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坚实基础理论
坚实基础理论声称:每一个投资工具,无论它是一只普通股还是一处房地产,都有一个被称为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的牢固之锚,通过细致分析这个投资工具的现状和前景,可以确定它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下跌至低于(上涨至高于)这一作为坚实基础的内在价值时,买入(卖出)的机会便出现了,因为按照该理论的说法,这种价格波动最终总会得以修正。照此看来,投资就变成了一件枯燥而简单容易的事情,不过是将某物的实际价格与其坚实基础的内在价值进行比较。
在《投资价值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一书中,约翰·B.威廉斯(John B. Williams)给出了一个确定股票内在价值的实用公式。他的计算方法以股利收入为基础。为了把事情弄复杂,他刁钻地引入了“折现”这一概念。折现的含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向后看收入。比方说,不要看下一年你有多少钱(例如将1美元存入储蓄账户,利率为5%,一年后就有1.05美元),而要看预期未来得到的钱比现在的价值少多少(因此,下一年的1美元在今天大约只值95美分,而今天的95美分以5%的回报率投资,过一年大约会变成1美元)。
实际上,威廉斯对折现这一概念是很当真的。他继而给出理由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股票未来所有股利的现值(或称折现值),他建议投资者将以后收到的钱进行“折现”。因为当时没几个人明白,所以这个术语才逐渐变得时髦起来。现在,“折现”已在做投资的人群中获得广泛使用。在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家、投资者、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的支持之下,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坚实基础理论的逻辑颇令人称道,可用普通股作为例证来加以说明。该理论强调,股票的价值应建立在公司未来能以股利或股票回购形式分配的盈利流的基础之上。据此可以推出:目前的股利越多,股利增长率越高,股票的价值就越大,因而不同的股利增长率便成为股票估值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接下来,不易把握的未来预期因素也掺杂进来。证券分析师不仅必须估计股利长期增长率,还必须估计某种超常增长能维持多久。当市场对增长能持续多久过于热心时,华尔街上的人便普遍认为此时的股票不仅在将未来进行折现,恐怕连来世也在折现。坚实基础理论有赖于对未来增长率和增长持续期进行棘手的预测,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内在价值这一坚实基础可能并没有该理论声称的那么可靠。
坚实基础理论并非只为经济学家所用。由于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和戴维·多德(David Todd)合著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书极富影响力,华尔街整整一代证券分析师都奉行这一理论。奉行该理论的分析师学到的是,所谓健全的投资管理,就是证券价格暂时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便买入,证券价格暂时高于其内在价值时便卖出,就这么简单。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可能是使用格雷厄姆和多德分析方法最为成功的信徒。他是美国中西部人,精明老到,人称“奥马哈圣人”。他创造了传奇性的投资纪录,据说就是因为遵循了坚实基础理论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