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第一性原理适用于任何事情
——2021年12月29日,马斯克接受播客节目访谈
——2013年2月27日,马斯克在TED[9]上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谈话
埃隆·马斯克在2021年7月30日邀请了油管(以下简称YouTube)上的火箭博主蒂姆·多德(Tim Dodd)参观了他在德州博卡奇卡海滩的“星际飞船”工厂。在采访中,他介绍了自己的经典工作五步法:
1.不要有愚蠢的需求;
2.删除不必要的部分;
3.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优化;
4.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加速;
5.在以上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
这个“五步法”最直观地反映出了工作中的马斯克是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的。
第一性原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观点,意思是每个系统中都有一些最基本的命题,不能被违背或删除。简单来说,第一性原理就是当分析一个问题时,要先排除那些既有概念,把问题拆解到最基础的层面,对其各要素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哪些因素对解决问题最重要,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方法。
马斯克对待任何商业问题,都会用第一性原理,从工程师的角度去拆解和分析,以找到最优答案。比如没人认为火箭可以回收使用,而马斯克发现,只有让火箭实现可重复使用,才能真正大幅度降低其成本。而从第一性原理来思考,这是完全可能的。
火箭是由什么做成的?航空航天级别的铝合金、钛、铜和碳纤维。这些原料的市场价是多少?马斯克发现,火箭的原材料成本只占总成本的百分之二左右。这个比例对于一件庞大的机械产品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马斯克得出结论,其实火箭并不需要这么贵,就算不重复使用,也可以便宜许多,如果能做到可重复使用,像飞机那样,那么火箭的制造成本会急剧下降,太空旅行的成本也会急剧下降。
回到品牌管理,马斯克的品牌策略就是通过第一性原理,结合公司和时代特性,重新设计品牌营销的整个链条,找到那条最短、最有效的路径。
马斯克的品牌观: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最终综合印象
——2010年12月24日,马斯克接受硅谷商业杂志采访
广告技术公司的CEO塔尔·雅各布森(Tal Jacobson)这样评价马斯克:“他利用媒体扩大自己和公司品牌的能力简直是一种艺术。”
马斯克认为品牌是一种感知,它会随着时间而与现实接近。这个观点类似于股票市场的逻辑:“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
如果第一性原理可以造火箭,那么也可以用来建设品牌。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品牌建设的目的只有一个——“买我产品”。
品牌是对产品的最终的综合印象。而要完成吸引用户购买这一最终目的,必须赢得用户口碑。传播学中的创新扩散理论[10]证明,一个新事物被采纳的决定性因素,往往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大众传播的频率。
在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让一个品牌被认知并不难,真正难的是让一个品牌被信任。以打造“品牌口碑”为目标,马斯克对传统的品牌营销链条进行了思考和重新设计。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关于品牌的3个基本理论之上。
从“买我产品”这个最终目标出发,看品牌的3个基本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消费者购买旅程(AIPLA模型)
——营销(4P)理论
马斯克在2015年1月回答红迪网(以下简称Raddit)的网友提问中说:“重要的是把知识看作是一棵语义树,要先理解基本原理,就像树的主干和分枝,然后再去关注细节,也就是树叶,否则你会没有依据,不知道该怎么归类。”
如果说第一性原理是马斯克品牌管理方法的“根基”,那么我们还需找到品牌的基本理论作为“主干和分枝”。
从最终目的“买我产品”出发,需要思考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消费者为什么买?第二,消费者如何买?第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消费者为什么买?任何品牌都必须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才有存在的意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品牌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等级越高,品牌能够获得的溢价就越高。这五层也代表了一个品牌自身可以实现的“自动驾驶能力”。
其次,消费者如何买?源自美国的消费者购买旅程(AIPLA模型)很好地拆解了消费者从认知一个品牌,到最终选择购买的全过程:认知(Awareness)、兴趣(Interest)、购买(Purchase)、忠诚(Loyalty)、推荐(Advocate)。特斯拉的品牌营销策略正是以此路径,贯穿了用户的整个购买旅程。
最后,企业可以做什么呢?品牌营销学中的经典“4P”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基本、最稳固的框架: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所有的品牌动作,最终都会落实到这“4P”中的一项或几项的组合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马斯克是如何借助第一性原理,重构这三大品牌基础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