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阳经腑病位
太阳经腑的病位概念有三。
一是太阳经气所过之处,生理、病理是太阳所主。如《黄帝内经》表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因此,按照六经找病,头痛头晕、颈椎病、多种眼病、脑梗死、腰痛病等,多是依照太阳病的思路辨证论治。
二是太阳经主一身之表,通于十万毛孔,为人体卫外之藩篱。人体外在体表,从太阳病大的病位思维出发,有些证候可以从太阳而论。临证中如不明原因的全身体表外证疼痛、麻木、多汗或无汗证,皮疹、癞癣、赘疣等,亦可常以太阳病表证的思维方法辨证求因。六经找病,此法既有别于传统的时方临证思路,又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如愚曾诊治的一个肺癌患者,见有咳嗽、咯血、胸闷、气短、全身乏力,经西医学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并认为已经没有手术价值,而寻求中医治疗。患者主诉:全身体表皮肤、肌肉疼痛难忍。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黄、情绪焦虑、经脉拘紧、表实无汗、脉象弦浮而紧。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太阳经气虚弱,长期带着表邪所成之疾病。在该用桂枝汤的阶段没有去用,虚邪表证被一误再误,太阳病邪当然可以损于太阴肺脏。正如仲景原文第387条所说:“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先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此时的辨治思维不能被肺癌的病名所干扰,我立法是先解表,利太阳经气,让患者营卫调和、大气一转,能添正气抗邪。愚当即用方葛根汤加小柴胡汤,一周七帖药服用下来,患者每天身有微汗出,全身疼痛立消。
三是膀胱腑之实质脏器。古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关于“气化”一词的含义甚深,其实六经皆有气化的功能,但是足太阳膀胱腑对气化的表现是十分突出的。津液藏于膀胱,要使津液“出”主要依靠膀胱自身的化气功能,完成能量的转换。但单纯依赖膀胱腑的气化功能还是不够,这个过程的实现,还要有足少阴肾的功能作用来共同完成。
中医思维下的膀胱腑,对津液的气化过程是,膀胱腑的津液有清浊之分,膀胱气化充足,再加之少阴肾阳的温煦,就会使有用的津液变成水津上行,濡养人体,无用的部分则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膀胱腑既为太阳大病位的组成部分,又为太阳经气外发的本源。其实按照太阳大病位而言,亦包括膀胱的旁邻组织,如前列腺、盆腔等。保持膀胱经腑不败,气化良好,是六经不病、有力抗邪的基本前提。
我曾诊疗一位六十多岁、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男性患者,患有小便不利,排尿艰涩难出,严重时尿频尿急,排尿疼痛。患者从未接触过中医,患病首先想到的是西医治疗。在口服消炎药、打针输液未愈的情况下,又做了手术。未料在做了前列腺手术过后,一段时间下来,仍然不能解决排尿困难的问题。此时经人介绍找我诊治,查其舌脉,脏无他病。按照太阳病邪气入腑化热,为其立法用方,五苓散合方导赤散。此方用上不足十天,小便通畅,痛苦立解,按此方再用十天,小便畅利而痊愈,患者在感激万分的同时,又感慨中医的疗效让他始料未及,并表示有了这次看中医的经历,使自己对中医药肃然起敬。
在临床中,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尿路炎症、血尿、遗尿、尿滴沥、尿等待、尿路结石等,按照六经找病,可常以太阳膀胱腑病的思路辨证施治,立法用方。
太阳的主要功能是抵御外邪,通调水道。太阳经气充盈则外邪难侵,太阳经气虚弱则易感六淫邪气。太阳膀胱之腑能量充足,气化蒸腾,则可发挥良好的通调水道、布散代谢水津之功能。若膀胱腑气虚衰,本能不足,则气化无力,水津不调,或水液潴留,或津散失水。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具有生理上相互络属的关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基于足太阳膀胱经与腑的病位、功能特点,形成了以足太阳为基础的生理、病理这一大系统,临证则以太阳病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