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三六】
华歆谏魏明帝治国为本慎战养民
背景
华歆其人。华歆,字子鱼,平原郡高唐县(今山东省高唐县)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汉灵帝时期,华歆举孝廉出身,任郎中,因病去官。孙策占领江东后,华歆归顺孙策,并以其德才受到上宾之礼。曹操在官渡之战以汉献帝的名义召华歆至许昌任职,华歆成功说服孙权放他入京。在曹魏政权中,华歆历任议郎、司空参军、尚书、侍中、尚书令、御史大夫、太尉等职。华歆为人不伐己善,清廉节俭,家无余财,政治眼光深远。
奏疏背景。魏明帝在位期间,为了进一步扩大曹魏领土,魏明帝决定派遣大将曹真对蜀汉发起军事行动。在华歆等大臣看来,此时并非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最佳时机。华歆在上疏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曹魏应该首先致力于国内治理,提高民生水平,增强国力,而不是急于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他特别指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对民众生活的影响,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但是魏明帝一意孤行,最终大军无功而返。
原文段一
太和中,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华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
注解
太和年间,曹魏派遣曹真将军通过子午道这条险峻的道路去讨伐蜀汉,而皇帝(曹叡)则亲自前往许昌巡视。此时,华歆上书进谏道:“自从战乱开始以来,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大魏顺应天命,承受天命而建立,陛下您以圣明的德行,应当能够成就如同成康之治那样的盛世,应当弘扬这一时代的治理之道,继承夏禹、商汤、周文王等古代圣王的遗风。虽然当前有两个敌国(指蜀汉和东吴)凭借险要地形苟延残喘,但只要陛下的圣明教化日益增进,远方的百姓也会心怀德行,背负着儿女前来归附。战争是万不得已时才使用的手段,因此应当谨慎收敛,只在适当时机才动用。我衷心希望陛下能首先专注于治理国家的根本之道,将征伐之事放在次要位置。况且,千里迢迢运送粮草,对用兵来说并非有利之举;越过险阻深入敌境,也难以独自取得胜利。我听说今年的征兵征役,已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小的损害。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把民众视为根本,而民众则以衣食为生存的基础。如果能让中原之地没有饥寒交迫的忧患,百姓没有背井离乡之心,那么天下将何其幸运,而那两个敌国的败亡之兆,我们也可以安然等待其自行显露。我虽然身为宰相,但年老体衰,病情日益严重,感觉自己如同犬马一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恐怕无法再亲自侍奉在陛下左右,因此不敢不尽情表达我作为臣子的忠心与忧虑,恳请陛下明察裁断!”
原文段二
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
注解
皇帝的诏书回复说:“您为国家大计深谋远虑,我对此深感赞赏。那些贼寇凭借山川之险,太祖皇帝(曹操)和世祖皇帝(曹丕)为此劳心劳力却仍未能完全平定,我岂敢自满,以期必克!但是诸位将领认为,如果不亲自探察并出击,就无法找到他们的弱点,因此决定出动军队以窥探其破绽。然而,如果天时未到,就像周武王曾因为时机未成熟而撤军一样,这是前事之鉴,我将谨记不忘这一教训,时刻保持警惕。”当时正值秋季,大雨连绵,于是皇帝下诏命令曹真率领军队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