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推拿名家思政案例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巧用心理治胸闷

一、案例

华佗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沛相陈圭曾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他的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华佗无论到了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在每次对患者施灸时,他常只取一两个穴位,灸至七八壮,便将患者病症治好。在施针时,会在针刺过程中询问病人的针感达到什么地方,当针感传导至指定的位置,他便将针起出,患者的病情也会立即好转。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刺汤药的方法都不能奏效时,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邪。

华佗所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病人手术前让其服下麻沸散,不久病人便不省人事,待醒来时手术早已结束,过程中痛苦非常小。待病人昏睡时,华佗便开刀取出体内郁结之物,如患者病在肠,就割除患病的那段肠子,并清洗创口。待缝合伤口时,在伤口处涂抹药膏,能够帮助伤口恢复,减轻伤口疼痛,一月之内手术刀口便能愈合,可见华佗的医术十分高明。

此外,华佗还是一名能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专家。有一次,华佗受邀来到一个叫高郡的地方。当地的太守上任多年,礼贤下士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在当地的名望颇高。华佗在拜见太守之后,发现太守面色不佳,频频咳嗽。一番询问后才知道,太守几个月来常常感觉心情郁闷,胸中烦闷,甚至夜不能寐,十分痛苦,这才让儿子请了华佗来诊治。但是华佗在府中住了好些时日,对于太守的病情却是只字不提。每每太守请华佗为其开药时,华佗都回答:“我们行医之人,也是要养家糊口的呀。”太守为求治病,给了华佗许多财物,可华佗依然不给他好好看病。甚至不久后,华佗便不辞而别,弃他而去,临走留下了封书信,他在信中不断嘲笑太守,表明自己不过是为了钱财故意戏弄他。太守大怒,连忙让人去追回华佗,他的儿子早已被告知事情真相,便悄悄拦住了去追赶他的人。太守在极度愤恨之下,吐出了几口黑血后晕了过去。待他醒来时,竟发觉自己的症状缓解许多。他的儿子则捧着华佗开的汤药守在床边,为太守解释了这一切。原来,华佗早已诊断出太守的病是由于积劳过度,痰血阻滞所致。这种情况可以用激怒的办法,使胸中的郁气和陈痰排出,再加以提神补气的汤药,很快就将太守的病治好。

二、解读

1.华佗非常擅长针药,但在治病过程中却从不拘泥于针药,他巧妙地运用了心理疗法,为太守治好了疾病。虽然华佗的典籍没有流传下来,但华佗的许多理论,包括五禽戏,至今仍是我们中华传统的瑰宝。只有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才能让中医这座传统文化宝库发扬光大。

2.华佗在遣方用药的基础上,发明了麻沸散等麻醉及外科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他精于治病救人,而最终称为一代名医。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只有夯实自身的业务能力,才能在未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出自己的道路。

三、出处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2.晋·陈寿.三国志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