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药材产业总体现状
当前,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随着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品种结构更加丰富,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种植机械的改良,加工工艺技术创新,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
近10年,国内中药材生产无论基地建设还是种植面积,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云、贵、渝、桂、甘是热点省份。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库(简称天地云图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注册合作社达267270家,种植基地12300多个;超过70%的合作社、种植基地注册于2015年之后,与中药材产业扶贫时间点吻合。因为政策扶持带来了中药材种植面积的高速增长,但却导致产能相对过剩。
家种药材是我国中药材生产供给的主体,虽然近2年出现小幅回调,但近10年国内中药材家种产能整体上行态势明显,从2010年的303.13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491.31万吨(含常用中药材),增幅达到了62.08%,年平均增速达到了5.64%。在保障了中药原料供应的同时,家种药材生产已成为国内多个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成为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使了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生产种植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纳入监测的23种动物类药材(不含美洲大蠊、大鲵)来源渠道的对比,纯野生来源动物产能从2010年的5498.13吨下降到2020年的3624.76吨,而养殖动物来源则从2010年的4529.51吨上升到2020年的8210.68吨,年均增长率达到7.64%,说明在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同时,也有力地支撑了中药产业和临床用药需求。
从林业药材产能看,国内中药材综合200品种,林业类中药材有80种,占比40.00%;近10年,国内林业类中药材保持高速增长。综合200品种加上大枣和花椒,我国林业类中药材产能从2010年的162.0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289.65万吨,涨幅达到了78.80%,年平均增幅达到了7.16%,占常用中药材产能的58.07%,地位极为重要。林业类药材基地建设成为近5年产业发展热点。
截至2020年,全国常用林业类中药材当年产出面积约544.43万亩(不含野生药材面积),蕴藏面积超过4870万亩。
通过对385种常用中药材(含大枣)历史产能统计,近10年国内中药材生产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4.59%。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内中药材生产虽然增速放缓,为492.77万吨,较2019年下降6.98%,但仍高于市场需求,产大于销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总体来看,我国中药材产业现状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强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早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针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习近平主席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考察时要求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7月1日,我国中医药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提出要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年底,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尤其在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了包括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要求“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在国家政策持续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加强,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药材市场逐渐规范化、国际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市场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1年中国中药材市场需求量为289.5万吨,2018年增长至420.3万吨,增长率42.5%。2014—2017年,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年增长率由5.4%提高至9.5%,其中以人参、三七、枸杞子、黄芪、当归、花茶等药食同源品种增幅相对较高。我国中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637亿元增至2021年的753亿元,中药材市场成交额从2016年的1229亿元增至2021年的1945亿元,呈上升趋势。
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调研并分析发现:我国中药资源品种达12807种,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养,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的产量占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2021年,我国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0.6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40.93亿美元。中药材进出口总量达20.52万吨,出口数量13.75万吨,贸易额排名前10的品种主要为药食同源类药材,其中肉桂需求最大,其次是薄荷、枸杞子。出口贸易的品种集中于用于防疫(八角茴香、肉桂、半夏、菊花、川芎等)和免疫调节(红枣、枸杞子、冬虫夏草、鹿茸、山药等)的中药材。综上所述,我国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正向着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进行,市场规模稳定增长趋势将继续保持。
三、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增加
我国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1978—2003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了3倍,近年来种植(养殖)面积、产量都较为稳定。2010年以来,我国中药材消费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药材种植面积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2011—2018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增长了25606万亩,增长率为90.35%,中药材行业产量增加141.1万吨,增长率为46.19%。2014年以来,中药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990万亩以上,2019年更是达到了7475万亩,总产量达450.5万吨。结合文献资料、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数据以及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已达到8795.98万亩。
目前,各地推动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全国329种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8339.46万亩,广西、甘肃、云南、四川等的种植面积较大,77种药食同源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约5486.31万亩,约占总面积的65.79%。既是药食同源又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有56种,种植面积为3374.91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40.47%;仅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399.07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28.77%;仅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111.4万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25.32%;既不是药食同源又不是临床常用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约占5.44%。
综上所述,受国内外中药材市场需求导向及国内扶持政策的影响,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长,且以药食同源类中药材为主。
四、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中药材是保障中医临床价值体现的关键,也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药质量决定了中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是中药研究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从传统经验逐渐过渡到对中药中主要有效成分/指标成分含量测定、“一测多评”、指纹图谱、生物标志物等的评价,同时也开展了许多新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手段探索,为中药的现代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药材质量评价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性状评价、化学评价以及生物评价等。性状评价是中药材质量评价的传统方法,包括外观形状、颜色、大小、长短、质地、气味等,通过眼看、手摸、口尝、鼻闻等方式评价中药材质量。化学评价是依据指标性成分定性及定量检测评价中药材质量,为目前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主要评价方法。生物评价是在特定的试验条件下,利用离体组织、器官、微生物和细胞以及相关生物因子等生物体系评价供试药物的生物效应。化学评价体系中的谱效关系研究便于发现有效成分,多波长融合指纹图谱为控制有效成分提供了借鉴。中药材质量生物评价模式,从药理活性角度入手建立评价方法,以生物评价为核心,将多指标化学成分与生物效应评测相结合,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评价中药材质量。有学者提出中药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应包括:中药材“道地指数”评价、中药材效应成分指数评价、基于组分敲除敲入的中药材药效物质筛选评价、基于生物效价检测评价等。这些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中药材质量评价难以反映其临床药效和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弥补了化学评价和性状评价的不足。
此外,以中药材质量标志物研究为核心的中药材质量评价模式研究和应用广泛,其主要从质量要素的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与“药性”及“药效”两方面传统功效的关联关系、基于植物亲缘学及生源途径的成分特有性分析等方面展开分析及研究。
上述评价方法着眼于中药材生产,体内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传递性、溯源性,为建立中药材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不断推进了中药的跨越式发展和中药产业的国际化。
五、中药材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我国十四五规划对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关键之处在于人才的培养。
2022年6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①加快培养集聚中医药高层次人才。②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③大力推进西医学习中医。④统筹推进中医药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⑤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举行的介绍《意见》及中医药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同时,中药人才队伍的培养要自上而下同步完成。首先,要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军的战略科学家,继续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培育壮大领军人才队伍,实施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建设专项,建立健全面向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中医药优势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此外,要逐步扩大本科层次中医药专业学生招生规模,强化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配备,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机制,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我国已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形成了从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初步建立了以“5+3”为主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54.5万人,2019年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6.7万人。在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统计提要报告》中指出:2020年中医药人员总数为83.06万人,比2019年增加了63388人,增幅8.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人数211303人,2020年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共96个,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人员共计23132人,全国中医药科研机构重点发展学科数共计188个,中药学占77个,占比高达40.96%;自岐黄工程实施以来,已培养149名岐黄学者,100名青年岐黄学者,797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和一万多名中医骨干人才。
另外,还建设了31个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15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和20个传承创新团队,成立了2000多个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医药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国中药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也得以迅速发展,进一步为中药行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