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学习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对原文学习,增强对古文字及古文化多方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人文素养,对中医药文化有更深更全的认知,提升职业素养及文化自信。
2.知识目标 掌握阴阳关系及其变化、治病求本原则。
3.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阴阳关系及变化说明人体生理病理机制,并在辨证治疗中灵活运用治病求本原则。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①也。万物之纲纪②,变化之父母③,生杀之本始④,神明之府⑤也。治病必求于本⑥。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⑦,阳生阴长,阳杀阴藏⑧。阳化气,阴成形⑨。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⑩;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注释】
①天地之道:天地,泛指自然界;道,法则、规律。
②纲纪:纲领。
③父母:根源、根本。
④生杀之本始:生,发生;杀,消亡。本始,亦即根本之意。
⑤神明之府:神明,此指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双方的运动变化,神奇而难于观测。府,所在之处。
⑥本:疾病的本质,此指阴阳失调的变化。
⑦阴静阳躁:躁,动也。静与动,表明阴阳不同之性。
⑧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生发;长,成长;杀,肃杀;藏;闭藏。此指一年四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正常生化规律。一说阴阳调和时,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阴阳失调时,阳热亢盛,万物焦枯杀灭;阴寒偏盛,万物凝固闭藏。
⑨阳化气,阴成形:化气,是指将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之气;成形,是指使无形之气凝结成有形物质。
⑩飧泄:大便稀且夹有未消化食物残渣,亦称完谷不化。
䐜胀:满胀。
逆从:偏义副词,逆之意。
【释文】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因为可以利用它来作为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同时它也是事物发生与消亡等变化的根源,这种存在于事物内部的阴阳双方的运动变化,实在是神奇而难于观测的所在。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必须寻求阴阳失调这一病理变化的本质。阳气轻清升腾,不断汇积而成为天;阴气重浊沉降,不断凝聚而成为地。相对静止属阴,活跃躁动属阳。一年四时之中,春夏阳主生发,阴主成长;秋冬阳主肃杀,阴主闭藏。阳具有将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之气的功能,阴具有使无形之气凝结成有形物质的作用。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是寒到极点产生热,热到极点产生寒。寒气凝滞能产生浊阴,热气升散能化生清阳。如果人的清阳之气下虚而不升,就会产生飧泄,浊阴之气上凝而不降,就会产生胀满。这就是阴阳倒置,偏逆的病理变化。
【按语】
此文论述阴阳的基本概念、运动规律、属性规定及其互根互用的关系。
【执医考点】
治病必求其本的临床价值。
【原文】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①。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②。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③。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④,壮火食气,气食少火⑤,壮火散气,少火生气⑥。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⑦为阴。
【注释】
①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之味属阴,多沉降下行而走下窍;凡药物饮食之气属阳,多升散上行而达上窍。
②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薄为阴中之阳。
③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为阳,气厚为阳中之阳,薄为阳中之阴。阴之阳,即阴中之阳;阳之阴,即阳中之阴。
④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药物饮食气味辛热者易化为壮火令正气虚衰,药物饮食气味温和者易化为少火令正气盛壮。壮火,指药物饮食气味辛热的作用。少火,指药物饮食气味温和的作用。气,指正气。之,作使、令解。后世认为壮火即病理之火,少火为生理之火。
⑤壮火食气,气食少火:药物饮食的纯阳作用消蚀耗散人体的元气,人体的元气依赖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前“食”字,是消蚀的意思,后“食”字,音义同“饲”。
⑥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药物饮食的辛热作用耗散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的温和作用补养人体的元气。
⑦涌泄:泛指呕吐泄泻。
【释文】
药物、饮食之味属阴者,多沉降而走下窍;药物、饮食之气属阳者,多升散而达上窍。阴阳是无限可分的,味虽属阴,但味浓厚的属阴中之阴,味淡薄的属阴中之阳;气虽属阳,但气浓厚的属阳中之阳,气淡薄的属阳中之阴。就药物而言,药味厚重的,有泻下作用,药味轻薄的,有通利小便的作用;药物之气轻薄的,有发散表邪的作用,药物之气浓厚的,有助阳生热的作用。同是火气,药物气味辛热的壮火(病理之火),能使人的元气耗散衰弱;温和的少火(生理之火,即阳气),能使人的元气强壮。这是因为亢烈的壮火会消耗元气,温和的少火会生长、充养元气。所以壮火耗散元气,少火生养元气。
药物的气味,凡具有辛散发表、甘温补气作用的,属于阳;凡具有酸敛收涩、苦寒泻下或催吐作用的,属于阴。
【按语】
本节运用阴阳分析了药食气味厚薄的差异,同时还借以概括地说明了其各自的基本性能。文中有关药物的气味厚薄与其基本性能的论述,以及阳升阴降的机理,是后世中医药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执医考点】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①。
【注释】
①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极也。意指寒到极点可出现假热现象或转化为热证,热到极点可出现假寒现象或转化为寒证。
【释文】
人体的阴阳是平衡协调的,一胜则一负。如果阴寒偏盛,阳气必然偏虚而为病;如果阳热偏盛,阴精必然亏虚而为病。阳偏胜就会表现出热证,阴偏胜就会表现出寒证。寒到极点可出现假热现象或转化为热证,热到极点可出现假寒现象或转化为寒证。
【按语】
此文论述阴阳偏胜转化的病理变化。
【原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①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②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③也;阳在外,阴之使④也。
【注释】
①征兆:象征,见端。
②能始:孙诒让《札迻》谓:“能者,胎之借字。”《尔雅·释诂》:“胎,始也。”胎始,为同义复词,即元始、本元之意。
③守:守持,依附。
④使:役使,发挥。
【释文】
所以天地是自然界万事万物方位的上下,阴阳是具有血气的男女两性的区分,左右是阴阳升降的道路,水火是阴阳最显著的象征,阴阳是万物化生的根本动力。所以说:在内的阴,是阳赖以守持依附的基础;在外的阳,是阴役使发挥出来的表现。
【按语】
此文以阴阳化生五行为基本观点,进一步用五行揭示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联系。
【原文】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①,从阳引阴②,以右治左,以左治右③。以我知彼④,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⑤,用之不殆⑥。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⑦;视喘息⑧,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⑨,而知病所主;按尺寸⑩,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注释】
①从阴引阳:引,引导经络之气以调整虚实。下同。从阴引阳,谓针刺时,从属阴的腹部取其募穴,引导经络之气以调整虚实,治疗属阳的六腑病证。例如从阴经取穴,治疗阳经之病;或从属阴的下部取穴,治疗属阳的上部之病均属之。
②从阳引阴:谓针刺时,从属阳的背部取其俞穴,引导经络之气以调整虚实,治疗属阴的五脏病证。例如从阳经取穴,治疗阴经之病;或从属阳的上部取穴,治疗属阴的下部之病均属之。
③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针刺时左病刺右,右病刺左,此即缪刺之法。
④以我知彼:我,指医生,实指无病的医生;彼,指患者。
⑤见微得过:微,指疾病初起的轻微征象;过,此指疾病的本质变化和发展趋向。
⑥殆:危也。
⑦审清浊,而知部分:清浊,是指面部色泽的清明与晦浊。部分,此指病变所在的部位。大抵面部色泽清亮鲜明的,为病在阳分而轻浅;面部色泽晦暗滞浊的,为病在阴分而深重。
⑧视喘息:喘息,此指呼吸时的动态变化。
⑨权衡规矩:本意分别指秤锤、秤杆、作圆之器、为方之器。此代指四时不同的正常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谓:“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⑩尺寸:尺,指尺肤,即从肘关节的尺泽穴至寸口腕横纹处的一段皮肤。寸,指寸口。
【释文】
因此,善于运用针刺治疗的医生,或从属阴的腹部取其募穴,引导经络之气以调整虚实,治疗属阳的六腑病证,或从属阳的背部取其俞穴,引导经络之气以调整虚实,治疗属阴的五脏病证。或取右侧的穴位,治疗左侧之病,或取左侧的穴位,治疗右侧之病。临床诊察时,应以医生无病的正常生理状态为标准,去衡量了解患者的失常病理变化;从患者反映于外的症状表现,去探求其内在的病变本质,从而判断疾病邪正虚实的状况。根据疾病初起的轻微征象,便可得知病变的本质和发展趋向,如能做到这样,就不会使病情发展到危险的地步。
善于诊察疾病的医生,在察看患者的面色和切按患者的脉象时,必定先要辨别色脉的阴阳属性,审察面色清明与晦浊的不同表现,便可得知病变所在的部位;观察患者的呼吸动态和听患者的声音变化,便可得知其痛苦的所在;诊察四时脉象的正常与否,便可得知病变主属的脏器;切按尺肤与寸口,诊察其浮沉滑涩等脉象变化,便可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临床时如能这样运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不会有过失了。
【按语】
此文论述针刺的治疗原则和早期诊断的方法、意义及诊法纲要。
【执医考点】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原文】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①,因其重而减②之,因其衰而彰之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④;其下者,引而竭之⑤;中满者,泻之于内⑥。其有邪者⑦,渍形⑧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⑨,按而收之⑩;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
【注释】
①轻而扬之:轻,轻浅;扬,轻扬宣散。张介宾注:“轻者,浮于表,故宜扬之。扬者,散也。”
②减:逐步减轻之意。
③衰而彰之:指邪去正衰,以补益法彰之。
④越之:这里指吐法。
⑤其下者,引而竭之:病邪在下焦的,应用荡涤疏利的治法,使邪从下窍排出。
⑥中满者,泻之于内:中焦胀满坚实的,应用祛邪消导疏散的治法,使邪从内部消散。
⑦其有邪者:这里指表邪。
⑧渍形:以汤液浸渍使其出汗,包括熏蒸、浸浴等疗法。
⑨慓悍者:指邪气急猛之意。
⑩按而收之:按,抑制;收,收而制之。
柔刚:柔则属阴,刚则属阳。柔刚,即阴阳之意。
各守其乡:乡,指病变所在之处。
决之:指逐瘀,放血之法。
引:《太素》《甲乙经》均作“掣”,古通用。引:即升提补气法。是喻其作用如掣物引提上升的治法。
【释文】
所以,疾病初起,病情比较轻浅的,可用针刺而愈;病势盛实者,可用其他疗法消减病势而除之,凡疾病轻浅的,可用轻扬宣散法治之,病重的,宜用逐步削减的方法治之,气血虚衰的,应用补益法使其复彰。形体虚弱的,当以气分药温养之;阴精不足的,当以厚味药滋补之。如病在上的,可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疏导泻下法祛除之;病在中而见胀满的,可用消法以消其坚满。邪在表的,可用汤液浸渍取汗,以去其邪;邪在皮肤的,可用发汗法使其外泄;病势急暴的,先采取措施,抑制其病势,待病势收敛,病情缓解,再审因论治;邪实之证,可用散法或泻法治之。审察病在阴在阳,以辨别其刚柔,病在阳的当治阴,病在阴的当治阳。确定病变的在气在血,使其互不扰乱。血聚成瘀的实证,宜用逐瘀、放血疗法,气虚的宜用升补法。
【按语】
根据疾病的发病趋向,以决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本文论述的主要精神,是治病首先要明辨阴阳气血和邪正虚实,并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及其发展趋向,然后因势利导,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诸如文中提出的祛邪扶正、补虚泻实、阳虚温气、阴虚补精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治则,选用解表、涌吐、消导、攻下等治法,列举药治、熏浴、按摩、放血等多种具体疗法。对于后世治则、治法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均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执医考点】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气虚宜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