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建立强相关指标,推动跨职能协作

如图2-2所示,强相关指标要具备两个特点:①做不到要挨板子(被考核);②能够相对客观量化(证明是否做到)。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标往往是强相关的,比如营收指标、年度降本指标,做不到的话老板会找你的麻烦,而且老板也能知道你没做到。但来自兄弟职能的横向指标呢,比如按时交货率、质量合格率,往往这两点都没法满足。

图2-2 强相关指标必须具备的两个特点

资料来源:VectorStock网站。

这里的原因有二。其一,横向指标在绩效考核中权重太低,没法引导员工改变行为;其二,管理精细度不够,没法有效客观量化横向指标。

我们先说考核权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是增加权重,但在KPI泛滥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那么一长串指标,不管怎么调整,总有些指标的权重不够。

一种解决方案呢,就是设定门槛。比如交付、质量有任何一个指标低于门槛值,你就得站在老总面前解释,这半年的绩效奖就有危险。这就跟看病时,血压、血糖、胆固醇等都不得超标一样,如果有一样超标,那你的身体就不正常。

另一种解决方案是设定矩阵式汇报结构。给员工安排两个老板,比如一条线汇报给职能,另一条线汇报给业务。[2]职能老板在公司内部,承担很多自上而下的压力,关注点一般是效率指标,比如会要求成本更低、产能利用率更高、库存周转更快;业务老板要面对客户,关注的更多是横向服务指标,比如交付更快、质量更好。年末的时候,这两个老板一起,给员工定奖金,加工资——这是最实质的考核,是让横向指标“强相关”化的关键。

矩阵式汇报结构下,两个老板的诉求往往是矛盾的。比如为了交付快,就得多放库存、多备产能,牺牲库存周转、产能利用率。没关系,人天生就有对付矛盾指标的能力。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两个“老板”,往往一个让往东,一个让往西,小孩子天生就知道如何来平衡,让爸爸妈妈都满意。

我在管理全球计划团队的时候,计划员在职能上汇报到总部的我这边,在业务上汇报给全球各地分公司的运营经理。我在财务的眼皮底下过日子,库存周转的压力很大;运营经理们要面对销售、客户,按时交付的压力更甚。优秀的计划员呢,两方面的诉求都能满足:他们知道计划客户要的,按时交付就好;他们也知道不计划客户不要的,整体库存就低。

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商业问题多为两难,不能取舍,只能平衡。比如不能因为成本而牺牲质量,也不能因为质量而不顾成本。最实质的做法,就是让同一个人对两难指标都负责。比如销售不但要卖得多(销售额),而且不能剩得多(过剩库存);质量不能只管处罚,不管善后,比如供应商质量有问题,就给“枪毙”了不让送货,产线断货了也觉得不关自己的事;设计不能只管性能,不管成本。两难指标驱动下,跨职能协作就会更顺畅。

接下来,我们讲强相关指标的客观量化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没法量化的就没法管理。在管理粗放的企业,活儿干了,但数据往往难以客观量化。让我们拿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为例来说明。之所以用按时交货率,是因为在所有的指标中,这是看起来最直观,也最简单明了的指标:要么按时,要么不按时,有什么可争辩的?且慢,这个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先说什么是按时。计划说,按时就是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以客户的需求日期为标准来统计,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自然很难看。采购为了自保,就基于标准交期来统计,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自然很高。同一个指标,两种表述,鸡同鸭讲,每个人都不无道理,当然谈不上“客观量化”,自然没法驱动采购改变行为。

那什么叫按时?供应商说,我理解你们3月1日要货,但车工、铣工、精加工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最快也是3月底。计划说,3月底的话,客户的黄花菜早就凉了,不行。供应商说3月20日行不行?计划说那还是太晚。采购就继续跟供应商谈。最后说加班加点3月15日,否则要货没有,要命一条。计划不喜欢,但也只能这样了。就这样,承诺日期3月15日就成为按时不按时的标准,计划、采购和供应商三方都认可,是最客观的按时交货统计标准。

这看上去很简单,不是吗?没错,对于一个具体的订单来说,这是不难。但想想看,一家公司,每天动辄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订单,每个订单都这么来回拉锯,达成三方一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达成一致了,第二天需求一变,得,又得重新来一次。这工作量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持,简直不可能完成。

在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采购订单由ERP自动生成,发给供应商;供应商确认交期、数量、单价,通过电子商务传递给采购方。大部分情况下,供应能够匹配需求,这就作为供应商的承诺写入ERP,成为后续判断是否按时的标准,不需要任何人工介入;如果不匹配,系统会自动提醒供应商做出更好的承诺;还不够好的话,采购员、物控员、催货员就人工介入,打电话、发邮件、找老板,督促供应商改进交付,直到供应商做出三方都能认可的承诺。

看得出,有电子商务支持的话,百分之八九十的事儿都由信息系统做了,员工只是负责那5%、10%的例外;没有电子商务的话,员工就不得不把所有的情况都当例外。我还没见过哪一家公司有足够多的人手,能手工确认每个订单的供应商承诺日期,并随着需求日期的更新而更新。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这样的电子商务,所以就没有能力做精、做细,在订单层面客观统计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

没有三方认可的承诺日期,计划就继续基于需求日期统计,按时交货率自然很差;采购为了自保,就继续基于正常交期统计,按时交货率自然很好。告到老板那里,老板一看,双方都有理啊,只好批评教育,宣教一番“以客户为导向”,不了了之。结果呢,计划只能以内部客户的身份,从道义上给采购压力;而采购呢,虽然“背”着供应商的按 时交付指标,但指标实际上形同虚设,起不到“强相关”的作用,驱动他们的仍然是单一的价格指标。

最简单的按时交付都这么难以客观统计,质量、服务等指标就更难客观量化。

首要的原因是缺乏数据。就拿供应商相关的质量数据来说,有个企业就存储在三个系统里:来料验收,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它们分别由不同职能负责。职能之间经常博弈,不愿共享信息。比如来料验收归采购负责,不对生产开放;生产线上的质量数据呢,则不公开给售后服务。

大家都知道,给内部客户开放数据,无异授人口实:原来这供应商的零部件在采购、制造环节就发现这么多的问题,难怪到了客户现场也是一团糟……信息系统打不通,质量指标的统计就不完善,企业没法全面评估采购、供应商的质量。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次品,究竟是供应商、运输的问题,是来料验收、仓储、产线二次搬运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客户使用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取证、扯皮,很多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做。于是就出现同一问题、多种表述的情形,或者默认为上个环节造成的,质量指标的客观性自然就不能保证。

一般人都喜欢干活,不喜欢统计,就跟工程师们都喜欢做设计,但没人喜欢做技术文档一样。粗放管理的一大体现呢,就是活儿做了,但信息系统里没有留下痕迹,数据没有被收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库存被领出去了,却没有形成记录(结果自然就是账实不符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基础数据缺乏,指标的客观统计就无从谈起。

做不精、做不细,没法有效量化横向指标,有些企业就在“企业文化”上大做文章,比如让大家学雷锋,到革命老区接受再教育等,但都效果有限,没法解决根本问题。

人们一谈到协作,首先想到的是意愿。其实,协作是个能力问题。管理能力越强,指标就越可能客观量化,也越可能建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协作度就越高。

在中国,兼有外企和本土企业工作经历的很多人都有同感:在那些管理相对完善的外资企业(粗放管理的外企不算),职能与职能、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协作度一般更高。这并不是说那些员工的思想境界有多高——资本主义世界,上帝为大家,人人为自己,有什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可言?而是因为,在精细化管理下,外资企业更可能建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驱动跨职能协作。

作为管理者,为了强化跨职能协作,我们的任务是:①给每一个职能、每一个人都设立强相关的横向指标;②投入资源,完善信息系统,客观统计这些强相关指标。

纵向指标直接关系到本职能的利益诉求,所以每个职能有足够的动力,自上而下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客观量化;横向指标呢,由于真正的受益者是内部客户,所以它往往是套在自己头上的“紧箍咒”,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客观量化。

比如有个营收千亿元级的企业,采购部制订了宏伟的智能化、数字化方案,密密麻麻几十个功能,归结起来都是一个字:钱。因为这是采购老总最关注的。而那些兄弟职能关注的供应商质量、交付等功能呢,却鲜有提及。要知道,在这个企业里,计划、生产、销售端抱怨最多的就是交付。比如供应商交付不闭环,采购订单下去后,就失去了踪影,不知货物何时能来;即便供应商承诺了交期,也没法系统跟踪,确保落实。

纵向指标强相关,横向指标没法强相关,员工就处于单一指标的驱动下。聪明人做傻事,后面肯定是单一指标在起作用。要避免单一指标的异化,就得建立成对的强相关指标,一个横向,一个纵向。

比如销售不但要考核销售额,还要考核呆滞库存(呆滞库存影响盈利);采购不但要考核价格,还要考核供应商的质量和交付。这是避免被任何单一指标异化的关键,比如设计向创新异化,销售向销售额异化,采购向采购价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