的设计图分毫不差。由于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材建造的,主柱和横梁之间的组合便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蒯祥在用料、施工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筹划,使制造出来的榫卯骨架准确而牢固。此外,凭借过人的艺术天赋和超强的审美意识,他还在建造过程中引入了苏州彩画、琉璃金砖等,巧妙地将江南的建筑艺术融入皇宫建筑,使皇宫建筑显得富丽堂皇。过去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即现在的天安门,也是出于蒯祥之手。凭借精湛的建筑工艺,蒯祥成为“香山帮”(对太湖流域建筑工匠的统称)的代表。
到成化年间,80多岁的蒯祥仍执技供奉,有着“蒯鲁班”的称号。他是一个时代建筑工艺水平的代表,堪称“香山帮”建筑工匠中的泰斗。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清朝晚期,“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说法仍在流传。
四 重生阶段
遮蔽阶段结束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进入了朝气蓬勃的重生阶段。与前面三个阶段不同,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重生阶段建立在对新时代不断探索的基础上,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息息相关,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阶段,也是一个尚未完成的阶段。在重生阶段,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发展的方向转向与现代社会融合,其主要内容要完成现代转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生产与互联网产业日益发达。许多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选择让流水车间的工人们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以完成产品的规模化和批量化生产。这样制作出的产品虽符合标准,却缺少了工匠精神的沉淀和锤炼。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核心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焦点是人才竞争。而这些都离不开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重塑,即实现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现代转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力量的培养,离不开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影响,青年人要守正创新,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成为卓越的人才。
游目骋怀
我国常见的工匠评选活动
一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国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大国工匠、争当工匠人才的热潮。自2018年起,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年联合举办“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该活动包含推荐、初选、评委会评选等多个环节,评选出的大国工匠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他们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 “成都工匠”评选活动
为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成都市人民政府积极开展“成都工匠”评选活动。“成都工匠”评选活动主要是在成都重点发展的五大先进制造业和五大新兴服务业中,选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且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做到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爱岗敬业、善于创新、甘于奉献,并在本领域、本行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和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工人代表。
三 “江苏最美工匠”评选活动
为引导、激励广大劳动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江苏省组织开展了“江苏最美工匠”评选活动。该活动面向江苏省各行各业从事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工作的技术技能劳动者进行评选。活动要求候选人充分体现“五美”,即品德高尚美、工匠精神美、爱岗敬业美、创新创业美和社会形象美,在从事的行业中具有领先的技术技能水平,能够广泛激发和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 “郑州大工匠”评选活动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自2016年起,郑州市总工会联合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郑州大工匠”评选活动。该活动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中长期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掌握关键技术、绝招绝技,拥有创新创造精神和较大影响力的职工,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评选对象需具备精湛的技术技能、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行等,在岗位上做出过突出贡献。
实现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现代转换是推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它不是单纯地要求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回归社会,而是要求在继承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目标、时代要求等升华工匠精神,使其价值意蕴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愈发丰富。结合实际来说,每一位职业者都需要继承工匠精神,并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因此,我们要回顾工匠精神的发展历程,寻找其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发展的要素,并且使工匠精神和新时代发展相结合,使其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努力探索其当代价值,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各国紧密相连。因此,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学习其他国家培育工匠精神的手段、借鉴国外工匠精神的长处,对培育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寻匠问道
值得学习的国外工匠精神
瑞士、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
一 瑞士工匠精神
自二十世纪开始,瑞士生产的钟表便因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驰名全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全世界90%的手工钟表都来自瑞士,因此瑞士也被称为“钟表之国”。
在瑞士,历代的钟表工匠都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根植于心,认真加工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图1-29)。对他们而言,用一整天的时间来打磨一个零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这就要求他们在工作时保持极大程度的耐心与细心。瑞士钟表匠布克曾说过:“一个钟表工匠要在不满和愤懑中,圆满地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要在对抗和憎恨中,精确地磨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更是比登天还难。”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瑞士工匠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开拓创新。一代代的钟表工匠们以坚定执着地追求品质为基础,积极创新,不断改进制造方法,持续提升工艺水平,为钟表业探索新的发展空间。
图1-29 瑞士的钟表工匠加工钟表
二 德国工匠精神
德国的工匠精神呈现出严谨求实的特点,这和他们民族传统中倡导的理性和守纪律息息相关,“德国制造”也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德国人信奉“慢工出好活”,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因此90%的德国企业是家族企业,并且很多家族企业都拥有悠久的历史。例如,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德国迈世勒银行一直坚守“欲速则不达”的祖训,遵循“但求最好,不怕最贵”的原则。世界级企业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说过:“我决不会为了短期利润而牺牲未来。”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西门子员工都以“标准、完美、精准、实用”为工作原则,重视每一项生产技术的细节。
三 意大利工匠精神
意大利的时装以其优雅的设计、精美的面料、卓越的缝纫技艺和无可挑剔的质量享誉世界。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意大利的手工匠人对严谨和完美的追求。
在意大利工匠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西服。如图1-30所示,他们会依据客人的体型、出席的场合等,裁剪出最适合顾客的西服版型,并将面料花色与顾客的肤色进行对比,帮助顾客从2000多种面料中确定最终的选择。此外,为了使西服形成自然有型的肩线,他们还要巧妙地在西服内部缝上四层以上的圆形布料,这十分考验技术和耐心。
图1-30 意大利的手工匠人缝制西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意大利的手工匠人始终追求卓越,一丝不苟地对西服进行“雕刻”,一针一线都是他们对意大利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宣扬。
匠心传承
一 知国宝,品匠心
观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73集,了解我国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的外观特点、制作工艺等,分析制作该国宝的工匠具有怎样的工匠精神,并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观后感。
二 我国传统工匠作品摄影展
【活动目的】
(1)了解我国传统工匠作品,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培养摄影和审美能力,欣赏传统工匠作品之美。
【活动准备】
(1)到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馆等场所进行观摩,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工匠作品,并确定拍摄对象。
(2)准备好摄影设备,如相机、手机等。
【活动过程】
(1)认真拍摄我国传统工匠作品,了解其寓意、制作方法、历史故事等有关信息,撰写不少于300字的相关介绍。
(2)全班同学把自己的摄影作品贴在班级内的黑板、墙壁等地方,并在摄影作品旁边附上相关介绍,进行展示。
【活动要求】
(1)工匠作品的相关介绍中应包括作品名称、特征等。
(2)摄影作品应清晰、美观。
【活动总结】
活动完成后,每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价,并邀请同伴和教师对自己的摄影作品进行评价,填写表1-2。
表1-2 实践活动评价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