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有光

家门口,一个小泥炉,炉内的火一闪一闪,炉子上坐这一口年代久远的“铫子”,外壁上已经包了浆,闪着油亮的光,里面是咕嘟咕嘟翻滚的“排骨藕汤”,我喜欢吃脆藕,奶奶喜欢吃粉藕,所以每次煨汤,锅里的藕会有两种形状,一切为二的厚片,是奶奶的,滚刀状的是煮的脆脆的…为什么现在的人,形容美食都会说一句“有小时候的味道”,是啊,小时候的夏天,地上泼一盆水,绿豆稀饭,酸辣土豆丝,腌菜炒肉、烧蹦蹦,一盘冰西瓜,坐在竹床边上,邻里间开着玩笑,吃得很香。如果能代表我小时候的味道,只有三种…小时候妈妈喜欢带我去吃馄饨,长大后,心里难受或者工作很累时,我就会吃碗馄饨,皮薄鲜肉的…离家前爸爸做的最后一顿晚饭是“蛋炒饭”,长大后每年春节大年初一,我都会给自己做碗蛋炒饭,可能是把希望团圆却充满遗憾都寄托于此…还有一种,是在很多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的…

回到家后,最要紧的是赶紧找一份工作,因为过往的一年多,只有身体和精神的双磨练,积蓄却没有一点,经过朋友介绍,勉强在超市找了一份临时促销员的工作,算是“老本行”,毕竟勤工俭学时积累了不少经验。小时候因为内向,在家里都不敢怎么说话,现在感觉精神“被解绑”了一样,通过观察和简单的几句交流,就能判断不同顾客的不同购买需求,针对性地介绍,所以工作业绩一直都不错,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很快就跟周围的同事熟络起来,因为年纪小,也颇受照顾。一次偶然的聊天,我留意到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机会,当时的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竭尽全力地想去争取这个机会,努力通过了层层筛选,如愿进入了那栋最好的写字楼里。虽然每天路程有些辛苦,但很期待去上班,记得第一天走进办公室,好多好多人,都严肃认真地在开会,主讲人是一个个子不高,皮肤白皙,眼睛笑弯弯的小姐姐,能感觉得到她的不怒自威的气场,好羡慕这样的感觉,在人群中,所有人都能安静认真地听她讲话,最显眼的位置,逻辑缜密,表达流利,“我什么时候能成为她就好了…”当时心里是有这个坚定期待的…

或许是性格使然,我不是一个喜欢被随意拿捏的人,除非我认为你比我强,所以初入公司,也受过很多“江湖手段”,但我十分坚信,我能做好…武汉的夏天,热的没有哪个词可以完全概括,我还是睡在那个一床一桌的小房间,最热的时候,只有夹在床头架上的那一个小电扇,半夜经常被热醒,身上的汗像洗了澡一样,就这样坚持3个月,工作也有了大的调整,除了专业技术突飞猛进,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了奶奶、第二个月的工资买了台空调、第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电脑…当时的工作很辛苦,但业务技能逐日提升,天天加班也是常态……

初入职场,特别是这样有规模的销售公司,想立足脚跟且期待有所晋升,只有两条路径:绝世容颜的美花瓶、无所不能的铁娘子。第一条路,先天条件的优势占比较大,显然是不适合我的;第二条路,吃苦耐劳是基础,我似乎有一些在身上,机会看起来更大。不知道是年纪有所增长,还是生活的历练教会了我们,当学会确定目标后,行动力也会更有意义。

销售公司,锻炼人且成绩最容易被看到的,就是创效部门,没有资历背景的我,只会被安排在一线岗位,对外,费腿费嘴;对内,费神费心,每天武汉三镇的跑,公共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捷,看的最多的,就是车窗外的风景,与每天的辛苦似乎可以抵消,下班回家,奶奶会做好饭菜等着我,给我说今天邻里间的家长里短,晚上奶奶躺在床上那一刻,总会说一句“算是进入了社会主义”,而我会坐在那把红木椅子上,倚靠在床边,看着那台14寸的彩色电视,跟奶奶唠着嗑,时而有微弱的鼾声,时而又担心在电视剧里的角色命运,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时刻是多么幸福…

三个月后,因为客户需求,跟品牌经理的一次“据理力争”,居然让我获得了一次晋升的机会,因为在争执时,我脱口而出的数据,清晰地逻辑表达,坚定的谈吐,在一旁“默默观战”的品牌总监找我谈话,希望调我去品牌部任职,我心里自然是一万个愿意的,但同时也有很多顾虑:学历有限,办公软件操作生疏,办公室生存知识匮乏…权衡之下,加上他的鼓励,我决定试一试。

如何顺利交接工作,是现实给自己上的第一课,因为不懂品牌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点,工作主要结构,考核标准,交接工作的上一任通常都有一种“准备赴死般撒手人寰”的决绝,对着一个压缩文件的目录念了一遍后,交接工作结束了,我不太会电脑,只能在纸上记,下班回家后在压缩文件里做资料更新,第二天上班后,压缩文件像失忆了一般,把我前一天晚上“捉虫打字”的成果全部忘记了,我愣住了,这是咋了,人脑作对就罢了,电脑也欺生,正在局促不安时,坐在隔壁桌的佳佳,椅子一转,凑到我跟前问“摩西摩西?”我小声的说着我的疑问,听完后,她对着我的电脑一顿操作猛如虎,动作流畅的程度,让我崇拜,边倒腾边喊着坐对面的婉婉,让她来帮忙一起看看…在她们两个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新岗位的工作,因为年纪相仿,我们除了工作上会相互帮助之外,下班后也会一起逛街吃饭,很快成了“闺蜜铁三角”。

后来和其他几个同事被划入一个独立的部门,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佳佳和婉婉坐在门外,我和娜娜、妍姐坐在里面,每天下午的阳光照在办公室的百叶窗上,调皮的佳佳总会做个手影动作,召集我们“5美”一起下午茶…我很喜欢这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天都有收获的感觉,那两年的进步很艰难,因为我的基础有点差,但幸好有她们的陪伴,此后,我们也一直彼此相伴了很多很多年…

现在想来,在20多岁的年纪,能有一份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为什么是“奋斗”而不是“努力”呢,我觉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于,理想和信念,说实话,我当时真有,理想就是初进公司看到的“会议焦点”,我想成为“她”,也希望自己充满自信闪着光芒,信念便是“希望靠自己越过越好”,一个具象的理想,一个简单的信念,是我在接下来的六年多的时间里,支撑我的根本…

从早到晚的各部门会议,周日最早一班飞机去上海,最晚一班飞机赶回来,周一8点到公司…“6+1”(工作日6天+周日加班)、“白加黑”(白天上班、晚上写报告),这样高强度高运转的工作节奏,是我那几年的常态,天天加班晚回家,奶奶最初怀疑我是不是出去玩,每天晚上九点,我都会在办公室或者回家的路上,接到大伯的电话“怎么还不回家”,因为从小我最怕大伯,他给予的“父爱”很深沉也很严厉,直到有一次一位邻居小妹,也是公司同事,在家里无意间聊起我在公司的工作状态后,家里才打消了我“不务正业”的误会,邻居小妹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离职后,街坊邻里间居然因为这个“对比”,对我夸赞不绝,这也是我第一次让家里人有“引以自豪”的事情了…

在结束了大半年的外派工作回来后,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离理想越来越近了…核心品牌的负责人因为一些数据上的分歧,与财务和老板发生了一场不可挽回的争执,要知道,财务部门作为销售公司,有着“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公司核心的利润、费用都是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最终呈现出来,所以财务知识的积累、数据的敏感度,计算逻辑,越走高位越显重要,与财务“和谐相处”也是职业道路上的必备技能之一。而老板这个角色,你的理解程度会随着“工龄的增加和岗位转换”有所不同。最初你会讨厌老板组织的各种会议,桌上的一片和气,桌下的各自为政,看似无用的形式会议,后来才明白,其根本核心是“统一”,既:统一老板的绝对权力(你们各位牛鬼蛇神必须服从);统一思想(你们心中的小算盘打的再响,最后都必须得出同一个答案”;统一行动(你们吃喝玩乐的爱好都必须放在公司行为之后)。而现在这位负责人,同时“得罪”了财务与老板,下场可想而知……

争执结束后的摔门而去,一上午关机失联,我作为一个事情始末的旁观者,心里也为他“鸣不平”,他陈述的都是客观事实,但表达上可能没有考虑到各个部门的“执行难度”,于是汇报工作变成了抱怨指责,最终结果是公司不能接受的。部门老大也就是那位我的“理想女主”被老板叫进去训斥一番,出来的结果就是“马上换人”,这一时半会的,换谁呢?她坐在我们部门最端头的工位上,思考良久。

这位部门老大,也就是我初进公司看到的那位“会议焦点”,我的目标偶像,一米六不到的个子,皮肤白皙,微胖的身材,每天都是精致的妆容,走起路来高跟鞋在地板上蹬蹬蹬地响,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很好看。在所有的正式场合中,她都是一位“温和的职业女性形象”,在其他时候,任性张扬、爱恨分明、爱好博彩,想真正成为她“队伍里的人”,必备技能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熟练掌握三种以上博彩技能。很遗憾的是,我都不“擅长”,或者说我都不屑,于是我在她的部门里,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能做报告,能写数据、能干活,仅此而已。

核心品牌的“前负责人”,也是她“队伍里的核心成员”,突然的“折损”,她在接替人员的选择上会如何考虑呢?是“老黄牛”还是“好玩伴”?幸好在关键时候,她的脑子还是“拎得清的”,核心品牌的业绩保证,才是她“保住地位”的根本,于是她抬头喊了我一声“由你来接替吧…”,三秒后,这“玄妙”的三秒,是否能胜任?她会不会反悔?如何在这样的局面下完成交接?我回答说“好的”!其实当时我不确定她的话是询问还是指令,但我很干脆利落的答应了,因为我知道,这一次的机会,千载难逢,也是一次转折点,把我从开会都会被忽略的“小透明”,一跃成为公司的焦点之一,我这一声“好的”充满喜悦与期待,参杂一点点的担忧,为什么只有一点点呢,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里,我经历了基层的磨练、中层的锻炼、精神和技能上时刻都准备好了,加上之前对于这个岗位“有意注意”地观察学习,大到“岗位前任”的报告提纲、数据表格如何设计、小到与其他部门交流的眼神语气措辞,似乎我早已把自己带入了这个岗位的日常,只是差今天这样一个领导不想多费神的“指令”而已……

进入新的岗位后,因为核心品牌销售体量较之前有不只十倍的增长,不适感扑面而来,表格上的数据突然变大,数据覆盖的范围突然变多、需要交涉的部门突然变得更复杂,这些突然让“以为做好充分准备”的我,变得措手不及、犹豫不决。尽管我每天第一个进办公室,最后一个关灯下班,还是没能很快适应,老板每天早上在办公室背着手,看似悠闲的晃来晃去,却早已把这些看在眼里了…他让行政部门把我的座位换到了他的办公室门口,我每次接打电话的“小心翼翼、底气不足”也被暴露无遗,但每一次,当我打完电话后,老板都会把我叫进去,很耐心地给我分析刚刚沟通中的要点,我的表达观点和方式,给我非常实用的建议…就这样,本来“惶恐不安”的我,在这样的高压训练之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后来想来,“严师出高徒”的这句话,真真是有道理的。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