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传:一座草原都市的往昔与今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青铜时代,是人类走向高级文明的开端,从距今四千年左右开始,青铜除带给我们鼎鼐编钟外,也送来了用于马上拼刺搏击的锐利武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李伯谦认为:“我们国家从距今四千年前后进入青铜时代,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是在这个时期跨入青铜时代。东部区的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西部区的朱开沟文化和继它而起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同处于草原地带,同样具有鲜明的草原风格。”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早已闻名遐迩,是华夏大地青铜文明中的一朵奇葩,它的主要类别特征有以下三种:一是便于携带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二是以大量的动物造型为装饰题材;三是绝大多数为青铜质,也包含金、银、铁质地的器物,统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短剑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早期北方民族男性身上必备之物,展现出战斗民族的一种精神性格。短剑的长度一般在二十五至三十厘米,宽度在二点五至三厘米,剑身扁平,剑面呈柳叶形。首柄的装饰有镂空球形和圆雕的鹰首鹿首马首羊首形状,也称为兽首短剑。凡是见到过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人,心中不免产生一种疑惑:北方民族的这种短剑与中国南方有名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相比,剑身为何如此短小呢?北方游牧民族是“马上引弓之族”,除弓箭之外,这种短剑(包括后来的短刀)主要是用于近身搏击和切割肉食,与南方民族首领持剑对刺、展示剑术甚而作为一种身份象征有很大的不同。北方民族有歃血为盟习俗,《汉书·匈奴传》记载,汉元帝时期,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受命出使南匈奴,两位汉使看到匈奴不仅人口众多,而且物资充裕,担心匈奴会起背离之心,便主动提出与匈奴单于盟誓。南匈奴单于呼韩邪为表诚意,遂与汉使一同登上诺水东山,宰杀一匹白马,将血酒倾入用被匈奴老上单于所杀的月氏王头盖骨做成的酒器中,匈汉双方共饮血酒,对天盟誓。文献记载这一盟誓程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犁挠酒”。“径路”乃匈奴语,即我们今天所言之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以刀剑搅酒也颇具威武风范和仪式感。匈奴人曾有将“径路”奉为崇拜和祭祀对象的习俗,立有“径路神祠”。《正义》引《括地志》云:“径路神祠在雍州、云阳县西北九十里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处,秦夺其地,后徙休屠右地。”这里的“径路神祠”到底是什么含义?“径路”又是什么神呢?学者们联想到生活在欧亚草原上的斯基泰人有祭祀军神的习俗,推测到以最朴素、最本原的萨满教为至高信奉的早期北方民族,多以自然之物为神灵依附物,所以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剑柄上装饰的各种动物,早已被早期北方部族寄予了超自然的神威,而锋利的短剑又蕴含着他们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希冀。因此,他们将“径路”视作军神、战神,借此倚仗祖先、神灵在天之光的庇佑。将青铜短剑竖立于高处,恭敬地加以奉祀,就成了他们与祖先、天神沟通的途径。天长日久,“径路”就成为战神的代名词,就有了“径路神祠”的出现。

在中国古代各类兵器当中,剑与刀往往带有文化象征的意味。青铜刀的出现早于青铜剑,考古发现最早的青铜刀出土于甘肃省的马家窑文化和马厂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而青铜短剑,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则当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朱开沟出土的器物,年代大约属于商代前期。刀与剑虽形状各异,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刀是单面刃,而剑为双面刃。青铜刀虽然出现很早,但主要用于随身防卫或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青铜短剑在中原及南方地区虽然出现的时间要比青铜刀晚得多,但自西周特别是东周以来却发展迅猛,不仅成为短兵器中的主体,而且在铸造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更是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以及莫邪、比干剑都生动说明了这一点。原本是一件护身的兵器,逐渐发展成为镶金嵌玉、精雕细磨、优雅华美、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奇,成了一种持有者身份显赫的炫耀。佩剑,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礼仪得到推崇传承。《晋书·舆服制》:“汉制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剑,其后惟朝带剑。”《商君书·说民》中也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朝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这里的事指的是战争,可见不同身份地位等级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佩剑的长度、重量以及制作加工、装饰用材和佩戴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佩剑早已占据了其他兵器无法达到的神圣地位。

前面说到,剑在古汉语中称为“径路”源自匈奴语,中原地区青铜短剑的兴起应该是受到北方早期民族的影响无疑,而将剑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应该是沿袭了北方民族的古老风俗。

早期北方民族皆为“引弓之部族”,在北方长城南北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遗存中,经常有大量石质、骨质的箭镞出土。此类箭镞由于材料来源方便、制作简单,曾长期存在于北方民族的生活中,而其后出现的青铜箭镞因其原料珍贵、工艺讲究而数量与前者不分上下。一种叫作鸣镝的青铜箭镞的出现,更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青铜的认知。此箭镞前部呈三翼形,三翼之后为中空的圆球形,圆球前半部的镞翼之间各留有圆孔,飞射出去与空气产生摩擦发出尖厉的哨声,因此被称为响箭。《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匈奴可汗头曼的儿子冒顿想取代父亲的位置,便用这种响箭来训练他的手下,先是射向他的坐骑,而后射向他的妃子,最终射死了生身父亲,自己当了可汗。在训练射击时谁若不从或稍有犹豫,便当场斩首示众,因此无有不从者。在实际战斗中,这种响箭若万箭齐发,会是一种什么场面,会有多大的声响,将给予敌方多大的震撼,真的难以想象。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还发现了长柄兵器戚和戈,以及鹤嘴斧、棍棒头、流星锤等颇具特色的器物,这些兵器在狩猎生活中同样是打猎的好工具,而青铜凿、锥、匙、缹、镜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