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九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西方和平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和平运动是指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团结反战、争取和平的运动。它是从19世纪初关于战争危害的公民讨论小组,发展成为今天具有广泛性与世界性的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它关注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对个人生活、家庭、民族事务的关心,而是扩展到个人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和关注,对整个世界前途的深切关怀。

一 早期的和平运动

有历史记载的和平运动是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的发起与古希腊共和国的社会发展情况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在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时期,当时希腊共和国氏族社会体系已经开始逐步解体,以奴隶社会为体系的城邦制逐步形成。当时由于城邦之争的战事连续不断,使老百姓对战争感到非常反感,他们十分渴望能有一个休养生息、相对安静的和平环境。

当时,伊菲图斯(古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伯罗奔尼撒的最高统治者,他一心致力于把宗教和体育竞技等活动合为一体。他不仅把宗教及仪式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还大规模地组织开展了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并且确定每四年要举办一次体育竞技活动,确定每次的时间要放在当年的夏至以后。基于此,公元前776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参加的只有三个国家——斯巴达、伊斯利、伯罗奔尼撒。参加比赛的项目只有一项就是场地跑,当时跑的距离为192.27米。这就是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由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正式载入史册。自那以后,奥运会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成为推动和平的重要力量。

另外,在早期的基督教徒中出现了关于战争不道德的观念,提出“荣耀归于上帝,和平属于人类”的主张。因而,为了和平,他们拒绝参加战争。

二 近代的和平运动

近代的和平运动产生于15世纪,波西米亚国王普德勃拉提出基督教国家大联合的和平倡议,提出设置国际联合会讨论公共权力问题,并以国际兵力为后盾设置国际法庭,受理并评判一切国际争端。

17世纪,和平主义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设置国际组织保证世界永久和平的计划。如法国神父圣·皮埃尔提出在欧洲设立法庭机构,实现国际调解等。

有组织的和平团体出现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英国和美国。1815年,美国在纽约和马萨诸塞州成立了和平协会,次年,英国伦敦也成立了和平协会。这些和平团体反对战争,强调不同国家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舆论和理性讨论获得解决。1830年,塞伦创立了“日内瓦和平协会”,这是欧洲大陆早期的和平组织。

1843年,第一次国际性的和平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此后,国际性和平会议频繁召开,先后在布鲁塞尔(1848)、法兰克福(1850)、巴黎(1859)、日内瓦(1867)召开。其中,巴黎举行的“和平之友大会”影响最大。和平运动和维护和平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1870年之后,和平运动有了新发展;到1900年,各国的和平团体总数达到425家之多。和平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开来,并且开始普遍化和全球化。

三 现当代和平运动的三次高潮

20世纪,世界和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世界人民相继掀起了反对法西斯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利用其经济、军事力量独霸世界,反对美苏两国在全球争霸的和平运动。

(一)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和平运动高潮

第一次和平运动高潮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运动高潮源自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痛苦记忆及特别渴望世界能够和平相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其中,参战国就有60个国家以及地区,被卷入战争的人口就有20多亿,伤亡平民和士兵超过9000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3000余万人。回顾这段历史,那些血腥与残酷的场面、悲壮与凄凉的场景,永远让人震撼和难以忘怀。

这个时期的和平运动主要以召开和平大会、开展和平签名运动、发布和平宣言的形式进行。如,1950年的《斯德哥尔摩宣言》,就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弹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要求严格进行管制。1955年,维也纳发起的和平签名运动,要求各国停止制造并销毁库存的原子弹等。

(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第二次和平运动高潮

第二次和平运动高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和平运动的斗争焦点是反对美国的侵略战争。1964年5月2日,美国爆发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从1966年春季开始,反战和平运动进入校园,高等院校成了反战中心。反战形式有游行示威、拒缴战争税、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等,其特点为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这次和平运动高潮形成的原因在于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随着美军对越南战争不断升级,美军伤亡人数持续上升,民众对越战“正义性”的怀疑和不满与日俱增。大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此起彼伏,参加人员从学生扩大到白领、蓝领、服务业人员、农场主、政府雇员、小企业主、退休人员和警察等群体。这成为美国从越南撤军、签署停战和平协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次和平运动高潮影响深远,它与当时的黑人民权等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运动波及欧亚、大洋洲等地。

(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第三次和平运动高潮

第三次和平运动高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次和平运动的导火索是苏联部署中程导弹,以及美国准备采取同样的对抗性举措。西欧人民对不断升级的核军备竞赛深感担忧,深刻感受到核武器的泛滥和扩散实际是对世界和平人类安全的严重威胁。于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反核运动在欧洲一浪高过一浪地发起和展开,并得到了一大批科学家的支持。

1980年4月,“欧洲核裁军运动”发出和平呼吁书,成为这次和平运动高潮的起点。1981年,里根当选为美国总统并开始上台执政,他大力实施新遏制策略,大力推进和拓展军备建设尤其是发展核武器装备,全面与苏联开展军事优势的竞争。1982年,北欧妇女争取和平组织再次发起“和平进军——82”运动。

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核军备竞赛的不断加剧,引发了民众的担忧,于是,美国国内爆发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反对核武器生产的和平运动。这场反核运动也被视为是社会政治上的一场运动,美国这场反核和平运动对里根总统冷战时期的国际社会关系与全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这场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主要目的就是反对核武生产,废除一切核武装备,希望在地球建立无核世界,从而消除人类战争。在这场反对核武器的和平运动中,他们主要通过开展象征性运动、非暴力、市民不服从或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等形式。参与者和支持这场反对核武器和平运动的成员,表现突出的主要有反战组织、绿色组织、宗教组织等社团组织,还有更多来自社会中各个阶层的群众等。

这场美国里根时期反对核武器的和平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核武战争的风险,在推动世界核裁军及支援欧洲国家的反核运动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当然,在肯定这场运动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次反核和平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一些人或一些组织在运动中存在极端主义和暴力主义倾向,充分凸显了这场运动的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