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激荡九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多贵我也得尝尝

准备付钱的大姐犹豫要不买只老母鸡给儿子炖汤?

毕竟打他一顿总得哄哄,干脆说道:“再给我挑只炖汤的。”

大主顾啊,而且老母鸡重量偏重,单价还高一点。

挑了卖相最好的老母鸡,称重后报数:“这只5.1斤,17块8,您给17块5就行,一共27块5。”

听到又抹零,大姐更确定自己没看错人,将28块钱卷起来的她递给周吾,然后提上菜篮子就转身离开。

听到身后的周吾不断喊自己回来,大姐步伐更快了。

内心有种学雷哥做好事的成就感,甚至觉得自己儿子胸前的红领巾肯定更红了。

看着大姐走远,还要守摊的周吾只能先把钱收起来,更是决定大姐下次来肯定给优惠。

练摊五分钟就开张,而且还是双开花,这可是个好兆头,让周吾对今天的生意报很高的期望。

可接下来整整半个小时都没开张,让冻的跟狗一样的周吾明白不能太过理想化。

也意识到不管什么时候天上都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守株待兔不行,那就漫天撒网,瞎猫还能碰见死耗子呢。

正好摊前人行道上有个女性领着一个小男孩从身边走过。

男孩是个小胖墩,穿着羽绒服,一看就是舍得消费的小康家庭水平。

心中给自己打气的周吾主动招呼道:“这位姐姐,自家散养的大公鸡,要不要来一只?”

孩子妈纯路过,都没看周吾的她直摆手,更是略带嫌弃的回了句:不要。

受挫的周吾也不气馁,继续安利道:“一切都为了孩子啊,老话说[吃了大鸡冠,长大做高官],这马上过年了,怎么能错过这个好彩头。”

“还有这个说法?”原本还嫌弃的孩子妈停下脚步,眼带疑惑的看着周吾。

果然,天底下没有任何母亲能够抵抗对自家孩子未来的期盼。

“那可不。”隐约觉得这个销售策略正确的周吾继续加码:“上一位顾客就挑了只鸡冠最大的公鸡,我好奇才问出来的呢。

一只鸡又花不了几个钱,但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值,您说呢?”

九十年代初小县城的妇女哪听过这魅惑人心的话术,而且精准打击她的软肋,根本无法拒绝。

当即就让周吾给挑一只鸡冠最大的,就要【吃最大的冠,当做大的官】。

这一刻周吾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九十年代初是国内保健品最火热的时代。

这年头的人怎么说怎么信,真单纯啊!

周吾把秤杆亮给孩子妈看:“四斤半,3块/斤,诚惠13块5。”

大姐掏钱很痛快,都没让抹零,更让周吾确定自己找对销售方式了。

把控好这一点,真闭眼卖!

接下来的时间,周吾开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顾客制定推销话术。

遇到顾客就实战演练,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经验的积累让话术更成熟。

随着练摊时间拉长,推销成功的概率不断增长,而摊前的货物也不断减少。

时间来到快中午,今天拉来的五十只鸡全部出清。

这也让时刻担心市场经理出来发现自己的周吾心中松了一口气。

把脏污的地面收拾干净后,周吾坐在拖拉机上,悠闲的清点今天的收入。

663.9元,这点钱都不够另一时空周吾一天的收入。

但在现在,这是嬷嬷辛苦三四个月的一半收入,去除成本只会更低。

想象到回家后能够看到嬷嬷开心笑脸的周吾,有种异样的成就感。

县城真好,明天还来!

不过要是按照今天的速度,明天嬷嬷养的鸡就基本可以卖光了。

那后天回学校?看看阔别三十年的高中同学以及老师?

说起来都忘记这群人的模样了,也就能记得几个同班室友的名字。

葛龙涛,姜学成还有、、

陷入回忆中的周吾不由自主的走进农贸市场。

赚钱的尽头就是消费!

再说了,你不花我不花,GDP谁来拉。

进入市场的周吾原本想割两斤三层五花回家红烧,却意外发现稀罕玩意。

在这数九寒天的寒冬腊月里,新鲜西红柿的价格可不比肉便宜啊。

普通家庭可能会不舍得,但周吾【多贵我也得尝尝什么味!】

来到菜摊前就发现除了西红柿还有更难得的黄瓜,那顶花带刺的新鲜模样以及扑鼻的清香,让周吾根本无力抵挡,甚至都想拿一根直接啃。

趁着摊主称重的间隙,周吾打听后得知这些新鲜的反季节蔬菜都是从隔壁寿光县来的。

说起来,眼下应该是寿光县搞冬暖式大棚的第四个年头了。

一个贫困县依托冬暖式大棚,迅速脱贫致富成为全国知名的经济强县,更在不久后顺利撤县设市,更是获得‘全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这才是真正有益于农民,也独属于农民的致富路。

甚至周吾所在的周庄都因寿光探索出来的这条道路而受益。

大概是1998年,周庆华成功说服镇政府领导,决定在周庄试点寿光模式。

20个冬暖式大棚,占地40亩,总投资需要36万,合每个棚1.8万。

这一万八由镇政府提供一万元的无息贷款,村里负责协调建棚所需的征地工作。

村民想要建棚只需要从家里拿出八千元,就可以建设一个占地两亩,实种一亩半的冬暖式大棚。

这个时候寿光模式已经获得成功,但建棚的推广工作推进依旧不顺利。

最后周庆华决定党员带头干,他作为村支书领了两个棚的名额。

第二年种植黄瓜与西红柿,赚了小四万块钱,成功收回建棚成本,这极大鼓舞了原本观望的村民。

甚至闹出笑话,有人主动找到周庆华,宁愿加价也要买他手里的两个大棚。

因为镇政府因为试点成功,决定在其他村庄推广‘周庄模式’。

这个‘其他’很显然并不包括周庄,这也是周庄某些村民着急的原因。

接下来的几年里,镇里搭建了上百个冬暖式大棚,其他成本较低的早春棚更多。

成功带动数百个家庭脱贫致富,但因此受益的绝不止这些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