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医时间医学
(一)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和意义
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就观察发现植物的物候、动物的生理活动或生活习性均具有昼夜节律及年节律。随着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进一步认识,古人发现人体的生理及病理活动与年、日的四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观点。《黄帝内经》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思想,初步确立了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将《黄帝内经》的时间医学理论应用于临床,总结了疾病发生、发展的时间规律,并对不同疾病提出了择时治疗的治疗原则。《子午流注针经》系统论述了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原则,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认为人体的经脉气血流注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着盛衰开阖的变化,确立了按时日取穴的针灸施治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本草纲目》专列《四时用药例》篇,指出临床用药“升降沉浮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成为后人按时用药的重要参考。
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探讨时间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中的意义和作用的一门学科,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二)中医时间医学的内容及其应用
1.中医时间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消长及转化、营卫气血的运行及盛衰均具有与自然界四时变换、昼夜交替相一致的时间节律。
(1)昼夜节律
1)阴阳的昼夜节律
人体阴阳的消长及转化具有与自然界昼夜时辰变化相一致的规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如《灵枢·营卫生会》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阴阳消长及转化的昼夜节律维持着人体物质与功能的相对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2)气机的昼夜节律
人体气机的昼夜节律指的是气机升降浮沉的昼夜变化规律。《医理真传》曰:“人身之气机,日日从子时发起。子为一阳,故曰太阳,太阳如天之日,无微不照……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渐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总之,人体气机升降浮沉的昼夜节律为气机从夜半子时开始升起,至日中达到顶点,从日中午时开始沉降,至夜半达到极点。
3)卫气的昼夜节律
卫气为人体中饮食水谷所化生之精气,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卫气的运行总体具有昼行阳、夜行阴的规律。《灵枢·卫气行》曰:“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卫气的运行每日平旦时由睛明穴出,依次循行于足太阳经、手太阳经、足少阳经、手少阳经、足阳明经、手阳明经至目,夜间则由足少阴注入肾,依次注于心、肺、肝、脾,最后复归于肾。《灵枢·卫气行》曰:“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
4)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昼夜节律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始于手太阴肺经,依次流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昼夜循行一周后复注于手太阴肺经。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中医学认为昼夜十二个时辰对应着人体中十二条经脉,不同的时辰经脉中的气血也有盛有衰,穴位有开有阖。《针灸大成》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就是十二经脉气血的子午流注规律。
5)五脏精气活动的昼夜节律
昼夜分五时,即平旦、日中、日仄、下晡、夜半,五时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行的状态各有不同,分为旺、相、休、囚、死,即“当令者旺,我生者相,生我者休,克我者囚,我克者死”。五脏的精气活动与五时的对应关系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如肝气旺于平旦,休于日中,囚于日仄,死于下晡,相于夜半;心气旺于日中,休于日仄,囚于下晡,死于夜半,相于平旦。
(2)月节律
1)人体气血盛衰的月节律
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观察到月相的周期变化对人体的气血盛衰有很大影响。《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其说明了人体的气血盛衰有一个月周期变化,在朔月的时候,气血空虚,人体抵抗力弱;到了上弦月,气血逐渐旺盛;到了满月时,气血达到非常充实的时期,人体的抵抗力最强;以后便逐渐减弱,到了下弦,气血变弱;到了晦月,气血达到一个周期的最衰弱的程度。此后又渐渐回升,开始下一个周期。
2)女子经水的月节律
中医学很早以前就观察到女子经水具有时间规律,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固有子。”其后随着进一步观察发现,女子经水具有月节律。《本草纲目》曰:“女子……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景岳全书》曰:“女体属阴,其气应月,月以三旬而一盈,经以三旬而一至,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谓之月经,又谓之月信。”
(3)年节律
1)阴阳的年节律
伴随着自然界四季的轮回,人体的阴阳消长与转化亦呈现出与之相对应的年节律。《素问·厥论》曰:“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总之,人体阴阳的年节律规律为夏季阳气最为旺盛,冬季阴气最旺盛,春季为由阴转阳的季节,秋季为阳转阴的季节。
2)五脏精气活动的年节律
五脏精气的消长亦具有年节律,如心者通于夏气,故夏天心气始长;肺者通于秋气,则秋天肺气收敛;肝者通于春气,而春天肝气始生;肾者通于冬气,则肾气在冬天闭藏;脾者通于长夏,故气在长夏旺盛。木旺于春,休于夏,囚于长夏,死于秋,相于冬;火旺于夏,休于长夏,囚于秋,死于冬,相于春。
3)人体脉象的年节律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一环,中医可通过脉象掌握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状况,而人体的脉象也会随着四季的更替有着周期性的年节律。《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关于四季的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描述为:“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总之,由于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有更替,五脏阴阳、精气盛衰的变化反映在人体的脉象上,也就出现了“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特点。
2.中医时间医学对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认识
中医学“天人相应”的观点不仅表现在人体的生理上,亦体现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病理方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臧,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说明人体阴阳消长变化的昼夜节律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变化。《伤寒杂病论》曰“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反映了疾病转归的昼夜时辰规律。
生理状态下五脏的精气活动及盛衰盈亏均具有一定的节律,病理状态下五脏疾病的发生与变化亦具有相关的规律。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病在肝,愈在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承载着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内涵。六气发病规律反映了中医学关于疾病发作的年节律。《儒门事亲》曰:“初之气为病,多发咳嗽……二之气为病,多发风温风热……三之气为病,多发热……四之气为病,多发暑气、头痛……五之气为病,多发喘息、呕逆、咳嗽……终之气为病,多发风痰、风寒湿痹。”
3.中医时间医学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
“因时制宜”是“三因制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治疗疾病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和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又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1)依据阴阳的时间节律调和阴阳
在生理上,人体内的阴阳具有与自然界相一致的昼夜及年节律;在治疗上,亦可以依据阴阳的节律调和阴阳。阳虚或阴盛病证宜应用温补阳气的方法,治疗时机应为清晨或上午;阴虚或阳亢病证宜应用滋养阴血的方法,其治疗时机应在下午或夜间;滋阴潜阳的安神药物应在夜间服用。春夏因阳气旺盛慎用温热,秋冬因阴寒内盛慎用寒凉,但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者,夏不避温热,夏用温热之药培其阳,则冬不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者,冬不避寒凉,冬用凉润之品养其阴,则夏日病减。
(2)依据五脏精气活动的时间节律调治五脏
我国古代对一年季节的划分有四季和五季两种方法。因人体有五脏,故常用五脏与五季相对应来说明人体五脏的季节变化。《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以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来分别对应的,一方面说明在对应季节本脏易于发病,另一方面在对应季节调治本脏可起到比其他季节更好的作用。
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五味与五脏及五脏与五季的对应关系、五脏生克关系。正如《备急千金要方》云:“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3)依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节律通调经络气血
在昼夜之中,机体内的气血依时流注,十二经脉气血各有盛衰之时,中医学将其称之为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规律。《灵枢·卫气行》曰:“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灵枢·四时气》云:“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因此,依据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规律,在不同时辰内推算脏腑的气血盛衰情况,按照虚补实泻的治疗原则,按时取穴治疗,可起到通调经络气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