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附微课 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公共关系的起源

自夏商周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社会相对稳定,传统文化重德轻利、重义轻法,讲究以孝、德治国,为人以信为先。儒商备受当时和后代人的尊重,应该说中国古人做事更讲究“人和”,也就是更注重公共关系,虽无公共关系之名,实则公共关系已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

欧洲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重商主义、利己主义是其传统,讲究以利为先、弱肉强食,因此才有东方文化难以理解的殖民政策、舰炮商务、奴隶贸易等。为稳定社会关系,在资本快速积累中欧洲各国逐渐形成了重“法”的观念,近一百年,在经济高度发达后欧洲各国又重新重视人道、人权、社会关系等,这是一种反思式的进步。

公共关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等国家。当时的统治者虽然更多依靠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暴力工具)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但在处理其与民众的关系上,舆论手段的运用仍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当时统治方式的反映。虽然“公共关系”这个名词几千年前还没有出现,但在当时,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却早已存在。

1.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周武王伐纣前孟津之誓(《泰誓》)及之前的一系列活动可以看成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各种势力不断重新组合,造成了动荡不安的政治氛围,这在客观上为各种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土壤。各种思想、言论的冲撞与吸收,造就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郑国“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就是古代公共关系思想的极好体现。乡校是当时养老和比赛射箭的场所,老百姓常在那里议论时事。有人建议毁掉乡校,子产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深受诸侯、君王的器重与信任,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策士游说成风、辩论艺术发达的局面。以齐国孟尝君为代表的“四君子”,家里都养了成群的门客,这些门客主要起提供参谋意见、收集信息情报和外交游说的作用。门客的作用和今天公关人员的作用极其相似。

案例分析

狡兔三窟

战国时,齐国宰相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门客,其中一个门客名叫冯谖(xuān)。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债后买点什么东西带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邑后就和债民核对了账目,能还钱的,就与他们约好了还钱日期。还有不少因贫穷实在还不了的,冯谖对他们说孟尝君不要你们还债了,还当众把账单全部烧掉,薛邑的百姓为此非常感激孟尝君。冯谖回去后,孟尝君问:“债都收完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买了什么东西?”冯谖说:“我觉得你家什么都有,所以就自作主张帮你把‘义’买回来了。”孟尝君听了很不高兴。

一年后,齐王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之职,孟尝君只好回到封地薛邑。薛邑的男女老幼都去迎接他,孟尝君这时才体会到冯谖为他买“义”的意义。可是冯谖却对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原文是‘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除一死。如今你才有一个洞,还不能放宽心啊。让我再替你开两个洞吧。”接着,冯谖到了梁国,对梁王说:“孟尝君这个人非常能干,凡是任用他的诸侯,都能富国强兵。”梁王相信了,便把宰相的职位留给了孟尝君。齐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用更隆重的礼节去请孟尝君回去做宰相。冯谖这个时候才说:“现在三个洞都修好了,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后来,人们用“狡兔三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避免灾祸。现在多用于贬义。

评析:这则故事改编自《史记》和《战国策》。门客和孟尝君相互成就对方,现代组织更需要公关人员提供参谋意见、收集信息情报和进行外交游说。

在古代,人们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和思想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同现代公关活动的原则和追求目标基本一致。当然,这些自觉的公共关系意识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且这种意识很分散,不具有普遍性。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意识和思想都是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明清时期,公共关系思想开始进入商业活动中。如酒店门口悬挂写着“酒”字的旗帜,店铺悬挂“百年老店”的招牌,人们在经商活动中遵循“和气生财”的原则,都是公共关系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到了这一时期,人们有了朦胧的形象意识,已经懂得良好的企业(店铺)形象对顾客的正面影响。清代文人朱彭寿在《安乐康平室随笔》中把他研究字号命名的心得写成了一首七律诗:

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

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

新春正和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追求吉祥美好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公共关系意识。

案例分析

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3]

秦朝末年,民众苦于沉重的捐税、繁重的徭役和严酷的刑罚。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秋,人们再也不能忍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秦王朝的统治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中摇摇欲坠。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了秦的都城咸阳。

刘邦攻入咸阳以后,告诉当地各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大家苦于秦朝的严刑苛法已经很久了。根据怀王与诸侯们原来的约定,谁先进关谁称王。我先攻入关中,我应管理关中。因此,我与父老乡亲们约法三章,杀人的判处死刑,伤人和抢劫的依法治罪,其余的秦朝法律全部废除。我到这里来,是替父老乡亲们除害的,不是来侵害你们的,你们不要害怕!

接着,刘邦又派人到各县各乡,将约法三章通告于百姓。百姓得知大喜,纷纷带着牛、羊、酒、粮食等前来犒劳刘邦的军队。刘邦一再谦让,不肯接受,说:我们的军粮并不缺乏,不想再麻烦百姓了。百姓们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做王。

评析: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需要做实事,也需要宣传。组织不仅需要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也要善于宣传自己。

2.西方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

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王国就发布过农业公告,告诉农民如何播种灌溉、如何对付地里的老鼠、如何收获庄稼等。这与现代社会中某些农业组织公关部门的宣传材料很相似。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促进了公众代表会议和陪审团制度的形成,它为公众表达自己的意见提供了一个舞台,而这种变化所产生的舆论导向在当时影响非常大。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批从事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研究与演讲的教师和演说家,他们在当时被称作诡辩家,他们的演讲技巧被称为诡辩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其中的代表。亚里士多德运用严谨的思维逻辑和科学的方法写出了《修辞学》,强调语言修辞在人际交往和演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修辞是沟通政治家、艺术家和社会公众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与工具,是寻求相互了解与信任的艺术;他还提出,在交往沟通中,要用感情去获取公众的了解与信任,要从感情入手去增强演讲和劝服艺术的感召力。为此,西方的一些公共关系学者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学著作。这个观点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实践性艺术,从人类文明社会一开始就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古罗马时代,人们更加重视民意,并提出“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整个社会都推崇沟通艺术,一些精通沟通艺术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被推选为首领。据记载,古罗马的独裁统治者恺撒就精通沟通艺术。面对即将来临的战争,他通过散发各种传单来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以获得人民的支持。他还专门请人写了一本记录他功绩的纪实性著作——《高卢战记》,后来,该书成为一部纪实性的经典之作广为流传。这些活动堪称古代社会公共关系实践活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