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无私草木秋
徘徊在团泊洼,只为一首诗、一个人、一段历史。徘徊在团泊洼,问起诗人郭小川,问起当年的文化部“五七干校”,不论是骑自行车匆匆赶路的中年汉子,还是树荫下闭目养神的大爷大娘,都会提起精神,如数家珍般地多说上几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郭小川,有如飞鸿踏雪一样,在团泊洼这片平凡的土地上,留下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郭小川,生于1919年,卒于1976年,一生伴随着中国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他是新中国杰出的诗人,立志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追随时代的浪潮,抒发大众的豪情。“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打击,下放劳动,其中在天津静海的团泊洼文化部“五七干校”近一年,完成著名长诗《团泊洼的秋天》。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创作于那个特殊年代的作品,今天的人仍然愿意吟咏浅唱。
《全唐诗》收录近五万首佳作,张若虚仅以《春江花月夜》一篇取胜,被后人美誉为“孤篇压全唐”。以今天的眼光来检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文学作品,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确有独特的风韵。
所谓“五七干校”,是指1966年至1979年,国家为了让干部和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将党政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教师等下放到农村,进行劳动的场所。当年的团泊洼“五七干校”,可以说是文化名人的聚集地,著名的文艺活动家周扬、漫画家华君武、戏剧学家吴祖光、音乐家吕骥……随便拿出一个,名气、成就都在郭小川之上,但当地老百姓铭记的,却只有郭小川。钢铁烧热了,猝然丢进冷水里,方能增加硬度,这是淬火的原理;满腹经纶的学者,投入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中,才能激情四射,成就不朽的篇章。我想,郭小川除了把中国语言中最优美的词句奉献给团泊洼这块土地之外,他为那个时代鼓与呼的炽热的情怀,也是被后人理解和敬重的缘由之一。当然,人是环境的产物,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团泊洼的秋天》中也夹杂着一些盲从的音符,但腹有诗书而散发出来的英气、对真理和正义孜孜以求的精神,足以淡化这一点点不协调。
独流减河
团泊湖
如今的团泊洼,吸引人们前来的,是浩渺的团泊湖和华丽的温泉酒店。团泊湖宁静而开阔,在湖岸可以体验到郭小川诗中芦苇和垂柳的风韵。独流减河依旧静水深流,保持着五十多年前内敛的野性。
感谢静海区文化部门的保护之举,我们千寻万觅、锲而不舍,终于找到当年文化部团泊洼“五七干校”的旧址。望着残垣断壁,我们不由怅然若失,假如没有郭小川这首诗,团泊洼这块土地恐怕无人问津,团泊洼“五七干校”这段历史将淡出历史的记忆。《团泊洼的秋天》,便成了延续历史的一个纽带。
文化部团泊洼五七干校旧址指示牌
1985年版《郭小川诗选》
1985年,20岁出头的我,狂热崇拜着李白、陆游、毛泽东、郭小川。当时读过《郭小川诗选》上下两册之后,我在扉页上写下了陆游的两句“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表达对郭小川英年早逝的惋惜和诗作的敬意。今天徘徊在团泊洼,总感觉小川并没有走,他的魂灵仍然伴随着这块土地、这个民族。哪里都有秋风,哪里都有垂柳,哪里都有芦苇,你虽走了,却留下了整个的你。
同行的朋友把这次团泊洼之行称为“文化寻根之旅”,鼓励我写上几句,我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才学,终究不敢下笔,正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小川用细腻的笔触,把景物已经描写到极致,把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得浑然天成,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我的不敢下笔,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时过境迁,当年经典的景象已经无法再现。
团泊洼的秋天只属于郭小川,而郭小川的魂灵也早已经渗入团泊洼的每一阵秋风、每一缕秋光、每一杆芦苇。我们还是吟咏小川的经典吧!
团泊洼的秋天(节选)
秋风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低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酷暑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象在香甜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般羞羞答答。
团泊洼,团泊洼,你真是这样静静的吗?
全世界都在喧腾,哪里没有雷霆怒吼,风云变化!
是的,团泊洼的呼喊之声,也和别处一样洪大;
请听听人们的胸口吧,其中也和闹市一样嘈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