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四诊特色略述
望、闻、问、切,是中医独具魅力的诊断技术与方法。《伤寒论》作为第一部临床学经典著作,全面、系统、细致、有效地运用了四诊手段,为方证运用提供了客观指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伤寒论》四诊特色,作一探讨。
1.脉症一体
综观《伤寒论》全文,对于方证的描述往往是脉症一体,病症特点易于把握。如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而有的脉症组合独具要点,如结胸三症:第135条“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提纲证往往作为六经病诊断标准,或以脉症为依据,或以病机、病证特点为参考。如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而对于病证分类也离不开脉症,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脉症一体,还体现在说明病机和提出鉴别诊断。如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反映了麻黄升麻汤证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病机特点。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同为胸满,一为脉促,一为脉微,恶寒甚,虚实之异彰明。
2.脉脉叠见
《伤寒论》中脉象有多种意义,或言脉,或代病症,或言病机,具有简明扼要的作用。尤其脉脉叠用。如第122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反映了病症与病机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的演化过程。如第247条麻子仁丸证“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第12条桂枝汤证“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第151条描述痞证的特点与成因:“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复合脉既代表真实脉象,又反映病机特点。
3.舌脉并举
《伤寒论》中舌诊的条文不多,仅四处。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指出阳明兼少阳证,然阳明腑实未成、燥热尚轻者的处理方法。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隐指舌苔黄,可作为热证鉴别要点。第129条“……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第130条“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指出了脏结证脏气虚衰、阴寒凝聚的病机特点。
《伤寒论》强调寒伤阳气,病邪由表入里,尤重脉诊,关于舌诊记载不多,但推出舌脉并举,实为临床垂范。
4.重视腹诊
腹诊,指对腹部施加一定压力,通过其反应以获取对病变部位、病性虚实信息的诊查方法,在《伤寒论》中独具特色,日本医家对此有深入的探讨和临床发挥,并作为伤寒方运用的重要指征。腹诊在太阳病结胸证、蓄水证、蓄血证,阳明腑实证,少阳病及太阴病等篇描述较多。
根据性质分,其有虚实之别。一般而言,虚者,按之柔软无物,有空虚感。如痞证之心下痞,“按之自濡”,第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实者,硬满拒按,有抵抗感。如“腹大满不通”“硬满痛不可近”“大实痛者”。
根据部位分,其有心下、胁下、大腹、少腹、小腹(膀胱)之异。
心下:如痞证,有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之“心下痞,按之濡”;半夏泻心汤证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生姜泻心汤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甘草泻心汤证“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痰气痞“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水痞证“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热痞为无形之热郁所致,故“但气痞”,若夹痰湿、食滞、水饮有形之实邪,则为“痞硬”。
胁下:如少阳病,有小柴胡汤证之“胸胁苦满”“胁下硬满”“胁下痞硬”,大柴胡汤证之“心下急”,大柴胡汤证之“胸胁满微结”,热入血室之“胸胁下满,如结胸状”,少阳阳明合病之“胁下硬满”。
大腹:如阳明病、太阴病篇表现于腹的相关症状。阳明者,胃与肠也;而脾又主大腹。实则阳明,虚则太阴。阳明病实证,包括三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润下法相关方证,多有腹胀腹痛,不大便。如“腹满痛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绕脐痛”“短气腹满而喘”“腹大满不通者”;太阴病脾阳不足、寒湿内阻之“腹满而吐……自腹自痛”,太阴气血失和,经脉不畅之腹痛证:“因而腹满时痛者……大实痛者。”
另外还有水与邪气互结之结胸证,小结胸证为“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大结胸证为“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少腹(膀胱):第167条脏结证“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第392条阴阳易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
邪结膀胱,有气、血、寒、热之分。如太阳蓄血之桃核承气汤证“热结膀胱……少腹急结”,抵当汤证“……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太阳蓄水之五苓散证“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冷结膀胱关元之“小腹满,按之痛”;少阴病热移膀胱之“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尽管原文未描述局部症状,但小腹疼痛隐含其中。
5.关注过程
过程包括治疗经过、药后反应,是问诊重要内容。
(1)治疗过程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病症演变呈一定倾向性,既往治疗经历往往具有重要的辨证参考价值。《伤寒论》中记录了大量因失治、误治而成“坏病”的案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仲景对治疗经过的重视。一般而言,汗吐下等祛邪之法,多损正气;素体阴虚者,多转为热化证,多从少阳、阳明或少阴热化;素体阳虚者,则多转为寒化证,多从三阴,尤其少阴寒化证。如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同时,因脏腑虚损不同,而病位有异。如第61条之肾阳虚烦躁证,“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第118条心阳虚烦躁证,“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第67条脾虚水停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等。
(2)药后反应
药后反应往往可作为前车之鉴,并提供治疗方向。如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当利其小便”。运用小承气汤,依据药后反应判断是否继续用药,如“……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对于大承气汤证判断,先与小承气汤试探,如第209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运用大柴胡汤,先与小柴胡汤试探,由于小柴胡汤能通达上下,治疗“阳微结”,攻下力虽弱,但相对较安全,若不解决问题,再与大柴胡汤攻下。如第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药后出现较剧烈反应,为正气得到药物资助,正邪交争强烈;或为病重药轻,需加强药力,补充治疗措施。
药后反应能对疾病预后做出判断,如第41条小青龙汤证为外寒内饮,病人不渴,或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第46条麻黄汤证“……服汤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尽管有不同程度反应,但仍显示邪退正复,预后良好。
6.强调体质
体质,即人体内因,是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对药物反应的倾向性,是一种重要因素,与先天、后天密切相关。
《伤寒论》中“某某病”,部分为指代某某体质者。如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所谓太阴病、少阴病,实指平素脾胃虚弱、肾气不足体质者。
《伤寒论》中诸多“家”,多指体质或旧有痼疾者。太阳病桂枝汤证兼证有“喘家”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素有喘疾者兼太阳病的处理方法;第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指素有湿热内蕴者禁用桂枝汤;第10条“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指常受风患病者,得太阳病尚需一定时间调养;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指素有便溏、脾胃虚寒者,当慎用栀子豉汤。
在峻汗禁例中有“淋家”“疮家”“亡血家”“汗家”“衄家”等,提示原有慢性病,病久气血阴阳俱虚者,因不能发虚人之汗,故诸于此类皆为禁例。
7.突出个症
《伤寒论》中尤重特殊症状,对于病位、病性判断、治疗取向和发展趋势预测均具有特别指导价值。
(1)寒热
寒热是正邪交争与否及力量对比的重要标志,也是阴阳表里判断的重要依据。可见于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一般而言,三阳病由于正气不衰,正邪抗争,故多发热。如太阳病之恶寒发热并见,阳明病但热不寒,少阳病往来寒热。其描述发热情形,如桂枝汤证“翕翕发热”、阳明病调胃承气汤证“蒸蒸发热”、大承气汤证“日晡所发潮热”。三阴病,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抗邪,一般不发热。若发热者,或兼表,如太阴病之“手足自温”、少阴病之“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或脏病还腑,阴证转阳,如厥阴病“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少阴病“……一身手足尽热,必便血”;或为真寒假热,如阴盛格阳之“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
寒热之进退,也反映了正邪进退。如厥阴病之厥热胜复。一般而言,厥热相等或热多于厥为阳气回复,预后良好;若厥多热少,或厥回热不止,为阳衰阴盛,预后不良。而少阳病之“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也反映了正邪交争,各有胜负。
(2)汗
汗出与否是营卫调和,尤其是卫气功能、津液盛衰的体现,也是太阳病判断虚实的重要依据。
太阳病总病机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中风表虚证与伤寒表实证的鉴别要点是有汗与无汗。中风表虚证见于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名为中风”,伤寒表实证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均有“项背强”,不同之处,桂枝加葛根汤证有“反汗出恶风”,葛根汤证为“无汗恶风”。
汗,既是症状,也是祛邪手段。发汗,是太阳病因势利导的正治法,“其在表者,汗之可也”。根据体质与感邪之轻重不同,有桂枝汤之取汗,麻黄汤之峻汗,桂枝麻黄各半汤之小汗,桂枝二麻黄一汤之微汗。
里证之汗有寒热虚实之别。如阳明病热证“自汗出”“大汗出”“汗出濈濈然”;或少阴阳虚不能固摄之“漏汗”,或亡阳之“大汗”。若应汗无汗,多是津伤或湿阻,如阳明虚证之“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湿热熏蒸之“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身无汗”。另:还有杂病之营卫不和“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而自汗出者”。
(3)渴
口渴与否反映津液存亡或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对于病位病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自利不渴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寒伤阳气,故一般寒证不渴,若影响到下焦,肾阳虚不能蒸腾津液,或下利日久损阴,也会出现口渴。水蓄下焦,膀胱气化失司之五苓散证有“口渴”“消渴”“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由于热盛伤津,热证多有口渴,如阳明病“烦渴”“渴欲饮水数升者”,少阴病热证之猪苓汤证“咳而呕渴”,少阴病急下证有“口燥咽干”,厥阴热证白头翁汤证有“下利欲饮水者”,厥阴病上热下寒乌梅丸证有“消渴”。另有少阳病,气郁化火,灼伤津液之“口苦,咽干,目眩”,小柴胡汤证“或渴”;阳明病热在血分有“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小青龙汤证有“或渴”“或不渴”“或服汤已渴者”,反映经治疗后,寒饮已去,而津液一时不能布达,此为短暂反应,为病向愈之征;胃中干之“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4)饮食
能食与否、食量多寡直接反映脾胃受纳与运化功能,也是胃气存亡、影响预后的重要标志。“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厥阴病之“饥而不欲食”,为胃热脾寒;少阳病“默默不欲饮食”为肝木乘土;瓜蒂散证“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为邪结在胸中,阻滞气机。
病症由不能食,到稍能食、能食转变,为胃气恢复,病情向愈,如霍乱病之“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热厥轻证之“……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
而厥阴病“除中”,虽能食,实为胃气衰败,预后不良,“……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5)呕哕
呕哕为胃气上逆所致,或为正气抗邪外出的表现,或为胃气衰败之信号。
六经病皆有呕,病因则寒热虚实各有不同。桂枝汤证有“鼻鸣干呕”,太阳伤寒有“必恶寒,体痛,呕逆”,五苓散证有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之“水逆”,半夏泻心汤证之“呕利痞”,阳明病之“食谷欲呕”,少阳病之“心烦喜呕”“呕而发热”,太阴病之“腹满而吐”,少阴病之“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厥阴病“食则吐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食入口即吐”,均为邪气上干于胃,致胃气上逆。
呕,是正气抗邪的表现,如第376条“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是一种因势利导治法,称为“催吐”,“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如第166条瓜蒂散证“……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方后注:“……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哕,有虚实不同。其虚者,多为胃寒气逆,如第194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第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实者,多为阳明腑气不通,胃失和降,如第381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久病见哕者,多为胃衰败,预后不良,如第232条“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6)二便
二便,是人体寒热虚实的直接反映,尤其是脾胃、肾气功能状态的真实表达。病理状态,大便有秘结与下利,小便有不利与过利,一般而言,不通者多实,过泄者多虚。
大便色青为肝郁,色黑为蓄血。大便不通,多为阳明腑实内结,有血分、气分之异。阳明蓄血证,除“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外,第237条指出“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其色黑黏如漆,与阳明腑实“燥屎”之黑晦如煤必有不同。
大便下利,多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或为阳明湿热。如太阴病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之“下利清谷”;湿热下利,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黄芩汤证。
便脓血,有寒热虚实之别。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为厥阴热盛,迫血妄行,血热相蒸,腐败为脓所致,实热痢必色鲜红而秽臭;虚寒痢色必暗赤不泽,味腥不臭,白多红少,甚至下白冻,如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小便色黄为热,色白为寒;小便不利,为膀胱气化不及,或湿热阻滞;小便过利,为肾气不固,或津液失调,偏渗膀胱,如第282条“……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小便色“白”或“清”是里证、寒证重要依据,如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色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小便色黄则是热证或发黄的重要标志。如第206条“阳明病……色黄者,小便不利也”。第236条“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7)肢温
通过触摸肢体、察末端冷热,把握病性之寒热虚实,与疾病预后转归也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寒者多阳虚,或阳亡,或邪阻。《伤寒论》中有“指头寒”“手足厥寒”“手足厥冷”“手足逆冷”之描述。第338条言脏厥“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是病情危重凶险表现。“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根据症状与病机不同,厥阴病篇论述了11种厥证: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血虚寒凝厥、气郁致厥、痰热厥、冷结下焦关元厥、亡血之厥。除寒厥、脏厥、亡血厥、血虚寒凝厥以正虚为主,其余多为邪气阻滞,致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应重在体现同病异治,突出鉴别诊断。
热者,反映里热炽盛,或为阳气回复,或兼表证:如第293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移膀胱,必便血也”,为脏病还腑,阴证转阳,病邪由里达表之征。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为太阴中风、正邪交争之表现。少阴病之预后,与阳气存亡息息相关,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故第288条言“……手足温者,可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传统的方法不是被取消,而是将进一步完善和延伸。
望、闻、问、切,仍是当今中医临床诊断疾病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方法与手段。《伤寒论》不但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经典,也是中医诊断学运用的经典。重温《伤寒论》,让我们回归到中医的根与本。知古会今,汲古纳新,仍然是中医人需坚守的底线和原则。
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刘观涛主任的指导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赛美名中医工作室同仁共同努力,将本人指导诊治的部分案例进行整理,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定期举办案例讨论会,由团队研究生执笔整理,经过案例宣读讨论,最后由刘婉文博士、袁颢瑜硕士汇编统稿,是名副其实的临床经典示范教学,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疗效就是话语权!是书作为2019年出版的《李赛美六经辨证医案》续集,共采集33个典型案例,在第一辑基础上稍做模式改动。内容分为“诊断现场”“疑难亮点”“辨证论治”“思辨解惑”四部分。其中“诊断现场”“辨证论治”还原辨证论治过程、思路、方法与疗效。“思辨解惑”则从病证诊断鉴别、治法用方、用药用量、煎服调护诸细节上进行互动,以期对师承个性化经验获得了解和分享。增加“疑难亮点”,突出阅读的关键词和价值所在;“思辨解惑”处,增加相关案例的六经辨证思路概要,以配合图书出版主题。本人才疏识浅,学术不精,期盼各位同道厚爱并赐教,心谢!
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也是团队一分子,衷心感谢团队同仁相互提携鼓励!尤其内分泌科主任、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朱章志教授给予全方位指导支持;刘超男老师担任工作室秘书,曾侠蓓老师协助相关工作,经过三年建设,李赛美名医工作室顺利通过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验收,2022年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本人连续获第六批、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可喜可贺,再接再厉!是书在整理过程中,一直得到王保华老师、徐笋晶老师、陈羽娜博士后精心审阅和协助,在此一并深表敬意和谢忱!
是书完稿之际,恰逢北京主办第24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美不胜收,精彩绝伦!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同时正值2022年虎年春节,一阳初生,万物萌发。少火虽微,生生不息!祝福中国!祝福中医!祝福经典!祝福经方!新年继续加油,我们团队一直在路上!
李赛美
2022壬寅虎年正月初三初稿/五月初五端午节校稿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