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法律协调机制综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对黄河流域甘肃段水权配置之启示

通过以上国外流域及国内黄河流域在流域水权配置方面的经验做法,可以看出,水权配置集各方面问题于一身,通过比较研究,能够发掘出一些有利于黄河流域甘肃段水权配置法律保障机制建设的经验。

1.完备的法律保障

首先,放眼流域整体,结合美国田纳西河、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管理经验不难看出,水权配置法律制度齐备是支撑水资源良性利用的必然前提,也是解决社会发展刚性用水需求矛盾的必经之路。例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规划》,都反映出流域管理综合性立法和规划的必要性。尽快制定一份涵盖水权制度、水权初始配置、水权二级市场交易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立法,对于解决水权规定杂糅于众多法规政策中这一问题可谓势在必行。其次,对甘肃省内而言,已经展开初始水权二级分配试点工作的地区,被证实切实有效的做法唯有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其强制力保障手段,才能在省内由点到面,起到逐步推行的效果。例如,疏勒河流域的试点工作已经进展10余年,尽早通过立法,将疏勒河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法规,无疑有助于省内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工作的开展。此外,由于省内水权市场化交易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问题应当通过政策的形式进行规制,再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长效机制。因此,处理好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最大限度使二者相得益彰,软法、硬法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是政府在未来水权交易试点工作中应当重点注意的问题。

2.流域综合管理机制

深化流域水权配置管理体制改革,是甘肃省解决水权配置问题的关键。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为例,该流域内的4个州能够一致通过水资源利用管理政策,一些有效的管理协调机构功不可没。其他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高度集中式流域管理模式、英国1974年成立的泰晤士河水务局,也都在流域水权配置方面发挥着高效的作用。黄河流域采取的是流域与区域合作管理的运作模式。就甘肃省水权配置来说,现阶段由黄委会与省政府共同负责运作,由于职能划分不清、协调机制缺失等,造成了黄河流域甘肃段在水权配置过程中出现初始分配水量不足、水权二级分配地方保护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协调黄委会与地方政府在水权配置过程中的管理职能,建立综合性的管理体制可谓是大势所趋。

3.明确的政府职能边界

从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水权配置发展历程来看,政府的职能角色一直在不断变化。从起初的事无巨细皆由政府管理逐渐变为按照水权转化的不同层级调整政府的管理职能。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权交易试点工作,也证明了水权市场交易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能提高人们节水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用水的整体效能。虽然我国不是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在流域管理过程中没有足够多的自治权,但省级政府对辖区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拥有很大权责。在水权配置领域,政府下一步应逐步完成自身角色转换,由掌控者转变为守护者,合理规制政府的职能边界,方可在提高水权配置效率的同时,降低制度推行与监督的成本。齐文:《论我国初始水权配置中区域政府协商机制的建立》,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重视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美国、澳大利亚等水权制度起步较早的国家,水权配置过程中都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那便是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甘肃省作为黄河上游水源的涵养区,优质环境对自身水质及中下游地区的水质都具有显著保障作用。在水权配置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是否存在危及生态环境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把水资源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以破坏生态为取水代价。黄金、饶胜、王夏晖等:《墨累—达令河生态用水保障实践对黄河的启示》,载《人民黄河》2021年第6期。尤其是在水权市场交易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因交易的外部性而对生态环境和第三方造成的不合理影响。因此,交易前的使用登记、交易过程中的生态风险评估机制及交易后的生态补偿制度都显得尤为必要。

5.因地制宜

受地理环境及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甘肃省各地区行业用水需求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了不同地区间存在不同的用水矛盾。借鉴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在工农业间开展的“以量易量”水权交易做法,甘肃省黄河沿岸白银、兰州等地区工业生产用水需求多,同时工业污水、废水排放量也相对较多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实际用水情况探索“以质易量”的水权交易方案。“以质易量”就是工业投入资金构建水污染防治工程,从而置换水量满足自身用水需求,这一做法可以有效缓解工业发达地区工农业用水间的矛盾。此外,黄河流域甘肃段不少地区由于干旱少雨,农业发展一直受用水量不足制约,借鉴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因地制宜的水权配置形式,探索兼顾农业发展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省内各地区的当务之急。在陇东、陇中等地的黄河流域,可采用集水农业的用水模式。集水农业模式在干旱地区十分常见,它主要通过庭院地面硬化等方式收集水源,将夏季雨水集中起来,贮藏在水窖等可容纳水体的空间中,以此来发展集约化农业生产,对于省内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都极为适用。方兰、李军:《粮食安全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载《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5期。对临夏、甘南等高寒地区,由于地貌原因取水困难,农业用水应遵从地表水优先的原则,尽可能配置地表水,地下水仅在各乡镇内部灌区之间调配。

这些做法急需各地方政府整体规划、出台不同政策并牵头实施。同时,各地区可根据不同的水权配置情况、行业用水矛盾来有倾向性地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并配以不同的交易政策,完善服务、监管等一应配套机制,从而激发各行业主体参与水权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实现水资源在不同行业间的高效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