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百人分工旬月成
三间青砖大瓦房构成的院落之中。
十几位原先制造过燧发火铳的工匠,正在给众多新调来的工匠讲解新型火器的制造要点。
朱樉则是在一旁不停提点一些技术上的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朱樉还一手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生产条例。
所有的工匠都必须要遵守。
尤其是颗粒火药的生产工坊,更是严格无比。
毕竟颗粒火药的爆炸威力要远强于粉末黑火药。
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提前数百年的一场王恭厂大爆炸。
每位工匠在工作过程之中都肩负监督之职。
一旦发现上报查实,举报人可以得到一钱银子的赏钱。
而被查实触犯生产条例的工匠,则会被调离工坊,并且罚银一两。
一两银子对这些工匠而言,咬咬牙还是能够拿出来。
但是调离工坊的处罚,却是直击他们的要害。
离开了工坊,他们没有任何其他谋生的办法。
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想要自耕自种都不可能。
“二哥,不是说要做火铳吗?”
“怎么尽是些小事?”
年幼的朱棣还不懂,自己的二哥为何要花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些。
距离皇宫试铳已经过去四五天时间了。
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把火铳做出来。
整天就是看工匠们背诵。
“安全生产要牢记,不带一根火进来。”
“秦王殿下提醒你,做工不小心亲人两行泪。”
诸如此类。
至于火铳,更是连根铁管都没见着。
“什么时候才能够有火铳做出来?”
朱樉看着已经基本将燧发枪生产条例背熟的工匠们说道:“今日估摸着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在这之前,大明的军械生产几乎全靠工匠的个人素养。
一个工匠做一支火枪,然后物勒工名。
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极多的工匠,就能够进行生产。
哪怕只有一个工匠,只要时间足够也可以做出火枪。
但是坏处同样明显。
尤其是大规模生产下,各个工匠生产出的火枪口径相差会大到一个极为夸张的地步。
甚至是同一个工匠做出来的火枪,口径也会存在明显差异。
其次,生产效率很低。
一个工匠要完成从打造枪管到药池铸造等诸多步骤。
一支火枪的工期就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因而朱樉采用了分工制造,来改变这一点。
每个工匠只需要负责一小道工序。
整个火枪的打造工作,被划分出了三十多道工序。
每个工匠都只需要掌握他所负责的工序。
若是有现代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对这样的生产方式十分熟悉。
这就是泰罗制生产的手工简化版。
力求最大程度剥削工人的劳动价值。
只不过在这个封建时代,哪怕是这样的资本剥削制度。
在朱樉提出来之后,依然得到了工匠们的一致好评。
原因很简单,朱樉提供给他们每人两顿饭。
两顿都是干饭,其中一顿饭还有肉食。
除此之外,每完成一件合格产品,都能够在管事那里得到一支签。
每支签可以换一文钱。
作为熟练工匠,他们都很熟悉生产。
每一道生产工序对于他们来说都很简单,手脚稍微勤快一点一天就能够完成几十件。
一个月做个一千多件根本不是问题。
算下来每个月都能够有一两多银子。
对于工匠们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二哥,说起来你为何要另外再给这些人钱财?”
朱棣支着自己的下巴不解问道:
“朝廷不是已经给过他们薪金了吗?”
朱樉看向人还小小的四弟。
虽然还是一个小孩,没想到却已经显露出剥削者的气质。
不过朱樉这么干确实也没安啥好心。
流水线生产方便他控制住这些工人,不容易出现技术外流的情况。
除非有人直接将这数百人全部抢走。
否则很难将整套技术全部套走。
不过说起来依然是正气凛然:“我们给的不过是一文钱,不过对他们来说,却可能是妻子身上的一根线,孩子嘴里的一粒米。”
“父皇常教导我们要爱民,那就要让他们吃饱穿暖。”
“此外,如此也可以让他们努力做工。”
朱棣在一边依然懵懵懂懂,让人摸不清楚他到底懂了没有。
整个工坊的试运行,在朱樉的统一安排之下很快开始。
燧发火枪的制造,被划分成数个大组。
铁匠组,负责铁锭的冶炼,铁皮的压制,枪管的敲打,合金板簧的打造等等。
这也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组,一共有八十多人。
全部都是朱樉精挑细选出来身体最为强壮之辈。
“这炼出来的劳什子合金,当真是又硬又韧!”
“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做出来的!”
“那可是秦王殿下!”
几个负责炼制板簧的工匠,七嘴八舌地聊着天。
他们的工作在工坊内比较特殊。
因为金属冶炼必须要数人配合才能够完成操作。
所以他们的绩效是共同计算。
按照打造出来的板簧数量进行平均分配。
朱樉正好带着朱棣走到此处,于是对着他们笑道:
“今日可能做出来一百枚?”
“若是能够完成下了工之后,也能够买壶酒喝。”
秦王的平易近人,在这几天内大家已经见识过不少回。
不过依然有些不安。
倒是也有胆大的,说道:“咱几个都有把子力气,今日一百枚没问题。”
“可不敢拿钱买酒喝嘞,多挣的钱给娃娃攒下,将来作为束脩给先生。”
“给妻子买两尺布料也不错。”
这些和七百年后样貌并无差别的男人,也和七百年后男人拥有一样朴素的想法。
“殿下管我们吃喝,我们自己用不着花钱。”
朱樉闻言笑了笑,转而说道:“不管你们做多少出来,有一样你们都要记着。”
还未等朱樉说是什么。
几人就抢着说道:“俺们都记着呢,质量不合格的不要,错的多了还要被开除嘞!”
“记得就行,你们接着干吧!”
说完朱樉就带着朱棣走出了冶炼金属工坊。
“四弟,你有什么想法吗?”
朱棣思考着刚刚自己看到和平日在工坊里看到截然不同的一群人。
他们的脸上似乎是多了一些什么。
那种光芒四射的感觉着实让人感到欣喜。
不过夫子所教导的东西里似乎没有提到过怎么做到。
朱樉摸了摸还在思考之中的朱棣小脑袋瓜:
“等你以后慢慢就明白了。”
这群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辛劳的人们脸上,是名为希望的光芒。
秦王给了他们美好生活的希望。
以至于他们能够在极致的剥削下甘之若饴。