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基石,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拓展产业和贸易发展空间的关键举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全面竞争加速了全球新一轮国际格局演进进程。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产业链,造成了全球价值链生产链供应链的断裂,重塑了产业安全思维。RCEP协定的签署最终将使90%以上的货物实现零关税,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提供了广阔空间,为中国与东盟国家跨境产业链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区域性贸易与投资规则和制度保障,从细化与延展产业链、重组和优化区域内产业链、内向化发展区域内产业链三个方面赋能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合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研判全球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坚持以我为主,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西部地区全面扩大开放提供了战略保障。在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地区实现内外循环的有效协同,必须要提升开放发展水平,规划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正是西部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求。以通道经济为引领,推动通道建设与沿线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是西部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和“一带一路”倡议,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人才等多重因素,在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上与东中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拓宽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空间,在中新南向通道项目基础之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9年出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为我国西部地区打造一条新的开放发展走廊擘画了宏伟蓝图。自此,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参与全球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基于此,深入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显然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深远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深入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基础理论,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搭建了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丰富了通道与产业融合的理论体系。基于理论框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竞争力、集聚发展、开放发展、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及绿色发展的事实,基于数据分析和实证以验证理论框架的科学性,不仅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更是将相关实证分析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从实践意义上看,基于理论分析和事实考察发现了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系统提出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路径,为西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本书立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通道与产业融合,从理论、实证、实践、经验、策略和广西等系统构建了六篇23章的研究框架。绪论阐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背景、意义、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建设任务。理论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总体框架,提出了通道与产业融合的具体路径。实证篇全面系统研究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竞争力、产业升级、产集聚发展、产业开放发展、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具有科学性的结论。实践篇选取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广西、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市),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通道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成效和经验等。经验篇则系统总结欧洲莱茵河、日本新干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建设经验,归纳了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推进通道与产业融合的启示。策略篇提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推进通道与产业融合的战略及政策体系。广西篇则选取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陆交汇的广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提出了广西深度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政策建议。

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包括:

第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受到了沿线省区市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为:(1)各省区市都出台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规划、方案和奖励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想方设法推动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落地;(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各省区市着力推动铁路、公路、机场、航道等建设,并着重打通了东、中、西三条主通道,显著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为区域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第二,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1)广西采取了聚力打造物流枢纽经济、立足优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不断加强跨区域产业合作等措施推动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通道运输效率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了7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第三产业区位熵和产业聚集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临港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贸易水平显著上升。(2)重庆采取了发展通道经济、培育枢纽经济和发展特色物流等措施,实现了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物流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物流效率逐步提升,物流成本不断下降,并进一步带动了枢纽经济发展,打造国际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3)四川着力完善优化物流设施功能,增强通道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通道沿线省(区、市)以及周边国家协商合作,引导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更有竞争力的地区聚集,着力打造高品质陆港经济区,培育枢纽经济,推动高铁快运产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培育高铁经济等,取得了显著成效。(4)贵州省采取了完善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出台新通道专项支持政策、加快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新通道多式联运组织等举措,将贵州打造成了连接“陆”和“海”的重要枢纽,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5)云南坚持通道建设与交通运输产业、国际贸易走廊、现代物流产业、各类园区平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区域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交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建成、通道物流枢纽体系初具规模、通道沿线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加强、通道沿线旅游产业拓展深化等显著成效。

第三,广泛借鉴成熟经验是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他山之石。通过对日本新干线与产业融合发展、欧洲莱茵河与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国内“一带一路”、西江-珠江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分析,指出以基础设施带动互联互通,强化政策和市场对沿线城市产业发展的引导,推进“站区+城市+产业”一体化开发,制定相互配套的产业疏导与发展规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先行的行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园区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实行跨行政区域整合管理,推动港—城—产联动发展,走城市、产业、市场三位一体发展道路等。因此,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既要广泛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同时要结合其自身特点,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最终实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是遵循客观规律,基于中国国情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实践。本书以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经济研究分析框架,基于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产业开放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绿色发展等维度系统构建了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体系,并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开放发展,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和绿色发展能力,促进沿线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因此,以重大国家战略为驱动,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带动,营商环境优化和跨省际协同,能够有效实现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我国其他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第五,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体系。通过系统分析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实践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务必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分吸收党和国家关于新发展格局构建的战略思维,应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协同、绿色发展、服务型政府在内的若干基本原则。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既要满足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要求,又要满足对于产业的选择布局与发展要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短期内旨在实现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通道与产业融合初见成效的发展目标,长期内则要实现通道与产业深度融合,物流经济、枢纽经济全面兴旺发达,核心城市群实现通道与产业在融合度上的高水平,通道经济全面繁荣。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产业融合要走推动形成城市群创新内核,强化协同联动,细化开放维度,筑牢绿色发展屏障,优化政府服务理念,提升通道产业发展环境等基本思维。具体措施上需要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物流体系、产业园区、产业链、人才和跨区域协同等方面具体推进。

第六,广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大有可为,并将成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广西应高位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1)要优化口岸功能,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增强综合物流成本比较优势,创新口岸经济业态,加大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集聚地培育,打造一体化港口服务生态圈,加密航线与航班。(2)要深度推进产业协同,打造产业与物流深度融合的综合运输通道,创新物流与产业协同联动模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能力,加强与沿线省市产业协同,集聚要素资源,推进产业协作配套和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3)要环保优先,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提高绿色技术供给能力,加强环境规制区域协同联动,提升绿色技术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贡献度,培养创新主体,推进通道与产业绿色融合。(4)要协同谋划制定北部湾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北部湾城市群产业融合,建立北部湾城市群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全面优化城市群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做大做强高端服务业,全力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5)要优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发展战略,优化政策体系,强化财税基金支持,争取国家级项目和发展示范区(试验区)的支持,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6)要互联互通,夯实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承载,加快推进广西工业互联网建设,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多维度深度挖掘数据资源,加强跨部门跨区域数据开放互联,推动广西通道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书从研究视角、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推动了通道与产业融合研究的创新,为系统、科学审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实证结果验证和政策支持体系参考。

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从研究视角来看,本书突破了传统对于通道与产业研究仅仅关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单向赋能关系,从西部陆海新通道软硬件基础设施与沿线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双向赋能视角系统分析其融合发展的路径、机制及成效。本书系统构建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核心,通过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开放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识别其影响的机制和路径,最终促进产业与通道的融合发展,并指出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通道“毛细血管”,产业融合进一步为通道发展提供支撑,从而从研究框架上构建了双向赋能的互动关系。

第二,学术观点的创新。本书基于事实考察,系统提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1)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对沿线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产生正向影响,同时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竞争力之间表现出较强的长期协调关系。(2)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市场潜能、市场开放度等中介变量对产业集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道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构建统一大市场、改善营商环境,激发沿线地区市场潜能并提高市场开放度,进而提升了沿线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水平。(3)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显著改善了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传统基础设施,同时提升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西部地区降低投资贸易成本,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开放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地区远离海洋且人口稀少,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作用有限,需要各项基础设施协同发力,才能有效促进区域产业开放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4)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过比较优势、技术赶超以促进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产业升级,且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随着建设进度逐年提升,然而与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相比较,技术赶超路径具有一定的时滞性。(5)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升了沿线区域人均专利申请数量和人均新产品销售,改善了沿线产业发展环境,催生了新产业,同时促进了教育及科技方面的投资,从而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6)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过区域产权结构和技术水平等中介变量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发展水平,但能源结构、环境规制等因素则不利于区域绿色发展。

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在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研究方法,采用实证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是广泛采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如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准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分步回归的中介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分析等,对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路径等进行全面考察和验证。

纵观本书在研究视角、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本书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上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统一。从系统性来看,本书囊括了理论、实证、经验借鉴和政策等统一,同时在地域上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省区市重庆、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体系完整,内容完整,架构具有系统性。从科学性来看,本书注重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实证的科学性和政策的科学性。基于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在通道经济、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学科基础上,本书系统构建了通道与产业融合的研究框架,展现了理论的科学性;以事实为依据,以经典的实证分析方法为工具,实证探究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的路径,展现了实证的科学性;基于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实证分析结果,运用严密的政策逻辑,提出了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展现了政策的科学性。从可行性来看,本书构建的政策体系,深度结合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实际情况,注重政策的落地性,展现了可操作性。

本书的完成,是依托于广西财经学院雄厚的研究基础之上,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院等为全面推进本研究提供了平台基础。同时,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西部地区产业链水平提升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1BJY059)、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西南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19BJY193)等支持。广西财经学院专业、敬业的创作团队,是本书创作完成的中坚力量。同时,本书也得到了众多高水平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指导和帮助,并参考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研究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当然,文责自负。是为序。

本书编委会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