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故事更能连接人心
故事能够让听者放松。让一个活泼闹腾的小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就是一本故事书;帮助一个饱受折磨的失眠者平静入睡的方法也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在一个略显尴尬的社交情境下,快速让大家融入进来的途径就是一段八卦故事;疲惫了一天,快速消解疲劳的方式就是看一看微博热搜上的新鲜事。心理学研究表明,故事带着某种神奇的治愈魔力,能够消除紧张,平复情绪。
人们越焦躁,故事越刚需
首先,“慢生活”是面对世界的良方。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现代人日复一日地奔波于工作与生活之间,饱受各种压力的侵袭。然而世界永远是辩证的,当一切都很快的时候,与之抗衡的方式就是慢下来,让自己的心和生活节奏慢下来。当我们开始拥抱“慢生活”时,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悄悄地发生。
“慢生活”指的是不浮躁、不那么匆忙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生活细节之中,慢慢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它不强调快速获得的成就,更多关注平衡、自然和心灵的宁静。于是,文化领域返璞归真的现象出现了,评书、相声和舶来的脱口秀成了人们热爱的娱乐方式。而讲大道理的鸡汤类演讲和成功学书籍都被束之高阁,当人们在紧张的世界受够了说教,便又重新爱上了故事。故事的第一特质就是“慢”,有头有尾有细节,循序渐进,安抚着人们焦虑的心。
填鸭式的演讲,虽然高效传递了想表达的信息,却会让人们的大脑信息超载、消化不良。
故事是人类情绪的调节器
其次,故事能够激活大脑皮层中处理情绪的区域,听的故事越多,越有助于调节情绪。
听故事能够消除人们的紧张与戒备,达到放松的效果。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睡前故事,那些有趣、美好的故事常常伴随我们进入梦乡。长大后,我们喜欢阅读故事,那些悲伤、愉悦、神秘的故事能够让我们沉浸其中。当我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听一段故事或阅读一个故事,是快速恢复平静的方式。
当传递某个观点给对方的时候,对方往往是心存戒备的。因为一旦被游说,就说明自己的某个想法可能存在偏差,这时候听者会自动将自己和对方放在对立的立场——对错、好坏。人的本能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错误的,因此,就会产生排斥,感到紧张。这时候,平铺直叙的道理往往不会产生效果,而故事往往能消除戒备心。一方面故事能够与大脑皮层中的情绪区域相连接,起到安抚作用;另一方面故事能够作为缓冲,自然而然地引导听者进行概括总结。
故事最能放松人心
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故事能够激发听者的想象力,令其得到放松。
心理学研究发现,只有人类具有想象力,也只有人类的语言能够激发想象力,比如这样的故事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路上,温暖的风迎面吹来……”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我们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画面,仿佛我们已经闻到了花香,感受到了吹拂到脸颊上的风。
故事中描绘的场景、人物、事件发展和结局都在满足我们的某种心理需要。那些现实中我们不能做到的事情,借由故事,让我们在想象中得以实现。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想象的幸福中忘记了现实的寒冷,也忘记了死亡。超级英雄的故事弥补了我们在现实中无能为力的窘境。每一个故事其实都是与我们有关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种故事走向,都能够在某个时刻与我们产生共鸣。
故事中的情感和寓意会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宽广,内心更加包容。其实,我们会为每一个与我们有关的故事赋予意义,如果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重新编写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那么不仅能改变这些意义,还能进一步调整我们的认知和行为,这也是一种整合自我,重新获得生命能量的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