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医家对咳嗽的论述
一、先秦至三国时期
许多古籍中便记载有咳嗽之名,如《周礼·疾医》中有“冬时有嗽上气疾”,《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因气候异常而发生的“风咳”。
咳嗽之病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古代咳嗽的含义有两种观点,其中一种认为咳和嗽是同义的,咳即是嗽,嗽即是咳。尽管《素问》中没有关于咳嗽的专门文章,但是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使用了“咳嗽”这个词。其余相关章节,虽然只有单论咳没有嗽,但其内容与上述的咳嗽并提,意义相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提到咳,在《金匮要略》中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和“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两个专章提到咳嗽。《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说:“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且嗽也。”后世医家大多对“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的理论持肯定态度,但是咳和嗽常同时出现,很难分开,不论是干咳无痰还是无咳有痰,都可按咳嗽治疗,所以虽有分“咳”和“嗽”,但通常统称为咳嗽。
《素问》中论述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将咳嗽分为11种:心咳、肺咳、肝咳、脾咳、肾咳、小肠咳、大肠咳、胆咳、胃咳、膀胱咳和三焦咳。五脏六腑都可以导致咳嗽,外感邪气可传入肺经,饮食寒凉入于胃,因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所以邪气可以从肺脉上至于肺脏,导致肺寒。五脏六腑相生相克,各个脏腑之间皆有关联,皆可传邪于肺而致咳。五脏六腑令人咳的特征不同,因为不同脏腑经脉所经过的器官和组织有所不同。
肺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肺主气,司呼吸,肺咳之时,气不得肃降,故喘息有音,肺络受伤则可唾血。
心咳:“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于心系,其别支者,从心系上挟咽喉。所以因心而咳者,心痛,咽喉有阻塞感,甚至深肿不得语、不得食。
脾咳:“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肾咳:“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肾脉贯脊络膀胱,所以咳则腰背痛。
脏腑相配,病久愈重,可以传变,脏病日久可以移于腑。
胃咳:“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胃受纳水谷,胃咳可导致呕吐。呕吐严重可导致肠气逆上,所以吐蛔。
胆咳:“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胆储存胆汁,胆咳可呕出胆汁。
大肠咳:“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大肠传导糟粕,肺咳久虚,气不能固摄,所以下脱而遗屎。
小肠咳:“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小肠受盛化物,消化吸收障碍而矢气。亦有理解为咳久气散,咳嗽不能出声。
膀胱咳:“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膀胱主藏津液,作用是储尿和排尿,久咳而不能藏,故而遗尿。
三焦咳:“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水液运行受阻,则涕唾而面浮肿。
《难经》为秦越人所撰,共八十一难,所以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意在阐发《内经》之要旨,内容涵盖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不仅承袭了《内经》的理论,很多方面在其基础上还有所深入,如独取寸口为主的诊脉方法等。其中有肝积发为咳嗽的论述,肝积为“五脏之积”的一种,“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孩疟,连岁不已”。肝积日久,气不能舒畅条达而发为咳逆。
《神农本草经》亦称《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因其中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故以“本草经”命名。全书分为3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药物又分上、中、下三品。书中详细介绍了每种药物的来源、性质、采集时间、产地和适应证,并对各种药物如何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备方法,都做了概述。在大量的治疗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大部分都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神农本草经》中对于咳嗽的记载只有治疗“咳逆”的药物,其记载为“咳逆”“咳逆上气”“久咳上气”“咳逆寒热”等,无“嗽”的药物。涉及的药物上中下三品皆有,所属玉石、草、木、虫鱼、菜等。如上品中的禹余粮、菖蒲、细辛等,中品的干姜、当归、款冬花等,下品的半夏、乌头、射干、狼毒等。其记载内容是后世本草著作的药物来源和临床药物应用的基础。
《伤寒论》中关于咳嗽的论述只提“咳”字,《金匮要略》中有“咳嗽”之说,从内容来看,咳与咳嗽没有什么不同。《伤寒论》的咳是在论述六经病时有所提及,它以六经分病,比如太阳病、阳明病,后世以其中的方剂所代表的典型证候而命名为“证”,如小青龙汤证、大承气汤证等,咳嗽只是在六经病分类中的一个症状。具体的有咳嗽症状的篇章主要有《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两个专篇中也有关于咳嗽的论述。
【《伤寒论》中从六经论治咳嗽】
太阳病与咳:“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心下即是胃脘,胃脘下有水气,水寒射肺,肺失宣降而咳,而且表邪未除,尚有发热等表寒证,水邪犯胃,胃气上逆而干呕。此为外寒引动内饮的证候,风寒束表,水饮内停。小青龙汤证其中的咳嗽为内外合邪,水寒射肺所致。治法为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
阳明病与咳:“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阳明中风,热邪上逆,肺受热侵而咳、咽痛。外邪入里化热而发为阳明病,热邪犯肺而咳,咽为呼吸之门,与肺胃互应,肺受热扰,影响咽,故咽痛,热邪上扰于头则头眩,胃热消谷所以能食。
少阴病与咳:“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为少阴病阳虚水停的证治,水饮入肺作咳。少阴病至四五日,邪已入里,肾阳衰惫,水饮寒邪之气浸淫内外。腹痛、小便不利、四肢重着疼痛、自下利皆为寒水浸淫的表现,其他的或见证,都是水寒变动不居四处浸淫的表现。方用真武汤。“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此为阳郁厥逆之证,是阳虚致气机不畅的表现。阳气郁遏于内,不能达于四肢而发为厥逆,咳、悸、小便不利是气机不宣的表现,腹中痛、泄利下重为气血郁滞,故用四逆散宣散气血。“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此为阳虚兼水热互结的证治,水热互结在里,犯肺则咳。少阴虚寒下利,水热互结,犯肺则咳,渗大肠则利,犯胃则呕,津不化则渴,阴虚阳亢则心烦不得眠。清热滋阴,方用猪苓汤。
《金匮要略》中的“咳嗽上气”和“痰饮咳嗽”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章节名中虽然有“咳嗽上气”,但此章中详细论述肺痿、肺痈、肺胀的理法方药,咳嗽仅为其中一个症状,其中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症状描述类似于哮喘,咳仅为症状。《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主要论述的是“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其中支饮会出现咳嗽的症状。支饮是指水饮留于胸膈,阻碍肺气的宣降,以至于咳逆倚息,喘息不能平卧,宜用十枣汤。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华佗所作,具体成书年代不详。其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发展了阴阳学说,倡导重阳论;重要的是将脏腑理论系统化,形色脉证相结合,发展了以脉证为中心的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主要是内科杂病,在中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藏经·论诊杂病必死候》中记载了病咳嗽的五种死候,分别为:“病咳嗽,脉数,身瘦者死。暴咳嗽,脉散者死。病咳,形肥,脉急甚者死。病嗽而呕,便滑不禁,脉弦欲绝者死。病诸嗽喘,脉沉而浮者死。”咳嗽的此五种脉象皆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死脉的提法在后世医家的总结中越来越多,大多为逆证,即形或证与脉象相逆。
先秦至三国时期医药理论的总结性文献虽然少,但是仍可以看出那时候中医药发展的全面和活跃。此时期的文献在咳嗽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均有涵盖。古人对疾病的认识朴素,多从实践中而来,病名的出现多从症状而出,有独立的“咳论”,亦有夹杂在伤寒六经证中的症状。对咳嗽的病因病机,主要从自然界六淫的侵袭和运气、脏腑、经络来认识,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当时医家对六淫、五运六气、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认知系统。在诊断方面,当时的医家主要认为咳嗽的脉象至关重要,其治疗受伤寒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