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保健医教你防癌治癌颐养天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中医治疗癌症的渊源

我国对癌症即“恶性肿瘤”病名的认识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瘤”的病名记载。3200年前先秦时期的《周礼·天官》一书中,就已记载有专治肿瘤的医生,当时被称为“疡医”,并设有疡医下士八人掌管“肿疡”。“疡医”相当于外科医生,与早期的西医肿瘤学以外科为主十分相似。疡医在治疗上主张内外结合,内治主张“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调之”,外治则采用“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祝”意为用药外敷,“杀”是指用药腐蚀恶肉。内外调理和治疗,以及“祝”“杀”都是现代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说明了我国对癌症的认识历史悠久。

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专著——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昔瘤”“肠覃”“膈中”“下膈”“石瘕”“癖结”等病证的描述,与西医学中的某些癌症的症状相类似,并对这些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和治疗都有较为系统的描述和记载。如《灵枢·四时气》言“食饮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其症状与食管、贲门癌所致梗阻十分相似;《灵枢·水胀》记载“石瘕生于胞中……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与子宫肿瘤相类似;“肠覃者……如怀子之状……按之则坚”,与腹腔内的某些肿瘤似。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方面,《黄帝内经》认为癌症的形成与正气虚弱、外邪侵袭、七情内伤均有关系,如《灵枢·百病始生》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灵枢·九针》云:“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认为外邪侵袭,可导致肿瘤的发生。《灵枢·百病始生》云:“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明确指出情志不调,心情不畅,则易患癌症,这与现代临床认识癌症的病因相符。《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治疗原则,在当今临床上防治肿瘤疾病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继《黄帝内经》之后,秦越人所著《难经》最早论述了某些内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生成原理,如《难经·五十五难》对积聚的病位、病性和具体症状均已有所记述:“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这里的“积”有固定部位,类似肿痛,与“聚”不同。秦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所载人参、杜仲、白术、大黄、半夏等迄今仍为中医治疗癌症的常用药,据统计,该书所载365味药物中,治疗癌症一类疾病的药物达150余味,对当今防治癌症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载“鳖甲煎丸”“大黄虫丸”等,至今仍为临床治疗癌症的常用方剂。汉代著名医家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藏六府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认为癌症的起因由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脏腑蓄毒不化而生。华佗治疗噎膈反胃方中有朱砂等腐蚀药物,外治体表、黏膜肿瘤有明确的治疗效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共载280余方,其中外用方94个,包括了治疗癌症的外用膏方。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对某些癌症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对中医肿瘤的认识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是一部针灸专著,书中载有大量针灸治疗肿瘤疾病如噎膈、反胃等的内容;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过程有全面的认识,认为“凡癥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癥有结积,便害饮食,转羸瘦”。书中使用海藻治疗瘿病,是今人一直沿用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常用方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癌症病因证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癌症疾病的病因、病机与症状,如“癥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表明当时对癌症的认识理论已十分成熟,书中还记载运用肠吻合术、网膜血管结扎法治疗肿瘤疾病,这在癌症治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出现了“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和“血瘤”等分类。同时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记载了大量使用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僵蚕等治疗癌症的方药,为后世使用虫类药物治疗癌症提供了借鉴。

宋代东轩居士在《卫济宝书》中第一次提及“癌”字,并论述“癌”的证治,把“癌”列为痈疽“五发”之一,提到用麝香膏外贴治疗“癌发”。《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对癌的症状、病性描述更为详细,“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指出癌症肿块的特点是“毒根深藏”,癌有“穿孔透里”和易于浸润、转移的性质,为后世运用苦寒解毒法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宋代官方主持编撰的《圣济总录》论述了体内气血郁结或某些不正常物质滞留,可能产生肿瘤疾病,并载有类似肝肿瘤的“肝著”“肝壅”“肝胀”等病的证治。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医治疗癌症有很大的影响。刘完素主张火热致病,力倡寒凉用药以治疗火热病,对后世用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法治疗癌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并创立补中益气汤、通幽汤等,对于癌症患者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作用。张元素提出“养正积自除”,被后世医家所推崇,一直沿用到现代。中医治疗癌症以扶正为主,不但可以控制癌肿,而且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扶正固本”目前已成为中医学治疗癌症的主要治则之一。

明代温补派代表张景岳的《类经》和《景岳全书》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前人关于癌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对癌症的辨证又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将治疗癌症的药物归纳为攻、消、补、散四大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丰富的抗癌药物如贝母、黄药子、海带、夏枯草、半夏、南星、三棱、莪术等百余种。《外科启玄·血瘤赘》记载了采用割除法、药线结扎法治疗外突明显而根部细小的肿瘤、蒂状纤维瘤。《外科证治全生集》详细记载了内服、外敷药物治疗乳癌、恶核、石疽等。

清代已开始强调癌症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吴谦主撰的《医宗金鉴》提出,如能早期发现,施治得法,“癌疾”也是可以治愈或“带疾而终天”的,这与我们现在临床上“带癌生存”的观念是一致的。清代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描述了“肾岩翻花”发病过程,并将“舌菌”“失荣”“乳岩”“肾岩翻花”列为四大绝症,说明当时已充分认识到恶性肿瘤预后不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明清时期,中医治疗癌症,不仅表现在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癌症的发展与预后,并且提出了癌症应当及早治疗,也丰富了癌症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了解到更多的药物对癌症有治疗作用,对现代中医治疗癌症有重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经过几千年的孕育和发展,中医治疗癌症的理论体系不断系统和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已经在国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治疗癌症的特色和优势将会被世界所认识和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