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皇帝
“既是季兴公的后人,又是师弟,且起来吧。”
“谢陛下!”
得了皇帝的许可,曹昂这才缓缓起身。
偷偷打量了一下眼前的皇帝,穿着一身黑色燕居常服。头上戴这刘邦发明的‘刘氏冠’,腰上配这一块美玉。
长的倒是挺帅的,只是一副纵欲过度,看着精神很成问题。身后跟着两个气质看着就感觉让人不舒服的宦官。
这人便是大汉朝的统治者,皇帝刘宏。
但是莫名的,曹昂却觉得眼前这个青年人身上有股乡下土财主的气质,完全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气质。
“你们刚刚在聊什么?”皇帝一脸笑盈盈的问道。
曹昂刚想开口,刘宽急忙回答道:“臣等在说凉州事。”
“凉州……”皇帝应了一句,接着走到主位上坐定,低头似乎是在思考。
“可有什么所得?”随后扬起头,一脸笑盈盈的问道。
“子脩说凉州万不可弃,一则祖宗之土,二则要冲之地!”刘宽给曹昂遮掩了一下。
曹昂也知道皇帝面前不比别人,不能张口乱说。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虽是老生常谈之言,不过小小年纪能有这份见识,也算是别具一格了!”
随后又看向刘宽:“刘师,这个师弟不是有伊霍之志吗?只是这点见识恐怕做不了伊霍啊。”
刘宽脸色如常,他并没有因为皇帝知道此事而惊讶,话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的,想要瞒是不可能瞒的住的。
曹昂则在心里吐槽,皇帝也听墙根儿啊!
“不过是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罢了,陛下不必在意。”刘宽神色平淡,并没有觉得皇帝探听消息有什么不妥。
“少年人有壮志是好事,”刘宏一脸赞赏,随后又看向自己旁边的宦官,“阿父,你说朕是不是应该赐他些什么。”
这宦官原来是中常侍张让。
张让躬身回答:“陛下欲壮其志,然伊尹是商汤夫人陪嫁的腾臣,霍光是冠军景桓侯的弟弟,且兼侍奉孝武皇帝多年,乃是近臣。”
“史侯也到了求学的年纪,不如就让他去陪史侯读书如何?”
曹昂觉得奇怪,怎么这年头的人都这么心大的吗?私下谈论伊霍也就算了,怎么皇帝也不讳言啊?
皇帝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刘辩已经被他接回了皇宫,只是这个儿子长年养在民间,好像有些养废了。
反倒是一直被自己母亲董太后抚养的次子,聪敏伶俐,更得他的喜爱。
只是刘辩的母家,何进与党人交好。这两年声势不小,现在连自己身边的宦官都在为以后打算了吗?朕现在正当盛年,他们这就急着下注了?
得让他们知道朕的心思!
“朕几个孩子年岁都差不多,这样吧。皇长子辩、皇长女万年主曦及皇次子协,皆入上林苑开蒙,着公卿之家遴选适龄子孙为陪读。即付有司制诏!”皇帝思考了一会儿对着张让下达了口谕。
“臣谨奉诏!”
“刘师,刚才张常侍说,伊霍皆为近臣!我看不如让师弟也一起入上林苑吧。”
曹昂想要拒绝,他原本就不想去做陪读。只是没想到曹嵩那边动作如此快,让他措手不及。
有心开口拒绝,但是皇帝面前根本轮不到他开口。
“臣替子脩谢过陛下!”刘宽嘴里说着,有暗中扯了一下曹昂。
“谢主隆恩!”
皇帝闻言,当即哈哈大笑:“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一边笑,一边往外走。
“老师,这……”曹昂有点急。
“你先别急!”刘宽倒是老神在在,他也不想曹昂去做陪读近臣。
只是没想到今日被张让给算计了,皇帝诏命都已经下了,总不能让他替曹昂回绝吧。
“无妨,又不是只给一个皇子做陪读。你没听到是两个皇子一起开蒙吗?”
“事已至此,你就先去吧。何况陪读也不只你一人啊。”刘宽安慰道。
事实上,刘宽心里虽然不想曹昂去做陪读当进臣,虽然有自己在曹昂还不至于被人说成是幸臣,但是想到曹昂的性子,他也就释然了。
当初王莽没篡位之前可是出了名的圣人!他确实想要曹昂做伊霍,但是又怕他长歪最后成了王莽。
而从他目前的言行来看,这小子缺乏敬畏之心,将来成为王莽的可能性很大!
霍光虽然行废立之事是个权臣,但是说到底他也是个忠臣呢!
“说说吧!”出了光禄勋官署,皇帝立马冷着脸说道。
张让立马跪下回道:“陛下恕罪,是皇后告诉臣,说史侯已经到了求学的年纪,希望能早做打算。臣这才自作主张……”
“张阿父!你可得好好想想你是谁的臣子!”刘宏提醒道。
张让当即跪在地上辩解的话也不敢说,只是不停的给一旁的赵忠使眼色。
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辩解,多说多错。只有等皇帝的气消了再说,只是这次少不得要多出点血。跪在地上的张让有点后悔,早知道不帮忙了。
“陛下,张常侍也是为了陛下着想啊!”赵忠开口了。
十常侍内部虽然有矛盾,但是面对皇帝的怒火却不好不帮忙。毕竟谁都有惹怒皇帝的时候,这次自己不帮忙,下次他也不会帮你自己。更何况又不是白帮忙!
“说来听听!”今天要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没法善了。
但是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难得住赵忠呢!
“陛下,史侯年龄到了。国舅又同党人交好,若是迟迟不为史侯开蒙选傅,国舅联合外朝闹将起来,恐怕不好收场啊。”赵忠一边给张让开脱,一边给何进上眼药。
“现在陛下主动提出为皇子开蒙,那外朝那边不仅无话可说更不好插手皇子傅的选择。”
“陛下大可以为两位皇子各选一个师傅,甚至是指定公卿子弟去做陪读!”
听到赵忠的话语,想到了何进的做派,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还得你啊!这天下果然还是张阿父更爱朕!”皇帝将张让扶起来,嘴里感慨。
身为长期侍奉在皇帝身边的宦官,他们太清楚皇帝心里的禁忌了。
比如,窦武和陈蕃!
外人只会觉得这两人谋事不密,最终身死族灭。但是只有宦官们知道,这两人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联合在一起!
外朝觉得他们是忠臣,皇帝只会觉得他们是反贼!是对他的位置又威胁的反贼!至于一个小孩子想做伊尹霍光,这有什么?废立难道还能废立到他刘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